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

爱吃萨拉米的周子华

首页 >> 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 >> 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夏第一皇子三国:东归志!天命靡常亮剑:我只打硬仗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太平天国的末路大唐第一全能纨绔生子当如孙仲谋
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 爱吃萨拉米的周子华 - 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全文阅读 - 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txt下载 - 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6章 尘土与频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六月下旬,虽然海港那边的龙骨铺设仪式余温尚存,但在悉尼西郊,帕拉马塔路起点,另一场更加接地气的远征正在集结。

这是一支由钢铁、帆布和橡胶组成的怪异车队。

十二辆造型粗犷的袋熊式重型卡车,像十二头刚刚从泥潭里打滚回来的野兽,一字排开停在碎石路面上。它们没有抛光得锃亮的油漆,只有涂抹着防锈底漆的暗灰色车身。巨大的方形散热器护栅上,铆接这一块简单的黄铜铭牌:“联邦汽车制造厂——原型车01至12号”。

在车队周围,技师们正像伺候赛马一样,紧张地检查着每一颗螺丝和每一根管线。

库尔特·施泰纳穿着一身连体工装,手里拿着一把巨大的管钳,正趴在01号车的引擎盖下,对着那台在微微颤抖的柴油机咆哮。

“进气口的滤网还是太密了!”他从车底钻出来,抹了一把脸上的黑灰,对着身边的助手喊道,“悉尼的空气是湿润的,但我们要去的是内陆!那里是红土沙漠!如果滤网堵塞,这台机器就会像个哮喘病人一样窒息!把备用的双层油浴式滤清器换上去,现在就换!”

这次行动被命名为第一次横贯大陆汽车耐久性测试。但在施泰纳看来,这就是一场毫无理性的暴力虐待。

路线从悉尼出发,翻越蓝山,穿越新南威尔士西部的干旱平原,经过矿业重镇布罗肯希尔,最终抵达南澳首府阿德莱德。全程一千二百英里,没有铺装路面,只有马车压出的车辙和干涸的河床。

“这简直是胡闹。”施泰纳一边拧紧螺母,一边嘟囔着,“这台发动机是为文明世界设计的,不是为了去那种连蜥蜴都不愿意住的地方。”

“但这正是殿下想要的,库尔特。”

埃辛顿·刘易斯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这位重工业统筹官穿着风衣,但那双擦得锃亮的皮靴上已经沾上了泥点。

“我们的牧场主和农民不相信这玩意儿。”刘易斯指了指那些卡车,“他们说这只是城里人的玩具,稍微遇到点泥坑就会趴窝。他们宁愿相信吃草的马,也不相信吃油的铁。如果我们不能证明这东西比骆驼队更耐用、比马车队更便宜,那么利斯戈的生产线造出来的卡车就只能堆在仓库里生锈。”

“所以,我们要去泥里打滚。”施泰纳叹了口气,合上了引擎盖,发出一声沉闷的金属撞击声,“好吧,那就让他们看看,德国的心脏加上澳洲的骨架,到底有多硬。”

而在车队的尾部,一辆经过特殊改装的卡车引起了围观人群的好奇。它的后车厢被改装成了一个封闭的小屋,车顶上竖起了一根高达三米的铜制天线,像是一根指向天空的手指。

车厢内,联邦广播公司的首席记者查尔斯·比恩,正在调试着他的麦克风。而在他对面,两名来自特斯拉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校准着一台巨大的电子管发射机。

这台机器,是这次远征的另一重意义所在。它将利用沿途新建的无线电中继站,进行第一次长距离的移动实时广播。

上午八点整,十二台柴油机同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黑烟腾空而起,车轮卷起碎石。

这支钢铁纵队,在市民的惊呼声中,轰隆隆地碾过路面,向着西方的群山驶去。

新南威尔士州,蓝山以西,巴瑟斯特附近

车队出发后的第三天。

这里的地貌已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郁郁葱葱的沿海森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起伏的丘陵和稀疏的桉树林。路面变得更加崎岖,原本平整的碎石路变成了充满车辙和坑洼的土路。

颠簸,无休止的颠簸。

坐在01号车副驾驶位置上的比恩记者,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要被震出来了。他紧紧抓着车门把手,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

“这也太……刺激了。”比恩对着麦克风大声喊道,试图盖过发动机的噪音,“各位听众,这里是袋熊车队!我们刚刚翻过了蓝山!现在的海拔是一千英尺,气温十摄氏度。我们的速度……天哪,仪表显示速度已经达到了每小时二十五英里!这比最快的邮政马车还要快一倍!”

