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京城的街道还浸在薄雾里,宣政殿外的玉阶已被露水打湿,泛着清冷的光。沈辞身着绣着暗纹的藏青官袍,缓步走上石阶,腰间佩剑的剑穗轻轻扫过衣摆,步伐不快,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他眼角的余光瞥过两侧侍立的禁军,看到几个面生的面孔混在其中,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冷笑——靖王果然按捺不住,连宫禁都敢动手脚。
殿内,文武百官已分列两侧,气氛却异常凝重。户部尚书李嵩面色发白,时不时偷瞄站在武将前列的沈辞,眼神里满是慌乱;兵部侍郎周显则强装镇定,双手背在身后,指节却死死攥着,暴露了内心的不安。沈辞目光扫过两人,如同利剑出鞘,吓得李嵩猛地低下头,不敢与之对视。
“陛下驾到——”太监尖锐的唱喏声打破了殿内的沉寂,萧景琰身着龙袍,面色凝重地走上龙椅,目光扫过下方群臣,最终落在沈辞身上,微微颔首。他昨夜已收到沈辞的密信,知晓靖王今日可能发难,早已暗中调派了心腹禁军加强宫城防卫。
朝会伊始,按惯例是各地奏报。可还没等地方官开口,靖王萧景渊便身着亲王蟒袍,大步走出队列,朗声道:“陛下,臣有本启奏!镇北侯沈辞手握重兵,却在江南耽于享乐,延误军机,导致东南沿海三城沦陷,百姓流离失所!更有甚者,臣听闻他暗中与倭寇勾结,意图不轨,请陛下立刻将其拿下,彻查此事!”
他话音刚落,周显和李嵩立刻附和:“陛下,靖王殿下所言句句属实,请陛下明察!”其他几位靖王党羽也纷纷出声,殿内瞬间一片哗然。
萧景琰眉头紧锁,沉声道:“沈辞,此事你可有话说?”
沈辞缓步走出队列,躬身行礼,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穿透力:“陛下,靖王殿下所言,纯属无稽之谈!臣接到急报后,星夜兼程赶回京城,从未延误军机。至于勾结倭寇之说,更是子虚乌有,反倒是靖王殿下,暗中调动京畿卫所兵马,勾结户部、兵部官员拖延粮草军械供应,其心昭然若揭!”
“你血口喷人!”萧景渊怒喝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疯狂,“陛下,沈辞这是畏罪狡辩!今日若不拿下他,后患无穷!来人,将沈辞拿下!”
随着他一声令下,殿外突然冲进数十名身着禁军服饰的武士,手持利刃,朝着沈辞扑来。文武百官惊呼出声,纷纷后退,大殿内瞬间乱作一团。
萧景琰脸色骤变,怒声道:“萧景渊,你敢在大殿之上放肆!”
“放肆?”萧景渊冷笑一声,眼神凶狠地盯着萧景琰,“皇兄,这皇位你坐得太久了,也该让给本王了!今日,本王便替天行道,废黜你这个昏君!”
说罢,他抽出腰间佩剑,直指龙椅上的萧景琰:“禁军将士听令,今日拥立本王登基,凡反抗者,格杀勿论!”
可那些冲进来的武士,却在靠近沈辞时突然停住了脚步。沈辞缓缓直起身,嘴角勾起一抹腹黑的笑容:“靖王,你以为这些人真的会听你的命令?”
话音刚落,那些武士突然调转矛头,将萧景渊、周显、李嵩等人团团围住。为首的武士摘下头盔,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正是沈辞的亲卫统领秦风。
“你……你们怎么会?”萧景渊大惊失色,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你的人,早在昨夜就被我的暗卫替换了。”沈辞语气冰冷,“靖王,你暗中调动京畿卫所兵马,勾结倭寇,意图谋反,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说着,他对秦风使了个眼色。秦风立刻让人将截获的密信、人证带了上来。密信上清晰地记录着靖王与倭寇勾结的细节,以及命令周显、李嵩拖延粮草军械的指令;被擒的信使也当场指证,这些密信都是受靖王指使送出的。
铁证如山,殿内的文武百官一片哗然,纷纷指责萧景渊的叛逆行径。李嵩吓得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周显脸色惨白,浑身颤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嚣张。
萧景渊见状,知道大势已去,但他仍不死心,挥舞着佩剑,朝着沈辞扑来:“沈辞,本王跟你拼了!”
沈辞早有防备,侧身避开他的攻击,反手一掌拍在他的手腕上。萧景渊吃痛,佩剑脱手而出,重重地落在地上。秦风等人立刻上前,将萧景渊死死按住,押跪在地上。
“萧景渊,你勾结外敌,意图谋反,罪证确凿,还有什么可辩解的?”沈辞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中满是冰冷的嘲讽。
萧景渊挣扎着抬起头,恶狠狠地盯着沈辞:“沈辞,你别得意!本王就算死,也不会放过你!”
