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州告急的军报如同惊雷,在太原城上空炸开。柴荣站在中军帐内,指尖划过地图上易州的位置,眸色深沉。易州扼守燕云咽喉,一旦失守,契丹军便能以其为跳板,进可攻退可守,此前瀛、莫二州的苦战将前功尽弃。
“陛下,辽穆宗这是声东击西!”赵匡胤匆匆入帐,铠甲上还沾着瀛州战场的尘土,“他明知我军驰援瀛、莫,故意绕道攻打易州,企图打乱我军部署!”
柴荣点头,语气果决:“此役关乎北疆安危,容不得半分差错。赵将军,朕正式任命你为北伐契丹主帅,刘将军为副帅,率五万禁军星夜驰援易州!”他顿了顿,从案上拿起一卷手绘的战术图,递到两人面前,“这是朕根据现代‘闪电战’思路制定的作战计划,你们务必照此执行。”
赵匡胤与刘继业凑近细看,图上用朱笔标注着敌军动向、己方部署,甚至连穿插路线、补给节点都一目了然。柴荣指着图中契丹军粮道的位置,沉声道:“契丹军长途奔袭,粮草补给是其软肋。你们兵分两路,赵将军率主力正面迎击契丹主力,牵制其注意力;刘将军率两万骑兵,迂回敌后,直捣其粮草大营,烧毁粮草军械,断其生路。”
“记住,闪电战的核心在于‘快’与‘准’!”柴荣加重语气,“快速集结,快速穿插,精准打击要害,不给敌军反应时间。沿途各州的粮草转运站已备好物资,你们可随时补给,务必在三日内赶到易州外围!”
刘继业看着战术图上精妙的部署,心中暗自钦佩。他久与契丹交战,深知其骑兵机动性强,但也存在粮草依赖长补给线的弱点,柴荣的战术恰好击中了这一要害。“陛下英明!臣定不负所托,捣毁契丹粮营!”
赵匡胤也躬身领命:“请陛下放心,臣必率军拖住辽穆宗,为刘将军创造机会,守住易州!”
两人当即告辞,返回军营整军出发。五万禁军早已集结完毕,将士们听闻要出征抗击契丹,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赵匡胤与刘继业兵分两路,朝着易州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之上,后周军队展现出极强的机动性。赵匡胤率领的主力部队,沿着官道快速推进,沿途严格遵守柴荣制定的“快速补给”方案,在转运站短暂休整后便立刻启程,丝毫不敢耽搁。赵匡胤深知,易州守军兵力薄弱,多拖延一刻,便多一分危险。
而刘继业率领的骑兵部队,则选择了一条崎岖的小路迂回前进。他熟悉北疆地形,避开了契丹军的哨探,昼伏夜出,全速向契丹粮草大营逼近。骑兵们个个轻装简从,只携带数日干粮和必备武器,马蹄裹着麻布,悄无声息地穿梭在山林之间。
此时的易州城外,辽穆宗正率领五万契丹大军猛烈攻城。易州刺史张旦率领城中仅有的五千守军拼死抵抗,城墙上的士兵们箭矢用尽,便用滚石、木头还击,不少士兵身负重伤,仍坚守在城头。
“陛下,易州城防坚固,守军顽强,我军攻打数日,伤亡惨重,仍未能破城!”耶律敌禄策马来到辽穆宗面前,躬身禀报。他脸上还带着忻州之战的伤疤,眼中满是焦躁。
辽穆宗脸色铁青,怒吼道:“废物!连一座小小的易州都攻不下来,朕要你们何用?”他挥了挥手,“传朕旨意,全军发起总攻,不惜一切代价,今日必须攻破易州!”
