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仙缘:商君鞅途

铿锵小白菜

首页 >> 战国仙缘:商君鞅途 >> 战国仙缘:商君鞅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镇守禁地的我,原来早就无敌了穿越后系统给双修功法什么意思?开局无敌,我的境界一秒到顶!九转吞天诀开局流放北凉,签到神魔吕布霸道邪少,仙子请自重逗比仙途之爆笑逆袭逆风剑帝丹道仙途神医凰后:傲娇暴君,强势宠!(神医凰后)
战国仙缘:商君鞅途 铿锵小白菜 - 战国仙缘:商君鞅途全文阅读 - 战国仙缘:商君鞅途txt下载 - 战国仙缘:商君鞅途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章一:卫鞅闻令西入秦,壮志欲酬赴秦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浊世少年书剑影,卫国城头暮色沉

暮色像一块被墨汁渐渐浸透的素绢,正缓缓覆盖住濮阳城的轮廓。夯土筑成的城墙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里泛着陈旧的土黄色,垛口间斜插的旌旗早已褪色,卫字旗上的朱雀纹在晚风中无力地卷动,如同这日渐式微的邦国命运。

城南一隅,靠近市肆的一条窄巷深处,有座不起眼的院落。院墙是用碎土和着茅草夯成,几株老槐树的枝桠探出院墙,叶片在暮色里沙沙作响。院门虚掩着,门楣上一块斑驳的木匾,依稀能辨出“商氏”二字——这是卫国没落公族的旁支,到了商鞅这一代,早已与寻常布衣无异,只余下一个曾经的姓氏,在濮阳城中苟延残喘。

院内正房的窗棂间透出昏黄的灯光,将窗纸上的竹影映得明明灭灭。一个少年正临窗而坐,案上摊开一卷竹简,竹简边缘已被摩挲得光滑发亮。少年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年纪,身形略显清瘦,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麻短褐,袖口挽起,露出小臂上清晰的骨节。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饱满的额角,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寒星,紧紧盯着竹简上的文字,仿佛要将那些刻痕里的深意都汲进心底。

他叫卫鞅,名字里的“鞅”字,是父亲临终前取的,意为马颈上的皮套,寄望他将来能负起重担。只是这重担,在这风雨飘摇的战国初年,又该向何处安放?

案上除了竹简,还散落着几枚算筹和一把削刀。竹简上刻的是李悝的《法经》,字迹古朴,间或有卫鞅用墨笔批注的小字,笔锋锐利,见解往往惊世骇俗。他手指划过“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的条文,低声喃喃:“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李悝公此言,当真是振聋发聩。”

窗外传来市肆收摊的喧嚣,卖浆者的吆喝、车夫的鞭响、孩童的笑闹,混着晚炊的炊烟,织成一幅濮阳城寻常的黄昏图景。但这一切似乎都与窗内的少年无关。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个由竹简、文字和宏大构想构成的世界。

自记事起,卫鞅便知道自己与周遭的环境格格不入。同龄的少年们热衷于嬉戏争斗,或是跟着父兄学些商贾营生,他却唯独对这些刻在竹简上的文字痴迷。父亲早逝,家道中落,母亲靠着替人缝补浆洗勉强维持生计,却也尽力供他去城中的私学读书。只是卫国的私学,多教些《诗》《书》礼乐,先生们摇头晃脑地讲述着周公制礼作乐的盛景,言必称“克己复礼”,却对眼前列国纷争、礼崩乐坏的现实避而不谈。

卫鞅对此深感厌倦。他觉得那些迂腐的仁义道德,如同隔靴搔痒,根本无法解决当下的乱世困局。一次,私学先生讲解《春秋》中“宋襄公不鼓不成列”的典故,盛赞其“仁义”,卫鞅却忍不住站起来反驳:“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礼法也。然今时不同往日,列国争雄,兵以诈立,宋襄公死守陈规,徒取其辱,此非仁义,乃愚蠢也!”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先生气得吹胡子瞪眼,斥他“狂悖无礼,目无尊长”,罚他在学舍外跪了半日。母亲得知后,哭着求他收敛锋芒:“鞅儿,咱们只是没落公族,寄人篱下,怎可如此 outspoken?若惹恼了权贵,咱们母子如何自处?”

