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的光晕在墨衡摊开的古老典籍上摇曳,将那几行新近辨识出的字句映照得愈发惊心:“金石导引,非仅镇之,亦可激之……然需辨能量之性质,阳亢则抑,阴郁则疏,失衡则危。”
他的指尖重重按在“亦可激之”四个字上。先前只以为这石窟群是古人“镇脉”之所,用以安抚地脉异常,如今看来,它更像一个……开关,或者说,一个具备双向调节功能的阀门。结合石岳持续汇报的岩壁升温、能量场基底强度稳步提升三成以及那间歇性出现的高频震颤,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浮上心头:这古老的设施不仅在被“唤醒”,更可能正在被某种力量,或者按照它自身预设的某种“协议”,推向“激活”状态。
“先生。”石岳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惊疑,从通道口传来,他手中拿着最新的记录皮纸,“谐振腔室区域的岩壁温度,攀升速度比之前又快了一分。而且,那种高频震颤……它不再是完全间歇性的了,虽然依旧不规则,但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加。能量场的基底强度,依旧在缓慢而坚定地上升。”
墨衡接过皮纸,上面的曲线如同躁动不安的蛇,蜿蜒攀升,那些代表高频震颤的细密毛刺,变得更加密集。“持续监测,任何微小变化都要记录。尤其是那种震颤的模式,尝试分析它是否有规律可循。”他的声音低沉,目光扫过皮纸上那些冰冷的数字和曲线,它们仿佛正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庞大的意志正在逐渐苏醒。
“是。”石岳应声,脸上带着对未知现象的敬畏与不安,转身再次投入昏暗的通道深处。
墨衡坐回案前,提起笔,准备将这一最新发现与推测尽快告知崔婉宁。古籍的警示,观测到的不稳定激活迹象,李三那指向核心权限冲突的呓语……所有的线索都交织在一起,指向一个远超他们当前理解能力的、正在启动的智能系统。而他们,正站在这个系统的边缘,甚至可能已经触动了它的某些运行机制。
笔尖刚触及纸面,一阵极其微弱,却仿佛直接作用于骨髓深处的嗡鸣,再次从脚下岩层传来。油灯的火苗随之剧烈地抖动了一下,拉长出诡异的影子。这一次,嗡鸣持续了约莫两息时间,才缓缓平息,但空气中似乎残留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滞涩感,仿佛空间的密度都发生了细微的改变。
墨衡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向学员们休息的区域。
李三依旧蜷缩在角落的铺位上,双目紧闭,但整张脸都扭曲着,汗水浸湿了额发。他的嘴唇无声地翕动,墨衡靠近些,才勉强捕捉到几个破碎的音节:“……坐标……偏移确认……协议层……排斥反应……警告……” 他紧握的拳头上,那枚晶片正散发着一种不祥的、急促闪烁的蓝光,其明灭的频率,竟隐隐与方才那阵嗡鸣的残余波动契合!
而更令墨衡心头一沉的是,他看到另外两名被标记的“载体”学员,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应,一人捂着耳朵,面露痛苦,另一人则眼神涣散,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动着什么抽象的线条。即便是石岳和其他普通匠人出身的学员,也或多或少流露出不适,有人按着太阳穴,有人疑惑地看向岩壁,显然都感知到了刚才的异常。
“记录!”墨衡的声音在寂静下来的石窟中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所有人,尽可能回忆并描述刚才那一瞬间的感受,任何细节都不要遗漏。石岳,重点记录李三和两位载体学员的反应,包括他们任何细微的动作或呓语。”
他首先看向那两名刚刚缓过气来的“载体”学员。其中一人,面色苍白,声音带着颤抖:“像…像是有无数根烧红的针,猛地刺进脑袋里…然后是一片混乱的光和声音,什么都分辨不清,只有…只有一种要被撕碎的感觉…”
另一人则喘息着补充:“不完全是痛苦…还有一种…被窥视的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扫描我的…内部…”
墨衡的心沉了下去。这不再是单纯的能量冲击,更像是一种针对性的、带有某种“辨识”或“检验”意图的交互!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李三,投向那枚闪烁不定的晶片。这枚来自异世、与林沐然意识紧密相连的晶片,以及李三这个特殊的融合体,在这个正在激活的古老设施面前,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是钥匙,是信标,还是……需要被清除的“未授权访问”?
