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右手——伸出来!”
沈砚的声音如同惊雷,裹挟着不容抗拒的威压,狠狠劈在陈三紧绷的神经上。整个二堂偏厅的空气仿佛瞬间被冻结,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在陈三那只死死藏在身后的右手上!
陈三的脸瞬间褪尽最后一丝血色,嘴唇哆嗦着,眼神里充满了被逼入绝境的惊恐和绝望。他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身体僵硬得像块石头,那只右手却像被无形的锁链捆住,纹丝不动地藏在宽大的袖袍之后。
“陈三!抗命不遵,罪加一等!”沈砚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出鞘的利剑,寒气逼人,“拿下!”
两名如狼似虎的衙役立刻扑上,一左一右死死钳住陈三的双臂!陈三如同被激怒的困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嘶吼着拼命挣扎:“放开我!不是我!你们抓错人了!是那东西!是鬼火!” 但衙役的力气更大,牢牢将他制住。
“搜他的身!尤其是右手袖口!”沈砚厉声下令。
一名衙役立刻抓住陈三那只拼命躲藏的右臂,粗暴地将袖子猛地向上撸起!
昏黄的烛光下,陈三那只骨节粗大、布满练武老茧和新鲜抓痕的手臂暴露无遗。衙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袖口内侧——深蓝色的粗布上,除了汗渍和灰尘,似乎并无异常?没有预想中闪烁的蓝光。
衙役疑惑地看向沈砚。沈砚眉头紧锁,亲自上前一步,目光如炬,死死盯着袖口内衬的每一寸布料。那转瞬即逝的幽蓝光芒,难道真是错觉?还是……
就在这时,一直冷静旁观的林岚突然开口,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一种穿透混乱的理性:“沈大人,光线不对。寻常烛光下,那荧光未必显现。”
沈砚眼神一凛,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熄灯!”
“呼啦”几声,衙役迅速吹熄了偏厅内大部分的蜡烛,只留下沈砚和林岚身旁案几上的一盏孤灯,以及角落里用于照明的一支火把。厅内光线骤然昏暗下来,只剩下摇曳不定的微光,将众人的影子拉扯得如同鬼魅。
“现在再看!”沈砚的声音在昏暗中断喝。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陈三那只被迫暴露在昏暗光线下的袖口内侧!
时间仿佛凝滞了一瞬。
紧接着!
在昏暗摇曳的光线下,陈三深蓝色袖口的内侧边缘,靠近肘弯处一道不起眼的接缝线附近,几处极其微小的点状区域,如同沉睡的萤火虫被惊醒,竟真的幽幽亮起了微弱却清晰可见的幽蓝色光芒!那光芒如同呼吸般明灭不定,诡异而神秘,与死者柳莺儿鞋底、暗格内发现的荧光颗粒,如出一辙!
“啊!”不知是谁倒吸了一口凉气。
“鬼……鬼火!真的是鬼火!”小豆子吓得尖叫起来。
连按住陈三的衙役都感觉手臂下的身体猛地一僵,仿佛被那幽蓝光芒灼伤。
“蓝光!”沈砚的声音如同寒冰碎裂,带着洞穿真相的凌厉,“陈三!你袖口上的幽蓝荧光,与柳莺儿鞋底、戏台暗格内发现的诡异荧光物,同出一源!你作何解释?!”
陈三的身体如同被抽干了所有力气,停止了挣扎,只是剧烈地颤抖着,眼神涣散,口中发出意义不明的嗬嗬声,仿佛精神已彻底崩溃。他再也说不出任何辩解之词。
“带下去!严加看管!没有本官手令,任何人不得探视!”沈砚当机立断。衙役立刻将瘫软如泥、口中依旧喃喃着“鬼火灭口”的陈三拖了下去。
偏厅重新点亮了灯烛,但气氛却更加凝重。陈三袖口的蓝光似乎坐实了他的嫌疑,但他崩溃状态下语无伦次的“鬼火”、“灭口”以及柳莺儿发现“蓝光”的证词,依旧像一团迷雾笼罩在案件之上。更重要的是,发现尸体的地点矛盾——陈三等人坚称在房间放下,沈砚却在戏台看到布置好的现场——这悖论仍未解开!
沈砚的目光扫过厅内惊魂未定的众人,最后落在林岚身上。林岚正看着陈三被拖走的方向,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袋里的纸包。
“沈大人,”林岚抬起头,迎上沈砚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陈三袖口有荧光,嫌疑重大,但移尸之谜尚未解开。且他口中的‘蓝光’,柳莺儿死前也曾提及。我想……夜探柳莺儿的西厢房。那里是第一个‘现场’,或许还残留着未被破坏的线索,特别是……与‘蓝光’相关的痕迹。”
她的提议大胆而直接。沈砚眼中闪过一丝激赏,没有丝毫犹豫:“好!本官与你同去!”
“大人,”林岚微微摇头,语气冷静,“人多眼杂,反而容易破坏现场细微痕迹。我独自前往,更为便宜。况且,”她轻轻拍了拍随身的皮质挎包,“我有‘药水’,或许能发现肉眼难见之物。”
沈砚看着她沉静而充满自信的眼眸,想起她屡次展现的“奇技”,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多加小心。赵虎,你带两人,远远守住院落入口,非林仵作召唤,不得入内打扰!”