卫鞅看着母亲鬓边新添的白发,心中刺痛,却只是沉默。他知道母亲的苦衷,却无法压抑内心那股汹涌的思潮。他相信,这个混乱的时代需要的不是复古守旧,而是革新与铁律。他偷偷托人从魏国购来李悝、吴起的书简,日夜研读,那些关于“法治”“耕战”的思想,如同惊雷,在他心中劈开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吱呀——”一声,房门被轻轻推开,母亲端着一碗麦饭走了进来,碗里还有一碟腌菜,算是难得的荤腥。

“鞅儿,歇会儿吧,看了一天了,眼睛都要累坏了。”母亲将碗放在案上,心疼地看着儿子,“快趁热吃了,外面风凉。”

卫鞅抬起头,对母亲露出一个略显疲惫的笑容:“知道了,母亲。您也早些歇息。”

母亲叹了口气,坐在他身边,看着案上的竹简,欲言又止:“鞅儿,娘知道你心里有丘壑,不是甘为平凡的人。只是……咱们卫国太小了,又夹在赵、魏之间,朝不保夕。你读这些书,将来……将来能有什么出路呢?不如听娘的话,学些务实的营生,也好安稳度日。”

这是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卫鞅早已听惯。他放下手中的削刀,拿起筷子,却没有立刻吃饭,而是看着母亲的眼睛,认真地说:“母亲,乱世之中,岂有真正的安稳?若天下不治,纵是偏安一隅,又能苟全几时?孩儿读这些书,不是为了自己安稳,是想寻一条治世之道。”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母亲看着儿子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她从未见过的炽热与执着,到了嘴边的劝阻又咽了回去。她知道,自己的儿子,终究是要飞出去的,飞向那未知的远方。

夜渐渐深了,濮阳城的喧嚣也渐渐沉寂。卫鞅吹灭了烛火,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却毫无睡意。窗外的老槐树在夜风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如同这个衰颓邦国的叹息。他望着黑暗中模糊的窗棂,脑海里却翻腾着李悝变法后魏国的强盛,吴起治楚时的雷厉风行,还有这乱世中各国的兴衰存亡。

“卫国……终究不是久留之地。”他在心中默默念道,“若想实现胸中抱负,须得去那更广阔的天地。”

只是,那片广阔的天地,又在何方?

二、一纸令书惊池鱼,孝公求贤动中原

时光荏苒,又是数年。卫鞅已长成二十出头的青年,身形更显挺拔,面容也褪去了少年的青涩,添了几分沉郁和锐利。他不再满足于闭门读书,常常在濮阳城中游走,观察民生,留意列国的动向。卫国国小力弱,在大国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朝秦暮楚,百姓生活困苦,官吏腐败无能,这一切都让卫鞅更加坚定了寻求明主、推行新政的决心。

他曾试图向卫国国君进言,陈述自己的治国理念,却被以“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为由拒之门外。权贵们更是视他为异类,处处排挤。卫鞅深知,在这积重难返的卫国,自己的抱负终究是镜花水月。他将目光投向了周边的大国——魏、赵、齐、楚,甚至遥远的燕、秦。

魏国是当时的霸主,李悝、吴起的变法余威尚在,人才济济,却也因此派系林立,保守势力强大。赵国地处四战之地,尚武之风盛行,却内政混乱。齐国富庶,文化昌盛,却偏安东方,争霸之心渐弱。楚国地大物博,却贵族势力盘根错节,吴起的变法半途而废……

这些国家都各有优劣,却似乎都缺少一种破釜沉舟、彻底革新的决心。卫鞅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能真正理解并支持他变法理念的君主,等待一个能让他施展拳脚的舞台。

这一年,是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年。

暮春时节,濮阳城中柳丝依依,桃李争艳。但这盎然的春意,却丝毫未能驱散卫鞅心中的郁结。他又一次在求见卫国国君无果后,独自一人来到城南的繁阳渡口。渡口边停靠着几艘破旧的渔船,江水浑浊,奔腾东去,一如这纷乱的世道。

他靠在一棵老柳树上,望着滔滔江水,心中正思索着下一步的去向。是去魏国碰碰运气,还是往赵国游历一番?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渡口的宁静。

只见三匹快马疾驰而至,马背上的骑士穿着魏国的服饰,风尘仆仆,脸上带着异样的兴奋。他们在渡口边勒住马缰,其中一人翻身下马,大声问道:“这里是濮阳城繁阳渡口吗?”

渡口的艄公正坐在船头打盹,被惊醒后揉了揉眼睛,没好气地说:“是又怎样?”

