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西施写旨
西施看到三个获释的人出了大帐,这才松了一口气,瞟了夫差一眼,夫差正在一脸惊讶地看自己呢,西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略带羞色。
“大王,这样可以吗?”
夫差点点头,问:
“子玉方才说季札后人应该获罪,该如何处置呢?”
“这个吗——太宰大人说的也对,延陵城不可轻易获罪。那么大王可以下一道《劝诫书》,告诫一下即可。”西施轻松地说。
“噢,这《告诫书》如何下?寡人素知文妃文采飞扬,她若在正可代替寡人行文。”夫差说。
“文娘娘不在,还有两宫娘娘在啊,大王。”很久没有说话的伯嚭,趁机插言。
“那么,就由子玉代寡人下书吧。”夫差说完,看着西施。
“西施,就写呗,我们比谁都不差。来,我研墨。”郑旦利落地说。
西施摘下纱罩,左手抻着右手袖口,右手提笔,抬头看了夫差一眼,低下头,美目专注,欣然落笔,片刻写完,呈给夫差。
夫差手持绢书,开口读到:
“寡人过季札府,目睹府之昌隆,心甚喜。曾言山贼侵扰,果与之遇,战之,或殪、或亡、或擒,皆为失田家之徒耳。寡人赦之,令地方遗之田土,复其家园。
“今亡一人,又一户,乃至村落,然则,臣民有数,亡之无度,国基散失,悔之晚矣。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阔有四海,黎民万万,惟祖上开辟,能不惜之?大凡天下,法无二度,国无二主,寡人自勉尚有不及,岂不惜哉!”
伯嚭听罢连忙拍手说:
“好!好!妙!妙!”
“太宰说来,子玉所书,比文妃如何?”夫差问。
“无论文采还是文理,与文娘娘相比均有过之而无不及啊!”伯嚭的话并非完全恭维。他继续说:
“大王啊,臣之所以赞一个‘好’字,好在通篇文中,均是君王自责,无一字责及他人,表明君上的宽阔坦荡的襟怀,读后却感到做臣下的身上责任如天。之所以赞一个‘妙’字,妙就妙在文中的‘皆失田家之徒耳’一句中的‘田家’二字。臣等看来泛指田产家园,而季札府上看来,自然明白大王所指何处,必心存愧疚,不日定来谢罪。以臣看来,此书可遍告各王亲贵族大臣,警示臣等,不忘大王的襟怀、恩泽。”
“好!太宰之言甚合寡人之意,速将此文传至宫廷,遍示群臣。”
夫差说完,目视西施,而西施正与郑旦嘻嘻哈哈地低语,仿佛置身于帐外,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一样。
夫差见此情景,心中又一次泛起那种感叹:世上哪个君王,能拥有这样一位既现实率真,又美的飘渺,还文采超众的女子啊!
又想到丛林里移光等人救驾一事,移光等人的机敏和武技令夫差吃惊,由于西施的原因,夫差不便细问,他认为西施是仙女下凡,自然有神明护佑,更兼姐妹们并力解救了夫差,于是下旨封移光为随征卫戍长,旋波为副长,追月四人享有一等配剑侍卫名号,任何时候均可以佩戴兵刃。
整个狩猎队伍在绵延起伏的吴山逗留了月余,并非有多少猎物可寻,主要是西施和姊妹们,忘情地穿梭于山水之间,没有离去的意思。对此,夫差心里得意还来不及呢,自然不去打搅她们。他还曾有意在此地建一座离宫,考虑到远离都城,交通不便,打消了这种意向。后经伯嚭提议,夫差下旨,将此地的山名,赐为“诫岭”。西施听说后,执意改为“惠山”,意思很明白,就是为了彰显国君的恩惠。
季札城接到《告诫书》,全府上下一片哗然,吴子玉召集众家人,反复揣度书中的含义后,不免惊慌失措。经过反复商议后,书写了自责书,又亲自赶往夫差大营,诚恳地检点了过为之举,请求免除“不罪之身”,并说已经下令撤减城内兵甲,拆低了城墙。
季札后人的这种举动,完全符合夫差本意,其实,延陵城这个“国中之国”的存在,早已经引起了夫差的不满,他已经运筹了许久,欲削减城中的实力,但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理由,无从下手。
“此皆子玉之功!”夫差由衷地感慨。
吴子玉回到城中,一来由于年龄偏大,二来由于受到惊吓,不久卧病不起,没出月就病故了。
喜欢西施传奇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西施传奇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