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的嫂子似乎并不在意,看来平时关系不错。
她的语气里透露出一种家人之间的亲昵和玩笑,浑不在意的说:“知道了,知道了,谁让你平时咋咋呼呼的,”
这句话仿佛是在说,杨雪平时的夸张表现已经让大家习惯了她的“表演”,所以这次误解也不过是日常小插曲之一。
不过也显示出他们之间深厚的亲情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
小姑子和嫂子俩人打嘴仗,东北人天生自带的幽默,在俩人互相埋怨中显示的淋漓尽致。
杨皓在边上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的还当个捧哏的插上一句。
不过他真没想到,这么小的小学生都喜欢他的歌,于是就问道:“你班里别的同学也喜欢我的歌吗?”
小侄子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大家都超级喜欢你的歌!”倒是挺能说会道的。
杨皓有点沾沾自喜的说:“那我现在是不是大小也算个名人了。”
杨雪一边忙着嫂子斗嘴,却也不失时机地接过话茬,
调侃道:“你那点名气算什么名人啊,顶多算是个人名。你走大街上谁认识你。”
尽管被杨雪这么一调侃,杨皓的心情依然很好。
他知道,虽然自己可能还没达到真正的“名人”地位,但能让这么多人,
尤其是小学生们喜欢他的音乐,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旁边的嫂子白了杨雪一眼,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赞同:“别瞎白话,满大街都搁那放这首歌,你去超市、商场,就连理发店都听听去。这要是还算不上有名?”
她那话里话外都是对流行文化的明白劲儿和对现实情况的清楚样儿,好像是在用实打实的事儿来证明杨皓的出名程度。
俩人就杨皓算不算是名人又呛呛起来了,不过他们这一家子人都好像见怪不怪的,瞅着平常就是这么个相处法儿。
杨雪也是一步不让,死犟死犟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我说的是人出不出名,你让杨皓上大街上溜达溜达,瞅瞅有没有人能认出他来?”她这反驳显得贼拉固执。
跟杨皓老妈的性子有点像,输啥不能输阵,怪不得往后跟老妈相处的关系老好了,啥人找啥人,啥物件跟啥物件凑一堆儿。
她嫂子也是不遑多让,立马怼了回去:“你别管这人出不出名,歌出名不就中了。”
她这话干脆利落有劲儿,好像就想一锤子定音,把这场关于名气的掰扯给结束喽。
没等杨雪还嘴,嫂子马上又接着说道:“再者说了,要让人出那么老大的名干啥,到哪都围一帮子人,有啥好的。
还上学呢,这样就挺得劲儿。”
她那话语里带着那股子劲儿,还用“你不懂”的眼神瞅着杨雪。
杨皓听到嫂子的话后,忍不住兴奋地插嘴,“对,对,不用人出名,歌有人听就行。”
他对自己的歌也挺上心的,他也想知道这种曲风能不能被中国人接受。
他忍不住再次跟杨雪嫂子确认一下,“真的有很多人喜欢?”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杨雪嫂子用肯定的语气说:“老出名了,我也是听孩子在家老听这个歌,他们学校的孩子都贼喜欢。”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个歌曲的喜欢和认可。让杨皓更加相信这个歌曲的魅力和市场的认可。
得到确定的消息,杨皓满意地点了点头,语气中满是轻松与自信:“喜欢就好,我最担心的是没有人能够喜欢这种音乐。
这曲风是我在美国时创作的,与我们国内主流音乐风格不太一样。
不过老毕的能力真是没得说,短短时间就把宣传推广出去了。”
旁边的小侄子好奇地问:“只有这首歌吗?还有没有其他的?”他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紧盯着杨皓。
“有,有,当然不止这一首。这首歌是打榜,就是试试看有人喜欢吗?用来测试市场反应,看看大家的反应如何。”杨皓急忙回答。
对待自己的第一个歌迷要格外用心,“整个专辑有十五首还是十六首歌,具体我有些忘记了。”
小侄子接着追问:“那什么时候能听到呢?现在市面上还没有卖。”
杨皓耐心地回应:“快了,这个月应该就能发布,具体的日期我也不知道。”
这时候姑姑插话道:“差不多月底了,要等这首歌打响名声才能大规模铺货,上架销售,怎么着也得月底。”
杨皓冲着小侄子说:“听到没有,这个月肯定上市,到时我送你一张。”
小家伙高兴得连连道谢。一家人吃吃喝喝,最后上了几块月饼,圆满结束。
团聚完,赵磊和杨雪回美国了,杨皓又开始了日常上学生涯。
-----------------
忙的时候还好,稍微有点闲暇时间,杨皓反而觉得不自在,干脆把跟着他做动画短片,水平不错的学生找来了。
