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
这是钟鸣要给孩子们上的文章,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篇。
王戎,字濬冲。琅琊郡临沂县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自少神采秀美,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着称,以聪颖知名,为父辈好友、名士阮籍器重,后人视之为玄学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
这些,孩子们不必去了解。
课文里出现的人物若是历史名人,给孩子们介绍些身份背景固然是好的 —— 毕竟这些人物在以后的学习中,往往还有机会再次遇见,提前有个印象能帮他们更好地衔接知识。
如果要介绍“竹林七贤”,那就得大概介绍一下其他六贤,并且简单说一下他们的历史背景,这些人文信息显然是无迹可查的。
所以在这个世界,王戎就只能是一个名字了。
例如钟鸣现在说的就是: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王戎的孩子......”
此刻的王戎,对孩子们而言就是一个亲切的名字,不用背负多余的背景信息,听着就像在听同龄的孩子的故事。
接着,钟鸣缓缓念道: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念完,他停下来笑着解释:“这句话大家读起来应该都不费劲,唯一可能有点陌生的,就是‘尝’这个字......它在这里,乃是‘曾经’的意思!”
【尝趋百里外】
【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求古仁人之心】
...
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字,在以后的很多文章里都会遇到,所以钟鸣这才特意提出来强化记忆。而且在明白了这个字的意思之后,这段话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也就不再有什么难度了。
很快就他们就主动翻译: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几个小孩一起出去游玩。”
钟鸣含笑点头,接着念: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这段话虽说是文言文,但实际上和以白话叙述差不了多少,一说出来就没有谁是听不懂的。
毕竟是‘世说新语’。
【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结满了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钟鸣见孩子们都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笑着问道:“有没有不能翻译这段话的同学?”
所有人都摇了摇头。
钟鸣点头,接着念道: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念完这句,他接着问道;
“好,这是最后一句,有没有同学起来说一说?”
“唰!”
立即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速度之快甚至响起了风声。
钟鸣笑道:
“王林同学好像有些急切哩!”
王林站了起来,眼睛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第四组第一排的方向——正是冯一一的位置,随即笑了笑:
“嘿嘿......不急不急!”
见状,钟鸣心里了然。
这小子是有忍不住与人攀比起来了。
之前冯一一成为第一个集到二十分的同学,钟鸣当堂许诺完成她一个愿望,那一幕可以说让很多孩子都羡慕起来,其中自然包括喜欢出风头的王林。
不就是二十分吗?我也能!
他现在是十八分,仅差两次表现的机会。
钟鸣轻声说道:“好,那就请你说说刚才内容的含义,以及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王林点点头,缓缓道:
“那才那段话的意思就是:【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其他人摘来一尝,发现确实如此,就都信服了!】”
钟鸣含笑点头:“不错,全对!”
王林接着说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样,看见好处就着急跑过去摘,得先动脑子想一想!你想啊,路边的东西,来往的人那么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人摘光了,怎么还会挂满枝头,甚至把树枝都压弯呢?王戎就是因为多思考了这一步,才没像其他人一样白忙活一场。”
说完这些,他笑着补充一句:“嘿嘿嘿,不愧是我们王家人,就是有眼力!”
堂下大多数同学听了面面相觑。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可以明白刚才这篇文章的意思,但是如果想和王林一样,不但将刚才的话的意思都翻译出来,而且还把其中的道理解析的如此透彻,也是做不到的。
谢运也可以,但是可答可不答。
冯一一同样可以,但刚才王林品析的时候,她同样听得非常认真。
刘寄奴或许可以,但他一般不会主动回答。
剩余同学的水平,则是那种可以支支吾吾的说一部分,但是只通大意,难以详解。
天赋不同,大抵就是如此。
但是语文不同于其它科目,现在展现的天赋更强的同学,并不代表以后成就的高低。现在暂时显露风头的同学,不见得以后还会引领风骚。
钟鸣看着他的学生们,笑道:“哈哈,王林同学的表现怎么样?”
很多孩子开口道:
“非常棒!”
“这小子简直是个天才!”
“他牛逼!”
听着这些不绝于耳的赞美声,王林嘴角翘了起来,回头抛出一个挑衅的眼神。
谢运翻了一个白眼,不语。
钟鸣拿起笔,给王林加了一分。
随后他抬起头,问道:
“今天有没有同学写了白话诗的?”
此话一出,刚才还热闹着私塾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孩子们左顾右盼,不时小声询问与自己临近的同学。
片刻后,一男孩举起了手。
钟鸣眼前一亮,抬手笑道:
“不病,你写了一首诗?”
男孩站了起来,模样有些羞怯,他并不是常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因此比起王林他们来说,状态是要紧张一些。
“嗯,昨晚刚写的......”
钟鸣抚须笑道:“好,那就请你上来,把你的诗写在黑板上!”
男孩上台拿起粉笔,开始写字。
...
...
喜欢魂穿变老头,我靠教语文成圣人!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魂穿变老头,我靠教语文成圣人!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