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快过年了,周怀安决定回即墨过年,主要是即墨还有很多秘密事情,他必须亲自回去看看。
在回即墨之前,周怀安带着朱青禾,携带重礼,去拜访了灵山卫指挥使张泉山。
因为张泉山跟朱建威是多年至交,朱青禾算是侄女,都不是外人,张夫人亲自安排酒菜,并在旁边作陪。
张泉山看看朱青禾,又看看周怀安,打趣道:
“当初老夫想撮合我家老大与青禾,青禾年纪小,不想嫁人。”
“现在我家老幺长大了,本来准备去提亲的,结果还没来得及,就被你小子捡了便宜。”
周怀安一听,没想到还有这段故事呢,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朱青禾给张泉山倒了杯酒,笑着说:
“伯父跟父亲这么多年的交情,也是侄女没有福气,不过,侄女有个提议,不知道合不合适?”
“堂妹现在正到了议亲的年龄,出落得也是花容月貌,性格温婉,侄女觉得跟小公子正好般配。”
朱建威的弟弟也是正四品的指挥佥事,跟张泉山这个灵山卫指挥使也算是门当户对。
张泉山和张夫人对视一眼,笑道:
“好啊!青禾说合适,那肯定没问题。”
张夫人也说:
“青禾,你回去赶紧问问,你堂妹最近定亲了没有。”
“如果没有,我们马上下聘礼,这次可不能再错过了。”
朱青禾自从知道周怀安的志向之后,就想着如何帮助他扩大实力,朱家和张家联姻,无疑是拉拢张泉山这个灵山卫指挥使最好的方法。
“怀安准备拜访伯父伯母之后,我们就回即墨过年,正好把这事儿定下来。”
几人一拍即合,当即就算定下亲事。
从张泉山那里回来,两日后,周怀安留小燕和小桃在胶州看家,带着朱青禾,从新修的官道和大沽河大桥,坐马车回到即墨。
自从朱青禾出嫁,偌大的朱家宅邸就空落落的,周怀安上任胶州知州之后,朱家宅邸就显得更加冷清。
得知小姐和姑爷竟然回来过年,整个朱家宅邸顿时热闹起来。
“小姐姑爷回来啦!快去禀报老爷和夫人。”
所有朱家下人全都涌过来,向小姐和姑爷请安。
丫鬟小兰和小梅拎着钱袋子,给每一个朱家下人一一打赏。
朱夫人听到消息,赶紧出来迎接,母女俩好长时间都没见面,又抱着哭了一阵。
晚上,朱家宅邸张灯结彩,所有朱家各房都前来欢聚。
听闻朱家二房闺女要嫁灵山卫指挥使的小公子,都觉得这是一门好亲事,个个喜笑颜开。
朱建威皱了皱眉头,把周怀安叫到书房,问道:
“怀安,你一个胶州知州,与鳌山卫指挥使结亲,现在鳌山卫指挥佥事与灵山卫指挥使又结亲,你就不担心引起朝廷的警惕吗?”
周怀安摆摆手。
“岳父大人,您多虑了。现在李自成围攻开封,三边总督傅宗龙殉国。”
“在辽东,鞑子攻陷松山,围困锦州,洪承畴被俘,朝廷损失惨重。”
“朝廷现在自顾不暇,人心惶惶,时刻担心京畿的安危,哪还有心思管我们胶州啊。”
朱建威一想也是,他现在越来越觉得,大明这江山真的快不行了,也无比庆幸,自己的女婿做事总是未雨绸缪。
“那就好,朱家和张家联姻,他张泉山以后也不得不站在你这一边,我们的实力又大大增强了。”
周怀安问道:
“岳父大人,兵工厂现在进行得怎么样了?”
虽然即墨离胶州很近,但这等机密之事,朱建威并没有传信给他,除非是重大事情,才会派亲信亲自送信。
“工匠住房和厂房都已建好,材料和设备都按照你的要求到位,一切准备就绪。”
“想着你过年应该要回来,所以就没有通知你。”
“哦,还有,郑森派船,送了十个西洋毛子,连同他们的家属也一起送过来了,前天才到。”
周怀安一听,大喜。
“好!太好了!没想到郑老弟这么讲信用,我这可是欠了他好大一个人情。”
朱建威笑着说:
“我知道,他们的船回去的时候,我给他装了三千两白银。”
“孙和鼎也说,西洋毛子的铸炮技术还是很不错的,有了他们,我们很快就可以造出第一门大炮。”
周怀安想想红夷大炮的威力,再加上燧发枪,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可以组建一支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军队,心中激情澎湃。
“岳父大人,海外贸易的事儿进行得怎么样了?”
