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的行动效率极高。不过两天时间,一份名为“‘星耀’项目核心优化方案(内部审议稿)”的文件,就被小心翼翼地“泄露”了出去。
这份文件做得天衣无缝。表面上,它似乎是为了弥补因剔除匿名方案内容而造成的设计空白,提出了一系列看似大胆创新的交互设计和视觉呈现方案。其中几个关键点,甚至比原先的Nd-7技术应用显得更加前瞻和吸引人。苏念巧妙地将一些“晚叙”工作室过往项目中备受好评但未被广泛关注的设计理念,与一些听起来高大上、实则尚未完全成熟的技术概念相结合,打造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鱼饵”。
文件的安全级别被设定为“机密”,访问权限仅限于“星耀”项目核心成员。同时,苏念通过技术部的张辰,在服务器上设置了几个极其隐蔽的监控点,任何对这份文件的访问、复制、下载操作,都会被详细记录并触发警报,直接发送到苏念和陆时衍的加密邮箱。
鱼饵已经精心布下,现在需要的是让鱼儿感知到诱人的香气。
苏念选择了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在一次小范围的项目进度讨论会后,她“不小心”将一份打印版的“优化方案”摘要遗落在了会议室。摘要内容经过裁剪,只展示了最吸引人的几个设计亮点和“预计将引领下一代人机交互潮流”等煽动性字眼,足以勾起有心人的强烈好奇。
果然,这份摘要很快就不翼而飞。
与此同时,关于创科集团法务部已正式启动对“晚叙”工作室调查程序的消息,也在公司内部传得沸沸扬扬。甚至有模有样地传出,公司已经掌握了“晚叙”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商业机密的“初步证据”。
整个项目组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有人对苏念抱以同情,觉得她可能是被那个神秘的“晚叙”牵连了;也有人开始刻意与她保持距离,生怕惹上麻烦;而像李晓晴这样的人,则时不时投来探究和幸灾乐祸的目光。
苏念对此一概视而不见。她按部就班地工作,处理因方案修改而带来的各种琐碎问题,表现得就像一个努力维持项目运转、同时又被流言困扰的普通项目经理。
第三天下午,苏念收到了Shadow发来的初步调查报告。
报告内容让她瞳孔微缩。
技术部的王工,近期账户确实有一笔来源不明的资金流入,金额不大,但时间点与Nd-7技术细节泄露的时间高度吻合。资金通过一个复杂的海外空壳公司多层转账,最终汇入其侄子在国外读书的账户。Shadow标注,这条线还在深挖,需要更多时间确认。
市场部的李晓晴,与竞争对手“顶峰设计”的一位副总有过数次秘密会面,地点都在远离市区的私人会所。会面内容不详,但频率在“星耀”项目进入关键阶段后明显增加。
最让苏念感到意外的是陆时修。调查显示,他近期与几位公司的小股东接触频繁,并且其个人投资的一家境外基金,与“顶峰设计”的主要资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在匿名邮件发送前后,陆时修的一个备用私人电子设备,曾短暂接入过公司外围网络,虽然无法直接证明与邮件有关,但时间点的巧合引人深思。
三条线,三条不同的动机。王工可能为利,李晓晴可能为竞争对手做事,而陆时修……他的目标可能更大,不仅仅是破坏一个项目,或许还涉及到创科内部的权力格局。
苏念将报告加密后转发给了陆时衍,并附上了自己的分析。
陆时衍的回复很快,只有简短的几个字:「已知悉,按计划进行,加强自身防护。」
他的冷静让苏念也安下心来。看来,陆时衍对内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非毫无察觉。
接下来的两天风平浪静,服务器上的监控点没有任何异常。那份“优化方案”如同石沉大海,被“泄露”后似乎就被人遗忘了。
苏念并不急躁。她深知,越是狡猾的对手,越是谨慎。她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或者等待对手确认这份“新方案”的价值。
转机发生在一个周五的晚上。项目组为了赶进度,集体加班。晚上九点多,办公室只剩下寥寥数人。苏念正在核对最后一批修改后的设计稿,她的手机屏幕突然亮了一下,是服务器监控发来的低级警报——有人尝试用非核心成员的权限账号,访问那份“优化方案”所在的加密文件夹,但被权限壁垒阻挡了。
鱼儿开始试探了!
