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这一天,杨皓一早和表哥一同前往天安门广场,目睹那令人肃然起敬的升旗仪式。
这是杨皓早已策划的行程,他渴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深入感受这个时代的脉搏,全身心地融入到这股时代潮流之中。
对于杨浩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观礼,而是一场重生后首次经历的国庆庆祝,充满了特别的意义。
他认为是绝对不可错过的,没有比这种国家级别的庆祝活动,更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了。
至于赵磊,他因长时间的海外留学生活,久未踏足祖国的土地,也迫切地希望再次感受那份属于国内的节日气氛。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两兄弟独自前行,享受这段难得的时光,因为家中其他成员都选择不参加这次活动。
然后,就是那样一个热闹非凡的时刻,虽然没有鞭炮的齐鸣响彻云霄,
但那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依然能够勾起人心底最深处的激动与豪情。
街道两旁,红旗招展,犹如燃烧的火焰,映照着人们脸上的笑容和眼中的期待。
人群汇聚成海洋,从高处望去,黑压压的人头汹涌澎湃,仿佛无边无际。
杨皓穿梭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他的目光在四处游移,寻找着那份久违的熟悉感。
尽管北京的都市风貌不断演变,其速度令人目不暇接,但每逢国庆佳节,这座古城便重披节日的华服。
对于杨皓来说,这样的场面虽然跨越了数十年的记忆,却似乎依旧保持着原貌。
孩子们手持小型国旗,面庞绘满缤纷图案,纯真的笑容仿佛是节日中最为耀眼的风景。
尽管岁月更迭,城市的面貌经历了变迁,科技的发展使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现代。
但是这份庆祝国家生日的心情,却是恒久不变的情感纽带。
他漫步于一片片经过园艺工人巧手布置的花坛间,那些栩栩如生的花卉显得生机勃勃。
杨皓站在人潮之中,抬头仰望,沉醉于这一刻的美好与庄严,他的心灵与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紧密相连。
他走过一片片花坛,园艺工人精心布置的造型花卉生动鲜活。
杨皓站在人群中,抬头仰望,感受着这个时刻的美好与伟大,他的心与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紧紧相连。
如此热闹的场景,这个充满活力的场面不只唤醒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憧憬。
国庆节一如既往地热闹,不仅没有变化,它还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延续,
成为永恒的庆典,无论时间如何流转,这份热爱与庆祝,都不会褪色。
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他才感觉自己真的和现在的社会找到了连接点,感到了共同的脉动,
沐浴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才深切地体会到自己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紧密联系,
感受到了那股共鸣的节奏,确信自己是这片土地、这个时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他才真正感受到自己与社会的连接点,共同的心跳,
-----------------
中午时分,当太阳高挂在空中,哥俩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了赵磊的爷爷奶奶家中。
桌上,已经摆满了色香味俱佳的丰盛饭菜,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两家人围坐在一起,特别是两兄弟能够同时间在场,这样的聚会并不常见,更添了几分喜悦和珍贵。
赵磊的祖父拿起酒杯,面带笑容,他的声音充满了慈祥与期待。
第一杯酒,他祝愿家庭团团圆圆,和睦温馨,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健康快乐。
第二杯酒,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事业上顺利发展,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未来可期。
第三杯酒,正值祖国五十三周年华诞之际,他庆祝国家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餐桌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家人们谈笑风生,分享着各自的近况和趣事,气氛温馨而愉快。
节日的喜悦与家庭的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仿佛每道菜肴都蕴含着家的温暖和幸福的味道。
随着充满仪式感的开场白落下,大家开始享用这顿美味的午餐,共享这难得的团聚时刻。
赵爷爷,一位经验丰富的历史学教授,开启了他的话匣子,热情地打开了他的知识宝库,