他的声音通过车顶的天线,转化为看不见的电波,飞向设在蓝山顶峰的中继站,经过信号放大后,再传向四面八方。

……

在距离车队两百英里外的一个偏远牧场里。

老牧场主麦克道尔正坐在他那间只有四面透风的木屋里。夕阳西下,羊群已经归圈。屋里的陈设简陋,唯独桌子上那个贴着联邦徽章的木匣子显得格格不入。

那是政府推广的乡村收音机。

麦克道尔原本对这个只会发出滋滋声的盒子不屑一顾,但今天,那个盒子说话了。

“……我们正在穿越麦夸里河的浅滩!河水没过了车轮,但发动机没有熄火!它还在吼叫!它冲上去了!简直像一只不知疲倦的水牛……”

收音机里传来的声音虽然夹杂着电流的杂音,但那种身临其境的兴奋感,却真切地传到了老麦克道尔的耳朵里。

他停下了手中正在卷烟的动作,愣愣地看着那个盒子。

“悉尼的声音……”他喃喃自语。

在他的记忆里,悉尼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去一趟要坐几天的马车,再转火车。那里的消息传到这里,通常已经是两周后的旧报纸了。

但现在,他仿佛就坐在那辆正在冲过河滩的怪车上。

“爷爷,那是什么?”他的小孙子趴在桌边,好奇地问。

“那是未来,孩子。”麦克道尔划燃了火柴,深吸了一口烟,“那个王子,他真的把悉尼的声音,送到了咱们的耳朵边上。”

这种震撼,正在这片广袤大陆的无数个角落里同时发生。

在矿工的帐篷里,在伐木工的营地里,在只有几户人家的小镇杂货铺里。人们围在收音机旁,屏息凝神地听着那个记者描述着车队的每一个进程——爆胎、陷车、修理、再出发。

这不再是一次单纯的工业测试,这变成了一场全民关注的连续剧。每一个澳洲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在这一刻,通过这根无形的电波,被连接在了一个共同的时空里。他们感觉到,这个国家是一个整体,而不再是彼此隔绝的孤岛。

新南威尔士州,威尔坎尼亚,达令河畔

车队行程过半,考验真正开始了。

这里已经接近内陆荒漠的边缘。土地变成了红色,植被稀疏得可怜。正午的阳光毒辣地炙烤着大地,地表温度接近四十度。

对于这些还在试验阶段的柴油机来说,这是地狱。

“停车!全部停车!”

施泰纳跳下指挥车,冲向冒着白烟的04号卡车。

“水箱开锅了!”驾驶员惊慌地喊道。

施泰纳不顾烫手,一把掀开引擎盖。一股滚烫的蒸汽喷涌而出。

“该死!散热器面积不够!”施泰纳看着那小得可怜的散热片,愤怒地踢了一脚轮胎,“在欧洲的设计图上这够用了,但在澳洲的夏天,这就跟用茶杯灭火一样可笑!”

不仅仅是04号,其他几辆车的水温表也都逼近了红线。如果继续强行行驶,气缸盖会变形,发动机将彻底报废。

车队被迫在威尔坎尼亚这个只有几百人的小镇外停了下来。

镇上的居民们像看外星人一样围了过来。他们大多是靠着达令河运送羊毛为生的船工和赶车人。

“这就是你们吹嘘的铁马?”一个满脸胡茬的马车夫嘲讽地指着那些趴窝的卡车,“看来它们还是怕热啊。我的老马虽然慢,但只要给口水就能走。你们这些铁疙瘩,喝了水也不干活。”

周围爆发出一阵哄笑。

刘易斯脸色铁青,但他没有反驳。这是工业化必须面对的。如果你不能比传统做得更好,你就没有资格取代它。

“我们要改装。”施泰纳没有理会嘲笑,他满脑子都是热力学公式,“我们需要更大的散热面积,我们需要更强的风扇。”

“这荒郊野岭的,去哪找配件?”刘易斯问。

施泰纳的目光,落在了镇口的一家铁匠铺上。

半小时后,那个原本只打马掌和修车轴的铁匠铺,变成了临时的汽车修理厂。

老铁匠乔治看着施泰纳画在泥地上的草图,手里拿着一块用来修补蒸汽船锅炉的铜皮。

“你是说,要把这个铜皮卷成管子,然后焊在这个……散热器外面?”乔治疑惑地问。

“是的,增加储水量,利用蒸发散热。”施泰纳满头大汗,手里拿着焊枪,“这是唯一的办法。乔治先生,你的手艺怎么样?”