朱建威说:
“现在我们战船上的火炮不够先进,不敢去海盗和倭寇经常出没的地方,只跑了一趟高丽和明州。”
“不过也赚了不少银子,回头让钱掌柜具体向你禀报。”
周怀安点点头。
“等我们造出几门红夷大炮之后,就可以大摇大摆地去倭国和琉球。”
“到时,倭国、琉球、高丽和大明四国相互通商,再在明州加大跟郑芝龙的贸易,每年的进项比我们现在所有产业加起来都多得多。”
郑芝龙的生意遍布整个南洋,那里的出产物品跟北方完全不同。
只要打通了北方这几个国家的贸易通道,再在明州跟郑芝龙交换,就等于是在跟整个南洋做生意。
第二天一早,周怀安就迫不及待地跟朱建威一起来到朱家庄园,冯海、孙和鼎、毕登翰,还有一个西洋毛子早就在大堂等候。
朱建威给周怀安介绍:
“怀安,这个就是郑森请来的西洋火炮师傅佩德罗,也是这十个西洋火炮师傅的头。”
周怀安伸出右手,笑着说:
“佩德罗先生,欢迎你!”
佩德罗赶紧跟周怀安握手,用一口还算流利的汉语说:
“周大人好!感谢你热情地招待,这里的条件非常好。”
周怀安没想到这个葡萄牙人汉语说得这么好,这下沟通起来就容易多了。
“佩德罗先生,大明是礼仪之邦,你们远道而来,辛苦了!”
佩德罗有些激动地说:
“在葡萄牙的时候,我就向往东方。”
“郑公子告诉我说,周大人是一个文武全才、非常讲义气的官员,能为周大人效劳,是我的荣幸。”
周怀安拍拍他的肩膀,笑道:
“在这里,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我一定尽力满足。”
众人陪着周怀安在整个兵工厂转了一圈,一边走,冯海一边介绍:
“周围三面的山顶上,每隔一段距离,都有岗哨。外围守卫由鳌山卫负责,兵工厂里面的守卫由即墨民兵负责。”
“所有工匠的家眷也都安排在这个庄园里,充分保障他们的一切生活所需,但严格限制出入。”
周怀安点点头,这里是他最绝密的地方,必须保证没有外泄的可能。
众人又带着周怀安参观了兵工厂的内部,孙和鼎和毕登翰是专业的,所有设备和材料都已准备好。
来到一个实验室里,孙和鼎和毕登翰拿出他们设计的大炮和燧发枪设计图,给周怀安做详细介绍。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尤其是明史爱好者,周怀安前世了解过很多这方面的知识。
听完孙和鼎的介绍,他想了想,说:
“我想要你们设计制造三种火炮,一种是守城或者战船上使用的大炮。”
“佩德罗他们的红夷大炮就可以,不过炮膛的强度必须增强,确保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炸膛。”
“另外设计制造一种中型炮,一匹或两匹战马可以拉着跑的,增强火炮的机动性。”
“还有一款小炮,一个骑兵可以携带的,射程不需要太远,威力也不需要太强,但我希望能够发射散弹,一炮就可以炸死炸伤十几人的那种。”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
他们之前只是想着制造射程远威力强的红夷大炮,经周怀安这一提醒,才发现,如果能制造一批中炮和小炮,战场上将发挥更大的威力。
看了毕登翰的燧发枪图纸,听了他的介绍,周怀安在脑中仔细回忆了一下相关知识,说道:
“燧发枪虽然比传统火枪有了很大进步,但装填弹药还是太慢,有些复杂。”
“我想你们可以通过实验,找到最佳的火药分量,然后把火药用油纸包起来,做成纸包弹。另外,引火的火药做成颗粒状。”
“还有,在燧发枪前面可以装刺刀,一旦敌人近身,来不及开枪,就可以当做一把战刀使用。”
“平常不用的时候,就把这把刺刀卡在燧发枪的枪身旁边。”
“当然,如果不方便的话,就把刺刀别在身上,需要的时候再装,你们试验一下。”
众人听了,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就打开了视野,对周怀安佩服不已。
毕登翰对周怀安躬身一礼。
“周大人,我一直自诩得到伯父的真传,整个大明都没有人比我更懂火枪,没想到大人才是真正的专家。”
喜欢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