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墙地基坚固的消息,让刚有眉目的攻城计划陷入僵局。柴荣站在地道施工现场,指尖抚过冰冷的石壁,沉思良久。他忽然想起现代工程中的“多点爆破”原理,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地基坚固,单点爆破难以奏效,那就分点掘进,多点同时引爆!”
他当即召来工匠头目,手绘爆破示意图:“沿着城墙地基,横向挖掘三条分支地道,每条地道末端都挖出炸药室,装填足量火药,届时同时引爆,就算是巨石地基,也能震裂城墙!”
工匠们虽对“多点爆破”闻所未闻,但见柴荣此前的奇思妙想屡屡奏效,便依计而行。三条分支地道同步开挖,工匠们用青铜工具凿击岩石,日夜不休,为了避免声响被南唐察觉,还在地道内铺上干草,用水桶传递挖掘出的土石,全程悄无声息。
与此同时,柴荣下令陆路大军加大对金陵的佯攻力度。李重进率领禁军在城外架设云梯,每日擂鼓呐喊,燃放烟火,营造出强攻的假象;王环则率领水师沿长江巡航,时不时用弩炮轰击金陵城外的防御工事,让南唐守军疲于奔命,根本无暇察觉地下的动静。
李璟躺在病榻上,听闻后周大军连日强攻,心中愈发惶恐。他派使者前往契丹,苦苦哀求辽穆宗出兵,可契丹使者依旧推诿塞责,只说“大军已在途中,不日便到”,实则毫无动静。南唐将领们见状,更是人心浮动,不少人偷偷派人向後周传递情报,约定开城投降。
三日之后,三条分支地道全部完工,炸药室已装填完毕。柴荣亲自检查地道,确认一切就绪后,下令:“明日三更,准时引爆!李重进率五万大军在城门外接应,一旦城墙坍塌,即刻攻城!王环率水师封锁长江,防止李璟乘船逃亡!”
当晚三更,夜色如墨。地道内的士兵点燃引线,火焰顺着引线快速蔓延。片刻之后,三声巨响接连传来,地动山摇,金陵城墙轰然坍塌出一道数十丈宽的缺口,烟尘滚滚,碎石飞溅。
“攻城!”李重进一声令下,五万禁军如潮水般涌向缺口。南唐守军被巨响震得魂飞魄散,看到城墙坍塌,更是毫无抵抗之心,纷纷丢弃武器,四散逃窜。
李璟在皇宫内被惊醒,得知城墙被轰破,后周大军入城,顿时面如死灰。他挣扎着起身,想要召集侍卫抵抗,却发现宫中侍卫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只剩下少数亲信瑟瑟发抖。
“陛下,事已至此,不如开城投降,或许还能保全性命!”宰相冯延巳劝道。
李璟长叹一声,眼中满是绝望:“朕悔不该引契丹入境,更不该与后周为敌。如今大势已去,只能听天由命了。”
他下令打开宫门,率领文武百官出城投降。李重进率领禁军入城,控制了金陵城,同时派人向柴荣报捷。
柴荣接到捷报后,即刻率领銮驾前往金陵。进入城中,他看到百姓们夹道欢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下令废除南唐的苛捐杂税,开放粮仓,发放粮食与农具,同时安抚南唐降官降将,承诺只要真心归顺,一律既往不咎,量才录用。
刘仁赡得知金陵被破,李璟投降,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亲自前往金陵,向柴荣献上寿州的军政要务,表达了效忠之心。柴荣对他大加赞赏,晋升他为殿前都虞候,继续镇守寿州。
然而,就在柴荣准备论功行赏,彻底平定南唐之际,情报部门却传来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契丹大军并未按约定出兵援助南唐,而是趁后周大军南征、北方边境兵力空虚之际,联合北汉残余势力,突袭了后周的瀛州、莫州边境,烧杀抢掠,边境百姓深受其害。
“辽穆宗这个小人!”柴荣怒不可遏,“朕本想平定南唐后再收拾契丹,没想到他竟敢趁虚而入,侵扰我边境,残害我百姓!”
李重进忧心道:“陛下,北方边境兵力空虚,若契丹与北汉联军继续南下,后果不堪设想。不如暂缓平定南唐的善后事宜,调回部分兵力,驰援北方边境?”
柴荣陷入了沉思。此时南唐虽已投降,但江南地区仍有部分南唐残余势力负隅顽抗,若调回兵力,可能会导致江南局势反复;可北方边境百姓正在遭受战乱之苦,若不及时驰援,边境防线可能会彻底崩溃。
那么,柴荣会如何抉择?是先彻底平定江南,再北伐契丹,还是调回兵力,优先驰援北方边境?契丹与北汉联军的兵力究竟有多少,对后周北方边境的威胁有多大?一场南北双线作战的危机,再次摆在了柴荣面前。
喜欢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