从古代文明的兴衰更替,到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再到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
他用历史的镜头细致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五十余年的变迁。
杨奶奶,一位音乐教育的专家,接着引领着话题转向了新中国过去半个多世纪的音乐发展之旅
。她讨论了近期的音乐演出,新发布的音乐作品,分享了音乐欣赏的技巧,
不同音乐流派的独特风格,还探讨了特定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潮,以及音乐如何在历史事件中扮演角色。
姑姑,身为一名资深编辑,分享了她对当前热门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独到见解,使大家对这些流行文化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姑父,作为一名专注于半导体行业的科研人员,带来了关于最新科技动态、行业趋势的分析,以及科技如何变革我们生活的讨论,并对未来的科技革新进行了展望。
爸爸,凭借他的汽车维修专业知识,传授了一些实用的汽车保养小技巧,并讨论了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动向。
妈妈讲述了一些工程项目等自己的工作。
最后,赵磊分享了他在国外的生活体验,为这次家庭聚会增添了一份国际化的色彩。
杨皓坐在餐桌边,手中拿着筷子,随意地夹起面前的菜肴,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菜肴,一边倾听大人们高谈阔论。
他感到了一股久违的熟悉感涌上心头,仿佛时间隧道把他带回了前世的记忆深处。
那时每次与姑姑一家聚餐,都能听见类似的议论和笑声。
餐桌上的大人们谈笑风生,有的讲述着近期的社会趣闻,有的则分享着工作上的点点滴滴,还有的在讨论着子女的教育问题。
这样的景象,这样的声音,对于杨皓来说既温馨又亲切,仿佛是一道道时光的纽带,将他紧紧连结于这个时代。
随着每一声的欢笑或者争论,这种熟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让杨皓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穿越而来,还是原本就属于这个时代。
他的言谈举止,他的思维习惯,似乎都在不经意间融入了这个时代的风俗与文化之中。
尽管他心中依然藏着对未来生活的记忆,但这份来自前世的熟悉感,却让他在这个世界里找到了一份归属感。
他开始理解,不论是哪个时代,亲情的温暖和家的温馨是永恒不变的。
杨皓抬头望向餐桌周围的亲人们,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这个家的爱。
这一刻,杨皓深深地感到,无论前世今生,他都是这个时代的人,这份熟悉的感觉,这熟悉的氛围,是他永远的依靠。
吃完饭,收拾完毕,大家围聚在爷爷那古色古香的茶台边。
茶台上摆放着一套精致的紫砂茶具,茶壶圆润可爱,茶杯小巧玲珑。
爷爷手法娴熟地取了些干净的茶叶,放入茶壶中。
他从容不迫地提起沸腾的开水,从高处缓缓倒入,水流顺着壶壁旋转,洗去茶叶的浮尘,同时也唤醒了沉睡的茶香。
热气腾腾,茶水溢出的氤氲之中,仿佛连带着家的温暖与宁静。
“来,大家尝尝我这次泡的新茶,看看合不合你们的口味。“爷爷微笑着说。
赵磊看着这熟悉的流程,一样的泡茶手法,这熟悉的一幕,
让他感叹道“爷爷,你这和杨皓一样。”
“当然一样,”爷爷看着孙子说“都是一样的技法,能有多大区别。”
赵磊有些无语,您是退休了玩这个,他才多大呀。但是想到杨皓的课程安排,倒是不怕养废了。
如果说这顿丰盛的聚餐以及随后的品茗时光是爷爷精心准备的,那么接下来的活动多半是由奶奶安排。
大家围坐一起,在轻松愉快的聊天和品茶之后,休息够了。
杨奶奶起身,众人也跟着纷纷站起来,开始整理服装,收拾东西,这一切大家都习以为常。
接下来,“去KtV唱歌”,这样的娱乐通常是奶奶所策划的艺术节目的一部分,
可能是欣赏戏剧、听一场音乐会或是参加演唱会——是比较正统严肃的演唱会节目,而非那些流行歌手的演唱会。
姑父好奇地问道:“我们要去的地方离这里有多远?应该怎么走呢?”
奶奶回答说:“很近的,就在枫蓝国际购物中心的二楼,从这儿走路大概两三站路的距离。我们直接步行过去就行了。”
话毕,奶奶率先迈开了步子,其他家人便也紧随其后,跟着她一起向目的地进发。
确实不远,溜溜达达步行半个小时就到了,就跟饭后遛弯一样。
到了二楼,奶奶上前台询问房间号。
就在那时,恰巧有位女士也上前询问房号,她和老太太开始交谈。
杨皓觉得这位女士看起来非常熟悉,他仔细打量其人身材高挑,体态婀娜,一头乌黑亮发,面如傅粉,肤若凝脂,温润如玉,丹凤眼,柳叶眉,鼻如玉柱,口似丹朱,真漂亮。
尽管他确信自己从未见过她,但她的面容就是让他感到熟悉。
随后,那位女士转身向身后的姑妈招了招手,打了个问候。
杨皓百思不得其解,皱着眉头自言自语:“这是谁呀?这么漂亮,应该不认识呀?可是怎么这么熟悉。”
杨皓的自言自语声让姑妈听到了,回了他一句“她叫曾丽,是一名演员,可能你看过她演的电视剧什么的。”
“哦!”杨皓恍然大悟,他之前就略有耳闻这位姐姐的大名,身上贴着不少标签:与国际章是同窗,中戏的最美校花,坚持吃素,虽然以前从未亲自认识,却偶尔能在热点新闻中看到她的消息,大概都是些宣传手段吧。
赵磊注意到他突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于是好奇地问道:“你认识他吗?”
