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的手从屏蔽舱边缘收回,指尖残留着细微的震颤。那道缝隙只开了十秒,导流管已自动闭锁,舱内惰性气体重新加压。他站在操作台前,没有说话,只是将一枚金属芯片递到叶知秋手中。
“王浩改的。”他说,“炮弹结构优化了共振腔,能诱发局部金属相变。”
叶知秋接过芯片,插入主控接口。全息投影台嗡鸣启动,一团幽蓝的能量模型缓缓旋转——那是从夺回的运输车中提取的暗蚀兽结晶核心。波形图在背景中不断跳动,频率曲线如脉搏般起伏。
她调出三维剖面,手指划过数据层。“能量传导路径和星铸族残骸一致,但存在微弱的量子隧穿效应。”她的声音平稳,“不是自然形成,是人工引导的结果。”
苏晚凑近屏幕,放大某一段波形。“这里……有次级峰值。”她指着一处几乎被噪声淹没的波动,“持续时间不到两毫秒,但重复出现了七次。”
叶知秋立刻切换频谱分析模式。画面刷新,那串微弱信号被剥离出来,独立成一条清晰的轨迹。她眼神一凝:“这不是干扰,是副产物。”
“什么副产物?”林深问。
“金属生成。”她调出分子模拟界面,“在这段频率下,铁、镍、钛的原子排列出现非热力学平衡态重组——结构接近理想量子金属,但量极小,只有纳米级颗粒。”
林深盯着那团虚拟结构,沉默片刻。“如果放大这个反应呢?”
“风险极高。”叶知秋摇头,“目前我们连激发机制都没搞清。贸然增强能量输入,可能引发不可控共振,整个地下三层都会塌陷。”
“可它认得我。”林深抬起左臂,紫纹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刚才接触箱子时,它的频率变了,像是在回应。”
苏晚快速翻阅日志残页上的参数记录。“导师笔记里提到过‘宿主匹配’……说某些碳基生命体的生物电场能与外星材料产生协同共振。”她抬头看向叶知秋,“会不会……林深的能力本身就是触发条件?”
叶知秋没回答。她调出另一组数据,是林深上次使用异能时的神经信号采样。画面并列对比,一边是他的脑波图谱,一边是结晶核心的能量波动。
两者波形惊人相似。
“不只是能力。”她低声说,“是你的神经系统在无意识同步它的节奏。”
林深皱眉。“意思是,我在帮它激活?”
“也可能是它在适应你。”叶知秋关闭对比视窗,“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一个死物,而是一个仍在演化的系统。它投放自己,测试反应,筛选最合适的交互对象——而你,通过多次接触,已经成了它的优先通道。”
空气短暂凝滞。
林深低头看着自己的手。“那就利用这一点。”他说,“别等它选我,我要先弄明白它想干什么。”
叶知秋注视他片刻,转身走向控制台。“准备双通道模拟。一路用王浩的设计图重建炮弹激发环境,另一路注入林深的神经信号样本,看能否复现次级峰值。”
“需要我做什么?”林深问。
“不动。”她回头看他,“你刚经历高负荷输出,再强行介入可能造成神经撕裂。这次由系统模拟你的信号特征,你在旁监督就行。”
林深没争辩,退到投影边缘站定。
实验启动。第一轮测试基于攻城车炮弹设计,在虚拟环境中施加高压电流冲击结晶模型。能量波峰冲起,随即迅速衰减,未见异常。
第二轮,系统载入林深的神经信号模板,叠加至激发流程中。
波形图猛地一抖。
“有了!”苏晚低呼。
屏幕上,原本平滑的能量曲线上突然炸开一个尖锐凸起,紧接着,一段极短的次级波动浮现,位置与先前完全吻合。分子模拟随之更新,一小簇金属晶格正在缓慢成型。
“是真的!”苏晚手指发抖,“它真的在生成新物质!”
