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寨覆灭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中的水滴,在山野间炸开了锅。接下来的日子,山寨变得异常“热闹”。先是几股小的流民团体,拖家带口,战战兢兢地前来投靠,他们大多是被土匪祸害得活不下去的可怜人,只求一处安身立命之所。接着,一些原本躲藏在更深山里的猎户和山民,也试探着派人接触,想用兽皮、山货换取珍贵的盐铁。
李昊对此早有预料。他定下了三条规矩:第一,所有投靠者,必须经过严格审查,确保身家清白,无大奸大恶之行;第二,必须无条件遵守山寨的规矩,接受统一管理和劳动分工;第三,实行“以工代赈”,新来者需通过参与建设、垦荒、狩猎等劳动积累工分,才能换取食物和住所。
规矩虽严,但在乱世中,能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公平的环境,已是天大的恩赐。前来投靠的人大多感激涕零,老老实实地接受安排。山寨的人口在短时间内膨胀到了近七十人,原本略显空旷的山谷,顿时显得拥挤而充满生机。
人口的暴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管理压力和资源挑战。粮食消耗急剧增加,狩猎和采集的压力巨大,开辟新的、稳定的食物来源迫在眉睫。
李昊将目光投向了山谷中那片相对平坦、靠近溪流的土地。他召集了陈老先生、石虎(因其熟悉山地劳作)和几个有农耕经验的老人,商议扩大耕种之事。
“光靠狩猎采集,养不活这么多人。”李昊指着那片土地,“必须尽快开垦出足够的农田。陈老,您看这片地如何?”
陈老先生仔细勘察了土质和水源,捻须道:“此地尚可,但山地贫瘠,需精耕细作。可尝试‘代田法’或‘区田法’,或能提高些产量。”他提到的都是古代抗旱保墒的耕作技术。
李昊点点头,他脑海中的农业知识虽不系统,但结合陈老的经验,足以指导实践。“好!就按陈老说的办。石虎,你带所有能劳作的人,优先开垦这片土地!清理杂草、碎石,修建引水沟渠。种子方面……”他沉吟片刻,“我们现有的粟种不多,狗儿,你带人再去一趟之前发现的那个废弃村落,看看能否找到遗留的种子,或者用兽皮盐巴,尝试跟更远处的村落换些耐寒高产的粮种来。”
任务分派下去,整个山谷顿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建设工地。男人们挥舞着简陋的工具开荒整地,妇孺们则负责清理、运送物料。赵大山则带着狩猎队,扩大了狩猎范围,并设置了更多的陷阱,以保障肉食供应。苏云裳也没闲着,她带着女人们开辟了一小片药圃,移植培育常用的草药,并继续完善营地的卫生条例,预防疫病。
李昊自己则坐镇中枢,统筹全局。他利用系统商城和日益增长的民心值(已接近400点),兑换了【基础农耕工具改良指南】和【简易水利设施构筑】等实用知识,指导众人制作更高效的耒耜、镰刀,并规划修建小型的水坝和沟渠,引溪水灌溉田地。这些超越时代的“小技巧”,极大地提升了劳动效率,也让众人对李昊更加信服。
【叮!成功吸纳流民,扩大势力规模,并有效组织生产建设,初步建立秩序。获得民心值80点。民心值:440。】
【叮!势力规模达到“小型聚落”标准,解锁新功能:【势力面板】(可查看人口、资源、民心、科技等概况)。】
势力面板的出现,让李昊能更直观地掌握家底。人口:72人(男丁41,妇孺31);粮食储备:紧张(预计可维持半月);民心:稳定(75\/100);科技:初级农耕、初级狩猎、初级冶炼(未实践)、初级医疗。数据清晰地显示,粮食问题是最大的短板。
就在李昊全力解决粮食危机时,孙狗儿带回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李大哥,我在南边三十里外的山隘口,发现了一队人马,约莫十来人,穿着像是行商,但护卫精悍,不似寻常商旅。他们好像在打听……打听‘黑风寨覆灭’之事,言语间对咱们似乎颇为好奇,还提到了……‘招安’二字?”
招安?李昊心中一动。这意味着,他们这支队伍,已经正式进入了某些“大人物”的视线。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继续监视,但不要惊动他们。”李昊吩咐道,眼神深邃,“另外,让大山和石虎加强戒备,尤其是夜间岗哨,加倍!”
平静的日子似乎即将过去,更大的波澜正在酝酿。李昊站在初具规模的寨墙上,看着下方忙碌的人群和绿意初显的田地,心中既感欣慰,又充满警惕。根基初固,但风雨欲来。他必须尽快让这片小小的根据地,拥有足以应对任何挑战的底蕴。
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粮食,在于铁,更在于人心。
喜欢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