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大明王朝覆灭的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投入了一块寒冰,瞬间激起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其冲击波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彻底搅动了明末这潭早已浑浊不堪的死水。
一个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庞大帝国中枢的崩溃,带来的不是秩序的终结,而是更加残酷、更加混乱的权力洗牌和血腥厮杀。
北京城,紫禁城。
硝烟尚未散尽,血迹仍未干涸。
李自成头戴毡帽,身着箭衣,在牛金星、宋献策等文臣武将的簇拥下,踏入了这座象征着至高皇权的宫殿。
金銮殿上,那把曾经只有朱家天子才能坐的龙椅,此刻空空荡荡,却散发着诱人而又危险的气息。
尽管城内仍有小股明军抵抗,尽管仓促入城的顺军军纪开始出现问题(抢掠事件时有发生),但李自成已然志得意满。
他下令“追赃助饷”,拷掠明朝勋贵官僚,以充军需;
同时,着手草创大顺政权的官制,准备择日登基,昭告天下,接管这万里江山。
在他看来,明朝已亡,天下唾手可得。
然而,他并未意识到,攻克北京易,治理天下难,更未察觉到来自关外和西北那两个虎视眈眈的强大对手。
沈阳城,清宫。
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接到细作飞马传来的密报,反复确认后,猛地从座椅上站起,眼中爆射出骇人的精光,混合着狂喜、贪婪和冷酷。
他等待这一刻,已经等了太久!“明朝已亡,中原无主,此乃天赐良机于我大清!”
他立刻召集八旗王公贝勒,进行紧急军议。
大殿内,气氛狂热而肃杀。
多尔衮力排众议,决心倾国之力,趁中原混乱之机,大举入关,争夺天下!
八旗铁骑开始紧张的动员,粮草辎重迅速集结,战争的机器轰然启动。
范文程等汉臣则加紧起草檄文,打出“为尔等复君父之仇”的旗号,试图收买人心。
一头窥伺已久的猛虎,终于亮出了它锋利的獠牙。
南京城,秦淮河畔。
留都南京,此刻已乱作一团。
崇祯殉国的消息传来,犹如晴天霹雳,击碎了江南士大夫最后的幻想。
围绕拥立新君的问题,以史可法、姜曰广等为代表的“拥潞派”(主张拥立潞王朱常淓)和以马士英、阮大铖等为代表的“拥福派”(主张拥立福王朱由崧)展开了激烈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党争。
史可法等忠贞之士虽力主抗敌,整军经武,但在内斗掣肘和根深蒂固的颓靡风气下,难挽颓势。
最终,在马士英等人的运作和江北四镇军阀的支持下,福王朱由崧被拥立为帝,改元弘光,建立了南明第一个小朝廷。
然而,这个政权从诞生之初就充满了内部倾轧和腐败,如同一艘在惊涛骇浪中漏水严重的破船,前途黯淡。
各地州府,广袤乡村。
消息所到之处,无不引发巨大的混乱和恐慌。
明朝的旧臣、将领、士绅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抉择。
有人见风使舵,准备投降声势正盛的大顺政权;
有人心怀故国,试图南奔投靠弘光朝廷;
更多的人则是在观望、犹豫,惶惶不可终日,不知该将身家性命托付于谁。
地方秩序濒临崩溃,土匪蜂起,豪强割据,百姓流离失所,真正的乱世景象,开始无情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而在太原,朔方总兵府(原晋王府)内。
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陈远拿着那份由最精锐的夜不收拼死送回、还带着血腥气的密报,久久地站在巨大的北疆地图前,沉默不语。
地图上,代表大明朝廷的标记已经被他亲手抹去,取而代之的,是盘踞在北京的“大顺”、龟缩在南京的“南明”、雄踞关外的“大清”,以及……他自己控制的,连成一片的山西和河套地区。
他等待的“天下有变”,以最彻底、最惨烈的方式到来了。
旧的秩序已然崩塌,新的格局正在血与火中孕育。
这不再是边疆的摩擦或局部的叛乱,而是决定整个华夏民族命运的、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争霸!
秦玉凤、柳如是、苏婉清、赵胜等核心成员肃立一旁,神情复杂。
有对曾经效忠(哪怕是名义上)的王朝覆灭的一丝唏嘘和悲凉,但更多的,是对未来那深不可测的乱局的凝重。
以及……在陈远带领下历经磨砺、积蓄力量后,终于要登上这广阔舞台的一丝压抑不住的期待和豪情。
“皇帝死了,大明亡了。”
陈远终于转过身,声音平静,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地图上那片属于朔方的疆域。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乱世争雄了。
李自成在北京忙着登基,多尔衮在沈阳磨刀霍霍,南明在南京醉生梦死……而我们朔方,”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太原的位置,“我们准备好了吗?”
“时刻准备着!”
秦玉凤第一个踏前一步,英气的脸庞上战意燃烧,“末将麾下五万精锐,刀已出鞘,箭已上弦!只等都督一声令下!”
柳如是轻抚案上的《朔方新报》,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舆论已备,民心可用。
我朔方‘保境安民、开拓进取’之名,已广为人知。此刻正是昭告天下、阐明立场、吸引贤才之时。”
苏婉清沉稳接口:“府库充盈,粮草足备,可支撑大军长期征战。
山西民生已初步恢复,可为坚实后盾。”
赵胜、赵勇等将领也纷纷请战,士气高昂。
陈远看着这群与自己生死与共、共同缔造了朔方基业的伙伴,心中豪气顿生。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山川河流,声音陡然提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好!传我命令!”
“第一,全军缟素三日,祭奠崇祯皇帝,以示对前朝礼敬,占据道义高地。
同时,发布《告天下檄文》,痛陈明朝积弊以致亡国,揭露流寇(指李自成部)暴虐、建虏(指后金)凶残,申明我朔方军‘吊民伐罪、重整山河、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志!”
“第二,秦玉凤为主将,赵胜为副,即刻起,兵分两路:
一路东出太行,抢占井陉、娘子关等要隘,兵锋直指京畿,监视大顺军动向;
一路南下黄河,控制风陵渡、蒲津渡等渡口,隔岸观望中原局势,伺机而动!”
“第三,柳如是、苏婉清坐镇太原,总理后方,稳定人心,筹措军需,同时派精干人员,秘密南下江南,与南明内部有识之士接触,了解虚实,以为后用。”
“第四,加派斥候,严密监视关外清军一举一动!北线防御,交由巴特尔、额磷臣等盟军协助,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命令一条条下达,清晰而果断。
这不再是防御或小规模扩张,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逐鹿中原的战略部署!
“诸位!”
陈远目光如炬,扫视全场,“天下崩裂,群雄并起!
这既是前所未有的危局,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我朔方潜龙在渊,厚积薄发,今日,便是龙腾九天之时!
望诸位同心协力,共襄大业,在这乱世之中,杀出一条血路,为天下苍生,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愿随都督,共定天下!”众人齐声怒吼,声震屋瓦,一股磅礴的气势冲天而起!
龙潜于渊,终见风云际会;
天下震荡,方显英雄本色。
崇祯之死,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了连锁反应,将整个华夏大地投入了鼎沸的熔炉之中。
而一直在西北默默积蓄力量的朔方势力,这条潜藏已久的巨龙,终于昂起头颅,发出了震动天下的龙吟,正式加入了这场决定未来数百年国运的惨烈角逐!真正的乱世史诗,由此翻开血腥而壮阔的新篇章!
喜欢只手覆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只手覆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