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抛出的三个问题,如同三座巍峨的无形大山,带着令人窒息的学术威压,重重地压在了线上会议室每一位顶尖学者的心头。这三个问题通过直播画面传递到全球各地,给所有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智力压迫感,仿佛一场无声的学术风暴正在席卷整个世界。
公开直播间里,原本热闹的弹幕和评论区突然陷入了诡异的停滞,所有观众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极致高端的学术对决所震撼。虽然大多数普通人无法理解那些复杂的数学符号和公式的具体含义,但从屏幕上劳伦斯等顶尖学者瞬间凝固的表情、骤然放大的瞳孔和微微颤抖的双手,所有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三个问题蕴含的惊人分量。
观察室内,赵金宝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半天才结结巴巴地喃喃道:林总...这也太...太夸张了吧!这简直是在挑战人类认知的极限啊!他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周锐和李舒则已经迫不及待地抓起纸笔,全神贯注地开始尝试理解那三个问题。随着推演的深入,他们眼中的震惊之色越来越浓,额头上的汗珠也越来越多。
天啊!周锐突然倒吸一口凉气,第一个问题涉及到多体量子系统的基态能量精确计算,如果用经典蒙特卡洛方法求解,计算复杂度会呈指数级增长!这根本不可能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这简直是在挑战计算科学的极限!
更可怕的是第二个问题,李舒的声音有些发抖,这个组合优化问题实际上是旅行商问题在高维空间的极端变种,属于Np-hard问题中的最难类别,现有的经典算法几乎找不到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他说着说着,感到一阵强烈的头皮发麻。
而第三个关于机器学习的问题则更加令人绝望,它指向了一种革命性的神经网络训练范式,其损失函数的拓扑结构异常复杂多变,现有的梯度下降方法几乎必定会陷入局部最优的困境而无法自拔。
这三个问题,就像是林默精心锻造的三把无坚不摧的锁,每一把都蕴含着深不可测的数学智慧,它们牢牢锁住了经典计算通往下一个科技殿堂的大门,将传统计算方法的局限性暴露无遗。
线上会议室里,最初的死寂逐渐被一阵压抑而焦躁的骚动所取代。所有学者都忘记了最初的目的,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对这三个问题的激烈讨论和尝试中。有人开始紧急联系自己的实验室,调用超级计算机资源进行暴力计算;有人立即联合身边的同事,试图从数学理论上寻找可能的突破口;还有人在电子白板上疯狂地写写画画,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发抖。
劳伦斯教授紧闭双眼,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快速敲击着,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运转,试图调动毕生所学来寻找一个突破口,哪怕只是其中一个问题的近似解也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逐渐蔓延至全身。他震惊地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知识体系,在这三个问题面前,竟然显得如此苍白和笨拙。这不仅仅是算力上的差距,更是认知维度上的降维打击。林默所依托的架构,似乎天生就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而设计的,而经典计算方法相比之下,简直就像是在用算盘去解微积分方程一样可笑。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会议室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
二十分钟过去了,没有任何人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十分钟过去了,几个尝试暴力计算的研究小组陆续报告,预计完整计算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时间。
四十五分钟过去了,所有数学上的突破尝试都宣告失败,这些问题的结构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已知的数学简化技巧。
线上会议室里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一种名为的情绪在无声地蔓延。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受人尊敬的学术权威们,此刻脸上写满了困惑、焦躁,以及一丝他们极力掩饰却依然流露出来的...恐惧。这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所在的旧世界与林默所代表的新世界之间,那道深不见底、难以逾越的认知鸿沟。
劳伦斯缓缓睁开了布满血丝的眼睛,目光涣散而迷茫。他看了一眼计时器,还剩最后十分钟。在这一刻,他清楚地知道,一切都结束了。他们...不,应该说是整个经典计算时代,在这一刻,输得彻彻底底,毫无还手之力。他终于明白了林默之前所说的真理无须辩驳是什么意思。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一切质疑和反驳都显得如此可笑和徒劳。
北京时间晚上十点整,一个小时计时结束的提示音响起。
林默的身影重新清晰地出现在主画面上,他依旧平静地坐在那里,神情淡然,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学术对决从未发生过。
时间到。他淡淡地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看来,诸位似乎遇到了一些...技术性困难。
没有人说话。线上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如同在进行一场无声的默哀。劳伦斯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他无力地靠在椅背上,目光复杂地看着镜头里的林默,眼神中交织着震惊、挫败,但更多的,是一种面对未知浩瀚时的深深茫然。
林默没有乘胜追击进行嘲讽,他只是再次拿起笔,对准了镜头。
那么,现在由我来为大家演示,如何利用的思维模式,解决这三个...相对简单的问题。
令人震惊的是,他并没有连接任何远程计算设备,仅仅是在那张普通的手写板上,就开始从容不迫地书写解答。他的笔尖流畅地在纸上移动,每一步推导都清晰无比,每一个结论都直指问题核心。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完全跳出了经典算法的思维框架,运用的是基于量子并行和叠加原理的全新逻辑体系。那些在劳伦斯等人看来如同天堑般的计算复杂度和数学障碍,在他的笔下,竟然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般迅速消融。
第一个问题,他仅用了五分钟就给出了完美解答。
第二个问题,他只用了四分钟就找到了最优解。
第三个问题,他花费了六分钟就完成了全部推导。
总计不到十五分钟,三个困扰全球顶尖学者一小时而无人能解的难题,被林默用一支普通的笔,一张普通的纸,轻松写下了完美的解答过程。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停顿,仿佛他只是在做一道小学生算术题。
当林默写下最后一个符号,轻轻放下笔时,整个网络世界仿佛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静止状态,所有人都被这超乎想象的表演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然后,是山呼海啸般的彻底爆发!
直播间的弹幕完全疯狂,各种语言的惊叹、膜拜和不敢置信的评论瞬间刷满了整个屏幕,服务器几乎要被挤爆。
观察室里,周锐和李舒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又跳又叫;赵金宝更是兴奋得一拳锤在桌子上,把水杯都震翻了,但他完全顾不上这些,只是死死地盯着屏幕,嘴里不停地重复着:太不可思议了!这简直不是人类能做到的!
而线上会议室里,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开始,响起了零星的、迟疑的掌声,随后,掌声如同潮水般迅速蔓延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其中,尽管很多人脸上还带着难以置信的恍惚表情。这些掌声中,有敬佩,有惊叹,更多的是一种对绝对实力的臣服。
理查德·劳伦斯教授没有鼓掌,他只是呆呆地看着林默那写满解答过程的手写板,眼神专注得仿佛要将每一个符号、每一道公式都深深地刻进自己的脑海里。许久,他缓缓地、艰难地抬起头,望向镜头,嘴唇微微颤抖,用干涩而沙哑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
林默先生...我...为我们之前的无知和傲慢,向你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他顿了顿,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说出了那句注定将载入人类科技史册的宣言:
我们...我们或许真的...见证了一位新神的诞生。
的宣告已然响彻整个世界,但王冠的加冕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劳伦斯的俯首称臣,仅仅是一个开始。此刻,在全球无数双注视着这场直播的眼睛中,有多少是带着纯粹的敬佩和向往,又有多少,是隐藏在阴影下的、愈发冰冷刺骨的敌意与杀机?这场科技革命的风暴,才刚刚开始掀起它的第一波浪涛。
喜欢深空余烬:默者的法则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深空余烬:默者的法则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