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城外的淮河岸边,工匠们正日夜赶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此起彼伏。柴荣亲自督造战船,手中拿着一张手绘的战船图纸,不时指着图纸向工匠们讲解:“此处需加装横向龙骨,增加船身稳定性;船舷两侧开设箭窗,弩兵可隐蔽射击;船尾加装绞车,提升转向灵活性。”
工匠们虽对这些“奇思妙想”心存疑惑,但见柴荣讲解得条理清晰,又想起此前改良农具、弩箭的奇效,便照着图纸全力打造。柴荣借鉴现代船舶设计理念,简化了船体结构,却强化了防御与攻击性能,这种改良战船不仅建造速度快,还能适应淮河的水流特点。
“陛下,按此图纸建造,十日便可造出三十艘战船!”负责督造的将领前来禀报,脸上满是钦佩,“只是这般设计,与传统战船差异极大,将士们恐需时日适应。”
柴荣笑道:“无妨!传令水师将士,边造边练,朕亲自传授操船之法。”他登上一艘刚完工的战船,站在甲板上,向将士们演示如何利用绞车调整船舵,如何配合弩箭与撞角作战,将“协同作战”“精准打击”的思路融入水师训练。将士们起初生疏,可练了几日便渐入佳境,纷纷感叹:“柴天子的法子就是管用,这战船操控起来比以前灵活多了!”
与此同时,赵匡胤率领陆军对楚州形成合围,切断了楚州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城中粮草日渐短缺,守军士气低落,不少士兵私下议论纷纷,认为南唐大势已去,想要归降后周。
张彦卿得知后,心中焦急,下令严惩散播谣言者,可依旧无法遏制军心涣散的势头。更让他头疼的是,水师将领林仁肇已被后周间谍策反。林仁肇深知南唐必亡,又不满李璟的昏庸无道,早已暗中与后周联络,约定在关键时刻倒戈。
这日,林仁肇召集心腹将领,暗中商议:“后周军势强盛,楚州孤立无援,死守下去只是徒劳。柴荣仁德远播,后周新政惠及万民,我们不如归顺后周,既能保全性命,又能为百姓谋福。”
心腹将领们纷纷附和:“将军所言极是!我们愿追随将军,归顺后周!”
林仁肇点了点头:“待后周水师强渡淮河,我们便即刻倒戈,配合周军进攻楚州!”
消息传到后周大营,柴荣龙颜大悦。他下令韩通,待战船全部完工,便即刻强渡淮河,与林仁肇里应外合,攻克楚州。
十日之后,三十艘改良战船全部完工。柴荣下令,韩通率领水师,趁夜色强渡淮河;赵匡胤率领陆军,在北岸发起猛攻,吸引楚州守军的注意力。
夜幕降临,淮河水面一片漆黑。韩通率领水师,悄无声息地向对岸驶去。战船划开水面,几乎没有声响,很快便抵达南岸。楚州水师守军毫无防备,还在睡梦中,便被后周水师士兵制服。
林仁肇见后周水师抵达,即刻率领心腹将领,控制了南唐水师大营,下令所有战船挂起后周旗帜,配合后周水师进攻楚州城。
楚州城楼上的张彦卿,见淮河上突然亮起无数火把,南唐水师战船全部挂起后周旗帜,顿时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想到,林仁肇竟然会背叛自己,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
“不好!水师叛变了!”张彦卿高声呐喊,下令守军加强防御。可此时的守军早已士气低落,面对后周军的猛攻,根本无心抵抗。后周水师战船靠近岸边,弩炮齐射,将城头守军压制得抬不起头;赵匡胤率领陆军,架起云梯,发起猛攻,士兵们奋勇攀爬,很快便登上城头。
张彦卿见城已破,拔剑自刎,以身殉国。楚州守军见主将战死,纷纷放下兵器,跪地投降。
柴荣率领中军,进入楚州城。他下令安抚百姓,推行新政,废除南唐苛捐杂税,发放粮食种子,楚州百姓纷纷焚香跪拜,称颂柴天子仁德。
就在此时,一名探子匆匆来报:“陛下!金陵方向传来消息,李璟得知楚州失守,水师叛变,气急攻心,一病不起。南唐太子李弘冀主持朝政,正在集结江南所有兵力,准备与后周决一死战!”
柴荣闻言,心中暗忖:李弘冀虽无其父李璟的懦弱,却也缺乏军事才能,想要与后周决一死战,无异于以卵击石。可江南毕竟还有数万兵力,若拼死抵抗,也会给后周带来不小的伤亡。
他召集众将商议:“李弘冀想要负隅顽抗,我们岂能让他得逞?传我将令,即刻进军金陵,一举平定南唐!”
赵匡胤道:“陛下,江南多水网,不利于陆军推进。不如先派水师沿长江而下,切断金陵的外援与粮道,再对金陵形成合围,待其弹尽粮绝,自然不攻自破。”
柴荣点头:“此言有理!命韩通率领水师,沿长江而下,进攻金陵;赵匡胤、李重进,你们率领陆军,向金陵推进,形成合围之势!”
“臣遵旨!”众将领命而去。
可就在后周军准备进军金陵之时,一名探子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陛下!契丹辽穆宗得知后周即将平定南唐,心中忌惮,已派三万骑兵,南下援助南唐,如今已抵达幽州,正向金陵方向赶来!”
柴荣脸色瞬间凝重起来。契丹骑兵战力强悍,若与南唐守军夹击后周军,局势将会变得更加复杂。他看着金陵的方向,又望向幽州的方向,心中暗忖:契丹援军何时会抵达?他们会从哪里发起进攻?这场平定南唐的战争,恐怕还会再起波澜。
喜欢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