他示意石岳照顾好李三和其他状态不佳的学员,自己则退回到通道中,目光锐利地扫过休息区。他看到赵三在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看似疲惫地闭目养神,但墨衡敏锐地注意到,对方的指尖正极其轻微地在膝盖上敲击着,那节奏……似乎带着某种刻意,不像无意识的动作。
怀疑的种子一旦落下,便迅速生根发芽。墨衡不动声色,仿佛只是例行巡视,目光并未在赵三身上过多停留,内心却已翻涌起惊涛骇浪。内部有眼线,外部有虎视眈眈的科技监,而脚下,是一个正在加速启动、意图不明的古代系统。这三重压力,正将他和他的“地下学院”推向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他必须尽快联系崔婉宁。
…
汴京,崔婉宁的秘密据点。
烛火稳定地燃烧着,将她面前数张摊开的羊皮纸映照得一片昏黄。一张是叠加推演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从墨衡处传来的最新信息:谐振腔室的持续升温、能量场基底强度提升、高频震颤的出现、李三关于“坐标偏移”和“协议排斥”的呓语,以及墨衡基于古籍“亦可激之”得出的“设施激活”推测。另一张,则是她根据范氏网络搜集的西北古老地方志与祭祀遗址残卷,自行绘制的、与“曦和”网络基点星图对应的遗址分布图。
她的指尖在两张图之间移动,眉头紧锁。墨衡的发现,与她之前关于“曦和”网络具备文化渗透机制的推测相互印证。这个古老的文明,不仅留下了物理上的修复网络节点,更预设了一套复杂的激活与响应机制,其中可能包含了能量引导、意识交互甚至文化层面的信息播种。李三和那枚晶片,很可能就是触发或介入这套机制的关键变量。
而“镇脉法”古籍中“亦可激之”的记载,以及需要辨别能量“性质”的警告,则从另一个维度揭示了古人可能已经接触并试图理解、甚至有限度地利用这套系统。只是他们的认知体系,似乎更侧重于能量的“阴阳”、“亢郁”等性质,而李三呓语中的“协议”、“权限”、“坐标”等概念,则指向了一个更为精密、更具智能性的规则体系。这其中的认知维度差异,或许正是古人未能完全掌控,甚至最终导致相关秘法失传的原因之一。
“古老的设施正在被激活……遵循着某种‘协议’……李三的意识与晶片是重要的介入点……” 崔婉宁喃喃自语,在羊皮纸的空白处写下这几个关键词,并用线条将它们连接起来。这像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谜题,每一步探索都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
就在这时,她安插在科技监外围的眼线传来了加密信息。信息很简短,却让她瞬间绷紧了神经:监正徐若清已根据太学算学博士对李三所书“异域符号”的鉴定结果——确认为“结构严谨、体系高深之算学”,判定边境事态涉及可能动摇知识根基的“异端体系”,已紧急增派三组精干人员,携带更专业的勘验器具,前往边境交流区。指令要求:加强对墨家相关人员,尤其是李三的监控;尽可能获取更多“异域符号”样本;评估该知识体系的传播风险与可控性。
“动作好快……” 崔婉宁深吸一口气。科技监的反应速度和重视程度,超出了她的预期。徐若清显然意识到了李三和他所携带知识的重要性,这已不仅仅是关于“异常现象”的监管,更是对一种陌生而强大的知识体系的警惕与审视。
她立刻提笔,将科技监的最新动向、自己对“设施激活”与“曦和协议”关联的最新分析,以及加强隐蔽、谨慎应对的建议,浓缩成一份密信,通过紧急渠道发往边境墨衡处。
风暴正在加速形成。古老的系统在苏醒,体制的监控在收紧,而关键的“载体”李三,其意识状态却在持续恶化。崔婉宁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她不知道墨衡在边境能否在这三重夹击下,找到与古老系统安全交互的方式,或者至少,在风暴彻底爆发前,保全那微弱的文明火种。
…
边境交流区,废弃石窟群深处。
墨衡收到了崔婉宁的密信。他快速阅读着上面的内容,脸色愈发凝重。科技监增派的力量不日即至,而崔婉宁关于“设施激活”与“曦和协议”的分析,更是让他确认了之前的担忧。
他走出临时书房,再次来到能够遥望谐振腔室入口的通道位置。石岳正在那里紧张地监测着。
“情况如何?”
“温度还在缓慢上升,先生。高频震颤的频率……似乎稳定在了一个新的水平,不再回落了。能量场的基底强度,也比半个时辰前又提升了大约半成。”石岳指着探测装置屏幕上那令人不安的波形和数据,“而且……您听。”
墨衡凝神细听。除了石窟深处固有的、几乎已成背景音的微弱嗡鸣外,似乎还有一种更低沉、更难以捕捉的震动,从岩层极深处传来,仿佛巨兽沉睡时的鼾声。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在石窟外围警戒的学员匆匆跑来,压低声音道:“先生,外面传来消息,说是有一队穿着科技监服饰的人,已经到了交流区,正在与西夏方面接洽,看样子很快就要开始巡查了。”
压力骤然迫近。
墨衡看了一眼休息区方向。李三似乎因为持续的消耗而陷入了昏睡,但紧皱的眉头和偶尔的肢体抽搐显示他的意识深处依旧不平静。赵三则已经站起身,看似随意地整理着衣物,目光却不时瞥向通道入口方向。
“石岳,停止一切非必要的能量探测,将主要设备转移到备用隐藏点。”墨衡迅速下令,“所有学员,没有我的允许,不得离开当前区域,不得与外来者交谈。如果有人问起,就说我们在进行传统的墨家机关术研修,因部分学员身体不适,在此静养。”
“是!”石岳和那名警戒学员凛然应命,立刻分头行动。
墨衡则转身,走向石窟更深处,那里有一些更为古老、几乎被遗忘的岔道。他需要为可能到来的搜查准备更多的缓冲空间,也需要思考,当科技监的官员直面这正在苏醒的古老设施,以及状态异常的李三时,会发生什么。是触发更剧烈的系统反应,还是……成为这个古老系统验证其“协议”的又一个测试案例?
他抚摸着腰间那卷记载着“镇脉法”的古老典籍抄本,感受着脚下岩层传来的、越来越清晰的温热与震动。山雨欲来,风已满楼。而这一次,风暴眼,似乎正牢牢锁定在这片幽深的石窟群。时间,真的不多了。
喜欢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