《父与女》另一个时空是由迈克尔·度德威特执导的动画短片。
影片以简洁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讲述了一个关于父女之间深厚情感和生命传承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一个宁静的湖边,父亲带着年幼的女儿来到这里,然后乘船离去。
女儿在岸边望着父亲远去的身影,充满了不舍。
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儿渐渐长大,她每天都会来到湖边,期待着父亲的归来。
她骑着自行车,穿过田野,无论风雨,从未间断。
多年后,女儿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但她依然会来到湖边守望。
时光荏苒,湖水渐渐干涸,变成了一片草地。
年老的女儿再次来到湖边,她走进草地中的小船,仿佛回忆起了童年与父亲在一起的时光。
最后,女儿在生命的尽头,躺在小船里,仿佛看到了父亲归来,与她相拥。
短片采用简洁的手绘风格,线条简单流畅,色彩淡雅。
以黑白灰为主色调,营造出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
画面中没有过多的细节和装饰,却能让观众更加专注于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发展。
影片通过女儿的一系列行动,如每天来到湖边守望、在不同人生阶段对父亲的思念等,细腻地表达了父女之间深厚的情感。
这种情感无需言语,却能深深地触动观众的心灵。
《父与女》探讨了生命、时间、亲情和传承等深刻的主题。
女儿对父亲的思念贯穿了她的一生,体现了亲情的永恒。
同时,影片也展现了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它在国际上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等。
这部短片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更是一部触动人心的艺术佳作。
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对生命和亲情有更深刻的思考。
这也是杨皓重生最重视的,也许是活过一辈子,除了财务自由这个执念,那是为了让自己活得不那么累。
也就是亲情让他最重视了,别的好像什么也不在乎了。所以他选择了这部短片,适合他的心境。
本来这部动画短片是2001年就应该出现了,也许是杨皓穿越的原因,一直没出现,所以杨皓准备把它做出来。
制作动画短片最重要的前期策划、创意构思这些,在杨皓这里都省了,都在脑子里,按照上辈子剧情就行。
详细的剧本已经编写完成,包括对话、场景描述和动作提示。
杨皓闲暇时已经弄完了,包括剧本清晰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同时,角色的性格发展和情感变化,使故事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最终剧情紧凑、逻辑合理、情感真挚。
现在需要角色设计,主要角色的外貌、性格和服装。
还有绘制角色的不同表情、动作和姿势,为后续的动画制作提供参考。
制作角色模型表,展示角色在各种情绪和情境下的表现。
场景设计,构建故事发生的环境,包括背景、道具和色彩方案。
制作场景的概念图和效果图,确定最终的视觉风格。
这些图可以帮助制作团队更好地理解导演的意图,为后续的制作提供指导。
这些杨皓不准备都自己完成,需要团队来完成,他负责审核就行。
至于中期制作的分镜头脚本,就是将剧本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镜头,绘制分镜头脚本。
每个镜头都包括画面内容、镜头角度、镜头运动、时长和对话等信息。
这个需要他来完成,毕竟分镜头脚本就像是电影的蓝图,为动画制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通过分镜头脚本可以预演动画的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这是他作为导演、编剧的本职工作。
招来的三个人非常感激,毕竟现在动画专业找工作,没有什么比较对口的公司,杨皓这里已经是非常对口的了。
杨皓分派好给三个人的工作,就开始忙活自己分镜头脚本了。
一直忙碌到月底,才算把这些工作做完,下一步就是动画制作了。
还好这一阵儿杨奶奶和姑姑都没找他,杨奶奶是在忙那三首音乐的事儿,姑姑在忙电视剧的事儿。
马上又是一年国庆节,今年国庆节杨皓的表哥刘勇结婚,没工夫出去玩儿,整个放假期间基本上杨皓跟着忙活。
