显德元年正月,汴梁城外的积雪尚未消融,郭威率领的邺都大军已如潮水般冲破了这座后汉都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城门被撞开的巨响震彻云霄,伴随着士兵们的呐喊声,曾经繁华的帝都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杀!为郭公报仇!”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原本还算规整的进军队列瞬间溃散,无数士兵红着眼冲向皇宫方向,沿途甚至有烧杀抢掠的苗头。后汉隐帝刘承佑早已带着亲信仓皇出逃,留下一座群龙无首的皇城,成了士兵们宣泄怒火的目标。
“将军!皇宫方向火光冲天,弟兄们说要烧了那狗皇帝的宫殿,为枉死的郭氏族人报仇!”一名军校气喘吁吁地跑到郭威面前,脸上满是亢奋。
郭威站在城门楼上,望着远处皇宫方向升起的浓烟,眉头紧锁。他心中固然对刘承佑的绝情恨之入骨——毕竟后汉隐帝此前已下令诛杀了他留在京城的部分亲属,可看着城中混乱的景象,这位即将掌控天下的猛将心中却泛起一丝隐忧。他正要开口,一道身影却抢先站了出来。
“不可!”柴荣快步上前,拦住了正要下令的郭威,语气急切却沉稳,“父亲,万万不可焚烧皇宫!”
郭威转头看向自己的养子,只见柴荣身着铠甲,脸上还沾着些许尘土,眼神却异常清明。“三郎,为何不可?刘承佑那竖子害我宗族,烧了他的皇宫,也算解恨!”郭威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父亲息怒,”柴荣放缓语气,耐心劝道,“焚烧皇宫,看似解恨,实则后患无穷!”他伸手指向城中混乱的方向,“如今大军刚入汴梁,人心未稳。士兵们本就因战火心生躁动,若放任他们焚烧皇宫、劫掠百姓,只会让汴梁百姓对我们离心离德。我们起兵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可不是要做乱臣贼子!”
一旁的几名将领闻言,脸上露出不屑之色。其中一人站出来说道:“三公子此言差矣!我等跟随郭公出生入死,族人被冤杀,难道连烧座宫殿泄愤都不行?再说,皇宫里的金银财宝无数,烧了固然可惜,但若能分给弟兄们,也能鼓舞士气!”
“此言大错特错!”柴荣目光锐利地扫过那名将领,“金银财宝终有耗尽之日,民心所向才是立国之本!”他转向郭威,继续说道:“父亲,您想想,我们占据汴梁,是要在此建立新的基业,而非一时泄愤。皇宫不仅是帝王居所,更是天下中枢的象征。保留皇宫,既能向天下昭示我们的仁慈,也能让百官百姓看到我们稳定局势的决心。反之,若焚烧皇宫,只会让天下人认为我们与盗匪无异,届时各地藩镇借机作乱,我们如何应对?”
郭威沉默了,他并非鲁莽之人,只是被怒火冲昏了头脑。柴荣的话如同一盆冷水,让他瞬间清醒过来。他看向城中四处逃窜的百姓,又望了望皇宫方向越来越旺的火势,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传我命令!”郭威沉声道,“立即派人前往皇宫,制止焚烧行为!违令者,军法处置!”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全军整肃军纪,严禁劫掠百姓!若有士兵敢违抗,无论官职高低,一律斩首示众!”
军令一下,混乱的局势得到了初步控制。柴荣主动请缨:“父亲,孩儿愿带人前往城中安抚百姓,稳定秩序。”
郭威点了点头:“好!你办事,我放心。务必保护好百姓安全,尽快恢复汴梁城的秩序。”
柴荣领命,立刻召集了一支亲信部队,直奔城中而去。此时的汴梁街头,百姓们紧闭家门,偶尔有胆大的从门缝中窥探,脸上满是恐惧。几名士兵正试图踹开一家商铺的大门,被柴荣当场喝止。
“住手!”柴荣勒马喝道,“郭公有令,严禁劫掠百姓!你们竟敢违抗军令?”
那几名士兵见是柴荣,顿时吓得跪倒在地:“三公子饶命!我等一时糊涂,再也不敢了!”
“按军法处置!”柴荣语气冰冷,没有丝毫犹豫。身旁的亲兵立刻上前,将这几名士兵拖到一旁,几声清脆的枪响(注:此处为历史爽文改编,采用类似火药武器的音效增强爽感,非史实)过后,士兵们的尸体被摆放在街头,起到了极强的震慑作用。
随后,柴荣带人挨家挨户安抚百姓。他让士兵们将随身携带的粮食分发给受灾的百姓,又下令打开城中的粮仓,救济饥民。“百姓们请放心,郭公起兵只为清除奸佞,不会伤害无辜。从今往后,汴梁城会恢复往日的安宁,大家可以安心生活。”柴荣的声音温和却有力,透过紧闭的门窗,传入百姓耳中。
不少百姓被柴荣的诚意打动,纷纷打开家门,跪在地上感谢。一位白发老者颤巍巍地说道:“多谢三公子救命之恩!愿郭公与三公子福寿安康,保佑我等百姓平安度日!”
柴荣连忙扶起老者,说道:“老人家快快请起,保护百姓是我们的责任。”他看着眼前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这乱世之中,百姓最渴望的不过是安稳的生活。自己重生为柴荣,不仅要改变自己短命的命运,更要让这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就在柴荣安抚百姓之际,一名亲兵匆匆赶来:“公子,不好了!皇宫那边虽然火势得到控制,但有一伙乱兵趁乱偷走了宫中的传国玉玺,不知去向!”
柴荣心中一凛,传国玉玺乃是皇权的象征,若是落入他人之手,必然会引发新的混乱。他立刻召集将领商议:“传国玉玺失窃,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尽快找回!”他当即做出部署,“你带人封锁汴梁城门,严禁任何人随意进出!你率人在城中搜查,重点排查客栈、寺庙等人员密集之地!我带人前往皇宫,查看失窃现场,寻找线索!”
将领们领命而去,柴荣则带着几名亲信直奔皇宫。此时的皇宫,火势已经被扑灭,只剩下一片狼藉。烧焦的梁柱冒着黑烟,地上散落着各种杂物。柴荣仔细查看现场,希望能找到乱兵留下的蛛丝马迹。
突然,一名亲兵在一处墙角发现了一枚特殊的令牌。令牌呈黑色,上面刻着一个“汉”字,边缘还沾着些许泥土。“公子,您看!”亲兵将令牌递给柴荣。
柴荣接过令牌,仔细端详。这枚令牌的样式并非后周军队所有,倒像是后汉禁军的信物。难道是刘承佑的残党趁乱偷走了传国玉玺?他心中疑窦丛生。若是如此,这伙人很可能已经逃出汴梁,前往其他藩镇寻求庇护。
柴荣站在皇宫的废墟之中,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暗下决心。传国玉玺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将其找回。而这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他隐隐觉得,汴梁城的混乱,或许才刚刚开始。
喜欢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