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澜站在文渊阁地窖入口,手中紧握那枚铜牌。昨夜北方黑雾中的幽光还在他脑海中闪现,但他没有时间犹豫。萧砚已经动手,京城文脉正在被侵蚀,每一刻都可能崩塌。
他推开地窖石门,火把的光映出墙上的文气符线。九名刺客盘坐在阵位上,气息紊乱,有人额头渗出血丝。这是第三次试阵,前两次都有人昏倒。
“开始。”沈明澜走入阵眼,竹简玉佩悬浮而起,识海中系统瞬间激活。【知识萃取】启动,《墨子·备城门》的文字流转而出,化作一道道金纹刻入地面。他将太极文宫的运转节奏导入阵法核心,以浩然长虹为引,连接每一名刺客的文宫节点。
“守住一点,不要强撑。”他说。
第一个呼吸过去,刺客们的文气开始颤抖。第二个呼吸,三人嘴角溢血。沈明澜立刻调出《黄帝内经》中的调息法门,文宫微动,温和文气如细流般注入众人经脉。这一次,没人倒下。
第三个呼吸,第九个呼吸,第十五个呼吸……
九人同时睁眼,掌心文气凝聚成点,顺着阵纹汇入中央。一张金色光网缓缓升起,虽薄如蝉翼,却将地窖内的阴冷邪气逼退三尺。
“成了。”一名刺客低声说,声音带着喘息。
沈明澜点头,却没有放松。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萧砚的文宫能吞噬“道”,单靠一道金网挡不住那种力量。他们需要更多屏障,更多协同,更多能承载非常之道的知识。
他走出地窖,直奔后院工坊。
百名寒门学子正围在长桌前忙碌。纸张一张张铺开,上面是统一刻印的“守”“正”“清”三字篆文。这些是第一批标准化符咒模板,由文气较强的学子集中灌注,其他人负责拓印分发。
“纸张导文性如何?”他问。
一名学生抬头,“回大人,用桑麻混圣泉水造的纸,比普通宣纸多撑住两轮文气注入。”
沈明澜伸手摸了摸纸面,微凉,有轻微震感。这是文气滞留的表现。他取出一枚玉镇压在纸上,催动文宫一丝文气渗透进去。刹那间,整张纸泛起淡淡金光,持续了足足十息才熄灭。
“可以量产。”他说。
命令下达,工坊灯火彻夜未熄。学生们轮班作业,有人负责造纸,有人刻版,有人灌注文气。到第三日清晨,第一批三千张符咒完成。夜间悬挂在文渊阁四周,自发亮起微光,形成一层低阶护罩。当蚀月教探子再度靠近时,刚踏入范围便发出惨叫,皮肤冒烟,仓皇逃窜。
消息传来,沈明澜站在屋檐下,看着那些微微发光的符纸随风轻晃。这不是胜利,但至少证明了一件事——文明的力量,不该只属于少数人。只要方法得当,千人万人也能成为防线的一部分。
他转身走向水利工房。
瘸腿老儒正弯腰调试一架翻土犁,几个弟子围在一旁记录数据。这张犁是根据《水经注》残卷复原的古代农具,用于探测地下暗渠走向。但就在昨日,他们在拆解齿轮时发现内部铰链结构异常精密,完全超出农耕所需。
“大人来了。”老儒抬头,擦了擦手。
沈明澜走近,目光落在那组齿轮上。齿距规整,咬合严密,更像是某种机关锁的核心部件。
“您怎么看?”老儒低声问。
沈明澜没答,而是从怀中取出林玄机曾悄悄交给他的墨家机关锁。那是一块青铜打造的环形锁芯,表面刻满细密纹路。他将它靠近齿轮。
咔。
一声轻响。
两者并未接触,却在同一瞬间震颤起来。紧接着,老儒从贴身衣袋里摸出半块玉佩,边缘带着锯齿状缺口。他迟疑着将玉佩递近。
当玉佩靠近机关锁时,空中忽然浮现出一段模糊投影——一条蜿蜒通道,尽头是一座废弃祭台,上方悬浮着一块残破石碑,刻着四个古字:**文枢归位**。
沈明澜瞳孔一缩。
识海中,系统自动标注:【文明共鸣领域·次级锚点】。
这不是巧合。首辅府改建、地眼机关、墨家遗物、玉佩残片……所有线索指向同一个地方。那个祭台,很可能是前朝文脉中枢的备份节点,也是通往皇宫藏书殿的关键路径。
“您认得这块玉佩吗?”他问。
老儒摇头,又点头。“三十年前,我在首辅府当差时见过类似的图纸。当时说是用来控制地底文气流向的枢纽装置。后来工程中断,资料全毁。我只偷偷留下这半块玉佩做纪念……没想到……”
他声音发抖,“林先生当年送我这机关锁,说是防身之物。原来他是知道什么?”