“哼,我在河上修了三十年锅炉。”乔治啐了一口唾沫,拿起剪刀,“只要是金属,我就能让它听话。”

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对于威尔坎尼亚来说,是奇幻的。

镇上的铜管、废旧的水箱,甚至家庭用的铜盆,都被高价收购了过来。施泰纳指挥着几个技师和镇上的铁匠,在路边叮叮当当地敲打着。

一种奇特的、充满了临时凑合感但又极其有效的副水箱系统,被焊接在了每一辆卡车的车头。它们非常丑陋,破坏了车身的流线型,但在工程学上,它们救了命。

当第二天清晨,十二辆卡车重新启动,水温指针稳稳地停在安全线内时,那个嘲笑他们的马车夫闭上了嘴。

他看到了另一种力量。那不是机器的完美,而是人对机器的掌控力。

而在铁匠铺门口,老铁匠乔治手里拿着刘易斯支付的一叠钞票,看着远去的车队,若有所思。

“乔治,你发财了。”旁边的邻居羡慕地说。

“不只是发财。”乔治看着自己那间堆满废铁的铺子,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那些车……它们以后还会来的。它们需要水,需要油,需要修修补补。”

他转身走进铺子,找出一块旧木板,用油漆在上面歪歪扭扭地写下了一行字:

“乔治铁匠铺——兼营汽车修理与燃油供应”。

这是澳大拉西亚内陆公路上,第一块服务站的招牌。商业的生态,就像野草一样,沿着车轮碾过的地方,悄然生长。

南澳大利亚州,阿德莱德,维多利亚广场

7月5日。

当那支满身尘土、甚至有些车身都撞瘪了的车队,终于轰鸣着驶入阿德莱德市区时,这座以优雅和花园着称的城市沸腾了。

数万名市民涌上街头。他们不是在看赛车,他们是在看一种奇迹的证明。

从悉尼到阿德莱德,一千二百英里,十天。

在过去,这是一段需要骆驼队走上两个月,或者马车走上三周的旅程。而现在,这支车队证明了,哪怕是在没有路的地方,内燃机也能把这段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而且,它们不仅仅是跑完了全程。

在每辆车的货箱里,都装载着整整两吨的货物——那是从悉尼带来的机器零件、布匹和书籍。

当刘易斯跳下车,当众打开货箱,将那些完好无损的货物展示给阿德莱德商会的代表时,所有的质疑都烟消云散了。

“这比铁路更灵活,比马车更强大。”一位拥有巨大葡萄园的庄园主,看着那辆还滴着机油的卡车,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如果我有这东西,我就能把我的葡萄,在两天内运到港口,而不是看着它们烂在路上。”

“这东西多少钱?我订五辆!”

“我要十辆!”

现场变成了一个临时的订货会。刘易斯手里拿着那个已经被汗水浸透的笔记本,记录着一个个订单,手都在发抖。他知道,利斯戈的工厂,哪怕三班倒,也忙不过来了。

堪培拉,联邦宫,书房

与此同时,亚瑟正坐在收音机前,听着比恩记者从阿德莱德发回的最后一次现场报道。

“……这不是终点,这只是开始!我们证明了,荒原是可以被征服的!距离是可以被缩短的!这辆车,这个轰鸣的铁盒子,它将把我们的内陆,变成国家的后花园……”

广播里传来人群的欢呼声。

亚瑟关掉了收音机。房间里恢复了安静。

他走到墙边那幅巨大的地图前。他在悉尼和阿德莱德之间,用红笔画了一条线。

这条线,不仅是车队走过的路。它是一条新的大动脉。

“道尔。”

“殿下。”

“把这次测试的所有技术数据,特别是施泰纳在路上对散热系统的改进方案,全部发给利斯戈。”亚瑟下达了指令,“下一批生产的袋熊卡车,必须是经过改进的沙漠版本。”

“另外,”亚瑟指了指地图上那些沿途的小镇,“威尔坎尼亚、布罗肯希尔、彼得伯勒……这些地方,因为车队的经过而热闹了一阵子。我们不能让这种热闹冷下去。”

“通知内政部和皇家银行。我们要启动一个公路驿站计划。在主要干道沿线,每隔一百英里,就要建立一个标准的补给站。要有储油罐,有水井,有修理工,还要有无线电报机。”

“我们要把这些点连成线,把线织成网。只有这样,那台在内陆沉睡的经济引擎,才能真正转动起来。”

“还有,”亚瑟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给那个叫乔治的老铁匠发一枚奖章。告诉他,他是联邦服务业的先驱。给他的铺子一笔低息贷款,让他把招牌做得大一点。”

随着那两台发报机停止工作,随着那十二台发动机熄火冷却,一种新的力量,已经悄悄地植入了这片大陆的肌理之中。

《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永恒剑主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恶鬼训练营雷裂苍穹生子当如孙仲谋快穿之盈满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神权之上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颜语最新小说我靠穿书拯救世界猎谍一世之尊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诸天无限基地肌肉影帝雾都侦探无上真身
经典收藏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人在三国也修真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三国之黄巾天下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我在水浒开了个挂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汉朝至上贤王传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人在大唐本想低调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李世民重生水浒郭嘉司马老贼大宋祖王爷
最近更新三国:美女收集者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赘婿掌心娇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风波亭外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开局迎娶双胞胎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
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 爱吃萨拉米的周子华 - 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txt下载 - 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最新章节 - 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