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与北汉联军的异动、金陵城内的暗流,让柴荣迅速收起了犹豫。御帐之中,他将情报文书重重拍在案上,目光扫过众将:“南唐反复无常,李璟病入膏肓,金陵城内派系林立,今日求和不过是权宜之计。若留其国号,日后必成隐患!”
李谷面露忧色:“陛下,北方边境告急,若强行灭唐,恐延误北伐时机。不如先答应求和,待北伐归来再作计较?”
“不可!”柴荣断然否决,“战机稍纵即逝!如今南唐主力尽失,江北只剩楚州孤城,金陵唾手可得。若此时退缩,待契丹退兵、南唐缓过劲来,必将卷土重来,届时我军腹背受敌,悔之晚矣!”
他当即定下决策:“传朕旨意,驳回李煜求和请求!命其转告李璟,三日之内,必须答应三项条件,否则后周大军即刻强攻金陵!”
随后,柴荣亲笔写下逼降条件,命人送至李煜住处:
其一,南唐割让江北全部领土,包括楚州、海州等剩余城池,疆域以长江为界;
其二,李璟退位,传位于李煜,南唐去除帝号,改称“江南国”,向後周称臣纳贡,每年缴纳黄金五万两、白银十万两、丝绸二十万匹;
其三,李煜需亲自前往汴梁朝拜,献上南唐宗室名册,由后周朝廷备案,江南国军政要务需定期上报后周,接受监督。
李煜接到条件后,如遭雷击,瘫坐在地。这三项条件无异于让南唐彻底沦为后周的附庸,李璟退位更是让南唐皇室颜面扫地。他连忙再次求见柴荣,恳请放宽条件,却被柴荣拒之门外。
“告诉李煜,朕的条件一字不改,三日为限,逾期不候!”柴荣的声音透过帐门传出,冰冷而坚决。
李煜无奈,只能派人连夜返回金陵,将柴荣的条件禀报李璟。此时的李璟已油尽灯枯,躺在病榻上听完使者的回报,一口气没上来,险些昏厥。“柴荣欺人太甚!”李璟气得浑身发抖,却无力反驳。
宰相冯延巳跪在床前,泪流满面:“陛下,后周大军压境,金陵危在旦夕,若不答应条件,恐怕……恐怕连皇室宗亲都难以保全。为了南唐百姓,为了李氏血脉,陛下只能忍辱负重啊!”
李璟看着帐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满是绝望与不甘。他知道,柴荣的条件虽苛刻,但已是南唐唯一的生路。若拒绝,后周大军强攻金陵,南唐必将国破家亡,李氏宗亲也难逃一劫。
“罢了……罢了……”李璟长叹一声,泪水潸然而下,“传朕旨意,答应柴荣的所有条件。朕……朕退位,传位于李煜。”
旨意下达后,李璟病情愈发严重,陷入昏迷。冯延巳不敢耽搁,即刻派人前往后周大营,回复柴荣,告知南唐接受所有条件。同时,组织人手筹备禅位大典,安抚城中百姓与官员,稳定局势。
柴荣得知南唐答应条件后,心中大石落地。他下令李重进加快攻打楚州,务必在李煜继位前攻克;王环率领水师沿长江东进,进驻金陵城外江面,监督禅位与领土交割事宜;韩令坤则率领西路军,接管江北各州,推行后周新政。
楚州城外,李重进接到命令后,加大了攻城力度。后周大军架起云梯,发射弩炮,楚州城防摇摇欲坠。张彦卿率领守军顽强抵抗,多次击退後周军队的进攻,但城中粮草日渐短缺,士兵伤亡惨重,已无力支撑。
就在楚州即将被攻破之际,张彦卿接到了金陵传来的旨意,告知南唐已答应后周条件,命其停止抵抗,开城投降。张彦卿看着旨意,悲愤交加,拔剑自刎于城头,以身殉国。守城士兵得知后,纷纷放下武器,开城投降。楚州宣告失守,南唐江北领土全部落入后周手中。
金陵城内,禅位大典在一片压抑的气氛中举行。李煜身着皇袍,面色凝重地接受了李璟的禅位诏书,正式登基为帝。登基仪式刚结束,李煜便按照柴荣的要求,派人前往汴梁,送上降表与宗室名册,同时筹备前往汴梁朝拜事宜。
然而,就在李煜准备启程前往汴梁之际,却收到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李璟的弟弟李从善,联合部分南唐旧臣,在金陵城外起兵叛乱,声称“李煜卖国求荣,玷污李氏祖宗”,欲拥立李璟复位,继续抵抗后周。
李从善率领的叛军约有两万余人,多是南唐残余士兵与对求和不满的乡勇。他们猛攻金陵城门,城内人心惶惶,局势再次陷入混乱。李煜大惊失色,连忙派人前往后周大营求援,恳请柴荣出兵平叛。
柴荣得知李从善叛乱的消息后,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从善自不量力,正好给朕一个彻底肃清南唐残余势力的机会!”
他当即下令:“王环率领水师登陆,配合金陵守军平叛;李重进率领东路军火速驰援金陵,务必活捉李从善,彻底平定叛乱!”
那么,李从善的叛乱能否得到江南地方势力的支持?叛军的战斗力如何,能否攻破金陵城?李煜在叛乱中能否保住皇位?柴荣出兵平叛后,是否会趁机进一步削弱南唐势力,甚至直接灭亡南唐?一场围绕金陵的叛乱,让本已平息的江南局势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喜欢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