“放肆!”萧景琰怒喝一声,猛地一拍龙椅扶手,“萧景渊,朕念在兄弟之情,对你百般容忍,没想到你竟然如此狼子野心,勾结外敌,背叛朝廷!来人,将萧景渊、周显、李嵩等人打入天牢,择日处斩!”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李嵩和周显连忙磕头求饶,可萧景琰心意已决,根本不予理会。禁军上前,将几人拖拽着押出大殿,殿内的气氛终于渐渐平复下来。
萧景琰看着沈辞,眼中满是欣慰和感激:“沈辞,今日多亏了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你不仅识破了靖王的阴谋,还提前做好了准备,保全了朕,也保全了大胤江山。”
“陛下谬赞,为国效力,乃是臣的本分。”沈辞躬身行礼,语气谦逊,“不过,靖王虽被擒,但他勾结的倭寇仍在东南沿海作乱,沿海百姓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臣恳请陛下允许臣即刻率军出征,平定倭寇叛乱,还沿海百姓一个太平。”
萧景琰点了点头,沉声道:“好!朕就任命你为东南沿海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国兵马,即刻出征。所需粮草军械,朕会让人优先调配,务必保证大军的供应。”
“臣遵旨!”沈辞躬身领命。
朝会结束后,文武百官纷纷向沈辞道贺,称赞他机智果敢,平定了一场惊天叛乱。沈辞一一回应,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可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靖王虽除,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东南沿海的倭寇才是真正的强敌,而这场战争,也正是他彻底掌控兵权、稳固地位的绝佳机会。
回到镇北侯府,沈辞立刻召集心腹将领,商议出征事宜。书房内,烛火通明,将领们整齐排列,神色肃穆。
“诸位,靖王已被擒,朝堂危机暂时解除,但东南沿海的倭寇仍在作乱,我们必须尽快出兵,平定叛乱。”沈辞站在地图前,语气严肃,“根据暗线回报,倭寇的主力部队盘踞在泉州港一带,装备精良,擅长水战,沿海守军根本不是对手。此次出征,我们不仅要击败倭寇,还要彻底摧毁他们的根基,让他们再也不敢侵犯我大胤疆土。”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已经让人将改良后的弩箭和火油弹运到军中,这些武器威力巨大,足以对付倭寇的战船。另外,我还联络了沿海的渔民,让他们帮忙侦查倭寇的动向,提供情报。”
将领们纷纷点头,对沈辞的安排表示赞同。
“此次出征,兵分三路。”沈辞指着地图,继续部署,“一路由副将李威率领,从陆路进攻,收复被倭寇攻占的城池;一路由水师统领张勇率领,从海路出击,封锁泉州港,切断倭寇的退路;本侯则率领主力部队,正面进攻泉州港,与倭寇主力决战。”
“大人,倭寇擅长水战,我们的水师虽然经过训练,但与倭寇相比,恐怕还存在差距,若是他们从海路逃跑,我们恐怕难以追击。”水师统领张勇担忧地说道。
沈辞嘴角勾起一抹腹黑的笑容:“这点你们放心,我早已安排好了。我让人在泉州港外的海域布置了大量的水雷,只要倭寇的战船驶出港口,必然会触雷沉没。另外,我还联络了周边国家的水师,让他们协助我们封锁海域,倭寇插翅难飞。”
将领们闻言,心中大安,纷纷表示愿意听从沈辞的指挥,奋勇杀敌。
部署完毕,将领们纷纷离去,准备出征事宜。书房内只剩下沈辞一人,他看着地图上泉州港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倭寇,你们的死期,到了。
次日清晨,京城外的校场上,十万大军整齐排列,甲胄鲜明,旌旗飘扬。沈辞一身银甲,腰佩长剑,骑在乌骓马上,身姿挺拔,面容冷峻。萧景琰亲自前来送行,将帅印交给沈辞。
“沈辞,朕等候你的凯旋佳音!”萧景琰高声道。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沈辞接过帅印,高高举起,朗声道,“将士们,出发!”
号角声响起,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东南沿海进发。沈辞骑在马上,回头望了一眼京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知道,此次离去,责任重大,但他别无选择。为了守护家国,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他必须勇往直前,将所有的敌人彻底粉碎。
大军前行的队伍中,沈辞的目光坚定,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平定叛乱,更是为了他自己。只要打赢了这场仗,他在朝中的地位将无人能及,到时候,他便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也能给苏清鸢一个安稳的未来。
船队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南,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沈辞立在主舰船头,银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他望着远方的海平面,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倭寇,等着吧,本侯很快就会让你们付出代价。
喜欢赘婿掌心娇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赘婿掌心娇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