“不认识。”杨皓回答。
赵磊有些诧异,问道:“那你刚才那是什么表情?好像认出了人家似的。”
“这叫礼貌,知道吗?”他解释道,“姑姑之前不是提醒过吗,人家是个演员。演员靠的是人气和知名度。就算不认得,出于礼节,装出一副熟悉的样子也是应该的。”
哥俩在后面嘀嘀咕咕,殊不知所有人都听到了。
奶奶有些尴尬的回头训杨皓,“你这孩子,这是我的戏友,人家以前唱京剧,大青衣。”
然后对着曾丽歉意笑了笑说“我们在208房间,一会过来玩。走吧。”招呼一下家人,跟着服务员走。
大家跟曾丽点头打了个招呼,去约好的房间了。这是杨皓今生第一次来这种娱乐场所。
走进 KtV房间,包间宽敞而舒适,大理石的地板,墙壁上装饰着酷炫的灯光,
一角放置着大屏幕电视,以及一套高品质的音响设备,让人仿佛置身于演唱会现场。前面还有一个小舞台。
KtV房间的沙发围绕着茶几摆放。茶几上摆放着各种水果、小吃、饮料,赵磊要了几瓶啤酒,妈妈要了一瓶红酒,给杨皓要了几瓶果啤。
姑姑让服务员调好了灯光,大家轻车熟路,各取所需。
斟满酒杯,奶奶、姑姑、妈妈、爷爷喝的是红酒,姑父、爸爸、赵磊喝的是啤酒,杨皓自己喝果啤。
如果果啤算酒的话,这是杨皓今生第一次喝酒。估计是好几年没有这么团聚了,奶奶显得特别高兴。
主动举起酒杯,满含深情地提出三重祝愿:“第一,愿我们的家永远团团圆圆;
第二,愿每个人事业顺遂,硕果累累;
第三,愿国家富强、国庆节快乐。”言毕,她仰头,畅快地将酒一饮而尽。
第一杯酒,大家都一饮而尽。
爷爷说“你慢点喝。”“今天高兴,孩子们都回来了,就第一杯干了,下面随意。”说着上台开始点歌。
杨皓深知奶奶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极深。她虽然以教授民族乐器为业,但她的声乐能力也不容小觑。
在选择歌曲时,她会首先考虑自己钟爱的曲目,比如《洪湖水》,《南泥湾》等经典的民歌。
而给爷爷挑选的则是《在那遥远的地方》、《我的祖国》这样的歌曲。这些选择反映了不同年代人的独特情感记忆。
等待爷爷和奶奶唱足了他们的心头好,接下来家庭成员便一个接一个地登台献唱。
父亲带来了激昂的军旅歌曲和淳朴的民歌,这与他曾经的军人身份不谋而合。
母亲则选择了军营里常响的军歌和流行乐坛上的热门曲目,她的过往军旅生涯也在这歌声中得到体现。
姑父不走寻常路,摇滚风格的歌曲展现了他的独到品味,而姑姑则是以情歌传递温暖情感。
至于哥哥,他偏爱的是那些风靡港台的流行旋律。
在成员唱完之后,奶奶总是以师长的姿态给出点评,她那认真的评语仿佛又回到了课堂上,这已成为这个家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杨皓则坐在沙发上吃着水果,喝着果啤,听歌鼓掌。
同时思维又开始发散,这是他重生后第一次家庭团聚,第一次来娱乐场所,第一次喝酒,如果果啤算酒的话。
恍若在梦里,感觉回忆经典老歌演唱会。这一幕一幕熟悉又陌生。
喜欢内卷娱乐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内卷娱乐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