“太好了!”那骑士咧嘴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扬声道,“列位可听说了?西方的秦国,秦孝公颁布求贤令了!”

“求贤令?秦国?”渡口边原本有些冷清,听到这话,顿时聚拢了一些围观的百姓和商贾,纷纷好奇地围了上去。

卫鞅心中也是一动,不由自主地走近了些。秦国,那个地处西陲,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的国度,竟然也开始求贤了?

那骑士见众人围拢,更加得意,展开竹简,清了清嗓子,朗声读了起来: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骑士的声音不算洪亮,却字字清晰,透过江风,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一开始,众人只是好奇,听着听着,脸上的神情却渐渐变了。当听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时,不少人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而当听到“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时,人群中更是发出了一阵低低的惊呼。

“乖乖,秦国这是要干嘛?还给分土?”一个商贩模样的人咂着嘴说。

“秦孝公?没听说过啊,秦国的君上不是献公吗?”有人疑惑地问。

“咳,献公去年就薨了,这是新即位的君上,年纪轻轻,听说志向不小呢!”另一个似乎知道些内情的人接口道。

“分土啊……那可是裂土封疆啊!”有人眼热地喃喃着,“就是不知道是真是假,秦国那么偏远,又穷又苦的,谁愿意去啊?”

议论声此起彼伏,众人的反应不一,有惊讶,有怀疑,有不屑,也有那么一丝隐秘的心动。

卫鞅站在人群外围,静静地听着,双手却不知不觉地攥紧了。他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仿佛要挣脱束缚,跃然而出。

求贤令!秦孝公的求贤令!

这短短几百字的文告,像一道惊雷,在他平静的心湖里炸开了万丈波澜。他听到了秦孝公对先祖荣光的追慕,对国家衰微的痛惜,对强秦雪耻的渴望,更重要的是,他听到了那无比恳切的求贤之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与之分土”!这四个字,如同最炽热的火焰,点燃了卫鞅心中沉睡已久的渴望。在中原诸国,士人游说,纵然得用,最多也不过是拜将封侯,食邑万户,何曾有过“分土”的许诺?这不仅是对人才的极度尊重,更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他想起了秦国的处境。秦国地处西陲,与戎狄杂处,文化落后,经济贫瘠,又屡遭三晋攻伐,河西之地尽失,被中原诸侯视为蛮荒之邦,连会盟都不被允许参加,这确实是“丑莫大焉”。但也正因如此,秦国才更像一张白纸,没有中原诸国那么多盘根错节的旧贵族势力,没有那么深厚的传统礼教束缚,反而更有可能接受彻底的变革!

秦孝公……这个年轻的秦国君主,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真的有决心改变秦国的命运吗?他所需要的“奇计”,又是否与自己心中的“法治”理念不谋而合?

无数的问题在卫鞅脑中飞转,如同江面上卷起的漩涡。他看着那骑士手中的竹简,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

“列位,这求贤令千真万确,如今整个中原都传遍了!”那骑士收起竹简,翻身上马,“我们还要赶往赵国去传告,告辞了!”

说罢,三骑人马再次扬起马鞭,沿着江岸向北疾驰而去,很快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人群渐渐散去,渡口又恢复了宁静,只剩下江水依旧滔滔东流。但卫鞅知道,有什么东西已经不一样了。那道来自西方的求贤令,不仅震动了中原,更像一颗投入他心湖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无法平息。

他转过身,望向西方。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仿佛为那片遥远的土地镀上了一层神秘的金色。秦国,那个被称为“西陲”的地方,此刻在他眼中,却充满了未知的诱惑和无限的可能。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低声念出这句早已在心中酝酿多年的话,眼神变得无比坚定,“中原诸国若不能用我,那我便去西方,去那片渴望变革的土地,去见一见那位求贤若渴的秦孝公!”

三、亲友涕泪劝归途,少年矢志指秦川

卫鞅决定西行入秦的消息,像一阵风似的在他为数不多的亲友圈中传开了。

第一个得知消息的是他的母亲。老人家正在院子里晾晒刚浆洗好的衣物,听到儿子平静地说出“孩儿打算西行去秦国”时,手里的木槌“哐当”一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什么?秦国?”母亲抓住卫鞅的胳膊,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鞅儿,你疯了吗?那是什么地方?荒蛮之地,虎狼之邦,听说遍地都是戎狄,茹毛饮血,去那里不是送死吗?”

