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首页 >> 看故事悟人生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汉末之全面开战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女帝太监最风流雄霸三国不让江山大宋少年志之传说中的零斋去大明扶贫重生后我母凭子贵上位了兵锋王座
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 看故事悟人生全文阅读 - 看故事悟人生txt下载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9章 诸葛亮没要杀魏延,那柄"利剑"为何最终断在自己人手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五丈原的秋风,裹着秦岭的寒气,刮得营帐帆布作响。病榻上的诸葛亮,手指枯瘦得像老竹根,攥着身前的地图,指节泛白。帐外传来巡营的梆子声,三更了——他知道,自己等不到下一个天亮了。

费祎......他哑着嗓子唤,气息弱得像风中残烛。

参军费祎快步凑近,单膝跪地:丞相。

撤军的事......都安排妥了?

按您的吩咐,杨仪总领大军,姜维断后,粮草已清点完毕,只等您的令。费祎声音发颤。

诸葛亮缓缓点头,目光扫过帐中烛火,忽然停住:魏延......他那边,你再去一趟。

费祎一愣:丞相,您不是说......若他不从,便听其自便?

去说......诸葛亮咳了两声,胸口起伏着,告诉他,断后之事,非他不可。汉中的防线,他最熟。

没人知道,这一刻诸葛亮心里翻涌的,不是杀心,是无奈。就像握着一柄过于锋利的剑,用着顺手,却总怕哪天剑鞘裂了,锋芒伤了自己人。

一、刘备手里的:汉中太守不是张飞,是魏延

魏延第一次走进刘备帐中时,还只是个牙门将军。这职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天天跟在主公身边,递个令箭,记个军情,得是心尖子上的人才配当。那时候他才三十出头,眉眼锋利,站在那儿像株刚拔节的青松,腰杆挺得笔直。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刚在定军山斩了夏侯渊,拿下汉中。庆功宴上,刘备端着酒碗,忽然问:汉中太守的位置,谁来坐?

帐里霎时静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瞟向坐在左下首的张飞。张飞捋着络腮胡,咧着嘴笑——论战功,论亲疏,这位置除了他万人敌,还能有谁?

魏延。

刘备的声音落地,帐里的呼吸声都停了。张飞脸上的笑僵住,瞪着眼看魏延,像是第一次认识他。

魏延霍然起身,抱拳行礼,没看任何人,只对着刘备朗声道:若曹操举天下之兵来,我为大王拒之;若偏将率十万众来,我为大王吞之!

这话掷地有声,震得帐外的树叶都落了两片。刘备笑着点头,把酒杯递给他:我信你。

没人知道刘备为啥赌这把险棋。或许是张飞性子太烈,守不住汉中的;或许是他看透了魏延眼里的——那是种敢把命绑在城楼上的决绝。魏延到了汉中,果然没让人失望。他沿着秦岭山脚,凿了十几个营寨,又在沔水边上筑了个,把汉中打造成了铜墙铁壁。后来曹真、司马懿好几次来犯,都被这防线挡在门外,寸步难移。

诸葛亮第一次见魏延,是在成都的庆功会上。那时候他刚从荆州回来,刘备拉着他介绍:孔明,这是魏延,守汉中的好手。魏延拱手时,眼神里带着股傲劲,不像其他将领那样恭顺,倒像只盯着猎物的鹰。

魏将军守城有道,亮佩服。诸葛亮笑着说。

丞相过奖。魏延声调平平,只是守城太闷,若能出城杀一阵,才痛快。

诸葛亮心里轻轻了一声。这是柄好剑,但剑刃太露了。

二、北伐路上的与:他敢跟诸葛亮拍桌子

建兴五年,诸葛亮开始北伐,魏延成了先锋。这时候的他,早不是当年的牙门将军了——征西大将军,南郑侯,手里握着蜀汉最精锐的无当飞军,连诸葛亮都给了他的权,意思是在前线,他能先斩后奏。

阳溪之战那年,魏国大将郭淮带着三万人马偷袭,魏延没等诸葛亮的令,直接带着五千骑兵绕到郭淮身后,一仗把魏军杀得丢盔弃甲,斩了三千多首级,还缴获了两百多副重甲。消息传回汉中,诸葛亮拿着战报,对着参军杨仪笑:魏延这仗打得,比我想的还巧。

杨仪撇了撇嘴:勇猛是勇猛,就是太独。丞相的将令还没到,他就敢动兵,万一输了呢?

诸葛亮没接话。他知道杨仪跟魏延不对付。杨仪是个文官,管粮草调度的,心思细,账算得比头发丝还清;魏延是武将,脾气暴,见不得杨仪那套慢慢来的规矩。两人凑一块儿,就像火遇上冰,总得炸几句。

最凶的一次,是在卤城大营。那天讨论粮草运输,杨仪说栈道窄,粮草得分批送,至少要十天。魏延听了,地一拍桌子:十天?等粮草到了,魏军早把山头占了!我带五千人,不用粮草,从陈仓小道过去,三天就能摸到郭淮后头!