总算忙活完,假期也结束了,不过杨皓倒是挺开心,表哥的结婚对象没变,这个嫂子人挺好的。
过完假期,杨皓又恢复了日常作息时间,上学、补习、做片子。
不过这次他没准备所有东西都自己动手,接下来的动画制作,还是采用传统二维动画制作。
像绘制关键帧这种活,即动作的起始和结束帧,都是按照他画的分镜头脚本和角色设计,绘制出角色在关键动作点的姿势,其他人来完成。
中间帧这块儿工作,填充关键帧之间的过渡画面,使动作更加流畅自然,也由其他人完成。
当然,这是杨皓觉得这几个人具备扎实的绘画技巧和对运动规律的理解,才交给他们几个人,否则不可能让他们做。
也是因为这部动画片采用简洁的手绘风格,线条简单流畅,色彩淡雅。
画面中没有过多的细节和装饰,却能让观众更加专注于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发展。
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画面。
但是这样也有问题,就是做的慢了点儿,这倒不是大问题,杨皓不急,就当是个消遣。
后期上色,以黑白灰为主色调,营造出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
这些工作杨皓都交代清楚,他不再上手,只负责审核就行。
虽然简单,但是比较繁琐,耗时间。
后期配音和音效、音乐工作就简单多了,全片没有一句台词,这种无对白的处理方式,避免了现实世界声音的打扰,
让观众能更纯粹地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情感和氛围中,更专注于画面所传达的故事和情感,
同时也赋予了影片一种简洁而深刻的艺术表现力,使观众能够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去体会父女之间深厚而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情感,所以,影片不用人声配音。
影片的背景音乐选用了罗马尼亚作曲家扬·伊万诺维奇创作的《多瑙河之波》。
这首歌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整体氛围欢快舒展中带着淡淡的哀愁,与影片的情感基调相得益彰。
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情节下,选用了该曲目中不同部分的曲调来迎合自然声音。
例如,在女孩和父亲骑车前往海边的过程中,音乐节奏轻快,与父女相处的温馨画面相契合,体现出愉悦的氛围;
当父亲乘船离去,女孩独自在海边等待时,音乐则变得舒缓而略带忧伤,
营造出一种悠扬、静谧且伤感的氛围,让观众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女孩内心的失落与思念。
随着女孩的成长,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音乐的节奏和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兴高采烈到寂寥落寞再到舒缓愉悦,
很好地表现了女孩的心路历程,同时也强化了影片的情感表达,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女孩的内心世界。
音乐与自然音响相结合,共同营造出了一个静谧、幽静的环境氛围。
现成的音乐,这些只需要杨皓版音乐切成不同片段,每段放在合适的段落就行。
自然音响包括风声、海浪声、自行车的转动声等,这些声音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还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例如,女孩在不同季节骑车前往海边,风声的大小和海浪的声音都随着季节而变化,
细腻地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环境的变迁,同时也反衬出女孩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始终不变。
通过这种方式,影片用音乐渲染了浓厚的亲情,刻画了人物内心的落寞,
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感知人物的情绪变化,引发强烈的共鸣。
只有这个需要杨皓录制,不过时间还早,成片出来在做就行。
喜欢内卷娱乐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内卷娱乐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