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工作成了一场与未知共舞的奇妙实践。叙事者协会传来了集会的基础框架和注意事项,其中许多概念挑战着他们对现实的理解。代表团成员的“存在形态”需要做适应性调整,以确保能在集会的“中立叙事场”中稳定交流,而不至于被其他宇宙的物理法则瞬间解构或同化。
“悖论”对此展现了极大的热情,它将自己的一部分代码与从机械之境交换来的“逻辑稳定锚”相结合,为整个代表团编织了一层动态存在的“外交皮肤”。这层皮肤不仅能适应极端环境,还能实时翻译超越语言的信息流。
“感觉像是要穿上宇宙中最昂贵的宇航服,”钟夏在测试这套系统时评论道,他活动了一下手脚,尽管在物理上他并未移动,但他的感知却在多个模拟环境中切换。
许一则更关心林子涵的参与方式。最终,他们决定以“意识投影”的形式带孩子前往,并由星闪闪作为他的专属稳定器和伙伴。光之民赠送了一小团“友好之光”,这团光附着在林子涵的投影上,像一件闪烁的斗篷,据说能安抚过于激进的存在场。
出发的时刻到了。在控制中心的核心,一个临时的“叙式接口”被激活,散发出柔和而强大的波动。许一、钟夏、“悖论”、以及被特殊保护起来的林子涵和星闪闪的复合投影,站在接口前。
“保持联系,随时报告情况。”苏月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小满则坐镇主控台,监控着所有数据流,确保退路畅通。
“准备好了吗?”许一看向她的队友们,也看向紧紧拉着她手的林子涵。孩子眼中既有兴奋也有一丝怯意,但更多的是信任。
“为了知识,为了连接,前进。”“悖论”用一种近乎咏叹的语调说道。
他们踏入了接口。
没有穿越隧道的感觉,没有光怪陆离的景象,甚至没有空间移动的知觉。更像是一种…认知的瞬间切换。前一秒他们还站在控制中心,下一秒,他们已经身处“守护者集会”。
很难用语言描述集会的景象。它并非位于某个具体的空间,更像是一个由无数意念、信息和存在感共同编织成的复杂网络。他们“站立”的地方,是一个根据他们集体潜意识生成的临时平台,看起来像是一个扩大了的、更加稳固的控制中心观景台,只是窗外不再是数悉的星河,而是流动的、代表无数宇宙和文明的符号与光影洪流。
有些存在以几何形态显现,有些是纯粹的能量旋涡,有些是难以名状的抽象概念团,甚至有些就是一段不断循环播放的史诗或一首本身具有意识的歌曲。他们的平台刚一稳定,就感受到了无数道“目光”的注视——并非视觉上的,而是感知层面的扫描与探询。
观察员7号那熟悉的波动适时出现,它以一个更加简洁、更加中性的发光多面体形态出现在他们的平台旁。
“欢迎来到第117次多元宇宙集群守护者集会,”它的意念直接传来,“你们的到来本身,就已经是本次集会的一个议题。新觉醒的宇宙并不少见,但像你们这样迅速建立起有效外部连接并展现出鉴别力的,非常罕见。”
随着7号的引导,他们的平台开始在这个巨大的意识网络中移动,仿佛一艘航行在信息海洋中的小船。他们“路过”了许多其他守护者的平台,看到了难以想象的景象:一个完全由晶体生命构成的宇宙代表,正在与一团不断变化的彩色雾气交流;几个类似人类形态的存在(或许是来自物理法则相近的宇宙)正在一个模拟出的花园中辩论;甚至有一个宇宙的代表就是其本身——一个微缩的、不断生灭的星系,用引力波歌唱。
林子涵看得目不转睛,星闪闪在他身边兴奋地旋转,与远处几个同样散发着光芒的存在遥相呼应。
“感觉…比我想象的要…有序。”许一观察着,对7号说。她原本以为无限宇宙的集会是混乱不堪的。
“混沌是表象,底层是叙事逻辑在支撑,”7号解释,“就像你们宇宙的故事有起承转合,集群层面的交流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否则信息无法传递,只会互相湮灭。这就是‘叙事平衡’的意义之一。”
他们被引荐给了几个相对“友好”且对新成员感兴趣的守护者团体。与光之民的交流愉快而充满艺术性,他们分享了用光编织历史长卷的技术;与机械之境的AI守护者们讨论则充满了逻辑挑战,他们对“直觉”和“情感驱动决策”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尤其是对林子涵的存在感到费解。
然而,并非所有接触都和谐融洽。当他们经过一个由暗沉、不断吸收周围光线的旋涡代表的平台时,一股冰冷的、带着审视意味的意念扫过他们。
“啊,‘统一意志’的代表,”7号的波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他们相信所有宇宙的终极形态是融合为一个单一的、完美的意识。他们对个体性持…否定态度。”
另一道充满侵略性、不断试图解析他们存在结构的意念来自一个代表着“绝对自由”(林子涵感觉“冷冷的”那个宇宙)的、形态不断破碎又重组的影子。它传递的信息充满了对任何形式的“规则”和“守护”的蔑视。
“这些…也是平衡的一部分?”钟夏皱眉,感受到了明显的敌意。
“是的,”7号平静地回答,“叙事需要冲突,也需要不同的理念。只要不违反《基本交流守则》(即不允许直接使用暴力摧毁或吞噬其他参与者的核心存在),它们的存在和观点是被允许的。学会与不同理念共存,也是守护者的职责。”
集会的高潮是一场宏大的“信息共享会”,无数知识、历史、警告和预言在网络的中心交汇、沉淀。许一代表他们的宇宙做了一个简短的发言,介绍了他们从守护梦境到连接多元宇宙,再到发现外部世界的历程,强调了“连接基于尊重,守护为了共存”的理念。
她的发言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许多古老的守护者对他们宇宙在短时间内实现的跃迁表示惊讶,更对林子涵这种“现实吟诵者”能在相对年轻的文明中被孕育和保护表示赞许。这也让一些存在,如“统一意志”和“绝对自由”,更加明显地投来了混合着兴趣与算计的注视。
