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威听到周怀安的话,与朱夫人对视一眼,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小子虽然胆子有点大,但上上下下总要卖首辅大人一个面子,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人会过于为难他。
他所有事情都未雨绸缪,连未来很有可能发生的天下大乱后,如何保全自身和家人都考虑到了。
乱世之中,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是最靠谱的。
朱夫人也笑了,这么好的女婿,可千万不能错过。
她赶紧站起身来,笑着说:
“哎哟,看你们这俩叔侄,在家里还谈什么天下大事啊。”
“怀安,你先坐着,吃个水果,我到厨房去准备午餐,今天就在家里吃饭啊。”
周怀安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连称呼都变了,这算是已经正式通过了老丈人和丈母娘的考核。
“多谢伯母,那我就不客气了。”
朱夫人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一家人,客气个啥?”
朱青禾看母亲的意思,这事儿就这样决定了,也没有问问她这个当事人的意见。
她忍不住开口了。
“周大人,青禾还有一问,请周大人如实相告。”
朱夫人赶紧停下脚步,又重新坐了下来。
周怀安笑着说:
“青禾,有什么话尽管问,我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青禾有点难以启齿,顿了顿,还是说:
“周大人,青禾一直以先祖奶奶白袍夫人为榜样,不想被整日困于后宅,也想建功立业,这一点,周大人应该可以理解吧?”
周怀安还以为是多大点事儿呢,摆摆手。
“青禾,你要是整日被困于后宅,那实在是明珠蒙尘,我喜欢的就是你洒脱奔放的性格。”
“今后,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儿,我不但不会阻止,还会支持,不然,我送你那个马车干什么?”
朱青禾一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我觉得,战场实在过于惨烈,真的不适合女子。”
“不管是白袍夫人,还是秦良玉将军,都是夫君战死,儿子年幼,万般无奈之下,这才披挂上阵。”
“咱们家有伯父和我两员猛将,哪里轮得到你上阵杀敌啊。”
“伯父你说是吧?”
朱建威呵呵一笑。
“对对对,怀安说的对。”
“青禾就是从小被我们娇惯坏了,怀安以后多多包容啊。”
“父亲……”
朱青禾娇声喊了一声,拉着母亲快步跑出了大堂。
翁婿俩又重新落座,一时却陷入了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亲事既然定下来了,周怀安当然就开始思考,如何更好的发挥鳌山卫的作用了。
反正老丈人就只有一个女儿,老丈人的就是自己的,他也就不再客气。
“伯父,现在即墨百姓基本上都有饭吃了,但肉食严重不足,很多家庭恐怕一年到头,都没有吃过一顿肉。”
“我在想,即墨靠海,我们何不开放海禁,允许老百姓出海打渔呢?”
朱建威摇了摇头。
“怀安,你应该知道,大明自从开国以来,执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片板不得下海。”
“就算我们卫所,也只敢偶尔偷偷出海打渔,改善将士们的生活。”
周怀安想了想,说:
“现在朝廷内忧外患,哪里还有精力管这事儿啊。”
“在即墨,这点小事,您不说,我不说,又有谁会将这事儿捅上去呢?”
“就算真的捅上去了,打几条鱼而已,能有多大的事儿。”
朱建威听了点点头,如果是别人,或许还真不好说,但他毕竟是首辅周延儒的侄子,摆平这事儿应该不难。
“你说的这事儿,也倒是可行。”
“只是我鳌山卫只有三艘400料的中型战船,出海打渔恐怕也只够我们卫所将士和家属啊。”
周怀安点点头。
“所以,我准备建造一批渔船,组织一支打渔队,让更多的百姓都能吃到肉。”
朱建威瞥了他一眼,笑道:
“你小子,怕不是要建造400料的超大渔船,平常打渔,战时就是战船了。”
周怀安看自己的小心思被看穿了,也不藏着掖着。
“总之,未雨绸缪总是没有坏处,反正我现在多得是银子。”
朱建威点点头。
“好,老夫帮你,鳌山卫有船坞,也有修船的工匠,他们能修船,也能造船。”
周怀安大喜,赶紧躬身行礼。
“多谢伯父!”
朱建威摆摆手。
“都是一家人,客气个啥,以后你有任何事儿,只管来找老夫,老夫就算不能帮你,出出主意也还是可以的。”
周怀安一听,本来还想说,我想造燧发枪和红夷大炮。
但终究还是忍住没说,他生怕一旦开口,把老丈人吓死。
今天可以造船,明天就可以造枪,后天造大炮也不是不行,人的胆子也需要循序渐进,一步步来。
他还需要了解一下老丈人的实力,做到心中有数。
“伯父,您把那么多武器给了我们民兵,您的将士用什么?总不能拿着棍棒训练吧。”
朱建威摇摇头。
“老夫也不瞒你,现在,大明朝的卫所已经快要崩溃了。”
“大量的卫所土地被官员权贵占领,卫所将士又常常被安排去给权贵干私活,卫所又没有朝廷的饷银,导致卫所军户苦不堪言,无数军户逃亡。”
“鳌山卫还稍稍好一点,但将士也只有正常编制的一半。”
周怀安知道,明朝一卫满编是5600人,也就是说,现在鳌山卫只有两千多将士,恐怕战力还真不如他那一千民兵。
他现在不敢扩充民兵,但鳌山卫齐装满员不犯法啊。
“伯父,作为武将,手下兵马才是根本。”
“在这个乱世,你给青禾留太多的钱财也没有多大意义,我们以后也不缺。”
“我建议您,趁现在到处都是流民,把卫所将士补齐,给他们比较好的生活,训练一支精锐之师。”
朱建威点点头。
“怀安,你说的很对,可是,我如果再招三千兵马,既没有这么多地,也没有这么多粮食来养活啊。”
周怀安笑道:
“伯父,我有办法啊。”
“我已经派人去福建,那里有一种粮食叫土豆,亩产可以达到一千多斤,再过段时间,就会有大量的土豆种送过来。”
“你现在跟我一样,招募流民大量开荒,八月份种,十一月份就可以收获。”
朱建威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抓住周怀安的肩膀,大声说:
“你说的可是真的?”
周怀安笑着说:
“伯父,看您说的,我骗谁也不能骗您啊。”
“要不然的话,我哪里敢敞开招募成千上万的难民。”
朱建威这才恍然大悟。
“我还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呢,你到底在周家和蓝家弄了多少粮食,原来你早有谋划啊。”
周怀安信心十足地保证:
“伯父说的对,只要保证十一月初之前的粮食供应就行,你这边如果不够,我那里还有,就算再涌入两万难民也不是问题。”
朱建威心里也有底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笑道:
“有我们翁婿俩联手,诸事可定!”
正在这时,朱青禾来了,看着两人亲密的样子,笑着问道:
“父亲,怀安,你们这是在谋划什么大事儿呢?”
朱建威哈哈大笑。
“怀安说,叫我不要给你那么多嫁妆,他有的是银子,足够养你。”
朱青禾刚刚可是在外面听了一会儿的,虽然没听太多,但也知道根本不是谈的这事儿。
“父亲,吃饭了。”
说着就羞红着脸提前跑了。
翁婿俩来到后院,朱夫人早就准备好了一桌子的饭菜。
朱建威今天高兴,拿出珍藏多年的好酒,翁婿俩又喝了个不醉不归。
喜欢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