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中旬,南京的清晨总是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霭。
陈默站在“亨得利钟表铺”的柜台后,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论语》的书页,耳朵却紧紧盯着门外——约定的6:50已过,苏晴的身影还未出现,那3声清脆的布谷鸟叫,也迟迟没有响起。
“怎么回事?难道出了意外?”
陈默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各种可怕的画面:苏晴在路上遇到特务盘问?被巡逻队拦下检查?还是……他不敢再想下去,快步走到门口,小心翼翼地掀开一条门帘缝,朝街对面望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特务的呵斥声:“站住!干什么的?大清早的鬼鬼祟祟!”
陈默的心猛地一沉,下意识地缩回身子,躲在门后屏住呼吸。
片刻后,3声微弱的布谷鸟叫传来,苏晴的身影跌跌撞撞地出现在街角——她的方巾掉了一半,头发有些凌乱,手里的竹篮歪斜着,显然是遇到了麻烦。
陈默连忙打开门,一把将她拉进来,快速关上店门,压低声音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刚才在路口遇到特务巡逻。”
苏晴喘着粗气,脸色苍白,手还在微微发抖,“他们问我去哪里,我说是买早点,他们不信,翻了我的竹篮,幸好我把情报夹在《诗经》最里面,他们没仔细看……耽误了点时间,没吓到你吧?”
陈默看着她惊魂未定的样子,又看了看她微微隆起的腹部,心里又疼又怒:“吓死我了!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别硬撑,先把情报藏好,实在不行就放弃接头,安全最重要。”
苏晴点点头,从竹篮里拿出《诗经》,翻到第32页,递给陈默:“敌军在马鞍山的碉堡又加派了兵力,守兵增加到了30人,还配备了迫击炮。组织让咱们尽快确认迫击炮的型号和数量,红军那边急需这个情报。”
陈默接过纸条,快速扫了一眼,心里却沉甸甸的——这已经是3天内第二次出现险情了。
自从约定每日接头后,复兴社的特务仿佛嗅到了“异常”,不仅加强了对市区可疑人员的排查,还在钟表铺周边增加了巡逻频次,每天早上六点到七点,都会有至少两队特务来回巡查,有时甚至会拦住早起的行人盘问,接头的风险,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陡增。
更让他担忧的是,昨天下午,他在复兴社总部遇到了一处的同事王磊——王磊是戴笠安插在一处的眼线,平时最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
当时王磊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陈处长,最近挺忙啊,每天早上都这么早出门,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虽然语气随意,但眼神里的探究却毫不掩饰,显然是注意到了他每天早出晚归的异常。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陈默在心里暗下决心。每日接头虽然能满足组织和军统的双重需求,但频繁的接触和越来越严的排查,迟早会暴露他们的关系,甚至危及整个情报网络。
当天下午,陈默借着“整理文件”的名义,悄悄给苏晴传了张纸条,约定晚上在“城南茶馆”的包间碰面——这里人多眼杂,反而不容易引起怀疑,且离钟表铺和苏晴的住处都有一定距离,相对安全。
晚上八点,陈默准时来到茶馆,苏晴已经提前到了。
她点了一壶茶,几碟点心,假装在悠闲地喝茶,看到陈默进来,才悄悄将一张纸条推过去:“钟表铺周边太危险了,我今天早上来的时候,看到有特务在对面的早点铺里盯着,估计是在监视咱们。”
陈默拿起纸条,上面还画着一张简易的地图,标注着特务的位置和巡逻路线。
他越看越心惊:“他们竟然已经盯上钟表铺了?看来这个联络点不能再用了,必须尽快换地方。”
“我也是这么想的,”苏晴点点头,语气凝重,“但换地方也不容易,现在市区到处都是特务,找一个既隐蔽又方便接头的地方太难了。而且我怀孕越来越重,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太远的地方我根本去不了。”
陈默看着她为难的样子,心里满是愧疚。如果不是因为他,苏晴根本不用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每天奔波在接头的路上。
他握住苏晴的手,语气坚定:“别担心,地方我来想,你安心在家待着,以后接头我多跑几趟,你尽量别出门。”
就在这时,包间的门被轻轻推开,服务员端着点心走进来,眼神不经意地扫过桌上的茶杯和纸条。
陈默和苏晴瞬间绷紧了神经,苏晴连忙拿起茶杯喝茶,陈默则将纸条揉成一团,假装要扔垃圾桶,不动声色地塞进了袖筒。
服务员离开后,两人都松了口气——刚才要是再慢一点,纸条就可能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陈默看着苏晴苍白的脸,心里更加坚定了更换联络点的决心:“这里也不安全,咱们尽快结束,我送你回家。联络点的事,我明天就去考察,一定找个安全的地方。”
离开茶馆时,陈默特意绕了好几条路,确认身后没有“尾巴”,才让苏晴先回家,自己则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他一边走,一边在脑海里梳理合适的联络点:既要在居民区,人员复杂,特务巡查频率低;又要适合隐蔽接头,比如商铺、摊位之类的地方,能自然地进行“交易”或“交流”,不会引起怀疑。
回到住所,陈默打开加密笔记本,在上面写下:“10月15日,接头风险评估:外部风险:
1.复兴社特务加强排查,钟表铺周边有固定监视点,每日巡逻≥2次,同事已察觉早出晚归异常;2. 内部风险:苏晴行动不便,多次遇盘问,接头时险些被服务员发现;3. 结论:现有联络点(亨得利钟表铺)已暴露,急需更换新据点,且需减少苏晴外出频次,降低风险。
尽快采取后续计划:
1. 明日考察新地点;2. 暂时减少接头频率至每两日一次,用死信箱传递紧急情报;3. 提醒苏晴尽量居家,避免单独外出。”
写完后,他合上笔记本,走到窗边,望着漆黑的夜空。月光皎洁,却照不亮他心中的担忧——更换联络点迫在眉睫,但合适的地点难寻;减少接头频率又怕耽误组织的情报需求;苏晴的安全更是让他牵肠挂肚。
陈默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无论多难,他都要找到新联络点,以确保情报安全传递,确保苏晴的安全。
喜欢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