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战后疮痍 重整根基 (盘龙垒 内部)
盘龙垒保卫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但留下的创伤却需要时间来抚平。堡垒内部,修复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拆除严重变形、近乎晶化的“龙鳞甲”残板,测量着破损的岩壁,准备进行加固。空气中弥漫着石灰、硝石和隐约的血腥气,与草药的味道混杂在一起。
薛神医的医疗区人满为患。重伤员需要持续治疗,轻伤员则在协助进行清理工作。阵亡者的遗体被庄重地安葬在堡垒深处一处新开辟的、干燥肃穆的岩洞内,立起了简单的石碑。每一次葬礼,都让幸存者的眼神更加坚毅,也更深沉。陈清河亲自为每一位牺牲者奠酒,承诺抚恤其家眷。
李守拙元气大伤,卧病在床,由弟子照料。但他并未停止思考,躺在病榻上,仍让陈念玄将缴获的“地脉共振器”和“净世余烬”装置的残骸拿到他面前,仔细端详,试图从中窥探敌人技术的奥秘与弱点。陈念玄则安静地守在太舅公床边,小手不时摸摸那些冰冷的金属碎片,眉头紧锁,似乎在感受着什么。
权世勋(幼子)在确认盘龙垒局势稳定后,并未久留,将防务完全交由陈清河,自己则悄然返回祁县。他需要稳住祁县这个“前哨”,并应对可能因盘龙垒之战失败而引发的后续风波。
第二幕 神秘徽记 海客探源 (祁县白府 密室 & 沿海秘密锚地)
那支神秘空中力量的来源,成了悬在权世勋(幼子)心头最大的疑问。他通过傅三爷的渠道,尽可能详细地描绘了飞机上那“似鹰非鹰、带海洋生物特征”的徽记,试图在更广阔的范围进行调查。
同时,他密令权世勋(长子),利用其海上活动的便利,设法接触或探查“信天翁号”的踪迹。权世勋(长子)接到命令后,派出手下最机灵的“浪里鳅”,伪装成遭遇海难获救的商船水手,在“信天翁号”可能活动的海域边缘游弋,希望能再次与这艘神秘的船只相遇,哪怕只是远远的观察。
数日后,傅三爷那边首先传回了模糊的信息:有跑国际航线的老海员隐约记得,似乎在战前,于南洋或更远的澳洲海域,见过类似风格的徽记,可能与某个背景极深、不隶属于任何国家的“海洋勘探与资源开发公司”有关,但其具体名称和目的,无人知晓。
而权世勋(长子)方面,“浪里鳅”小队历经风险,终于在一次躲避日舰巡逻时,于浓雾中远远瞥见了一个庞大的、轮廓与“信天翁号”极其相似的船影,但其航速极快,很快便消失在迷雾与远洋之中,未能确认。神秘势力的面纱,仅仅被掀起了一角,反而更显深邃。
第三幕 龙鳞再造 工艺革新 (盘龙垒 核心实验室)
身体的伤痛和精神的重压,并未阻止盘龙垒技术前进的脚步。陈念玄在照顾李守拙之余,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龙鳞甲”的改进之中。上次战斗中“龙鳞甲”表现卓越却也暴露了问题——生产耗时过长,面对持续的超高温攻击,存在性能衰减的极限。
他整日泡在实验室,对着那些报废的板材和原始配方苦思冥想。李守拙在病榻上给予远程指导,提出是否可以尝试引入不同粒径的矿石粉末,形成更致密的梯度结构?或者,加入某种具有极佳热容或相变吸热特性的新材料?
一次,陈念玄在清理缴获的“净世余烬”装置残骸时,发现其中几种扭曲熔化的特殊陶瓷和晶体材料,其微观结构异常奇特,似乎在极端高温下仍能保持部分稳定性。他如获至宝,不顾薛神医关于“可能有残留辐射或毒性”的警告,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材料取样、研磨,尝试以极小的比例掺入“龙鳞甲”的新配方中。
经历了数十次失败,当新的试验片在模拟的(用多组大型透镜聚焦阳光产生)高温下,坚持的时间比旧版提升了近三成,且变形程度大大减轻时,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虽然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差距,但这无疑是突破性的进展。陈念玄,这个八岁的孩子,凭借其超凡的“触感”和不懈的努力,再次推动了白家核心防御技术的飞跃。
第四幕 经济脉络 暗流汇通 (北平 “华北兴业公司”)
白映雪在北平,敏锐地抓住了盘龙垒战后各方势力短暂观望的窗口期,加速推进她的金融布局。与瑞士洋行关于“特种合金”技术的秘密交易终于达成,一笔可观的外汇资金悄然流入白家控制的离岸账户。这笔资金,她没有用于恢复平津的产业,而是指示李瀚文,通过层层转手,秘密购入了一批国际市场上相对廉价的、但国内急需的精密仪器、特种钢材和化工原料,通过南洋的渠道,辗转运往香港囤积,或尝试通过新建的胶东航线输入。
同时,她开始着手整合与八路军根据地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将“华北兴业公司”的部分职能,逐渐转向为根据地提供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如“百创粉”、简化版“金石续断散”、山货)和初步的金融结算服务。这种深度绑定,使得白家的资本力量,如同血液般,更深地渗透并滋养着这片敌后土壤,形成了一种休戚与共的经济共同体。李修兰则利用内宅网络,继续为这些复杂的资本运作提供信息和掩护,她的谨慎与细致,成为了白映雪宏大布局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第五幕 雏凤心迹 北望家书 (盘龙垒 & 北平)
盘龙垒的战事消息,经过权世勋(幼子)的淡化处理,传至北平时,已只剩下“击退小股土匪骚扰”的简单描述。但白映雪何等人也,从只言片语和物资调动中,早已窥见当时的凶险。她并未点破,只是在日常家信中,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关切。
而在盘龙垒,陈念玄在改进“龙鳞甲”的间隙,再次拿起炭笔,给北平的“靖烽妹妹”写信。这一次,他的画功似乎略有进步,画了一个歪歪扭扭、冒着火的大山(代表盘龙垒),旁边是一个举着小盾牌的小人(代表自己或龙鳞甲),小人脚下踩着一个被打倒的、面目狰狞的怪物。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坏人打跑了,板板有用。妹妹别怕。” 他将信和一小块新配方“龙鳞甲”的、打磨光滑的边角料(作为“勇敢的证明”)一起封好,再次托付信使。
这童稚的笔触和简单的礼物,穿越战火与山水,抵达北平时,白映雪展开信纸,看着那充满稚气却蕴含勇气的图画,久久不语。她将那块小小的、泛着奇异光泽的“龙鳞甲”碎片放在掌心摩挲,仿佛能感受到其中凝聚的血火与智慧。她将碎片用丝线系好,放在了女儿权靖烽的枕边。这份来自远山、来自兄长的守护,无声地浸润着孩童的心田。
(第318章 完)
喜欢权倾1925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权倾1925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