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皓见状,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我就跟你说一个最简单的事,
比如一部电影投资五千万元,投资者就要拿出真金白银五千万给制作方,
可是制片公司不会告诉你,电影里的植入广告赞助就有一千万,拍摄地的政府补贴会退还制片方 25%拍摄费用。
这些收入都不会体现在给投资人的财务报表里,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其它的隐性收入我就不跟你说了。
还有好莱坞记账方式,这个你应该明白,华尔街的投资客没少被好莱坞坑。”
哥俩坐在沙发上,继续聊着影视行业的种种。
杨皓的话让赵磊陷入了沉思,他没想到影视行业竟然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赵磊问道:“那这些隐性收入到底有多少?真的能影响到电影的盈亏吗?”
杨皓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能影响,有时候甚至能决定一部电影的成败。
比如一部电影表面上看起来亏了,但加上这些隐性收入,实际上可能是赚的。
而且,这些隐性收入的来源非常广泛,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这需要专业的公司操作。”
赵磊好奇地问:“那你们是怎么应对这些情况的?难道就不怕投资者发现吗?”
杨皓笑了笑,说道:“对业内投资人士来说,这些都是名牌,如果是制片公司自己主导的项目,这些都会算的一清二楚。
如果是圈外人,那不好意思,这个就是制片公司的钱,不会跟投资人分享。”
赵磊听了,不禁感叹道:“影视行业真是个复杂的圈子,你们这些人也真是厉害,能把这些事情处理得这么好。”
杨皓耸了耸肩,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都是也是为了生存。
毕竟,影视行业竞争这么激烈,而且风险确实太大。如果不采取一些手段,就很难在这个圈子里立足。”
两人继续聊着,话题从影视行业的秘密转移到了其他方面。
他们聊到了影视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聊到了一些正在拍摄的电影,还聊到了一些影视行业的趣闻轶事。
这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直到深夜才结束。
赵磊也明白,自己劝说杨皓的话白费了,他对这个行业了解太深了。
“你知道吗,杨皓,我有时候真的觉得你太理想主义了。”赵磊笑着摇了摇头,
“你有钱,有资源,完全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你偏偏要一头扎进这个费时费力的行业。”
杨皓笑了笑:“哪有什么理想不理想的,就是喜欢这个行业,自己还有这方面的天赋,先做着再说吧,没准哪天我烦了,撂挑子就不干了。”
赵磊叹了口气,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其实跟你说这些,主要是家里不太同意你去南极,觉得风险太大。”
杨皓点了点头:“家里不明白这里的风险,你应该明白呀!都做了万全准备,哪有那么大风险。
要说风险,在哪没风险,走在路上出车祸的风险比这个还大。”
赵磊叹了口气:“我知道,所以没怎么劝你,你啥时候走?”
“估计这个月底吧,这边的事情准备得差不多了。
而且月底还有公司主导的第一部电影要上映,怎么说我也得去捧捧场,毕竟那可是公司的开门之作。”
“哦,你说的是那部《电锯惊魂》恐怖片吧?”赵磊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接着说道,“对了,说起来,漫威公司你还有兴趣吗?
他们现在的财务状况可不太乐观,要是你有兴趣,我这边随时可以下手。”
杨皓听到“漫威公司”这几个字,微微一愣,随即陷入了思考。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开口道:“对,就是那部恐怖片。至于漫威公司嘛,要是有机会的话,拿下自然是好的。
不过我估计这事儿不太容易,这种文化公司涉及到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一般不太容易让外国人掌控。”
赵磊轻轻摆了摆手,满不在乎地说道:“那你就别管了,只要你有兴趣就行。我在华尔街混了这么多年,这点事儿还能搞不定?”
杨皓明白,赵磊作为在华尔街摸爬滚打多年的金融精英,自然有着自己的手段和资源。
但他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深知漫威这样的文化公司,其背后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商业利益,更关乎着一种文化影响力和意识形态的传播。
他从圈内人的视角考虑,知道想要掌控这样的公司,必然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而赵磊则不同,他更多地是从金融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在他眼里,漫威公司虽然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但目前的盘子相对来说还是太小了,与他以往所经手的那些大型金融项目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
不过,既然杨皓对漫威公司有兴趣,他自然愿意出手相助,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脉,为杨皓争取这个机会。
杨皓微微点了点头说道:“那就麻烦哥了,能拿下当然好了,我主要是看好这个公司的诸多版权。”
他只是知道这是个金矿,如果能拿下,那么未来至少十五年,杨皓的公司在好莱坞将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段日子,杨皓暂住在表哥赵磊那宽敞而舒适的豪宅里。
这两年,哥俩天各一方,各自忙碌的生活让他们鲜少有机会如此长时间地相处交流。
而这几日,时光仿佛也放慢了脚步,慷慨地馈赠给他们一段畅所欲言的珍贵时光。
杨皓感觉自己回到了上辈子闲来无事时的状态,聊天吹牛,畅谈天下事。
白天,杨皓去公司和几个去南极的人碰头,查看准备情况,还有公司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
每天晚上,杨皓和赵磊都会坐在宽敞的客厅里,一边品着嫂子杨雪泡的香茗,一边畅谈天下大事。
杨雪则静静地坐在一旁,偶尔插上几句,更多的是享受这种家庭的温馨和和谐。
他们时而端起杯子轻抿一口,时而激烈地讨论着各种话题。
这段时间,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形的思维漩涡,从政治经济的宏大叙事,到地缘战略的纵横捭阖;
从军事战争的铁血风云,到战略战术的精妙布局;
从科学技术的前沿探索,到文化艺术的深邃底蕴;
从哲学的思辨探寻,到宗教的信仰之光;
从金融期货的数字游戏,到经济发展的时代脉络,话题跨越天南海北,直抵宇宙空间的无垠边界。
这是一场思想的狂欢,一次灵魂的碰撞,更是杨皓回国后与表哥聊得最酣畅淋漓的一次。
这几天的相处和交流,是自从杨皓回国后,他和表哥聊得最痛快的一次。
在与表哥你来我往的对话中,那些前世的记忆如同被唤醒的沉睡宝藏,愈发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不仅加深了他对前世的印象,还让他接触到了许多曾经一无所知的新鲜事物。
