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门外的山呼海啸仿佛还在耳畔轰鸣,震得人胸腔微微发麻。然而此刻,“定海号”上的喧嚣已被一种庄严肃穆的寂静取代。巨大的楼船在皇家禁卫军的引导下,缓缓停靠在专为凯旋之师准备的皇家码头。跳板放下,沉重的脚步声踏在坚实的木板上,宣告着远征的终结。
沈砚在赵大和柱子一左一右的搀扶下,每一步都牵动着胸前厚重的绷带,带来阵阵钝痛,但他腰背挺得笔直,青色官袍虽新,却掩不住眉宇间的疲惫与沉静的力量。林岚拒绝了苏芷的搀扶,自己一步步走下来,月白衣裙衬得脸色愈发苍白,后背和大腿的灼伤让她的步伐略显僵硬,但眼神依旧清澈沉静,迎着无数或崇敬或好奇的目光。
码头上,早已有身着紫袍的内侍监首领太监率众等候。
“沈寺卿,林奉御,一路辛苦。”首领太监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声音尖细却不失恭敬,“陛下有旨,念二位功臣伤势未愈,特赐崇仁坊甲字第三号府邸一座,供二位安心静养。所有仆役、用度,皆由宫中调拨,务必使二位贵体早日康复。”
“大理寺寺卿?尚药局奉御?”柱子扶着沈砚,忍不住小声惊呼出来,眼睛瞪得溜圆。赵大虽沉稳些,眼中也难掩激动。
沈砚微微颔首,沉稳回道:“臣,沈砚,叩谢陛下天恩,劳烦公公了。”他的声音不高,带着伤后的沙哑,却字字清晰。
林岚也敛衽行礼:“民女…不,臣女林岚,谢陛下隆恩。”她对这个新身份“尚药局奉御”还有些陌生,但迅速适应了。
首领太监满意地点点头,展开另一份明黄卷轴:“陛下口谕,并赐:金五百两,帛千匹,东珠十斛,上品药材十箱,《唐律疏议》精抄本一套,御笔亲题‘明察秋毫’、‘妙手仁心’匾额各一方。待二位伤势痊愈,陛下将亲自为二位主婚,以彰其功,以酬其劳!”
这份封赏之厚,远超寻常。周围随行的官员和禁卫军闻言,无不露出艳羡之色,看向沈砚和林岚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敬意。
“陛下…陛下厚恩,臣等…惶恐!”沈砚心头震动,想要躬身行礼,却被胸口的剧痛扯得闷哼一声,身形晃了晃。赵大和柱子连忙用力扶稳。
“沈寺卿切莫多礼!”首领太监连忙上前虚扶,“陛下深知二位劳苦功高,九死一生,特意吩咐,一切俗礼皆免,养伤为要!府邸已收拾妥当,太医署的医官也已候在府中,请二位速速移步,安心静养才是正理。”
“公公说的是。”林岚见沈砚脸色更白,额角渗出细密冷汗,立刻接口道,“沈大人的伤口需静卧,不宜久立吹风。还请公公引路。”
“是极,是极!林奉御所言甚是!”首领太监连连称是,侧身让开道路,“车驾已备好,二位请。”
一辆宽大舒适的皇家马车停在码头旁。在赵大、柱子小心翼翼的搀扶下,沈砚和林岚先后登车。车内铺着厚厚的软垫,熏着安神的沉水香,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车轮辘辘,驶离了码头,穿过依旧人声鼎沸、欢呼声不绝的长安街道。透过车窗的纱帘,能看到朱雀大街两侧挤满了兴奋的百姓,他们朝着任何一辆可能载着英雄的车驾挥舞手臂,高喊着“沈青天”、“法医娇娘”的称号。
车内却异常安静。沈砚靠在软垫上,闭目调息,努力平复胸口的疼痛。林岚坐在他对面,目光落在他苍白的脸上,带着不易察觉的担忧。
“大理寺寺卿…正四品上。”沈砚忽然睁开眼,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职责更重了。”
“尚药局奉御,正五品下,”林岚接口,语气平静中透着一丝自嘲,“听起来像是专门伺候皇家用药的?我这半吊子‘法医’,倒是歪打正着,混了个官身。”她刻意用轻松的语气,试图缓解气氛。
沈砚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极淡却真实的笑意:“你的‘半吊子’,破获了多少奇案,救了多少性命?陛下慧眼识珠,此职正合你用。尚药局奉御亦可参与疑难伤情勘验,宫中贵体若有异状,亦需精通此道之人。你的位置,至关重要。”他看着林岚,“只是…辛苦你了。”他的目光落在她因为灼伤而略显僵硬的坐姿上。
“彼此彼此,沈寺卿。”林岚回望着他,眼中带着一丝促狭,“以后同朝为官,还请沈寺卿多多指教?不过现在,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养伤。”她指了指他胸前,“你这伤口,再崩开一次,太医署的医官怕是要哭给你看。”
“谨遵林奉御医嘱。”沈砚从善如流,重新闭上眼睛,眉宇间却松快了些许。
马车驶入崇仁坊,在一座气派却不失雅致的府邸前停下。朱漆大门敞开,门楣上尚未悬挂匾额。院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仆役们早已垂手恭立两旁。
“到了,沈寺卿,林奉御,请下车。太医已在正厅等候。”首领太监的声音在车外响起。
赵大和柱子先下车,小心翼翼地将沈砚搀扶下来。林岚紧随其后。双脚踩在平整的青石板上,抬头望着这座御赐的、象征着无上荣宠与崭新开始的府邸,再看向身边同样伤痕累累、却目光坚定的沈砚,一种劫后余生、尘埃落定的疲惫与安宁,终于缓缓涌上林岚的心头。
阳光洒在崭新的府邸上,也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明亮。长安的喧嚣似乎被隔绝在了高墙之外,只剩下府邸内一片为静养而准备的静谧祥和。
喜欢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