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西施献寿
西施还是先宣过夏妃、淑妃献礼以后才退到台下,对王后说:
“民女不忘王后、大王的洪恩,民女倾心祝愿王后,福寿如天高如地阔,康乐如水长如海深。民女自织一物,为王后献寿。”
说完,就见驰原捧着白色的包裹进了殿门,来到西施跟前,递给西施,西施交给司仪官,司仪官捧着呈到长案上,打开包裹的白绢,王后与夫差同时探头观瞧,是一件洁白的内衣,四角处绣着四个红色的‘寿’字。王后伸手捏一下,感到凉兮兮得特别滑爽,禁不住问:
“玉阳宫的,此物非丝非麻,由何而成?”
“回禀王后,此物为民女断浮萍之茎,抽拉其丝,然后纺织而成。”听到西施话的所有的人都咋舌不止。
“臣妾略有所知。”
文娘娘插言:“先人曾有抽荷丝成夏衣之说,此衣凉爽滑腻,隔水断风,不染尘屑,又避虫驱邪,世人所罕见。据说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莲花生日之后,方能采丝。织其丝者,必呕心沥血方成。”
“听文姬的说法,此物比被玉秀宫骗去的宝珠还珍贵?”王后喜道。
“哪还用说吗。”
宣娘娘也插言:“宝珠世上常有,此物只有一件,献给了王后,足以彰显王后的高贵了。西施娘娘,你也日后听赏吧。”宣娘娘说完嘻嘻地笑起来。
王后令司仪官小心收起来。
献寿结束,西施说:
“王后历来寿诞之时,贺寿者除了文武百官、王室宗亲,就是后宫嫔妃,其实后宫众多宫娥侍女,也感怀王后的恩德,今日,她们也煞费苦心,为王后备了寿礼,由玉容禀呈,不知王后恩准否?”
“噢,这倒新鲜,玉阳宫的净做些新鲜事,好吧,宣玉容。”王后说。
玉容从门外进来,双手捧着一个白色的包袱,走到阶前,双膝跪地,双手托举过头顶说:
“奴家及众多下人,祝愿主人福寿年年,康乐年年。”
王后让玉容上台来,展开包袱,定睛看,不解地问:
“这是什么?”
“回王后话,这是奴家收集众多宫女的头发,与奴家的头发一起编制而成的‘青丝帐’,用它为王后避蚊虫、驱邪恶,奴家等下人,愿用发肤守护王后日日夜夜。”玉容的话又引来一阵咋舌声。
王后一把将玉容拉到身边,抚摸着她的头,心疼地说:
“人之发肤,受之父母,断发如断首啊!”
玉容抽泣着说:
“王后待奴家,胜过千百个自家母亲。”
西施见此情景,趁机开口说:
“玉容寿礼,重如性命,玉容下阶,跪听王后封赏。”
王后没有准备,不知赏赐何物,正在为难,文娘娘开口说:
“记得以前,有一次姐妹们聚在中宫赏月,王后曾经问西施娘娘纺织丝绢的事,妹妹当时曾说‘教给宫女们一点技艺,日后出宫多一门生机’。王后何不借今大喜之日,遍施恩泽,厚德宏惠,令入宫多年的宫女归乡嫁育?上千的宫女永远牢记王后的恩德,上千的宫女会日夜为王后祈福的。”
听文娘娘这么说,王后先是感到吃惊,这是没有先例的事情,不过文娘娘的话说得她心里甜甜的,不知可否地看看夫差。夫差含笑不语。
“依臣妾看,文姬说得顺天理和人情,王后就应了吧。”宣娘娘说。
“大娘娘,做了此事积了圣德,况且去了旧的再来新的,有何不可的?”郑旦说。
王后看着没有说话的西施,就问:
“玉阳宫的,你从前提到过此事,本后说那样做不合祖制,依你看呢?”
“回王后话,过去民女确实不知宫中的一些规矩。依民女看来,各国每逢国喜之日,必行大赦之举。王后寿诞当属国喜,行大放后宫之举也不为过啊?大王说呢?”
“是、是、是。”面对西施抛给自己的问题,夫差满口应承,又说:
“是国喜,此事就由梓潼做主吧。”心里想:这事一定是众妃子们事先商议妥的。又偷眼看看西施,苦笑着摇了摇头。
王后犹豫再三,看看“青丝帐”,心一横说:
“就让入宫五年以上的宫女出宫去吧。”
西施看了一眼玉容,见玉容面色平静,不惊不喜,两眼直直地看着王后。
“只是,本后离不开玉容,玉容还是留在本后的身边。”王后又说。
这下太出乎西施的预料了,她看见玉容看了自己一眼,目光却是那样淡然,是感谢?是哀怨?是无奈?西施没有看懂。
玉容跪地抽泣着说:
“奴家也离不开王后,愿侍奉主人一生。”
西施顿时感到了非常失落,这是一种遭受挫折后的失落,同时生出一种不可名状的担忧来,目光变得有些凝滞,几乎忘记接下来要做什么。
文娘娘见状开口笑道:
“王后啊,过了许多时了,臣妾们都饥饿了呀,也该请妹妹宣宴了。”
喜欢西施传奇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西施传奇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