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军大营的整顿刚有眉目不,柴荣便揣着一身便服,避开了随行的侍卫,只带了个心腹小太监李忠,悄悄溜出了皇宫。汴梁城的繁华早已闻名,可此前他要么忙于朝堂争斗,要么专注整军经武,竟从未真正踏足过市井之间。此次微服,一来是想看看禁军裁军的政令是否真的传达到了底层,二来更是想亲眼瞧瞧,这后周的都城百姓,到底过着怎样的日子。
刚出朱雀门,喧闹的人声便扑面而来。街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绸缎庄的伙计正高声吆喝,包子铺的热气氤氲缭绕,还有挑着担子的小贩穿梭其间,一声声叫卖此起彼伏。柴荣放缓脚步,装作寻常的布商,慢悠悠地逛着,目光却暗中留意着周遭的一切。
“客官,要点什么?小的这布,都是上好的松江布,结实耐穿!”绸缎庄的老板见他驻足,连忙热情地迎了上来。柴荣随手摸了摸布料,质地确实不错,随口问道:“这布多少钱一尺?”
“回客官,一贯钱一尺!”老板搓着手笑道。
柴荣心中一动,他记得国库核算的布价,松江布的成本不过三百文,加上运费和利润,最多五百文也就顶天了。“怎么这么贵?”他故作惊讶地问道。
老板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客官有所不知,最近城里的布商被都统管着,价格都得按规矩来,谁敢降价,就得吃板子!”
“都统?”柴荣眉头微蹙,“哪个都统管着布价?”
“还能是谁,就是禁军的张都统呗!”老板叹了口气,“他手下的人天天在街面上巡查,各行各业都得给他上供,布价就是他定的,说是要‘稳定市场’,实则还不是为了中饱私囊!”
柴荣心中一沉,这张都统,正是前几日借故离开大营的张达的亲信。看来这裁军的风波,已经暗中蔓延到了市井,这些将领竟敢借着职权欺压百姓,简直无法无天!他不动声色地付了钱,买了一匹布,便拉着李忠离开了绸缎庄。
往前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一群人围在街角,议论纷纷。柴荣挤进去一看,只见一个老妇人坐在地上,抱着一个瘦骨嶙峋的孩子失声痛哭,旁边还放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袱。
“大娘,您这是怎么了?”柴荣上前轻声问道。
老妇人抬起布满泪痕的脸,哽咽道:“客官,我男人是禁军的士兵,前几日被裁汰了,本想着领了安置费回乡种地,可那安置费被军官克扣了大半,剩下的一点钱又被小吏勒索去了,如今我们娘俩连饭都吃不上了……”
孩子虚弱地靠在老妇人怀里,嘴唇干裂,眼神黯淡。柴荣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样,他推行裁军,本是为了强军,也是为了给被裁士兵一条生路,却没想到政策到了底层,竟被如此扭曲,反而让百姓遭了难。他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递给老妇人:“大娘,这点钱您拿着,先给孩子买点吃的。”
老妇人愣了一下,连忙磕头道谢:“多谢客官,多谢客官!”
柴荣扶起她,又问道:“克扣你们安置费的军官是谁?你还记得吗?”
老妇人想了想,道:“好像是姓张的校尉,他说我们男人是逃兵,所以要扣钱……”
又是姓张的!柴荣心中的怒火越发炽烈,看来这张达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禁军的各个角落,连裁军的安置费都敢克扣,这背后一定还有更大的猫腻。
他安抚好老妇人,便带着李忠继续往前走。越往城南走,街道越显破败,房屋低矮破旧,污水横流。不少流民蜷缩在墙角,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一个衣衫单薄的小男孩正蹲在路边,啃着一块干硬的窝头,看到柴荣他们走过,眼中露出了渴望的神色。
柴荣停下脚步,从包袱里拿出几个包子递给小男孩。小男孩接过包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说:“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这些流民都是从哪里来的?”柴荣问旁边一个摆摊的老汉。
老汉叹了口气:“还不是因为战乱,北边的契丹经常来骚扰,好多人流离失所,就跑到汴梁来了。可城里的官员不管不问,他们只能在这里受苦,好多人都病死饿死了……”
柴荣沉默了,他知道流民安置是个大问题,可没想到情况竟如此严重。他想起自己在朝堂上提出的流民安置方案,本应早就推行下去,可如今看来,恐怕又是被那些官员敷衍了事了。
两人继续往前走,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座桥边。桥洞下聚集着一群乞丐,个个衣衫褴褛,形容枯槁。柴荣正想上前询问,却看到几个穿着官服的小吏,正拿着鞭子抽打一个乞丐,嘴里还骂骂咧咧:“敢在这里乞讨,给我滚远点!”