苏念精神一振,立刻查看了警报详情。尝试访问的账号属于市场部的一个普通专员,是李晓晴的直接下属。这更像是投石问路,或者是一次拙劣的试探。
她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是记录下这个信息,并加强了监控级别。
果然,半小时后,真正的动作来了。监控系统捕捉到一次极其短暂且技术高超的访问。访问者使用了经过伪装的Ip地址和高级权限绕过技术,成功进入了加密文件夹,浏览了“优化方案”全文约三分钟,并进行了一次内存级的快速扫描复制操作,整个过程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的日志痕迹。
若非苏念提前让张辰布下了更深层的陷阱,这次访问几乎无法被察觉。
访问源经过层层追踪,最终指向的物理地址,是公司副总裁办公室所在的楼层网络节点。
陆时修!
苏念看着屏幕上最终定位的信息,深吸了一口气。果然是他。他有动机,有能力,也有权限做到这一切。
她立刻将这一关键信息汇报给了陆时衍。
「鱼已咬钩,确认是陆时修。已获取入侵证据。」她简短地留言。
陆时衍的回复依旧迅速而冷静:「收到。不要打草惊蛇,继续监控,看他下一步动作。我会安排人手监控其对外通讯渠道。」
计划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现在需要知道,陆时修拿到这份“假方案”后,会交给谁?是“顶峰设计”,还是另有其人?
周六,苏念佯装加班,一大早就来到了公司。办公室里空无一人,正好方便她监控动态。根据张辰的技术分析,陆时修很可能会在周末,利用公司人员稀少的时候,将窃取的数据传递出去。
果然,上午十点左右,监控显示陆时修进入了办公室。紧接着,他使用了一条经过高度加密的卫星网络通道,开始向外传输数据。传输的目标地址经过伪装,但张辰勉强捕捉到几个跳转节点,最终方向指向海外。
“他在发送数据!”苏念通过加密电话低声向陆时衍汇报。
“技术组已经在尝试拦截和破译传输内容。”陆时衍的声音带着一丝冷厉,“你那边确保自身安全,随时准备收网。”
“明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苏念能听到自己紧张的心跳声。她紧紧盯着监控屏幕,看着数据传输的进度条缓慢移动。
突然,张辰那边传来了紧急消息:“念姐!不对!他传输的不是我们那份假方案的全部内容!他在里面嵌入了一个非常隐蔽的追踪木马反向程序!他在试探!他想反追踪接收方的位置和信息!”
苏念心中猛地一沉!陆时修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狡猾!他不仅窃取情报,还想反过来弄清楚是谁在接收这些情报,或者说,他在确认接收方的身份!
这是一个意外情况。如果让对方察觉这是一个陷阱,或者让陆时修反向追踪到技术组的位置,整个计划就可能前功尽弃!
“能阻断吗?”苏念急问。
“强行阻断会立刻引起他的警觉!木马程序很复杂,短时间内无法清除!”张辰的声音也带着焦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陆时衍沉稳的声音通过三方通话接了进来:“不必阻断。将计就计,技术组立刻伪造一个虚拟的接收终端,让他‘追踪’。同时,加快破译他原始传输的数据流,我要知道他到底在发送什么!”
陆时衍的临场决断让苏念佩服不已。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下,他总能抓住最关键的点。
“是!”张辰立刻执行。
一场无声的技术攻防战在网络的暗涌中激烈进行。苏念这边,利用预设的陷阱和陆时衍调动的资源,勉强营造出一个看似真实的“海外竞争对手”接收假方案的假象,骗过了陆时修的反向木马。而陆时衍的技术团队,则争分夺秒地破译着被陆时修加密传输出去的真实数据。
几分钟后,破译结果出来了。
看到结果,苏念和陆时衍都沉默了。
陆时修传输出去的,不仅仅是那份“优化方案”,还有大量创科集团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草案、核心技术研发路线图,以及……一部分真实的、关于苏念背景的模糊调查资料,其中提到了她与苏氏集团可能存在关联的猜测。
他的背叛,远比想象中更加彻底。目标也不仅仅是“星耀”项目,而是整个创科的核心机密,甚至可能……还包括了针对她苏念的个人图谋。
办公室内,苏念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这场暗战,似乎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而她和陆时衍,正站在风暴即将来临的中心。
喜欢匿名下位圈:与总裁共攀巅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匿名下位圈:与总裁共攀巅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