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阳宫的青铜编钟在卯时敲响第三声时,朝会的气氛已如绷紧的弓弦。秦孝公端坐龙椅,玄色龙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泛着冷光,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群臣,率先开口打破了寂静:“诸位卿家,新法推行一年半载,寡人且先说说这半年的光景。”
他指尖轻叩龙椅扶手,声音沉稳却带着暖意:“渭水两岸新开荒田逾五千亩,按新度量衡核算,夏粮收成比去年增了三成;栎阳南门的铁匠铺从三家增至八家,山甲那后生的铺子,单是新法铁犁就打了两百张;更有四百余隶农脱了隶籍,在槐里、渭南等地分了田宅,前几日各县上报,说这些新田主耕起地来,比谁都卖力。”
阶下传来几声低低的赞叹,几个支持新法的年轻臣子脸上露出笑意。
秦孝公话锋一转,语气沉了几分:“但寡人也知,这新法推行不易。旧田埂被平了,有些宗室的封地少了;旧斗斛被换了,有些官吏的私财薄了;连邻里之间的相处,也因连坐法多了几分警惕。昨日还有老臣对寡人说,百姓见了官吏不再躬身行礼,反倒追着问‘什一税啥时兑现’,怕是失了尊卑。”
他目光落在甘龙身上,似有深意:“可寡人在想,是粮仓里的粟米实在,还是‘尊卑’二字能填饱肚子?是百姓握着田契的笑脸实在,还是祖宗牌位前的香火能挡住三晋的刀兵?”
这话像块石头投进平静的水面,阶下群臣的神色顿时复杂起来。
就在这时,甘龙出列躬身。
秦孝公眉头微蹙:“甘太傅请讲。”
甘龙苍老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寒意:“君上,正是因此,臣才更要奏请——新法看似让粮仓满了,实则乱了纲常;看似让百姓笑了,实则失了人心!这半年来,宗室怨声载道,官吏无所适从,连秦西的赵虎大人,都因新法使者强闯封地,与官府起了冲突——如此下去,国本堪忧啊!”
他直起身,目光如刀般射向商鞅:“左庶长推行新法,废井田、开阡陌,违逆祖制;南门立木、重赏山甲,诱民轻义,轻慢宗室,离间宗亲;用连坐之法捆住百姓手脚,是滥用民力!更纵容属下石敢,擅闯宗室封地,挑衅赵氏,致使秦西动荡 —— 如此变法,实为祸国之举!臣请君上暂停新法,召集宗室元老,共商治国良策,回归古法正道!”
话音刚落,宗室大臣杜挚立刻出列附和:“甘太傅所言极是!臣闻秦西沼泽地已燃起烽火,赵虎大人的家奴被乱民所杀,这都是商鞅新法蛊惑人心的恶果!”
“甘太傅此言差矣!杜大人此言差矣!”商鞅立刻出列,玄色朝服在晨光中挺括如剑,连续两个“差矣”,接着发问道,“何为祖制?穆公称霸西戎,靠的是‘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的开拓,不是守着井田故步自封;何为人心?去年旱灾,栎阳百姓啃树皮时,宗室粮仓的粟米却在发霉,那时的人心,难道就是太傅要的人心?”
他举起一卷竹简,声音掷地有声:“臣这里有各县报来的账簿:渭南李敬推行新法,百姓主动修渠,灌溉良田千亩;雍县郑平虽有过失,却让粮仓存粮比去年翻了一倍;反观那些守着旧制的封地,赵虎的沼泽地依旧饿殍遍地,杜挚侄子所在的郿县,旧斗收税比新斗多收三成——这就是新法与旧制的区别!”
还没等商鞅说完,朝堂顿时骚动起来,十几个旧臣纷纷出列,七嘴八舌地控诉新法:
“商鞅你休要妖言惑众!井田制行之千年,乃治国根基,岂能说废就废?”
“百姓懂什么治国?不过是见了金子眼开!隶农皆为宗室私产,商鞅强令脱籍,是要断我大秦贵族血脉!”
“祖制岂能说改就改?数典忘祖!听说渭南有县令,为推行新法,竟强拆百姓祖屋,这与暴秦何异?”
商鞅上前一步,玄色朝服在晨光中挺括如剑:“诸位大人所言,皆为陈词滥调!敢问甘太傅,秦穆公时的井田制,能让河西之地不失吗?能让三晋联军压境时,我大秦有粮可运、有兵可用吗?”
他目光扫过群臣,声音掷地有声:“二十年前河西之战,我大秦将士饿着肚子冲锋,只因公田粮食全入宗室私仓;去年旱灾,栎阳百姓易子而食,可郿县的宗室粮仓却堆着发霉的粟米——这就是诸位口中的‘祖宗之制’?”
商鞅毫不畏惧,继续说道:“诸位大人说百姓不懂治国,可正是这些不懂治国的百姓,用锄头开出了荒地,用汗水种出了粮食!诸位说祖制不可改,可当年献公废除人殉,也曾被骂‘违逆祖制’,如今谁不赞先君圣明?”