“是!”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白日里喧嚣的玲珑戏园,此刻如同一座巨大的、沉默的坟冢。西厢房的小院更是被浓重的黑暗和死亡的气息笼罩。衙役手持灯笼,远远地守在院门月洞外,昏黄的光晕只能勉强勾勒出院落的轮廓。
林岚独自一人,提着一盏小巧的气死风灯,轻轻推开了西厢房虚掩的房门。
“吱呀——”一声轻响,在死寂中格外刺耳。
一股混合着淡淡脂粉香、未散尽的水汽(来自打翻的水盆?)、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死亡本身的冰冷气息扑面而来。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一床、一桌、一妆台、两个衣箱而已。打翻的铜盆还歪倒在桌脚边,水渍在地面洇开一片深色的痕迹。房梁中央,一根空荡荡的麻绳从梁上垂下,绳头处被割断的痕迹清晰可见——那里,曾悬挂着柳莺儿年轻的生命。
林岚的心沉静如古井。她将气死风灯挂在门框挂钩上,稳定地提供着光源。然后,她打开挎包,取出了几个小瓷瓶和一小罐自制的、粘稠的紫草汁混合液(作为简易显影剂基底)。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整个房间,最后,落在了靠墙摆放的那张红木妆台上。
妆台上散落着几件简单的首饰盒、几支用过的眉黛、一盒半开的胭脂,以及一面打磨光亮的铜镜。一切都显得寻常,甚至有些凌乱。但林岚的直觉告诉她,柳莺儿死前提到的“妆台那边有蓝光闪了一下”,绝非空穴来风。
她走到妆台前,仔细审视。抽屉、台面、镜框……似乎并无暗格机关。她伸出手,轻轻敲击妆台的面板和侧板,声音沉闷,并无空响。难道判断错了?
林岚的目光落在妆台侧面靠墙的那道缝隙上。她蹲下身,凑近那道缝隙仔细观察。缝隙里积着薄薄的灰尘。她拿出细毛刷,极其小心地将灰尘扫到一张白纸上,对着灯光仔细查看——灰尘中,赫然夹杂着几粒极其微小的、闪烁着微弱幽蓝光芒的荧光颗粒!与之前发现的,一模一样!
“果然在这里!”林岚精神一振。柳莺儿看到的蓝光,源头就在这妆台附近!
她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妆台本身。既然灰尘里有荧光颗粒,那妆台内部必定有源头!她更加仔细地检查妆台的每一个榫卯接缝处。终于,在妆台右侧下方,一个极其隐蔽的、被桌腿阴影遮挡的角落,她发现了一块与周围木板纹理走向略有差异的方形区域!那区域边缘的缝隙,似乎比别处略宽一丝!
林岚的心跳微微加速。她拿出随身携带的薄刃小刀(用于解剖或撬取物证),将刀尖极其小心地插入那道细微的缝隙,屏住呼吸,感受着刀尖传来的触感。她手腕轻轻用力,试探性地一撬!
“咔哒”一声极其轻微的机括声响!
那块约莫巴掌大小的方形木板,竟被她轻轻撬开了一道缝隙!里面果然是一个隐藏的暗格!
林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块木板完全取下。暗格不大,只有一掌深,里面空空荡荡,只在底部,静静地躺着一小卷泛黄的纸。
林岚用镊子极其小心地将那卷纸夹出。纸卷很轻,边缘有些毛糙,像是被人仓促撕下的一半。她将纸卷在妆台干净的台面上轻轻展开。
借着灯光,林岚看清了纸上的内容——是半张残缺的工尺谱(唐代记谱法)!上面用墨笔清晰地勾画着蜿蜒的音符符号和一些文字标注。乐谱本身并不稀奇,但吸引林岚目光的,是这半张乐谱上,被人用一种极其特殊的、散发着微弱幽蓝色荧光的粉末和汁液混合的颜料,在音符间隙和空白处,画下了许多奇怪的标记!
那些标记并非文字,而是一些扭曲的线条、星点,以及几个林岚完全看不懂的、类似象形符号的图案!它们在昏暗的光线下,幽幽地散发着熟悉的、令人心悸的蓝光!如同某种神秘的密码!
更让林岚瞳孔收缩的是,在乐谱的右上角空白处,用同样的荧光颜料,清晰地写着两个娟秀却带着一丝颤抖的小字,似乎是乐谱的名字——《霓裳》!
《霓裳》!林岚心头剧震!这名字……她猛地想起沈砚曾随口提及,昔年贵妃最擅长的便是《霓裳羽衣曲》!而柳莺儿,正是玲珑班新一代的台柱青衣!
“霓裳……荧光标记……”林岚喃喃自语,指尖抚过那散发着幽蓝光芒的诡异符号,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这半张被隐藏的、带着神秘荧光标记的《霓裳》残谱,与柳莺儿的死,与陈三袖口的蓝光,与那所谓的“鬼火灭口”,究竟藏着怎样惊天的秘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急促而熟悉的脚步声,伴随着沈砚压低的、带着关切的询问:“岚儿?可有发现?”
林岚深吸一口气,迅速将那张散发着幽幽蓝光的残谱小心卷好,藏入袖中。她转过身,迎向推门而入的沈砚,昏暗的灯光下,她的脸色异常凝重,眼中却闪烁着发现关键线索的光芒。
“沈大人,”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却又异常清晰,“我想……我找到柳莺儿看见的‘蓝光’了。也找到了……她可能因此丧命的……东西。”
喜欢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