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义庄,京城里人人谈之色变的弃尸之地。
这里没有香火,只有终年不散的腐土与野草气息——潮湿的泥土腥气钻入鼻腔,混着败叶发酵的微酸,像一口陈年的铁锈在舌尖化开;夜风掠过乱葬岗,发出低哑的“沙沙”声,仿佛千百具枯骨正用指节轻叩棺木。
乱葬岗上,上千个无名土包如一片凝固的灰色浪涛,在惨白的月光下静默起伏。
坟头荒草簌簌摇曳,映出扭曲晃动的影子,如同沉睡者梦中挣扎的手臂。
寒露坠落在韩九的肩头,凉得像一滴死人的眼泪。
对于被整个活人世界追杀的韩九而言,这里却是唯一的喘息之所。
她小小的身子在坟堆间穿行,脚底踩碎枯枝的脆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每一步都激起一阵细微的尘雾,沾在她破旧的裤脚上,带着坟土特有的、略带甜腻的腐败味。
非但不觉恐惧,反倒有种奇异的亲切感——她的掌心贴过一块歪斜的墓碑,石面粗糙冰冷,却让她想起祝九鸦曾握着她的手教她写字时那股温热的力道。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曾被“春娘”祝九鸦的血浸透过,这里的每一缕风,似乎都带着她残留的气息:一丝极淡的艾草香,夹杂着铁锈与焦木的味道,那是火刑架上的记忆。
她最终在一排新垒的薄皮棺材前停下。
这些是为即将到来的冬日里,注定要冻毙街头的流民准备的。
棺木尚未上漆,松木的涩味刺鼻,边缘还沾着锯末和工匠的汗渍。
她挑了一口最靠里的,用尽全身力气推开一丝缝隙,吱呀——那声音干涩得如同老骨头错位。
她抱着怀里冰冷的陶罐,瘦小的身躯蜷缩了进去,再小心地将棺盖合拢。
狭窄,黑暗,寂静。
指尖触到内壁,粗糙的木纹刮得皮肤发痒,一股陈年的霉味裹挟着地下湿气扑面而来。
她屏住呼吸,听见自己心跳撞击胸腔的声音,像一面被捂住的小鼓。
胃里饿得像有火在烧,可她连打开陶罐看一眼的念头都没有。
这是祝九鸦留下的东西,是比她性命更重要的东西。
她只是从贴身衣物里摸出那张被体温捂热的药方,布料摩擦胸口时带来一阵微麻的暖意。
借着从棺盖缝隙里漏下的一缕微光,她一遍遍摩挲着上面熟悉的字迹——墨痕微微凸起,指尖划过时如同读盲文,每一个转折都刻进骨髓。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棺外停下。
枯叶被踩碎的细响,缓慢而稳定,像是某种仪式的节拍。
“吱呀——”
棺盖被缓缓掀开,清冷的月光混着一股淡淡的艾草味倾泻而入,照亮空气中漂浮的尘埃。
韩九惊恐地抬头,对上一双浑浊却温和的眼睛。
那是一个驼着背的守墓老妪,满脸皱纹如干涸河床,手里提着一盏昏黄的防风灯,玻璃罩上有裂痕,灯光便也跟着颤抖。
她身上披着一件补丁摞补丁的灰布袍,袖口磨出了毛边,指尖沾着扫帚留下的草屑。
她没有呵斥,没有惊叫,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个躲在棺材里、满身泥污的小女孩。
“出来吧,”老妪的声音沙哑得像风干的树皮,“饿坏了。”
韩九警惕地没有动,指甲抠进棺木缝隙,留下几道浅痕。
老妪叹了口气,将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米粥递到她面前:“你不怕死人,死人就不会伤你。”
粥的香气钻入鼻腔——米粒软糯的甜香、柴火熏烤的烟火气、一点点盐的咸鲜,瞬间击溃了她的防线。
韩九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声音在空旷的义庄里回荡,羞耻与渴望交织成一团火。
她迟疑地接过碗,指尖感受到粗陶的温热,狼吞虎咽地喝了下去。
滚烫的粥滑过喉咙,像一条暖流冲进胃袋,驱散了部分寒冷,也融化了她心头冰封的角落。
老妪看着她,浑浊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怜悯。
她伸出枯树枝般的手指,指向不远处供奉无名野鬼的简陋供桌。
“你看。”
桌上,只摆着一碗清水。
昨夜,这碗水又一次被莫名填满,此刻水面平滑如镜,清晰地倒映出两个影子。
一个是老妪自己佝偻的身形。
而另一个……披着一面烧得焦黑的战旗,肩上扛着一根白惨惨的骨杖。
那道影子静静地立在老妪身后,仿佛亘古以来便守护于此。
与此同时,京城北郊的一处密林中,瘸腿老汉的心猛地一沉。
刚刚送来的线报如一盆冰水浇下:靖夜司的新任监正副使柳沉舟,已凭借玄门秘术锁定了七处藏匿《赤心录》残卷的地点,西岭义庄,赫然是第一个即将被清剿的目标!