叶知秋立即冻结进程,调取生成物成分分析。数据显示:铁占比68%,镍19%,钛12%,其余为微量铬、钴——比例接近地球地核成分,但晶体结构呈现六方密堆向面心立方过渡态,这是自然界无法自发形成的排列方式。
“这不是冶炼。”她声音沉了下来,“是重构。”
林深走近几步。“能复制吗?”
“理论上可以。”叶知秋调出计算模型,“只要稳定维持这个共振窗口,就能持续诱导金属质变。但问题在于——”她指向信号源,“驱动这个过程的核心变量,是你本人的神经共振模式。没有你,系统无法启动。”
“那就把我的信号固化下来。”林深说,“做成可传输模板。”
“不行。”苏晚摇头,“我们试过存储类似数据,但脱离实时生物反馈后,信号会失真。就像录音能录下歌声,却复制不了歌手当时的气息和情绪。”
林深盯着那团旋转的虚拟金属结构,忽然开口:“如果我把异能输出调到最低档,只释放基础频率,能不能让系统‘学会’这个节奏?”
叶知秋愣住。
随即,她眼中闪过一道光。
“你是说……训练它?”
“对。”林深点头,“我不一定每次都亲自上。但如果能让它记住这个频率,以后哪怕用机械模拟,也能触发反应。”
叶知秋迅速调出反馈学习算法框架。“可行。我们可以建立闭环控制系统,让你进行低功率输出,系统实时捕捉并修正偏差,逐步构建独立运行的共振协议。”
“什么时候开始?”林深问。
“现在。”她按下准备键,“但必须严格限制输出强度,一旦发现神经异常立即终止。”
林深走到连接终端前,伸手接入神经耦合环。设备自动校准,提示灯由红转绿。
“开始第一轮。”叶知秋下令。
林深闭眼,精神力缓缓下沉。紫纹沿着手臂蔓延,像电流爬过电路板。全息屏上,他的脑波图谱逐渐稳定,频率锁定在14.7hz——这是他异能最基础的震荡节奏。
系统开始记录。
一分钟过去,数据流平稳。次级峰值尚未出现,但能量传导效率提升了3.2%。
三分钟,提升至5.1%。
五分钟,突变发生。
波形图剧烈抖动,次级峰值骤然跃升,幅度比之前高出四倍。分子模拟中,金属晶格生长速度加快,竟延伸出毫米级丝状结构。
“不对!”苏晚惊叫,“能量反灌!”
林深身体一晃,嘴角渗出血丝。
叶知秋猛按终止键。所有系统瞬间断联。
林深踉跄后退,靠住墙壁,呼吸急促。
“你怎么敢擅自提升输出?”叶知秋快步上前,检查耦合环读数。
“我没升。”他抹去血迹,“是它……拉了我的频率。”
苏晚调出最后一秒数据流。画面显示,在第四分十九秒时,结晶核心突然主动增强接收敏感度,反向牵引林深的神经信号,试图扩大共振窗口。
“它在学习。”叶知秋盯着屏幕,声音冷了下来,“而且,已经开始反向操控。”
林深喘息着站直。“说明方向没错。”
“但这意味着危险升级。”叶知秋关闭主控台,“下次它不会再只是拉高频率,可能会直接入侵神经系统。”
“那就更快把它教会。”林深盯着投影台上那团尚未消散的虚拟金属,“我们没时间等它进化出更多手段。”
苏晚低头看着数据板,忽然轻声说:“导师笔记最后一页写着一句话——‘当工具开始选择使用者,文明的定义就该重写了。’”
叶知秋沉默片刻,重新打开系统权限。
“准备第二轮。”她说,“这次,我加入阻断协议,防止信号倒灌。”
林深再次伸手接入耦合环。
紫纹重新亮起。
全息屏上,两股频率缓缓靠近,如同试探的触角。
叶知秋站在控制台前,手指悬停在启动键上方。
苏晚抱着数据板,目光紧锁波形图。
林深睁着眼,视线落在那团即将成型的金属结构上。
叶知秋按下按钮。
喜欢末日异能:星际崛起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末日异能:星际崛起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