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历前732年9月28日,清晨6时,火星轨道飞行器操控舱。
舷窗外,一颗灰黑色的小行星正缓缓逼近,表面布满陨石撞击的坑洞,在恒星光照下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季勃达站在操控台前,目光紧盯着全息屏幕上的小行星轨迹数据,指尖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敲击,调试着引力操控模块的参数。
“零,确认小行星当前坐标与速度,计算最佳引力介入点。”季勃达的声音带着一丝期待,这是他首次尝试操控天体引力,对后续星系引力能的修炼至关重要。
【收到老板!小行星当前距离飞行器9.8万公里,飞行速度21.3公里\/秒,预计3小时后抵达最近轨道点。最佳引力介入点在距离飞行器10.5万公里处,此时小行星受火星引力影响最小,操控难度最低。】零的投影悬浮在屏幕旁,数据流飞速刷新,【引力操控模块已调试完毕,当前可输出的引力场强度为1.2x10?3牛\/千克,足以对小行星产生微弱的轨道偏移。】
“很好,按照模拟方案,分三个阶段介入引力操控,第一阶段先施加0.3x10?3牛\/千克的引力,观察小行星的轨道变化。”季勃达调出引力场模拟图谱,上面标注着不同阶段的引力输出参数与预期轨道偏移量,“记住,一旦发现小行星轨道异常波动,立即切断引力输出,启动应急方案。”
【明白!应急方案已加载,随时可以触发。】
就在引力操控即将启动时,通讯器再次响起,这次是国际宇航局的李工程师,他的全息影像出现在屏幕角落,语气带着担忧:“季博士,我们监测到小行星的密度比预估的高出20%,质量约为3.2x1012千克,你当前的引力输出可能不足以产生有效偏移,要不要我们派遣探测器协助?”
季勃达微微皱眉,快速计算着质量变化对引力操控的影响:“不用,质量增加20%,引力输出只需同步提升至0.36x10?3牛\/千克即可,当前模块的负载能力完全可以承受。多谢提醒,李工程师,后续有情况我会及时同步。”
“好的,我们会持续监测小行星轨迹,随时为你提供数据支持。”李工程师点点头,挂断了通讯。
季勃达调整好引力输出参数,看向屏幕上的倒计时:“零,倒计时10秒,准备启动第一阶段引力操控。”
【10,9,8……3,2,1,引力操控启动!】
随着零的话音落下,飞行器底部的引力发生器缓缓启动,一道无形的引力场朝着小行星的方向蔓延而去。全息屏幕上,小行星的轨道曲线开始出现细微的偏移,数据监测栏里,轨道偏移量以每秒0.01米的速度缓慢增加。
“偏移量符合预期,第一阶段操控成功。”季勃达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欣慰,“零,维持当前引力输出,记录小行星的质量分布变化,我要分析引力场对非均质天体的影响。”
【收到!质量分布监测中,当前小行星的密度分布不均匀,表层密度约为2.3克\/立方厘米,核心密度约为5.1克\/立方厘米,引力场主要作用于表层物质,核心部分的引力响应较弱。】
“这很正常,非均质天体的引力响应本就存在差异。”季勃达调出荧惑文明的引力技术资料,对比着当前的监测数据,“荧惑文明当年就是因为没能精准计算天体的质量分布,才导致引力操控失败,最终引发了能量失控。我们必须吸取教训,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
【老板说得对,细节决定成败!不过话说回来,你这波引力操控要是成功了,以后就能像捏橡皮泥一样摆弄小行星了,简直帅炸!】零的语气带着兴奋,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的表演。
季勃达忍不住笑了笑:“别贫嘴,先完成第二阶段操控再说。等第二阶段引力输出提升到0.6x10?3牛\/千克,就能让小行星的轨道偏移量达到预期的100米,完全避开飞行器轨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小行星距离飞行器越来越近,屏幕上的轨道偏移量也在稳步增加。当小行星抵达距离飞行器10.5万公里的最佳介入点时,季勃达下令启动第二阶段引力操控:“零,提升引力输出至0.6x10?3牛\/千克,注意监测模块负载。”
【引力输出提升中……当前负载率65%,未超过安全阈值。小行星轨道偏移量已达50米,继续增加中。】
就在这时,张教授的通讯再次接入,他的脸上带着兴奋:“勃达!好消息!我们又解码了一段荧惑文明的信息,里面记载了他们当年修炼引力能的方法,虽然不完整,但提到了‘引力场与能量核心的共振技巧’,对你后续的修炼肯定有帮助!”