他不能让祝九鸦拼死留下的火种,在那个孩子身上熄灭。
老汉将拐杖插在腰后,一瘸一拐地朝着西岭方向疾行。
脚下碎石咯吱作响,寒风吹透单衣,刺得旧伤隐隐作痛。
然而,刚踏上一条狭窄的山道,三道身影便如鬼魅般从林中闪出,呈品字形将他死死围住。
是三个头戴斗笠的游方道士。
月光下,他们手中长剑反射出森然的寒光,剑招凌厉,身法诡谲,偏生没有半点活人的魂气。
傀儡!
老汉瞳孔骤缩。
这是玄门正统用符箓催动的机关人,不知疲倦,不畏生死,是靖夜司最难缠的清道夫。
他腿脚不便,瞬间落入下风,只能倚靠着一棵老树勉力防守。
长剑破风,发出尖锐的呼啸,削断几根发丝的同时,在他手臂划开一道血口,血腥味顿时弥漫开来。
背后的树干被削得木屑纷飞,松脂的苦香混入空气。
危急时刻,老汉猛地将舌尖咬破,和着一口鲜血喷在左手掌心,右手食指疾速画下一个诡异的逆旋三角符文!
“阴司过境,百鬼听令——借命一息!”
他用尽全身力气,将血掌重重拍在脚下的大地之上!
刹那间,一股无形的波动以他为中心骤然扩散。
山道远处,那片废弃多年的义冢之下,十七具自愿将残魂留于世间的亡骸,齐齐睁开了空洞的眼眶!
他们无法现身,无法言语,却在同一瞬间,朝着三个傀儡的方向,发出了一道人类耳朵无法听见的灵魂尖啸!
那声音穿透土层,震得坟头青苔微微颤动,连月光都似扭曲了一瞬。
这是祝九鸦当年与他们定下的“守陵誓约”——当血脉的继承者以生命为代价呼唤时,他们将献上最后的力量。
那三名傀儡剑客的动作猛然一滞,眼中驱动他们的符纸上,竟毫无征兆地裂开一道道细密的血色纹路。
就是现在!
老汉忍着剧痛,右手一甩,三枚淬过尸油的乌黑骨钉如流星般射出,精准地贯穿了其中一具傀儡的咽喉!
傀儡轰然倒地,化作一堆朽坏的木头与废纸,散发出焦糊与腐朽混合的恶臭。
义庄里,韩九已经住了三日。
每到午夜,她总能听见墙壁里传来细微的哭声,那不是鬼魅,而是砖石深处,因无法安息的记忆而发出的共鸣——像是指甲刮擦石缝,又像是婴儿在梦中啜泣,听得久了,连枕骨都泛起寒意。
第四日清晨,她像是被什么东西指引着,猛地从睡梦中惊醒,拉着正在扫地的老妪,快步走到后院那口早已废弃的枯井前。
晨雾未散,井口蒸腾着阴冷的湿气,舔过小腿,寒意直透骨髓。
她指着井壁上一处被厚厚青苔覆盖的地方,笃定地说道:“婆婆,那里有字。”
老妪将信将疑地用袖子擦去苔藓,月光下,一行模糊却有力的刻痕显露出来。
“第七桩,不在图上。”
老妪的心脏狠狠一震!
“怎么会?我每日扫院三次,怎会从未注意此处有字?”
她手指颤抖抚过凹痕,忽然记起三年前一个暴雨夜,她曾见祝九鸦独自立于井边,手中握着半截铁钉,在墙上缓缓划动……那时她以为只是疯癫之举,未曾深究。
如今回想,竟是早已布下的遗言!