那乞丐被打得蜷缩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柴荣见状,怒火中烧,上前大喝一声:“住手!你们凭什么打人?”
小吏们回头一看,见柴荣穿着普通,以为是个多管闲事的,其中一个嚣张地说道:“你是什么人?敢管我们的事!这乞丐影响市容,就该打!”
“市容?”柴荣冷笑一声,“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还谈什么市容?你们身为朝廷命官,不想着救济百姓,反而欺压弱小,简直不配穿这身官服!”
小吏们被骂得一愣,随即恼羞成怒:“敢骂我们?给我打!”说着,便挥舞着鞭子朝着柴荣打了过来。
李忠见状,连忙挡在柴荣身前,他早年在宫中学过些武艺,几下就将几个小吏打倒在地。小吏们见状,知道遇到了硬茬,爬起来就想跑。
“站住!”柴荣大喝一声,“你们是哪个部门的?是谁让你们来驱赶乞丐的?”
小吏们吓得瑟瑟发抖,其中一个哆哆嗦嗦地说道:“我……我们是府尹衙门的,是……是张都统招唤我们来的……”
又是张达!柴荣的眼神变得越发冰冷,这张达不仅在军中培植势力,克扣军饷,竟然还把手伸到了地方衙门,欺压百姓,简直是无法无天!
他让李忠看住小吏,自己则走到那个被打的乞丐身边,拿出银子递给了他。乞丐感激涕零,不停地磕头道谢。
柴荣扶起他,沉声道:“你放心,朝廷一定会为你们做主的。”
说完,他转身看向那些小吏,厉声道:“回去告诉你们的上司,若是再敢欺压百姓,克扣救济粮款,朕定不饶他!”
小吏们连忙点头哈腰,狼狈地跑了。
柴荣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暗忖:看来这汴梁城的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张达的势力盘根错节,背后一定还有更大的靠山。此次微服私访,让他看清了底层百姓的疾苦,也意识到了改革的紧迫性。
他和李忠沿着原路返回,一路上,他眉头紧锁,脑海中不断思索着解决问题的办法。流民安置、官员贪腐、禁军整顿,一个个难题摆在他的面前,他知道,要想改变这一切,必须拿出铁腕手段,扫清这些障碍。
回到皇宫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柴荣刚走进宫门,就看到赵匡胤急匆匆地迎了上来,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出事了!张达带着一批亲信,在城外集结,似乎要图谋不轨!”
柴荣心中一凛,果然不出他所料,张达这是要狗急跳墙了!他眼神一沉,沉声道:“知道了。传朕旨意,立刻加强宫城戒备,同时命令禁军各部,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是!”赵匡胤躬身领命,转身就要离去。
“等等!”柴荣叫住他,“此事非同小可,务必小心行事,不要打草惊蛇。另外,密切监视张达的动向,一有消息,立刻禀报!”
赵匡胤点了点头,快步离去。
柴荣站在宫门口,望着城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凝重。一场新的危机,已经悄然降临。张达的叛乱,只是冰山一角,他知道,在这繁华的汴梁城背后,还有更多的暗流涌动,而他接下来要面对的,将是一场更加艰难的斗争。
喜欢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