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春日来得稍晚,但冰雪消融后,大地复苏的生机却格外蓬勃。棱堡的轮廓在新建的城墙上愈发清晰,校场上新兵操练的呼喝声与工坊里锻锤的敲击声交织,呈现出一派不同于中原腹地的、带着锐气的繁荣。然而,陈远深知,这平静之下,暗流汹涌更甚往昔。
老鹰的第二份传书在一个雨夜送至。信中使用了一种极为复杂的密写方式,显见处境之险。信中提及,他们设法潜入了那处前朝遗迹,发现那并非简单的宫殿或陵墓,而是一个结构极其复杂、深埋于地下的巨型建筑群,其核心区域是一座祭坛状的构造,风格迥异于已知的任何朝代,其上刻满了“眼窥漩涡”的图案,并且有近期举行过血腥祭祀的痕迹。
更令人不安的是,老鹰在遗迹深处发现了大量被吸干水分、状若干尸的回鹘士兵尸体,死状与地脉能量侵蚀类似,却又有所不同,带着一种更深沉的死寂。他在信中警告,占据此地的回鹘乱军首领,似乎已被“归墟”的力量蛊惑或控制,正在利用这座古老祭坛进行某种可怕的仪式,试图召唤或激活什么。他建议,若有可能,应尽快派兵摧毁此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几乎在同一时间,来自契丹的暗桩也送回了更详细的情报。那位得到天工苑“时间观测者”支持的王子,名为耶律突吕,是耶律德光的幼弟,素以聪慧果决着称,但在以往的权力斗争中并不显眼。近期,他身边除了那些沙漏标记的客卿,还出现了一些来自西域的僧侣和工匠,似乎在秘密建造某种大型器械。有流言称,耶律突吕欲效仿石敬瑭,但目标更大,意在整合草原,而后南下。
“天工苑这是要扶植一个新的、更听话的‘石敬瑭’?”刘擎天看着情报,眉头拧成了疙瘩。
“恐怕没那么简单。”陈远摇头,“‘时间观测者’追求的不是世俗权位,他们或许是想通过耶律突吕,在契丹推行某种……大规模的‘社会试验’,或者利用契丹的资源和人力,去寻找或启动他们想要的‘节点’。”
他将老鹰的信与契丹的情报并排放在一起,目光锐利:“你们看,河西的归墟祭坛,契丹的天工苑布局,还有我们之前遇到的守密人……这些事件看似分散,但背后似乎都指向同一个目的——寻找并利用散落在各地的、前朝乃至更早时期遗留的‘钥匙’或‘节点’,为了某个我们尚不完全清楚的终极目标。”
陈远开始跳出北疆一隅,从整个九州乃至塞外的大格局审视对手。无论是归墟的“重启”、天工苑的“引导”,还是守密人的“封禁”,其行动都依赖于对特定古代遗产的控制。争夺这些遗产的控制权,已成为多方博弈的核心。
“我们不能被动应对。”陈远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契丹王庭的位置,“耶律突吕有‘时间观测者’支持,看似势大,但契丹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耶律德光岂会坐视弟弟坐大?而且,天工苑内部派系林立,‘时间观测者’也未必能完全掌控局面。”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愈发清晰。
“凌姑娘,”他转向凌素雪,“听雪楼在契丹王庭,可有能接触到耶律德光或其他实权贵族的关系?”
凌素雪略一沉吟:“有几位宗室与我们有贸易往来,可间接传递消息。”
“好。”陈远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那就给他们送一份‘礼物’过去。将耶律突吕勾结天工苑、密谋夺位,以及天工苑可能带来的‘不测之祸’(可稍加暗示地脉失控的风险),巧妙地透露给耶律德光和反对耶律突吕的势力。记住,要看似无意间泄露,让他们自己去查证。”
“驱虎吞狼?”凌素雪立刻领会。
“是让他们先乱起来。”陈远纠正道,“契丹内乱,则无力南顾,耶律突吕和‘时间观测者’的计划必然受阻,能为我们争取更多时间。”
利用信息差,挑动敌方内部矛盾,使其相互牵制,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战略之一。此计成功的关键在于情报的准确性和传递方式的隐蔽与可信度。
随后,陈远又书写了一封密信,通过特殊渠道发往河西,指示老鹰:暂停一切强行潜入行动,转为在外围严密监视,记录所有进出遗迹的人员、物资,特别是与回鹘乱军首领接触过的可疑人物。同时,尝试接触其他回鹘部落或当地反抗力量,散播占据遗迹的首领已被“恶魔附身”、其行为将引来“天谴”的谣言,从内部瓦解对方。
“我们要双管齐下。”陈远对刘擎天吩咐,“对外,挑动契丹内乱,监视河西。对内,加快我们的准备。棱堡防御体系必须尽快完成,新式雷吼铳要加速生产。另外,从即日起,秘密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全部配备最好的战马和武器,由你亲自挑选和训练,要能做到随时出动,驰援任何方向!”
“明白!”刘擎天沉声应道,独臂握拳,眼中燃起战意。
就在北疆这架机器为了应对未知威胁而全速运转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在一个黄昏,来到了节度使府邸门外。
来人是一个看似普通的云游郎中,风尘仆仆,手持铃铛。但在出示了一枚刻有**沙漏与书籍交叉**图案的木牌后,他被立刻秘密引见到了陈远面前。
书房内,烛光摇曳。那郎中摘下斗笠,露出一张清癯而疲惫的脸,约莫五十岁年纪,眼神却异常明亮睿智。
他对着陈远,以及被紧急请来的凌素雪,微微躬身,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急切:
“贫道玄明子,忝为天工苑‘典藏派’执事。冒昧来访,实因事态紧急,关乎天下苍生。”
他目光直视陈远,一字一句道:
“陈节度,您手中的‘星髓’与‘监天令’,并非孤例。据我派考据,似此等‘密钥’,应有九枚,对应上古九鼎。而今,‘归墟’已得其三,‘守密人’持其二,我‘典藏派’与‘时间观测者’各持其一,最后一枚……据信在宇文大家陨落前,被送入了‘墟墓’之中。”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愈发沉重:
“而今,‘归墟’活动日益频繁,其信徒正在疯狂寻找剩余密钥,尤其是……宇文大家的那一枚。一旦让他们集齐,启动‘九鼎归墟’之阵,则并非一城一地之灾,而是……**九州陆沉,重归洪荒**!”
玄明子的目光灼灼,带着无尽的忧虑:
“贫道此来,是想请问陈节度,可愿与我‘典藏派’结盟?共同阻止这场亘古未有的浩劫?我们知道‘墟墓’的大致方位,但需要您的力量,以及……您手中的钥匙。”
突如其来的结盟请求,闻所未闻的“九州陆沉”之秘!陈远心中巨震,这天工苑“典藏派”所言是真是假?“墟墓”又在何处?
喜欢从流民到燕云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从流民到燕云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