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元年的最后一个清晨,汴梁城笼罩在一片祥和的晨光中。经历了高平大捷、肃清内奸、禁军改革的后周,终于迎来了喘息与规划未来的时刻。紫宸殿内,文武百官身着朝服,肃立两侧,等待着新帝柴荣开启这场关乎国家未来的重要朝会。
柴荣身着明黄龙袍,端坐御座之上,神色沉稳而坚定。案上摆放着厚厚的奏章与规划蓝图,那是他连日来与心腹大臣反复商议的成果。他环视殿内,目光扫过每一位大臣,最终落在了大殿中央的舆图上。
“诸位爱卿,”柴荣的声音清晰而有力,“自朕登基以来,历经高平之战,肃清内奸,整顿禁军,后周终于稳住了根基。今日召集大家,便是要总结过往,规划未来,开启后周的新篇章。”
他抬手示意内侍展开蓝图,继续说道:“朕与诸位大臣商议许久,制定了‘三年整顿、五年强国、十年统一’的大计。接下来,朕将全面推行新政,带领后周走向强盛。”
“首先是三年整顿期。”柴荣沉声道,“其一,继续深化内政改革,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肃清残余贪腐势力,确保朝堂清明;其二,推进经济改革,扩大农业补贴范围,疏通河道,发展内河航运,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其三,加强禁军训练,巩固改革成果,提升军队战斗力。”
大臣们纷纷点头,范质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英明!新政推行以来,粮食产量增长,朝堂效率提升,禁军战力增强,百姓安居乐业。臣等定当全力辅佐陛下,完成三年整顿目标。”
“很好。”柴荣点点头,继续说道,“三年之后,进入五年强国期。届时,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改革成果,统一货币与度量衡,建立完善的粮仓体系,应对灾年;同时,开拓疆土,收复燕云十六州,震慑契丹,让后周成为北方霸主。”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哗然。收复燕云十六州,是几代中原王朝的梦想,大臣们没想到柴荣竟然有如此远大的抱负。赵匡胤上前一步,抱拳说道:“陛下壮志凌云,属下愿率军北伐,收复燕云,为陛下效力!”
“朕相信你。”柴荣微笑着点头,“最后是十年统一期。在这一阶段,我们将平定南方割据势力,统一中原,随后征服契丹,开拓西域,恢复丝绸之路,让后周成为万邦来朝的天朝上国!”
大殿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大臣们个个激动不已,高呼“陛下万岁”。主和派大臣们也被柴荣的宏图伟业所震撼,纷纷表示愿意辅佐陛下,共创盛世。
柴荣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语气严肃地说道:“诸位爱卿,这十年大计,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同心协力,艰苦奋斗。朕在此承诺,若能实现这一目标,朕将与诸位爱卿共享盛世荣光!”
“臣等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臣们齐声应道。
朝会结束后,柴荣留下了范质、王溥、赵匡胤三人,进一步商议新政推行的具体细节。
“范大人,内政与经济改革之事,就交给你负责。务必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遇到问题及时禀报。”柴荣说道。
“臣遵旨!”范质躬身领命。
“王大人,粮草供应与后勤保障,关乎新政与军事行动的成败,就由你统筹。”
“臣定不辱使命!”王溥连忙应道。
“赵将军,禁军训练与边境防御,你要多加费心。同时,密切关注契丹与南方割据势力的动向,做好随时出征的准备。”
“属下遵命!”赵匡胤抱拳领命。
三人离去后,柴荣独自站在殿内,望着窗外繁荣的汴梁城,心中充满了豪情与期待。他知道,这十年大计并非易事,途中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但他有信心,在自己的带领下,后周一定能够实现这一宏图伟业。
然而,就在柴荣满怀憧憬之时,内侍匆匆走进大殿,神色慌张地禀报:“陛下,契丹辽穆宗联合南唐、后蜀,以及西域部落,组成四方联军,号称二十万大军,准备分四路入侵后周!”
柴荣闻言,脸色骤变。他没想到,自己的十年大计刚刚宣布,敌人就如此迫不及待地发动进攻。四方联军来势汹汹,后周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传朕旨意!”柴荣当机立断,“赵匡胤率领禁军主力,抵御契丹大军;韩通率军驻守南方,防备南唐与后蜀;郭荣前往西北,安抚西域部落,瓦解其联盟;范质与王溥留守京城,统筹粮草与内政,确保后方稳定!”
“臣遵旨!”接到命令的大臣们立刻行动起来,整个汴梁城瞬间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
柴荣站在大殿内,望着北方的方向,心中充满了决心。这场四方联军的进攻,既是对后周新政的考验,也是实现十年大计的第一个重大挑战。他能否带领后周军队,击败四方联军,化解危机?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而他知道,自己必须勇往直前,为后周的未来而战,开启这波澜壮阔的十年征程。
喜欢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