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字...”
钟鸣用手指着,然后侧过头对孩子们笑道:“有哪个同学能拼出来吗?”
话音一落,就有同学举起了手。
而且不止一位,分别是王林、谢运、陈丫丫、刘寄奴。
但刘寄奴很快就把手放下了。
见此,钟鸣也是心领神会的笑了笑。
这孩子是见另外有几位同学也举手,所以就干脆不和他们争了。
他,肯定是会拼的。
所以钟鸣看着举手的三位同学笑道:
“你们三个谁来呢?”
王林扬起下巴,“先生,我来!”
谢运同样不甘示弱,“先生,我先举手的!”
陈丫丫默默把手放下,退出了这场争抢。
钟鸣笑着抬起手,
“刚好三个字,你们就一人拼一个吧!”
随后王林直接站了起来:
“先生,我先来,第一个字是‘静’,鸡、应、静!”
“很好!”
钟鸣满意的点点头,“下一个!”
谢运紧跟着站了起来,“先生,这个念‘夜’,就是整体认读音节ye,第四声!”
钟鸣露出赞赏的表情,“非常棒!”
最后陈丫丫站了起来,声音没有之前两个洪亮:“先生,那个念‘思’,也是整体认读音节,平舌音si,第一声...”
钟鸣竖起了大拇指,赞道:
“三位同学都全对!”
钟鸣看着黑板上的诗笑道:
“看来有一些同学已经具备了自主拼字的能力了,在这么短的时间能做到这样可不容易,大家请给这几位同学掌声!”
啪啪...
教室里随即响起了响亮的掌声。
“好!”
钟鸣指着诗的第一句:“接下来我先带同学们读一遍,然后再来逐字的拼读!”
说完,钟鸣的指尖随语句滑动:
“床前明月光。”
孩子跟着念道,“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明朝才子王世懋在他的《艺圃撷馀》中曾评价过李白和王昌龄,大致意思是:唐朝写绝句的诗人中,李白和王昌龄二家造诣最高,但李白的显得更自然,所以李应该在王之上。
这个评论是一家之言,具体得看个人的喜爱。
但毫无争议的是,《静夜思》确实是一首自然至极的诗。
语句那么简单,忧愁那么浓厚。
有这样一个短故事:
一个没读过书的文盲,在路上偶然间听见一个离家的游子吟唱了一遍这首诗,三十年后的某一个夜晚,他吃完晚饭后坐在家门口。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忽然情不自禁的来上一句:
“床前明月光......”
这话夸张吗?
不一定,钟鸣觉得还是有这个可能的。
念了一遍后钟鸣问道:
“同学们理解这位诗的意思吗?”
孩子们眼巴巴的看着他,都没有说话。
不是没有懂,
而是念了一遍之后有点走神了。
钟鸣笑道,“哈哈,看来大家对这首诗都有感觉的呢,很好,来,让我们一句一句的看!”
床前明月光...
“大家说,这句是什么意思啊?”
整首诗的意思没人回答,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很快就有同学说了出来。
“我知道,是月亮落在了床前!”
“什么月亮,那是月光...”
闻言,钟鸣笑了起来:
“哈哈,确实是月光落了下来,但不是落在床上,这里的‘床’指的是‘井’!”
同学们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啊,床怎么会是井呢?”
“这...这不对啊!”
见孩子们这样的反应,钟鸣忽然意识到‘床’的确切含义,其实并不影响他们理解这一首诗。
诗人纠结的也不是月光下的景,他想表达的肯定是人,以及人的感情。
床也罢,井也罢,都是次要。
这样看来,对于这些异界的小朋友来说,简单流畅其实更好。
所以钟鸣接下来说道:
“同学们不用再纠结这个问题,床可以,井可以,窗户也可以,看到这首诗你想到什么最有感觉,那它就是什么!”
随即指着诗句正式解释道:
“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
疑是地上霜...
“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举头望明月...
“我抬起头来,看着天空中的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钟鸣一赏析完,孩子们一时间都失了神。
其中那个叫陆残的孩子,眼里波光粼粼,竟已是堆满了泪水。
另外还有刘寄奴...
十几天前,他也是个没家的孩子。
家乡,一个家一个乡。
提起它,有人在意的是熟悉的环境,有人想念的是熟悉的人,还有人想起的,是那一片的朦朦胧胧...
钟鸣是一个先生,也是一个学生。
他在教授这首诗的过程里,感受到了一些作为学生时所未曾感受到的情感——与文章所共情。
原来这些标记了‘全文背诵’的文章,其实不需要刻意的去背啊!
钟鸣摸了摸自己的白胡子,心想:
“老了的感觉是很复杂的。”
看着愁容满面的孩子们,钟鸣摆摆手笑道:“同学们还小,这些忧愁的情绪感受感受就好了,哪能真带入进去?”
说着,他特意看了看陆残。
“不管以前发生什么,都已经过去了,那是不能改变的,以后怎么样自己说的才算。”
说完这些,他指着黑板:
“好,闲话不多说,让我们回到文章上,接下来我们争取把每个字的拼音都学会!”
...
散学后,
钟鸣摸了摸沉默不言的男孩的脑袋:“寄奴,怎么了,是想家了吗?”
男孩忙摇头:
“没呢,先生,我以前没家...”
钟鸣想了想,平淡的说道:
“你现在还小,但我仍想和你说,你想不想知道自己的身世?”
这话让男孩心里一抖:
“先...先生?”
他的眼中充满了不解,自己和先生才认识十来天,他如何能知道自己的身世?
钟鸣只是笑了笑,
“先生我以前认识的人呐,通常会觉得孩子知道的越少越好,怕他们知道的多会伤害自己”
“但先生不这样认为,同时我也相信你,要是你真想了解自己的过去,先生就会告诉你!”
男孩沉默不语,开始思考。
钟鸣也是一言不发的走着,留给这孩子慢慢的思考的时间。
快到家的时候。
男孩抬头,脸上挂着笑容:
“先生您不用告诉我,寄奴觉得以前的事不是那么的重要!”
…
…
喜欢魂穿变老头,我靠教语文成圣人!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魂穿变老头,我靠教语文成圣人!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