她不敢耽搁,立刻回到屋里,用最快的速度写下一封密信,郑重地交给老妪。
“婆婆,北境,幽察司故地。”韩九轻声说,这不是她第一次梦见那女人。
三天来,每夜子时,那身影都会坐在坟头,重复三个字:“往北走”。
今晨终于拼出完整地名。
送信的路上,果然出事了。
一队身着玄甲的靖夜司缇骑自山道尽头出现,为首一人,面容冷峻,眼神如刀,正是监正副使柳沉舟。
老妪“慌乱”之下,一个踉跄,怀里一个油纸包滚落在地。
柳沉舟身边的校尉立刻上前捡起,呈了上去。
柳沉舟拆开一看,里面是一封写给城中仁脉堂老郎中的信,说残卷已经找到,让他做好接应。
“哼,雕虫小技。”柳沉舟冷笑一声,将信纸捏成一团,“还以为会藏在什么了不得的地方。传令下去,调转方向,回京封锁仁脉堂!”
他没有发现,那被丢弃的油纸包一角,沾着一点几乎无法察觉的、西岭枯井边特有的蓝色苔藓粉末——那种苔藓只生长在终年不见阳光的井壁深处,触感滑腻如脂,碾碎后会释放出一丝极淡的金属腥气。
而真正的密信,早已被一只不起眼的独眼野狗叼在嘴里,沿着荒僻的小径,悄无声息地奔向了遥远的北方。
它的爪垫踏过冻土与荆棘,留下斑驳血迹,却始终不曾停下。
柳沉舟更不知道,他越是雷厉风行地追剿“春娘余毒”,就越是在为祝九鸦的信仰铺路。
京中百姓亲眼看着靖夜司的鹰犬烧毁救命的医书,殴打悬垂济世的郎中,愤怒与恐惧在暗中发酵。
他们开始偷偷传抄《赤心录》,甚至有将死的老人,让人把药方缝进自己的寿衣夹层。
“等我死了,埋进土里,也能让这方子留下去,将来救人。”
当夜,韩九又梦见了那个女人。
她依旧坐在孤坟上,但这一次,她笑了。
她第一次开口说话,声音空灵而遥远,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
“他们怕你记住,因为记住,就是反抗。”
韩九猛地睁开眼,发现那只独眼的野狗不知何时回到了义庄,正安静地蹲在她身边,一只独眼里,竟闪烁着晶莹的泪光——泪水顺着它眼角的疤痕滑落,滴在泥土上,发出轻微的“嗒”声。
这一刻,她忽然彻底明白了。
所谓“春娘”,从来不是什么神明,也不是什么厉鬼。
“春娘”,是每一个在酷吏的屠刀下,在权贵的威压下,在被扭曲的史书里,依然不肯忘记、不肯屈服的人。
她小心翼翼地从陶罐里撕下《赤心录》的首页,那是祝九鸦亲手所书的总纲。
她拿起一截烧黑的木炭,在纸张背面,用尽全身力气,一笔一画地写下三个歪歪扭扭的字:
“别怕鬼。”
她将这张纸重新放回陶罐,来到义庄后院,将整个罐子深深地埋入了那座无名供台的后土之中。
指尖沾满湿润的黑土,带着植物根系的微腥。
第二天清晨,老妪惊奇地发现,昨夜埋下陶罐的地方,竟开出了一圈从未见过的灰白色小花。
每一片花瓣的中心,都赫然印着一个淡淡的、宛如烙印的“九”字。
晨露挂在花蕊上,折射出微弱的银光,仿佛大地睁开了一只只沉默的眼睛。
北境,风雪弥漫的废弃驿站内,瘸腿老汉处理好伤口,终于等来了那只穿越重重封锁的独眼信使。
它浑身湿透,毛发结冰,一只眼睛早已溃烂,另一只却仍燃着不灭的光。
他颤抖着手,从狗嘴里取下用油布包裹的信。
展开信纸,是老妪苍劲的字迹,以及角落里,被雨水微微浸润、却依旧清晰的三个稚嫩小字。
老汉的目光凝固在那三个字上,浑浊的眼中先是涌起一阵狂喜,随即化为一种沉重如山的决然。
他缓缓站起身,推开驿站破败的大门,任凭凛冽的寒风灌入胸膛,吹动他残破的衣角,发出猎猎声响。
夜空之上,乌云密布,一场席卷整个帝国的风暴,即将被这来自南方的只言片语彻底点燃。
同一轮月下,万里江山,无数命运之线正悄然收紧。
喜欢大巫凶猛:她以骨为卜,以血为祭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巫凶猛:她以骨为卜,以血为祭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