“母亲,秦国并非您想的那样。”卫鞅耐心地解释道,“秦孝公颁布求贤令,欲重振国威,此乃有志之君。且秦国虽地处西陲,却民风彪悍,若能加以教化,励精图治,未必不能成为强国。”

“强国不强国的,与你有什么关系?”母亲急得眼泪都掉了下来,“你好好的在卫国待着,就算不能大富大贵,也能平平安安过日子。去秦国,人生地不熟,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叫娘怎么活啊?”

卫鞅看着母亲苍老的面容和含泪的双眼,心中一阵酸楚。他知道母亲是为了自己好,但他更清楚,自己的志向不在这弹丸之地的卫国。他轻轻拍了拍母亲的手背,语气坚定却又带着一丝温柔:“母亲,孩儿明白您的担心。但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若能得遇明主,施展胸中所学,强国富民,纵然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这是孩儿的志向,还望母亲成全。”

母亲知道儿子的脾气,一旦决定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她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只能转过身,偷偷抹着眼泪。卫鞅站在母亲身后,看着她微驼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母亲,孩儿此去,定要闯出一番天地,将来必定接您去秦国,让您过上好日子。”

接下来,卫鞅去拜访了他在濮阳城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其中一个是他当年私学的同窗,名叫公孙贾,如今在卫国的一个小官署里做着文书小吏,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公孙贾听说卫鞅要去秦国,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卫鞅啊卫鞅,你是不是读那些法家的书读傻了?秦国是什么地方?偏僻贫瘠,被中原诸侯看不起,你去那里能有什么前途?不如跟我一样,在卫国谋个差事,虽然俸禄不高,但好歹是份正经营生。”

卫鞅摇了摇头:“公孙兄,人各有志。你安于现状,我却不能。秦国虽弱,然孝公求贤若渴,此乃天赐良机。我若不去,岂非辜负了胸中所学?”

公孙贾收起笑容,正色道:“卫鞅,不是我泼你冷水。你想想,那求贤令说得好听,‘与之分土’,可那是秦国啊!谁知道是不是空头支票?再说了,你一个卫国的没落公族,去了秦国,人生地不熟,没有靠山,凭什么让人家重用你?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后悔都来不及。”

“是否空头支票,去了便知。”卫鞅眼神锐利,“至于能否被重用,凭的是真才实学,而非靠山背景。若秦孝公是明君,自会识得贤才;若他非明君,我卫鞅转身便走,又有何损失?”

公孙贾见他如此固执,知道再说也无用,只得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你向来有主见。只是秦国路途遥远,艰险重重,你自己多加小心吧。”

另一个朋友是城中的一个老儒,姓孟,曾教过卫鞅一些儒家经典,对他颇为欣赏,却也对他痴迷法家思想感到惋惜。孟老夫子听说卫鞅要去秦国,更是痛心疾首。

“卫鞅啊,你怎么能去秦国那种蛮夷之地呢?”孟老夫子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说,“秦国无礼乐,少教化,唯知功利征伐,与禽兽何异?你是读书之人,当以仁义教化天下,怎能去辅佐这样的邦国?”

卫鞅恭敬地行了一礼,却并不认同:“夫子,时移世易,如今非春秋之时,仁义道德难以匡正天下。若想止息战乱,富民强国,须以法治,以耕战。秦国虽眼下落后,却正因其落后,才更有变法图强的空间。”

“胡闹!简直是胡闹!”孟老夫子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法治?耕战?那是舍本逐末,是驱民为禽兽!你若去了秦国,便是与虎谋皮,将来必为天下读书人所不齿!”

卫鞅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孟老夫子:“夫子,天下读书人如何看我,卫鞅并不在意。卫鞅只在意,自己的所学能否真正用于天下,能否为这乱世寻一条出路。若能强国富民,纵使背负骂名,卫鞅也在所不惜。”

孟老夫子看着卫鞅眼中那股不容置疑的决绝,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也是徒劳。他失望地摇了摇头,摆了摆手:“你走吧,走吧……从此以后,你我师徒情分,也就到此为止了。”

卫鞅心中一痛,却还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三礼,转身离去。他知道,自己与这些传统儒生之间,早已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亲友的劝阻,非但没有动摇卫鞅的决心,反而让他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道路注定是孤独的。他收拾好行囊,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便是他视若珍宝的几卷书简——李悝的《法经》,吴起的兵书,还有他自己多年来的批注和心得。