甘龙脸色铁青:“古法虽有瑕疵,却能保宗族和睦、天下安定!你商鞅用五十金买通一个山甲,就让百姓忘了‘礼义廉耻’,个个只知逐利,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逐利?”商鞅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卷账簿,“臣倒有本账要给诸位看:渭南县令李敬上报,新法推行三月,新开荒田三千亩,粟米增产两成;山甲用赏金发铁铺,所打农具让耕牛效率提高三成;更有三百隶农脱籍后,主动请缨戍边——这些是利,更是我大秦的生机!”
说到这里,商鞅忽然转向杜挚,“杜挚大人说有县令强拆祖屋,”他目光锐利,盯着杜挚,“敢问是哪个县?臣已核查过新法推行各县,唯有雍县县令郑平,为建粮仓误拆了一户无主荒宅,事后已按新法赔偿。倒是杜大人的侄子,在郿县仍按旧斗收税,多收的粟米够三百户百姓吃一月 —— 此事臣正要奏请君上查办!”
杜挚脸色瞬间煞白,嗫嚅着说不出话。
甘龙见状,忙转移话题:“商鞅你巧舌如簧!可你推行的连坐法,邻里相告,父子相疑,这不是乱民心是什么?儒家讲‘礼治’,道家讲‘无为’,你却要以严刑峻法钳制万民,是要让我大秦变成人间地狱!”
“礼治?无为?”商鞅寸步不让,声音更高,“当盗匪夜袭粮库时,礼能挡住刀刃吗?当旧贵族隐瞒田亩时,无为能让粮食自己长出来吗?连坐法是严,但去年郿县盗匪案,正因为邻里举发及时,才保住了五千石军粮 —— 这不是钳制,是让百姓学会自保、学会守序!”
他忽然提高声音,响彻整个朝堂:“臣请君上明鉴!旧贵族之所以反对新法,只因新法断了他们不劳而获的路!他们占着万亩良田,却让百姓啃草根;他们养着千名奴隶,却让军队缺兵少将!这样的‘祖制’,不破何以为大秦谋强?”
秦孝公指尖在龙椅扶手上重重一叩,目光落在阶下争论的群臣身上。他看见甘龙身后的旧臣们满脸愤懑,也看见商鞅虽孤身一人,眼神却亮得惊人。
商鞅转向秦孝公,躬身道:“君上,臣以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若守着旧制能强国,河西之地不会丢,函谷关不会被三晋占着,我大秦男儿也不必年年戍边,却连妻儿的温饱都难顾!若古法真能强国,我大秦何至于被三晋鄙夷为‘戎狄’?何至于历代先君卧薪尝胆,却始终打不开东出之路?”
秦孝公闻言,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站起身:“左庶长所言,正合寡人之意!”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龙椅上的君主身上。
“新法推行一年半载,渭水两岸粮仓渐满,百姓脸上有了笑容,这就是实效。”秦孝公的声音带着威严,“甘太傅忧心祖制,寡人理解,但大秦要的不是守旧的安稳,是东出的强盛!”
他转向商鞅,目光骤然锐利:“石敢在秦西之事,寡人已知晓。赵虎抗法扣押朝廷使者,按新法当削爵夺地,商鞅,寡人命你即刻点兵五百,前往秦西平乱,务必护好那些愿耕新田的百姓!”
“臣遵旨!”商鞅躬身领命,玄色朝服在晨光中划出利落的弧线,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
甘龙等人面面相觑,却不敢再反驳。秦孝公的态度已十分明确,这场朝堂发难,终究是以旧贵族的失败告终。
散朝的钟声还在栎阳宫的檐角回荡,沼泽地的厮杀已到了最烈处。
老栓举着磨利的铁片,第一个冲出土屋时,月光正照在他布满老茧的手上。身后的奴隶们举着锄头、木叉,甚至还有人抱着捣衣的石板,嘶吼着冲向赵虎的家奴。石敢被两个奴隶架着,腿上的伤口还在流血,却咬着牙喊:“往武器库冲!夺他们的戈!”
可家奴们握着锋利的铜戈,穿着简陋的皮甲,比拿着农具的奴隶们凶狠得多。一个家奴横扫一戈,就将两个奴隶的木叉劈断,锋利的戈刃带起一串血珠,溅在沼泽地的腐草上。
“杀!给我杀!”赵虎骑在马上,手里的马鞭抽得噼啪响,“这群贱奴敢反?把带头的老栓抓来,我要让他尝尝沼泽里鳄鱼的厉害!”
白雪握着寸光剑,白衣在夜色中格外显眼。白雪从玉符里看到老栓将起事,深知隶农们不是赵虎的对手,便瞒着师傅偷偷下山,想来助一臂之力。
她挡在奴隶们身前,剑光一闪,格开刺向老栓的铜戈,却被家奴的蛮力震得手臂发麻。“大家守住阵型!”她喊着,余光瞥见右侧的奴隶们已被冲散,几个农妇抱着孩子缩在土屋角落,眼里满是恐惧,“老栓叔,武器库太远,先退到芦苇丛!”
