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念玄昏迷 白家隐忧(祁县白府 内院)
陈念玄在完成那次至关重要的“解码”感应后,终究因为心神消耗过度,陷入了持续的高烧与昏迷。小小的身躯蜷缩在床榻上,脸颊烧得通红,口中不时发出模糊的呓语,仿佛仍被困在那遥远而冰冷的能量漩涡中。
李守拙守在一旁,怪脾气神医薛神医却是破天荒愿意前来,银针、药石轮番上阵,眉头却始终紧锁。“灵觉透支,心神受损……非寻常药石可速效。”他声音沉重,李守拙看向一旁面色凝重的权世勋(幼子)和白映雪,“此次感应,虽获关键情报,然对念玄负担太重。”薛医生一瞪眼接话道:“简直胡闹,这小子需得以温和药力徐徐滋养,辅以安神之法,能否醒来,何时醒来,皆看其自身造化与天意了。”
权世勋(幼子)坐在轮椅上,握着玉韘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看着昏迷的念玄,眼中满是愧疚与痛惜。这个孩子,因其特殊的灵觉,一次次被推到对抗星坠的最前沿,承受着与年龄不符的重压。
“薛先生,还请不惜一切代价,救他。”权世勋(幼子)的声音沙哑却坚定。白映雪轻轻握住丈夫冰凉的手,对李守拙道:“舅公,你守着念玄需要什么药材,尽管开口,我让商会不惜代价去寻。”
内院的气氛因念玄的昏迷而蒙上一层阴影。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战略的转机,却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白家未来的希望之一,此刻正徘徊在意识的边缘。
第二幕:情报入局 风起云涌(北平 傅三爷密室 & 各地)
傅三爷在收到祁县传来的、关于“海底主控节点为星坠命门”及“敦煌据点启动在即”的绝密情报后,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开始精心烹调这锅足以搅动天下大势的“硬菜”。
对格鲁乌的“伊万”,他透露了更多关于敦煌据点能量异常、疑似大型装置启动前兆的“确切”信息,并隐晦提及该装置可能具备的“区域心智影响”能力,深深戳中了苏联对边境安全和意识形态渗透的担忧。
对重庆的“胡先生”,他则侧重强调了星坠技术可能带来的“军事科技颠覆性优势”,以及其活动对重庆政府权威的潜在威胁,并将“海底主控节点”描述为可能藏有星坠核心技术资料的“宝库”,激发了对方强烈的获取欲望。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傅三爷巧妙地将白家发现的真相包裹在各方都能接受和理解的利益诉求之中,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数块巨石。
效果立竿见影。苏联方面,位于中亚的苏军部队开始向新疆边境方向进行不同寻常的调动和演习,其空军侦察机对敦煌地区的侦察频率陡然增加,甚至出现了高空侦察机的身影。
重庆方面,军统特务系统明显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特别是河西走廊的人员渗透,一些与星坠可能相关的国内专家和设施也受到了秘密调查。同时,通过外交渠道,重庆方面向盟国透露了“某神秘组织在华非法活动”的部分信息,试图引入国际关注。
一时间,西北上空战云密布,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矛头直指星坠敦煌据点。白家投出的石子,成功激起了千层浪。
第三幕:经济锁喉 最后一击(太原城及日占区)
在白映雪的遥控指挥下,晋商理事会对“仁爱”诊所及相关日伪部门的经济绞杀进入了收官阶段。几种修复“摄魂仪”不可或缺的、极其稀有的催化剂和特殊合金材料,在全球市场上被不明资金疯狂扫货,导致价格飙升且有价无市。同时,通往太原的几条关键铁路运输线接连出现“故障”和“调度问题”,进一步迟滞了本就困难的物资输送。
地下基地内,“摄魂师”面对着几乎陷入停滞的维修工作和日益短缺的后勤补给,终于陷入了绝望。他知道,外部压力已至极限,基地暴露只是时间问题。
“启动……‘蜃影计划’。”他对着仅存的几名核心技术人员,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声音嘶哑而疲惫,“放弃基地,销毁所有非核心数据,携带最关键的种子……我们……西撤。”
“仁爱”诊所地面部分依旧维持着平静的假象,但地下深处,毁灭的程序已然启动,重要的设备和资料被打包,无法带走的则在准备着最后的焚毁与爆破。星坠在太原的经营,在无形的经济战和外部压力下,即将走向终点。
第四幕:海上对峙 隔空过招(黄海海域 权世勋长子巡逻区)
权世勋(长子)的船队保持着高度警惕,在更广阔的海域进行游弋侦察。那艘神秘的深海潜艇自那次异动后便销声匿迹,但权世勋(长子)并未放松。他根据渔民提供的零星信息和自身直觉,将搜索重点放在了几个海底地形复杂、可能存在天然掩护的区域。
这一日,了望哨再次报告发现异常水下黑影。权世勋(长子)立刻下令船队散开,保持距离跟踪。这一次,黑影并未表现出攻击性,反而像是在……观察?它时隐时现,与权世勋(长子)的快艇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仿佛在评估,又像是在引导。
“大当家,它好像……在把我们往某个方向引?”墨离疑惑道。
权世勋(长子)眯起金色的眼眸,盯着那若隐若现的黑影,冷哼一声:“管它耍什么花招!跟上去看看!但都给老子把招子放亮点,一有不对,立刻撤!”
一场无声的、充满猜疑的海上追踪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展开。那神秘的水下力量,似乎也在星坠网络面临崩溃的背景下,改变了策略,试图与海上的“地头蛇”进行某种形式的接触或利用。
第五幕:塞外定策 以民为盾(陕北 白家秘密货栈)
老谢收到了祁县传来的“静默”指令,他立刻与赵排长、王保长商议。他们决定将货栈的物资进一步分散隐藏到附近多个可靠的“堡垒户”家中,人员也化整为零,融入当地村落,只在夜间保持最低限度的联络。
同时,他们发动群众,组建了更严密的联防体系。利用山梁、沟壑设立了望哨,约定暗号,一旦发现陌生或可疑人员大规模进入该区域,立刻通过烽火、消息树等原始却有效的方式传递警报。
“咱们的力量比不上鬼子伪军,但咱们熟悉地形,有乡亲们支持。”王保长信心满满,“只要他们敢来,保管让他们像没头苍蝇一样,找不到北!”
白家在塞外的存在,从显性的物资中转站,彻底转变为隐性的、深植于群众之中的情报节点和抵抗细胞。这种转变,虽然放弃了部分效率,却极大地增强了生存能力和隐蔽性,为未来的长期斗争奠定了基础。
(第215章 完)
喜欢权倾1925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权倾1925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