临行前的那个夜晚,母亲为他准备了一顿还算丰盛的晚餐,桌上摆着他爱吃的蒸野菜和一碗鸡蛋羹。母子俩相对无言,只有烛火在静静地燃烧,偶尔爆出一声轻响。

“鞅儿,路上小心,凡事多保重。”母亲不停地往他碗里夹菜,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掉。

“娘,您放心,孩儿会照顾好自己的。”卫鞅强忍着泪水,“等孩儿在秦国站稳了脚跟,就派人来接您。”

“好,好……”母亲哽咽着点头,“你一定要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想着回家,娘在家等你。”

那一晚,母子俩说了很多话,也流了很多泪。直到夜深,卫鞅才在母亲不舍的目光中,回到自己的房间。他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窗外的老槐树依旧在风中低语,仿佛在为他送行,又像是在为他担忧。

他想起了李悝在魏国变法时的艰难,想起了吴起在楚国被贵族射杀的结局,心中清楚,自己此去秦国,前途未卜,或许充满了荆棘和危险。但他更想起了秦孝公求贤令中那恳切的话语,想起了秦国百姓在乱世中挣扎的景象,想起了自己多年来的抱负和理想。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再次在心中默念这句话,仿佛这是一句能够驱散所有阴霾的咒语。

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卫鞅悄悄地起身,没有惊动熟睡的母亲。他将行囊背在肩上,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然后毅然转身,推开了院门。

清晨的濮阳城还在沉睡,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几只早起的麻雀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卫鞅走在空旷的街道上,脚步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他没有回头,一直朝着西方的城门走去。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濮阳城头的时候,卫鞅已经走出了城门。他站在城外的土路上,回望了一眼这座生他养他的城市,然后毅然转过身,面向西方,那片陌生而充满希望的土地。

他的目光越过广袤的原野,仿佛已经看到了千里之外的秦川大地,看到了栎阳城中那位年轻的君主,看到了一个即将在他手中发生巨变的国家。

“秦国,我卫鞅来了!”

他低声说道,声音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豪情与坚定。然后,他迈开脚步,沿着蜿蜒的土路,朝着西方,朝着他心中的理想之地,大步走去。

前路漫漫,风雨未知,但少年的心中,却燃烧着一团不灭的火焰,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他知道,这一去,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一去,或许将改变他自己的命运,更将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而这一切的开端,便始于那个清晨,始于他离开卫国的背影,始于他西入秦川的壮志豪情。属于卫鞅,也属于秦国的崭新篇章,即将在这战国的大舞台上,缓缓拉开序幕。

喜欢战国仙缘:商君鞅途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战国仙缘:商君鞅途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丹道仙途洪荒之我不是哪吒快穿:总裁攻略手册恶鬼训练营太子妃必须骄养斗破后宫,废后凶猛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极品妖孽兵王平行世界之重塑人生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旧金山往事神权之上小时候救的校花,长大后她倒追我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一品侍卫英雄联盟:我的时代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青灯鬼语
经典收藏登神龙帝炼成带着微信玩转异界双城之战:从菲罗斯家开始的传奇创世之阴阳合璧斗罗之托塔天王狂烈而不可预测全宗门躺平看我炼器女魔至上,恕君降不住召唤梦魇NBA之大黄鸟帝二代:大汉储君!举世无双异世最强装逼高手神者天行仙府狂徒天元灭魔传斗罗大陆之我的魅力超级强夏虫鸣被迫修行长生并非我所愿龙傲天的古代热血传奇之转世情仇
最近更新王爷在此穿越魔法大陆你说你是体修系统?烬骨照寒渊两界暴君双灵伏魔录神陨不承名:我拒做死神继承者从召唤帝皇铠甲开始修仙女帝转世:这个师尊过于平凡盼杜肚里的故事诸国之战洪荒女仙遍地走,男仙成了稀有兽荒年修仙独孤问道风息暗影异世界从转生器灵开始变身恶毒千金,大反派总想欺负我我是废物,但我家娘子有系统十二仙契长生送葬录签到上万年,醒来成了瑶池老祖!
战国仙缘:商君鞅途 铿锵小白菜 - 战国仙缘:商君鞅途txt下载 - 战国仙缘:商君鞅途最新章节 - 战国仙缘:商君鞅途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