沈明澜沉默。
林玄机,萧砚的谋士,实则是文脉守护者的卧底。他早已布局多年,甚至不惜弑师夺卷。如今两件信物相合,揭示出一条隐藏机关路线,说明他早就在等一个人,能把这条线接上。
而这个人,现在就站在这里。
“地图能补全吗?”沈明澜问。
“能!”老儒猛地站直身体,顾不得腿伤,“我们连夜测绘,结合《水经注》和旧府图志,三天内可绘出完整路径!”
“好。”沈明澜握紧机关锁,“我要知道每一个转角,每一处机关位置,不能有任何遗漏。”
他离开工房,回到地窖。
刺客组织已分成三班轮值,文气锁阵每日演练两次,维持时间从一刻钟提升至半炷香。有两人开始尝试加入第二层共振,若成功,防御强度将翻倍。
寒门学子那边,符咒产量突破五千张,部分被送往周边村落,贴于学堂门窗之上。昨夜已有三个村子报告,夜间邪祟退散,孩童诵读声更清晰。
一切都在推进。
但他知道,时间不多了。
他盘坐于地窖中央,闭目凝神。识海中,文宫巨龙静静盘旋,鳞片由篆字组成,双目如星宿流转。他调动系统,将《诸子百家》残卷逐一过筛,寻找能对抗“吞噬之道”的典籍意境。
《庄子》可用,但只能短暂抗衡。
《韩非子》的法势之理,或许能构建规则牢笼。
《鬼谷子》纵横捭阖,适合扰乱对方文气节奏。
他还缺一把真正的利刃。
就在这时,头顶传来急促脚步声。
一名学子冲下来,脸色发白:“大人!猎户送来急报,北方三十里外,一座废弃书院突然自燃,火中浮现黑色符文,像是……召唤阵!”
沈明澜睁开眼。
他知道,萧砚已经开始行动。
他起身,走到墙边摊开地图,手指划过那条由玉佩与机关锁投影出的隐秘通道。从江南出发,经地下暗渠,直达京城祭台。那里是次级锚点,也是反击的第一步。
“通知所有人。”他说,“文气锁阵今晚加练一轮。符咒优先装备前线民卫队。瘸腿老儒团队明日交出完整路线图。”
学子领命而去。
地窖重归安静。
沈明澜站在地图前,指尖停留在祭台标记上。火把光影跳动,照着他半边脸明半边脸暗。
远处,工坊的活字印刷机仍在运转,木板撞击声清脆不断。
近处,地窖角落的符纸堆叠如山,边缘微微发亮。
头顶,文渊阁的钟声敲过三响,已是深夜。
他抬起手,轻轻抚过竹简玉佩。
玉佩温润,却隐隐发烫。
就像某种预兆。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
而现在,他们终于有了迎战的资格。
他转身走向兵器架,取下一柄无锋木剑。这不是用来杀人的武器,而是文宫共鸣的媒介。明天,他要亲自带队演练新阵型,把最后一批学子也纳入防御体系。
文明若断,必有裂痕。
但他们,要把这道缝,死死堵住。
木剑入手的瞬间,识海文宫猛然一震。
巨龙睁眼。
喜欢文宫觉醒:赘婿的万古传承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文宫觉醒:赘婿的万古传承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