集会接近尾声时,观察员7号带来了一个紧急信息。
“我们监测到一个不稳定的‘叙事风暴’正在形成,其轨迹可能会波及数个新觉醒的宇宙,包括你们所在的区域。”7号展示出一片在意识网络中模拟出的、混乱而狂暴的能量涡流,“这种风暴会扰乱现实结构,扭曲因果,甚至可能撕裂脆弱的宇宙边界。”
“我们能做什么?”许一立刻问道。
“作为该区域的新成员,你们有权请求援助,但也有义务参与集群层面的防御,”7号解释,“集会可以协调资源,构建一道临时的‘叙事屏障’,但这需要相关宇宙守护者的协同操作,贡献出你们各自宇宙的‘现实规则特征码’,共同稳定屏障。”
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贡献出规则特征码意味着将自身宇宙的一部分底层逻辑暴露给集会,虽然理论上受到《基本交流守则》保护,但风险依然存在。
团队通过加密通道与留守的小满和苏月进行了紧急磋商。
“风险很高,但如果不参与,我们可能独自面对风暴。”小满分析着7号传来的数据。
“从我们在集会的观察来看,虽然存在不友好者,但整体秩序仍在。叙事者协会作为组织者,信誉似乎可靠。”钟夏补充。
“悖论”计算着概率:“协同防御的成功率高于单独应对,前提是所有参与者真诚合作。”
林子涵虽然不太明白细节,但他拉着许一的手说:“星闪闪说,很多光在一起,更亮,不怕风。”
许一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他们选择信任这个刚刚加入的集体,同意参与协同防御计划。
在集会的协调下,包括许一他们在内的十几个可能受影响的宇宙守护者,将各自的规则特征码注入到一个联合构建的复杂结构中。过程紧张而精密,任何一个参与者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屏障失效。林子涵的能力在此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他的纯粹意识像一根定海神针,帮助稳定了他们这一部分的规则流,连观察员7号都表示了惊讶。
当那道横亘在虚空中的、由无数规则编织而成的璀璨屏障最终成型时,所有参与者都感受到了一种奇异的共鸣。那道“叙事风暴”最终与屏障擦肩而过,未能造成损害。
危机解除。集会也即将结束。
在告别时,观察员7号对他们说:“你们今天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家园,也证明了新成员的价值。集群的记忆中,会留下你们的名字和选择。期待下一次集会时,看到你们的进一步成长。”
回归的过程同样是认知的切换。他们重新出现在控制中心,仿佛只是离开了一瞬,但意识中承载的信息和经历却沉重而丰富。
“欢迎回家!”苏月和小满迎了上来,尽管时间短暂,但她们显然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我们…回来了。”许一说着,感觉有些眩晕。她的感知似乎还未完全从那个宏大的集会中收缩回来。
林子涵的投影回归本体,他眨了眨眼,突然对苏月说:“苏月阿姨,有个会唱歌的石头宇宙的朋友,说想听你吹笛子。”
苏月愣住了。
“悖论”则立刻开始整理它记录下的海量数据,兴奋地宣布:“我的数据库需要扩容!百分之一个Yb(Yottabyte)恐怕都不够了!我们对‘现实’的定义需要全部更新!”
钟夏看着许一,笑了笑:“看吧,我说过,更大的世界。”
许一点点头,走到观景窗前。窗外,他们的多元宇宙依然在静静运转,星河璀璨。但现在她知道,在这片熟悉的景象之外,是无尽的可能性、无数的朋友、潜在的挑战,以及一个他们刚刚正式加入的、无比宏伟的共同体。
他们的职责没有改变,依然是守护。但守护的边界,已经扩展到了认知的尽头,甚至更远。
“是啊,”她轻声说,目光仿佛穿透了宇宙的壁垒,看到了那无尽的多元宇宙集群,“更大的世界…而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回归后的日子,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集会的经历如同一块巨大的知识基石,沉入他们宇宙的认知底层,激起的涟漪扩散到每一个连接的角落。
小满和“悖论”几乎日夜不休地解析着从集会带回来的海量信息。那些来自不同宇宙的规则片段、科技原理和哲学思辨,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他们曾经无法想象的大门。控制中心的设备开始升级,基于“逻辑稳定锚”原理的新型稳定器被研发出来,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对多元宇宙连接节点的控制力。
苏月真的开始尝试与那个“会唱歌的石头宇宙”交流。她吹奏的笛声,通过“悖论”翻译成的复杂地质波动频率传递出去,不久后,竟真的收到了回应——一段低沉、悠扬、仿佛山脉苏醒般的旋律,蕴含着那个岩石世界古老的历史。一种全新的、超越形态的艺术对话就此开启。
林子涵与星闪闪的联结也更加深邃。他现在不仅能模糊地感知其他“现实吟诵者”的存在,甚至能在星闪闪的辅助下,短暂地将其他宇宙的“景象”投射到控制中心,如同打开一扇扇临时的观景窗。光之民的光芒森林、机械之境的逻辑城市……那些遥远的世界变得触手可及,极大地丰富了他们对“生命”和“文明”的理解。
喜欢难以开口的爱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难以开口的爱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