陈仓小道?那是条死路!杨仪也急了,去年大雨冲了一半,你带五千人去送死?

你懂个屁!魏延瞪着眼,手直接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老子打了十几年仗,走没走过死路,还用你教?

你敢骂人?杨仪脸涨得通红,你这是置士兵性命于不顾!

眼看魏延的刀就要拔出来,费祎赶紧冲过去,一边拉魏延的胳膊,一边劝杨仪:别吵别吵,丞相还在呢。

诸葛亮坐在主位上,眉头皱得紧紧的。他没骂魏延,也没说杨仪,只摆摆手:都散了吧,容我想想。

等人走了,诸葛亮对着油灯叹了口气。魏延的勇,他信;魏延的谋,他也信。可这性子,太扎人了。就像那子午谷奇谋,魏延提了好几次——让他带一万人,从子午谷钻过去,直捣长安。诸葛亮没答应。不是不信魏延能打,是蜀汉赌不起。

第一次北伐丢了街亭,马谡失了陇右三郡,蜀汉的家底本就薄,每一次出兵,都是把百姓攒的粮食、子弟的性命往秦岭里送。魏延的奇谋像走钢丝,赢了能直逼长安,输了就是一万人埋在谷里,蜀汉再也经不起这折腾。

丞相,魏延太傲了。费祎轻声说,刚才他差点对杨仪拔刀......

我知道。诸葛亮揉了揉太阳穴,可除了他,谁能跟郭淮硬碰硬?他是柄剑,锋利好,就是......总爱划着自己人。

三、五丈原的难:诸葛亮怕的不是魏延反,是剑鞘裂了

建兴十二年秋天,诸葛亮的身子彻底垮了。咳嗽从早到晚不停,吃进去的药汤,大半都吐了出来。他躺在帐里,听着外面士兵操练的喊声,心里像压着块石头——他怕自己走了,这北伐的摊子,没人能接。

后主刘禅才二十几岁,性子软,朝堂上那帮老臣各有各的心思;北伐大军里,姜维年轻,镇不住场子;杨仪会管粮草,却没带过兵;魏延......魏延能打仗,可他跟杨仪的仇,已经到了见了面就想拔刀的地步。

那天夜里,诸葛亮把杨仪、费祎、姜维叫到帐里,没叫魏延。

我死后,大军即刻撤回汉中。他声音低哑,杨仪,你总领全军,按原路撤退;姜维,你带一队人马断后,防着司马懿追来。

杨仪点头:那魏延呢?他在前线屯着兵,不跟他说?

诸葛亮闭了闭眼:费祎,你去跟他说。让他断后,守住陈仓道口。若他肯听,便随大军一起撤;若他不肯......

他顿了顿,语气沉得像铅:便听其自便,大军不用等他,只管走。

没人懂诸葛亮的意思。按说魏延是大将,撤军这么大的事,该让他参与决策。可诸葛亮偏不——他怕魏延当场炸了。魏延那人,眼里只有两个字,你让他撤,他能跟你争三天三夜,万一闹起来,司马懿趁机追上来,大军就完了。

他也怕杨仪。杨仪恨魏延,恨得牙痒痒,要是当着魏延的面布置,杨仪再冷嘲热讽两句,两人当场就得打起来。

所以他留了个:魏延肯断后,就还是好同志;不肯,就先把大军撤回去再说。他没说要杀魏延,甚至没说要夺魏延的兵权——他只是想先保大军安全,剩下的,等回了成都,让后主慢慢处理。

可他忘了,有些矛盾,一旦没了他这根,就会像脱缰的马,直奔悬崖。

四、剑出鞘了:魏延烧了栈道,杨仪追了杀

诸葛亮的死讯,像块石头砸进了军营。费祎跑到魏延营里,把撤军的安排一说,魏延果然炸了。

什么?撤军?他眼睛瞪得溜圆,手里的马鞭地抽在桌子上,丞相死了,我还在!凭什么因为他一个人,就把北伐的事扔了?

魏将军,丞相有遗命......

遗命?魏延冷笑,他就是太小心!当年听我的,从子午谷过去,长安早拿下来了!他指着帐外,你告诉杨仪,要撤他撤,带着丞相的灵柩回成都哭去!我魏延带着我的人,接着打司马懿!

费祎急了:将军,蜀汉兵力单薄,你单枪匹马怎么打?

不用你管!魏延梗着脖子,我是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凭什么要听杨仪那酸儒的?让我给他断后?他也配?

费祎知道劝不动,只能偷偷溜回大营,跟杨仪说了。杨仪一听,脸都白了:他敢抗命?

他说要自己留下北伐。

放屁!杨仪咬着牙,他就是想夺权!等我们撤了,他好当老大!

杨仪这人,心思细,可也窄。他认定魏延要反,连夜下令:大军即刻拔营,沿褒斜道撤退。

魏延那边等了两天,没见大军动,派人一探,才知道杨仪已经带着人走了。他气得浑身发抖:杨仪这狗东西!敢阴我!

