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光线艰难地穿透厚重的冰层,在安全屋内投下斑驳的阴影。张杰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六个小时,他仔细检查着昨晚改造的监听设备,指尖轻轻拂过每一个焊点。这些用医疗听诊器和废弃电子元件拼凑而成的装置虽然简陋,却是他在黑暗中窥探外界的唯一窗口。失去外部探头后,他不得不重新调整监听策略,转而专注于深度分析现有的录音资料。
他反复播放着那段关键录音,试图从中找出更多线索。方舟计划公司永久除名,这些词汇在他脑海中反复盘旋。突然,他注意到一个之前被忽略的细节:在女声说到第三批次转运时,背景里传来一声轻微的机械提示音,音调短促而独特,带着某种电子设备特有的清脆。
这是...条形码扫描器的声音?张杰立即调出医疗设备数据库进行比对。果然,这个声音特征与医院库存管理系统的扫描器完全吻合。这个发现让他精神一振,这说明对方的物资管理相当规范,甚至可能保留了末世前的技术体系。能够在极寒环境下维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这个组织的技术水平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继续分析其他录音片段,在嘈杂的背景音中仔细分辨。终于,在一段看似无用的环境音中,他捕捉到了持续的低频嗡嗡声。发电机!而且是大型柴油发电机。这个发现让他心跳加速。能够维持大型发电机的运转,说明对方不仅拥有燃料储备,还具备专业维护能力。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低频噪音中偶尔夹杂着轻微的金属摩擦声,很可能是某种大型机械在运转。
就在他沉浸在这些发现中时,门外传来约定的敲门声。张杰迅速收起设备,透过观察孔确认是李婉后,才打开内侧的隔离门。今天她的状态明显好转,冻伤处已经结痂,走路也不再跛行。
张医生,我今天特意绕到物业办公室那边,找到了一些可能有用的东西。她递过来一叠文件,最上面是几张泛黄的图纸。她的手指在递送时微微发抖,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激动。
张杰接过图纸,眼神顿时凝固了。这是大楼最初的建设蓝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地下二层还有一个隐蔽的空间,入口隐藏在停车场东侧的设备间后面。图纸上用红笔标注着应急避难所,容量标注为200人。更令人震惊的是,图纸显示这个避难所配备了独立的生命维持系统,包括空气循环装置和水处理设备。
这份图纸...张杰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你是在哪里找到的?
在物业经理的保险柜里。李婉解释道,声音因为寒冷而略显颤抖,我记得灾难前看到过他整理这些文件,就试着去找找看。保险柜被撬开了,但这些东西还在。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得意,显然对自己的发现感到自豪。
张杰快速翻阅着其他文件,发现了一份物资清单,上面记录着避难所内储备的物资:柴油发电机两台、应急食品足够200人使用三个月、医疗物资若干。最让他注意的是清单末尾手写的一行小字:通风系统独立,接入市政管网。
市政管网...张杰若有所思,也就是说,他们的通风系统可能通往其他建筑。这个发现意味着对方的势力范围可能远超这栋大楼。如果通风系统真的连接着市政管网,那么这个组织可能控制着更大范围的区域。
就在这时,一直昏睡的孩子突然发出细微的呓语。张杰立即上前检查,发现孩子的体温已经回升到36.2c,虽然仍低于正常值,但已经脱离生命危险。更令人惊喜的是,孩子竟然能对声音做出反应了,当张杰轻声呼唤时,他的眼皮微微颤动。
他...他是不是好点了?李婉激动地捂住嘴,眼眶瞬间泛红。这是多日来她第一次看到孩子出现明显的好转迹象。
情况在好转,但还需要观察。张杰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但语气明显缓和了些,你做得很好,这些图纸很有价值。他注意到孩子的手指颜色已经恢复正常,冻伤最严重的部位也开始结痂,这都是良好的征兆。
他取出一包压缩饼干和一瓶维生素片递给李婉:这是你应得的报酬。另外,从今天开始,你每天可以在这里待两个小时照顾孩子。这个决定既是对李婉的奖励,也是出于实际考虑——有母亲在身边,对孩子的康复更有利。
李婉接过物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这是末日以来她第一次感受到希望的曙光。她小心翼翼地靠近孩子,轻轻抚摸着他的额头,嘴里喃喃说着安慰的话。
待李婉平静下来后,张杰指着图纸上的通风系统示意图说:我需要你继续观察,但这次目标更明确。重点注意两个地方:一是地下二层东侧设备间,二是大楼外围的通风口。
通风口?李婉有些困惑,她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努力集中注意力。
没错。张杰在图纸上指出几个位置,按照设计,应急避难所的通风系统应该有自己的外部出口。找到这些出口,我们就能推断出他们的活动范围。他特别标注了三个可能的位置:大楼西侧的绿化带、地下车库出口附近,以及相邻商业楼的天台。
李婉认真记下这些位置,眼神中重新燃起了斗志。她知道,这些任务不仅关系到孩子的生存,也关系到他们所有人的未来。
李婉离开后,张杰立即着手研究图纸上的通风系统。他发现这个系统设计得相当精密,不仅有自己的过滤装置,还配备了备用电源。更值得注意的是,图纸显示通风管道可以通往相邻的三栋建筑。这意味着,如果对方真的控制了整个通风系统,那么他们的活动范围可能覆盖整个街区。
难怪他们能维持这么久的运作。张杰喃喃自语。他在日志上详细记录下这个发现,并开始绘制可能的通风管网路线图。如果他的推测正确,那么这个组织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构建了一个地下的生存网络。
傍晚时分,张杰正在整理收集到的情报,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异响。不是李婉约定的敲门声,而是某种物体拖行的声音,夹杂着沉重的喘息。他立即警觉地拿起武器,透过观察孔向外望去。
只见一个身影踉跄地倒在门前,是803的那个独居老人。他的状况看起来很不好,脸色惨白,呼吸急促,嘴角还带着血迹。老人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艰难地塞进门缝,然后便昏死过去。
张杰犹豫了片刻。理智告诉他不要轻易开门,但医生的本能让他无法见死不救。最终,他决定采取折中方案。他先通过门上的小窗口给老人注射了一剂强心针,待老人恢复些许意识后,才谨慎地打开内侧隔离门。
别...别出来...老人虚弱地摆手,声音断断续续,他们...在监视...