老栓红着眼,铁片上沾着血,不知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退不得!退了就再也没田种了!” 他转身对着奴隶们嘶吼,“左庶长说过,新法能让咱们当田主!今天拼了这条老命,也得让娃们看看,咱们不是牲口!”
可血肉终究难敌铜戈。又冲上来十几个家奴,奴隶们的阵线渐渐崩溃,有人被砍倒在地,惨叫声混着沼泽地的呜咽,听得人心头发紧。白雪的玉符在怀里发烫,她知道必须求援,指尖凝聚灵力,将战况映在符面上,拼命往栎阳方向传递。
就在这时,栎阳宫门外,商鞅刚接过墨竹递来的玉符。符面上的画面让他瞳孔骤缩 —— 老栓的铁片被打飞,一个家奴的戈正刺向他胸口;白雪白衣染血,仍在奋力格挡;石敢拖着伤腿扑过去,却被家奴一脚踹倒在泥里。
“这群畜生!”商鞅猛地攥紧玉符,指节泛白。他转身对身后的卫队长赵勇下令:“立刻点五百锐士,带足箭矢和伤药,一刻钟后城门外集结!告诉弟兄们,秦西的百姓在等着咱们,新法的脸,不能丢在沼泽地!”
“诺!”赵勇卫队长抱拳离去,甲胄碰撞声急促而有力。
墨竹看着商鞅紧绷的侧脸,小声道:“左庶长,甘龙他们刚在朝堂吃了亏,会不会在半路……”
商鞅翻身上马,玄色披风在风中展开:“怕他们不成?新法要走的路,本就少不了刀光剑影。”他拍了拍墨竹的肩,“你留在这里,等秦西的消息传回来,立刻报给君上。”
马蹄声“哒哒”响起,商鞅带着亲卫率先冲出城门,身后的锐士们很快跟上,甲胄在夕阳下闪着寒光,像一道黑色的洪流,朝着秦西方向疾驰。
而栎阳宫的飞檐下,甘龙正站在阴影里,看着商鞅远去的背影。他的手指捻着花白的胡须,嘴角勾起一抹阴鸷的笑。一个穿黑衣的门客悄无声息地走到他身后,躬身待命。
“云梦峡谷那边,都安排好了?”甘龙的声音压得极低,像毒蛇吐信。
“回太傅,三十个死士已在峡谷两侧埋伏,带了强弓和滚石,只等商鞅进入伏击圈。”门客低声回话,“赵虎那边也传了信,他会拖着奴隶们的缠斗,让商鞅不得不走峡谷捷径。”
甘龙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望向秦西的方向,那里的烽火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商鞅啊商鞅,你以为赢了朝堂,就能赢了天下?这变法的路,得用你的血来铺才行。”他挥挥手,“去吧,告诉峡谷的人,务必一击得手,不留活口。”
门客领命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街巷的阴影里。甘龙独自站在宫檐下,晚风吹起他的袍角,像一片将落的乌云,遮住了天边最后一丝光亮。
而疾驰的马背上,商鞅望着越来越近的秦西方向,怀里的玉符仍在发烫。他仿佛能听见沼泽地的厮杀声,能看见老栓和奴隶们握着农具的手,能看见白雪白衣上的血迹 —— 这些画面在他心头灼烧,让他策马的速度更快了些。
烽火还在燃烧,前路的杀机已悄然布下,变法的洪流,正一头撞向最凶险的暗礁。
而终南山观星台,玄真子望着玉符里的朝堂辩论,又望向沼泽地的烽火,轻轻叹了口气:“旧制如磐石,新法如烈火,这烧起来的,何止是沼泽地的烽火啊……”
白雪站在他身后,寸光剑在鞘中轻颤,目光望向栎阳方向:“师父,商鞅能顶住朝堂压力,我们也一定能守住沼泽地!”
玉符里,商鞅正翻身上马,玄色披风在风中展开如翼,身后的锐士们举起长戈,甲胄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朝着秦西的方向疾驰而去。烽火与朝堂的硝烟,在这一刻交织成变法路上最壮烈的图景。
(第十二章完)
下章预告:
第十三章:白雪灵犀感危机,符光预警救鞅难
商鞅率军疾驰至云梦峡谷,两侧山崖突然滚石如雨,箭矢呼啸而下,甘龙埋伏的死士手持利刃杀出。危急关头,白雪在沼泽地通过灵犀术感知到致命危机,情急之下催动灵力,玉符之光穿透空间,在商鞅身前凝成光盾。峡谷中的厮杀骤然爆发,而沼泽地的奴隶们也正举着农具,朝着援军的方向狂奔。
喜欢战国仙缘:商君鞅途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战国仙缘:商君鞅途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