他咽不下这口气。凭什么?他魏延打了一辈子仗,守汉中,破郭淮,哪点不如杨仪?就因为杨仪会算粮草,就能骑在他头上?

来人!魏延吼道,传令下去,全军拔营,追!把栈道烧了!别让杨仪跑了!

他想的是,烧了栈道,杨仪回不去,就得回来跟他合兵,到时候他再逼着杨仪交出兵权。可他忘了,栈道一烧,不仅挡了杨仪,也断了自己的退路。

杨仪正带着大军往南走,忽然听见士兵喊栈道被烧了,气得差点晕过去:魏延反了!他真敢反!

可杨仪也狠。栈道烧了,他就让人沿着山壁凿路,硬生生开出条小道,接着往南撤。

魏延没想到杨仪这么能扛。等他追到南谷口,看见杨仪的大军正顺着小道往下走,眼睛都红了。拦住他们!他下令,谁要是敢过去,就给我射!

士兵们愣住了。对面是自己人啊,都是蜀汉的兵,怎么能射箭?

就在这时,杨仪那边冲出个将领,是王平。王平对着魏延的士兵大喊:你们瞎了眼吗?丞相刚走,你们就跟着魏将军打自己人?栈道是丞相当年费了多少力气修的,他说烧就烧了!你们良心过得去吗?

这话像巴掌,抽在魏延的士兵脸上。是啊,丞相尸骨未寒,他们怎么能跟自己人动刀?不少人把弓箭扔了,低着头往回走。

魏延一看,慌了——士兵们都散了,就剩他跟几个亲信。他咬咬牙,调转马头:走!去汉中!

他想回汉中,那里是他的地盘,有他的旧部,能再拉起一支队伍。可他没跑多远,身后就传来马蹄声。马岱带着一队骑兵追上来了,是杨仪派来的。

魏延休走!马岱的声音像冰。

魏延回头,拔出剑。他这辈子跟人打过无数仗,杀过无数敌,可没想到最后一剑,是对着自己人。他的剑刚举起来,马岱的刀就落了。

血溅在秦岭的石头上,染红了枯草。那年秋天,五丈原的风,把蜀汉最后一位能跟曹魏硬碰硬的大将,吹成了史书上的。

五、真相:不是诸葛亮要杀他,是他自己没留退路

后来杨仪带着大军回了成都,把魏延的首级扔在地上,用脚踩着骂:庸奴!还能狂吗?他还让人把魏延的三族都杀了,斩草除根。

可陈寿写《三国志》时,在纸上叹了口气:魏延其实不想降魏,他就是想杀杨仪。

是啊,他要是想降魏,直接往北走就行了,何必往南追杨仪?他烧栈道,拦大军,都是想逼杨仪放权,都是那股老子凭什么不如你的傲气在作祟。

诸葛亮到死都没下过杀魏延的令。他只是怕,怕自己走后,这柄锋利的剑没人能按住,怕蜀汉好不容易攒的这点家当,被内斗耗光。他留的遗命,是想保大军,不是杀魏延。

可魏延自己没懂。他把跟杨仪的私仇,当成了天大的事;把一时的傲气,当成了不遵令的理由。他忘了,蜀汉不是他一个人的,北伐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就像一柄剑,总想着往剑鞘上砍,最后只能是剑断鞘裂。

后来姜维北伐,站在汉中的城楼上,看着秦岭的方向,总会想起魏延。那时候他才明白,诸葛亮当年为啥总盯着魏延的背影叹气——不是怕剑不够利,是怕剑太烈,烈到最后,连自己都容不下。

五丈原的秋风还在吹,吹过魏延战死的南谷口,吹过诸葛亮的墓,也吹过后来人的叹息。其实哪有什么诸葛亮杀魏延?不过是一个太傲,一个太急,一个没忍住,一个没容下,最后让那点本可以化解的矛盾,在乱世里,成了一场收不回的悲剧。

就像那柄断了的剑,锋芒还在,却再也护不了谁了。

喜欢看故事悟人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看故事悟人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和离后王爷真香了气御千年悍明从公里外的桃花坞开始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丹道仙途妖妃其实是药引仙农宗我成了六零后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十龙夺嫡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离婚女人图鉴小时候救的校花,长大后她倒追我一世之尊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神权之上平行世界之重塑人生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
经典收藏大唐房二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大宋第一太子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汉朝至上人在大唐本想低调护国驸马爷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染谷君的异常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浪子列国历险记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生子当如孙仲谋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大宋祖王爷司马老贼白话历史兴衰演义
最近更新从流民到燕云王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穿越隋末,君临天下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大明基建录三国:我在三国支教抗倭战神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九域雄皇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三国:一代谋圣陈渡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看故事悟人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李世民重生水浒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联的江山,全是梗!!!
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 看故事悟人生txt下载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 - 看故事悟人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