每一个话题都像是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扇全新的知识大门,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让他的思维方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而赵磊,同样在这场思想的交流中收获颇丰。
杨皓凭借着对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特意为他梳理出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信息。
这些信息也仅限于杨皓知道的,毕竟前世做过发财梦,对一些股票呀、期货呀有所了解,结合着现实情况,以历史发展的规律角度,说了出来。
赵磊倒是没有怀疑杨皓给出的信息,在赵磊看来,杨皓有一种敏锐的直觉,能判断出市场的发展趋势,这是天赋,而且是经过以往认证过。
再加上他知道,杨皓一直跟着爷爷学习,知道他们看待问题都是从历史角度分析,虽然给不出具体那种股票挣钱,但是大的发展趋势判断准确。
这些就足够了,能给出一个大的趋势,就好像在行业里前方有一盏明灯,照亮了赵磊在金融领域前行的道路。
尽管杨皓不会具体地指导他如何去操作从而从中获利,但对于在华尔街摸爬滚打多年的赵磊来说,
这些信息就像是珍贵的宝藏,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他深知,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提前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他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和战略规划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10月 29日,这个日子仿佛带着一种神秘的魔力,如同前世的宿命一般,电影《电锯惊魂》如期上映。
对于这部电影,杨皓心中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带着一丝紧张。
他清楚地记得前世这部电影的种种情况,而这一世,他希望能够有所改变。
不同于前世的艰难起步,这一次,公司在发行方面与实力雄厚的环球公司展开了合作。
凭借着环球公司强大的资源和广泛的渠道,电影一经推出,便在一千八百多张银幕上同时开画,这个数字让杨皓感到欣慰。
那场面,可谓是气势恢宏,瞬间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他依稀记得前世,这部电影口碑爆棚后,才临时加拷贝扩大上映规模,那种手忙脚乱的情景历历在目。
而这一世,再也不会像上辈子那样,明明口碑爆棚,却因为前期准备不足,只能临时加急制作拷贝,错失了最佳的宣传和推广时机。
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观众的热情。
电影上映后的首周票房成绩更是令人瞩目,高达2800万美元。这一数字比上辈子足足多出了近一千万。
这样的成绩,对于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鲍勃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
他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他高兴坏了,公司的开张之作就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这无疑是一个开门红。
“总算公司开张了,而且还是开门红啊!”他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心中满是喜悦和自豪。
毕竟,这部电影的成本仅仅只有120万。
如此低的成本,却换来了如此高的票房回报,明显属于爆款无疑。
看着电影在市场上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杨皓心中也感到无比的欣慰,心中自然充满了成就感,总算没出什么偏差。
不仅如此,媒体们对这部电影的评论总体来说也相当不错。
各大媒体纷纷给出了积极的评价,称赞电影的剧情紧凑、悬念迭起,演员们的表演也十分出色,成功地营造出了紧张刺激的氛围。
有的媒体甚至称这部电影为恐怖片领域的一次新突破,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许多媒体称赞《电锯惊魂》打破了传统恐怖片的套路,摒弃了单纯依靠血腥画面来制造惊悚的方式,
而是通过复杂精妙的剧情设计和层层反转的情节,让观众始终保持高度的紧张和好奇。
例如《综艺》杂志评价影片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出人意料的结局,为恐怖片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从众多同类影片中脱颖而出。
媒体认为影片对人性的挖掘十分深刻,通过让受害者在极端环境下做出艰难的生死抉择,展现出人性的自私、善良、挣扎和求生欲望等多面性。
《好莱坞报道者》指出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面临着道德和生存的双重考验,这种对人性的深度剖析使电影具有了超越恐怖片本身的内涵。
《电锯惊魂》的悬念设置备受赞誉,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让观众随着剧情的推进不断猜测和推理,直到结尾的惊天反转才恍然大悟。
《帝国》杂志评价其悬念设置和情节转折让人喘不过气来,是近年来最令人兴奋的恐怖片之一。
不过部分媒体批评影片过度依赖血腥和暴力场面来吸引观众,认为这些场景过于残忍和恶心,只是为了满足观众的感官刺激,缺乏真正的艺术价值。
《卫报》曾发文表示影片中的血腥画面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审美范畴,让人感到不适,而忽略了电影在其他方面的表达。
电影中“竖锯”以自己的标准来惩罚那些他认为有罪的人,这种“私刑正义”的行为引发了争议。
《纽约时报》认为影片传递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可能会误导观众,让人们对法律和正义的概念产生混淆,以暴制暴的方式不应该被美化和宣扬。
随着《电锯惊魂》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双丰收,导演温子仁凭借这部电影,成功地让自己的名字在好莱坞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一战成名。
从原本默默无闻的新人导演,迅速成为了业内备受瞩目的焦点人物。
他的才华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无数观众也为之疯狂。
他独特的拍摄手法、对恐怖氛围的精准把控以及对剧情节奏的巧妙安排,都给观众和同行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锯惊魂》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深深地烙印在了观众的心中。
一时间,温子仁的名字在影视圈里被广泛提及,各种赞誉和邀约纷至沓来。
喜欢内卷娱乐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内卷娱乐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