张杰心中一凛,立即退回安全区域:谁在监视?
穿蓝制服的人...老人喘着气说,每说几个字就要停下来喘息,他们在找...找这个...他指了指刚才塞进门缝的东西。
张杰用长柄夹取回那个物品,发现是一个军用级别的加密U盘。这是?
物业经理...临终前交给我的...老人断断续续地说,他的瞳孔已经开始涣散,他说...这里面有...真相...
就在这时,楼道里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老人用尽最后力气挥手:快关门!别管我!
张杰咬咬牙,迅速关上隔离门。透过观察孔,他看见两个穿蓝色制服的人出现在楼道尽头。他们检查了一下老人的状况,简单交流几句后,便将老人抬走了。整个过程干净利落,训练有素。
张杰注意到他们佩戴着统一的装备,防寒服外挂着各种专业工具,行动时保持着完美的战术队形。这更加印证了他的判断:对方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团体,其专业程度远超普通幸存者。
待楼道恢复安静后,张杰立即将U盘插入经过电磁屏蔽的平板电脑。里面只有一个加密视频文件,拍摄时间显示是灾难发生后的第七天。
视频中,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坐在物业办公室里,脸色苍白但神情镇定:如果你看到这段视频,说明我已经不在了。我是这座小区的开发商,也是方舟计划的知情者...
接下来的内容让张杰震惊。原来所谓的方舟计划是一个私人避难所项目,专为富人和精英阶层准备。他们早在灾难前就做好了充分准备,囤积了大量物资,建造了完善的避难设施。更可怕的是,视频中提到这个计划背后有一个名为新纪元的组织在操控。
...他们不在乎普通人的死活,只想建立所谓的纯净世界视频中的男子苦笑,我原本也是其中一员,直到我意识到这个计划的残酷性。记住,不要相信任何人,特别是...
视频到这里突然中断,最后几秒钟的画面剧烈晃动,似乎拍摄者遭到了袭击。在最后定格的面面上,张杰注意到办公室窗外有几个模糊的身影,都穿着同样的蓝色制服。
张杰反复播放最后那段话,试图听清那个关键的名字,但杂音太大,始终无法分辨。不过,现有的信息已经足够让他重新评估局势。如果视频内容属实,那么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的幸存者组织,而是一个早有预谋的精英团体。
他走到窗前,望着外面冰封的世界。雪花依旧在飘落,但此刻在他眼中,这片白色掩盖的不再只是严寒,还有更加危险的阴谋。远处的建筑物在冰雪中若隐若现,也许其中就隐藏着新纪元的更多据点。
新纪元...他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眼神逐渐坚定。作为一个医生,他见识过太多生命的脆弱,也深知人性的复杂。但这个组织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他对人性的认知底线。
无论前方有什么在等待,他都必须继续前进。这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揭开隐藏在冰雪下的真相。在这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他要用医生的双手,解剖出最后的真实。
夜色渐深,张杰开始制定新的计划。图纸、U盘、监听记录...所有的线索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地下那个神秘的避难所。他知道,是时候主动出击了。但这一次,他不仅要准备好武器和装备,更要准备好面对可能颠覆认知的真相。
在开始行动前,他还有最后一项准备工作要做。张杰打开医疗箱,取出几支肾上腺素和强心剂,小心地封装在特制的保温盒里。在这个冰封的世界里,这些救命的药物可能比任何武器都重要。同时,他也准备好了麻醉剂和镇静剂,既为救人,也为防身。
当月光透过冰层,在屋内洒下清冷的光辉时,张杰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他的眼神坚定而清澈,就像手术台前那个永远冷静的外科医生。只不过这一次,他要解剖的不是人体,而是这个冰雪覆盖下的残酷真相。
喜欢冰封纪元之我的小屋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冰封纪元之我的小屋能升级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