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的喊杀声刺破夜空,惊醒了秦州城内的每一个人。
秦州守将高彦俦正披衣夜巡城墙,听闻城外传来的震天厮杀,脸色瞬间凝重如铁。他快步登上城楼最高处,借着朦胧月色远眺,只见西北方向的山谷中火光冲天,箭矢破空的锐响与士兵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即便隔着数里路程,也能感受到那惨烈的战况。
“将军,那是……我蜀援军的方向!”身旁的副将声音发颤,眼中满是惊恐。
高彦俦握紧了腰间的佩剑,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心中再清楚不过,这火光与厮杀,意味着孟昶派来的援军遭遇了埋伏。自秦州粮库被焚后,城中守军早已断粮三日,士兵们靠煮野菜、啃树皮勉强支撑,士气低落至极点。他本指望援军能带来粮草与兵力,稳住防线,可如今援军遇袭,秦州彻底沦为孤城,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将军,要不我们弃城而逃吧?”副将低声提议,“后周军势如破竹,援军已败,我们死守下去也是徒劳,不如趁夜突围,返回成都再做打算!”
高彦俦狠狠瞪了副将一眼:“身为蜀将,食君之禄,当守土有责!秦州是西线门户,若我们弃城而逃,凤州、成州、阶州将无险可守,成都危矣!今日便是战死,也绝不能后退半步!”
话虽如此,高彦俦心中却满是悲凉。他深知后蜀朝政腐败,孟昶昏庸无能,此次后周来犯,看似是军事征伐,实则是天意所向。这些日子,他亲眼目睹城中百姓因缺粮而流离失所,士兵们因饥饿而面黄肌瘦,反观城外的后周军,旌旗整齐,军容严整,与后蜀军队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一阵马蹄声,一名后周士兵手持一封书信,策马来到城下,高声喊道:“高将军,我家赵将军有信一封,请将军过目!”
高彦俦示意士兵将书信射上城来。他展开书信,只见上面字迹刚劲有力,言辞恳切:“高将军乃当世良将,奈何明珠暗投,侍奉昏君。孟昶沉迷酒色,荒废朝政,百姓怨声载道,后蜀气数已尽。如今秦州粮尽援绝,死守无益,徒增伤亡。我主柴天子雄才大略,施行新政,百姓安居乐业。若将军献城归降,我主承诺保城中百姓平安,将军及部下皆可官复原职,共享太平。若执意顽抗,待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书信中的每一句话,都戳中了高彦俦的心事。他抬头望向城中,百姓们蜷缩在墙角,眼中满是绝望;再看向守城的士兵,他们一个个面带菜色,眼神涣散,早已没了斗志。他心中明白,继续抵抗,只会让更多人死于非命,于国于民,皆无益处。
“将军,后周军说得有理啊!”一名老兵突然开口,“孟昶陛下只顾自己享乐,哪管我们死活?粮库被焚,援军被歼,我们守着这座孤城,迟早会饿死、战死!不如归降后周,至少能保住性命,让百姓们有条活路!”
老兵的话,引发了士兵们的共鸣。越来越多的士兵纷纷附和,请求高彦俦献城归降。副将也再次劝道:“将军,军心已散,民心已失,此城不可守也!为了城中百姓和兄弟们的性命,您就答应归降吧!”
高彦俦闭上双眼,两行清泪从眼角滑落。他想起了自己效忠后蜀多年,历任数职,本想辅佐君主,保境安民,可如今却落得这般境地。他长叹一声,睁开双眼,眼中已没了往日的坚定,只剩下无奈与决绝:“罢了!罢了!昏君误国,非我之罪!为保城中百姓平安,我愿献城归降!”
话音刚落,城上士兵们纷纷放下兵器,爆发出一阵欢呼声。高彦俦擦干眼泪,对城下喊道:“请回复赵将军,我愿献城归降,但求赵将军信守承诺,善待城中百姓与部下!”
城下的后周士兵闻言,立刻策马返回禀报。没过多久,赵匡胤率领大军来到城下,他勒住马缰,高声对城上说道:“高将军深明大义,实乃明智之举!柴天子有令,凡归降者,一律善待,百姓秋毫无犯,将士各安其位!我赵匡胤以人格担保,必定信守承诺!”
高彦俦见状,下令打开城门,亲自率领文武官员出城迎接。赵匡胤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握住高彦俦的手,笑道:“高将军不必多礼,你能弃暗投明,实乃大功一件!”
随后,后周大军井然有序地进入秦州城。赵匡胤果然信守承诺,严令士兵不得骚扰百姓,同时让人打开军中粮仓,向城中百姓发放粮食。百姓们捧着热气腾腾的粮食,无不感激涕零,纷纷称赞柴天子仁德,后周军纪律严明。
高彦俦看着城中安定的景象,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对赵匡胤说道:“赵将军,凤州守将王环与我相交甚厚,此人忠勇有余,却不知时势。我愿修书一封,劝说王环归降,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赵匡胤大喜过望:“若能劝降王环,拿下凤州,高将军便是又立一功!我在此先行谢过!”
高彦俦当即提笔写下书信,详述秦州归降后的境遇,分析后蜀必亡的大势,劝说王环认清时势,早日归降。书信写罢,赵匡胤派专人快马送往凤州。
处理完秦州的事务后,赵匡胤召集众将议事。他看着墙上悬挂的地图,指着凤州的位置,说道:“秦州已破,接下来便是凤州。王环虽忠勇,但凤州同样缺粮,且援军已败,他孤立无援,必定人心惶惶。高将军的劝降信若能奏效,我们便可兵不血刃拿下凤州;若他执意顽抗,我们便趁机发起猛攻,一举攻克!”
众将纷纷点头称是,士气高昂。就在这时,一名探子匆匆来报:“将军,凤州方向传来消息,王环收到高将军的劝降信后,怒而将书信焚毁,斩杀了送信使者,誓要与凤州共存亡!同时,他还派人加固城防,整顿军队,准备抵抗我军进攻!”
赵匡胤闻言,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他没想到王环如此固执,看来凤州一战,在所难免。“好一个王环!倒是条硬汉子!”赵匡胤眼中闪过一丝敬佩,随即又变得坚定,“他既然要战,那我们便陪他一战!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三日,三日后,兵发凤州!”
众将领命而去。秦州城内,后周军将士们忙着休整备战,百姓们则开始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而凤州城内,王环正站在城楼上,望着秦州的方向,眼神决绝。他知道,后周军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凤州,一场恶战即将来临。
三日后,赵匡胤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凤州进发。队伍行进至半途,突然有探子来报,说凤州城外出现了一支神秘的骑兵队伍,人数约有数千,行踪诡秘,不知是敌是友。赵匡胤心中一动,他深知后蜀早已无援军可调,这支神秘的骑兵队伍,究竟来自何方?他们的出现,又会给凤州之战带来怎样的变数?
喜欢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