契丹军再次发起猛攻,撞城锤一次次撞击着城门,城墙上的守军奋力抵抗,却已是强弩之末。张旦站在城头,看着城下如潮水般涌来的契丹军,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再无援军赶到,易州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这危急关头,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赵匡胤率领主力部队赶到,数万后周禁军如同猛虎下山,直奔契丹军阵形。“契丹贼寇,休得猖狂!赵匡胤在此!”赵匡胤高声呐喊,佩剑出鞘,一马当先冲入敌阵。
契丹军猝不及防,被打得阵脚大乱。辽穆宗见状,又惊又怒,连忙分出三万兵力迎战赵匡胤。双方展开激烈厮杀,刀光剑影,鲜血飞溅。赵匡胤武艺高强,指挥有方,后周士兵们奋勇作战,契丹军渐渐落入下风。
辽穆宗心中暗忖:柴荣的援军来得好快!他看着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后周士兵,心中生出一丝不安。他隐隐觉得,事情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与此同时,刘继业率领的骑兵部队已悄悄抵达契丹粮草大营外围。大营位于易州西北二十里处的一片平原上,由数千契丹士兵守卫,粮草、军械堆积如山。刘继业趴在山坡上,观察着大营的布防,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将军,我们何时动手?”身旁的副将低声问道。
刘继业看了一眼天色,沉声道:“等天黑之后,趁守军松懈,我们发动突袭,一举捣毁粮营!”
夜幕降临,夜色如墨。契丹粮草大营内,守军们果然放松了警惕,不少士兵在营中饮酒作乐,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刘继业率领骑兵,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逼近大营。
“动手!”刘继业一声令下,两万骑兵如同离弦之箭,冲入契丹粮草大营。营中的契丹士兵毫无防备,被打得落花流水。刘继业下令放火,大火迅速蔓延,烧毁了大量粮草和军械,火光冲天,照亮了夜空。
“不好了!粮营被袭!”契丹士兵们惊慌失措,纷纷逃窜。刘继业率领骑兵,在营中来回冲杀,斩杀了数名守将,彻底摧毁了契丹军的粮草补给。
易州城外的契丹军看到粮营方向燃起大火,军心大乱。辽穆宗得知粮草大营被捣毁,脸色骤变,心中充满了恐惧。他知道,没有了粮草,五万大军将陷入绝境。
“撤军!立刻撤军!”辽穆宗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军。契丹军军心涣散,纷纷向北逃窜。赵匡胤见状,下令发起总攻,后周军队奋勇追击,斩获颇丰。
易州之围解除,张旦率领守军出城迎接赵匡胤与刘继业,感激涕零:“多谢二位将军及时赶到,救了易州百姓!”
赵匡胤与刘继业连忙扶起他,客气道:“刺史大人不必多礼,守护边境是我等职责。”
然而,就在众人庆祝胜利之际,一名探马急匆匆地赶来:“将军,不好了!辽穆宗撤军途中,遇到了契丹名将耶律斜轸率领的援军,两军汇合后,兵力已达八万,正在向北撤退途中重新集结,似乎准备再次南下!”
赵匡胤与刘继业脸色同时一变。耶律斜轸智勇双全,八万契丹大军,实力不容小觑。他们刚刚经历大战,将士们疲惫不堪,若契丹军再次南下,恐怕难以抵挡。
“传我将令,全军休整一日,清点伤亡,补充粮草军械!”赵匡胤沉声道,“同时派人星夜赶往太原,向陛下禀报战况,请求援军!”
“末将遵令!”
消息传到太原,柴荣脸色凝重。他没想到,辽穆宗竟然还有援军,而且统帅是耶律斜轸。八万契丹大军,再加上耶律斜轸的指挥,这场战争将变得更加艰难。
柴荣当即下令,亲率三万禁军北上,驰援易州。同时传旨韩通将军,从忻州率军西进,与自己汇合,形成夹击之势。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北疆酝酿。赵匡胤与刘继业能否守住易州,等待柴荣援军赶到?耶律斜轸率领的八万契丹大军,将采取怎样的战术?而这场北疆之战的结果,又将对后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产生怎样的影响?
夜色渐深,北疆的天空中,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惨烈厮杀。
喜欢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