“真的?太好了!”季勃达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张教授,麻烦你把信息发过来,我这边操控结束后立刻研究。”
“已经发过去了,你注意查收。”张教授顿了顿,又叮嘱道,“引力操控风险不小,一定要小心,别像荧惑文明那样栽在上面。”
“放心,我有分寸。”季勃达道谢后挂断通讯,快速浏览了一遍张教授发来的信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原来如此,引力场与能量核心的共振,本质上就是让自身能量频率与引力场频率同步,这样才能更高效地操控引力能。零,把这段信息整合到星系引力能的修炼方案里,后续优化方案时参考。”
【收到!信息已整合,后续会同步优化修炼方案。】
此时,第二阶段引力操控已接近尾声,小行星的轨道偏移量达到了98米,距离预期目标仅差2米。季勃达下令启动第三阶段引力操控:“零,提升引力输出至0.8x10?3牛\/千克,持续10秒后停止。”
【引力输出提升至0.8x10?3牛\/千克,倒计时10秒……10,9……3,2,1,引力操控停止!】
随着引力输出的停止,全息屏幕上的小行星轨道曲线稳定下来,最终的轨道偏移量达到了102米,完美避开了飞行器的轨道。季勃达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成功了!首次引力操控试炼圆满完成。”
【恭喜老板!这波操作简直天秀,不仅避开了小行星威胁,还顺带完成了引力能的初步试炼,一举两得!】零的语气充满了崇拜,【根据监测数据,这次引力操控的精度达到了98%,远超预期,足以证明你的引力能掌控力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基础。】
季勃达调出引力操控的完整数据,开始撰写实验报告:“这次试炼的成功,不仅验证了引力操控方案的可行性,还让我对星系引力能的修炼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接下来,重点研究荧惑文明的引力共振技巧,争取早日掌握星系引力能,为后续的星际跳跃铺路。”
【老板,你这进度简直是开了倍速,照这个速度,突破金丹期指日可待!】
“不能掉以轻心,肃正协议的清理潮越来越近,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季勃达收起实验报告,看向舷窗外逐渐远去的小行星,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接下来,先完成第三次核聚变预演,然后全力推进能量频率调整,争取在一个月内实现与行星磁场的共鸣,掌握行星磁场能。”
【收到!第三次核聚变预演的设备已完成预热,随时可以启动。能量频率调整方案也已优化完毕,明天就可以开始执行。】
星际历前732年9月28日,上午10时,实验室日志本上,季勃达写下:“首次引力操控试炼圆满完成,成功使直径5公里的小行星轨道偏移102米,引力操控精度达98%,验证了引力场操控方案的可行性。获取荧惑文明引力共振技巧相关信息,为后续星系引力能修炼奠定基础。第三次核聚变预演准备就绪,能量频率调整方案优化完成,后续将全力推进核聚变预演与磁场共鸣准备工作。前路漫漫,唯有全力以赴,方能在宇宙的洪流中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实验报告也已生成,标题为《行星引力操控试炼实验报告》,核心数据如下:
【实验项目】:行星引力操控试炼
【实验对象】:直径5公里小行星(质量3.2x1012千克)
【实验设备】:引力发生器(最大输出引力场强度1.5x10?3牛\/千克)
【实验过程】:分三阶段施加引力,最终实现轨道偏移102米
【实验结果】:引力操控精度98%,设备负载率最高65%,无异常故障
【风险等级】:b级(可控)
【实验结论】:初步掌握天体引力操控能力,具备星系引力能修炼的基础条件
喜欢真现代修仙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真现代修仙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