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杂烩

用笔完成

首页 >> 历史杂烩 >> 历史杂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带着农场混异界大唐双龙传风入邺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汉末之全面开战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特种兵之神话传说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
历史杂烩 用笔完成 - 历史杂烩全文阅读 - 历史杂烩txt下载 - 历史杂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章 凹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子时刚过,镇口老槐树下突然传来一声闷响。巡夜的衙役举着灯笼赶过去,只见卖糖画的老王头倒在血泊里,胸口插着根竹签,竹签尾端绑着张黄纸,上面用朱砂画着个歪歪扭扭的鼠头。

又是十二生肖案!衙役的声音发颤——这已经是第三个了。前两晚死在河边的洗衣妇、井台边的樵夫,胸口分别插着牛形木牌和虎形石片,死状如出一辙。

沈砚之赶到时,老王头的糖画摊还冒着热气,凝固的糖浆在地上拖出蜿蜒的痕迹,像条被斩断的蛇。他蹲下身拨开死者紧攥的手,掌心竟捏着半块生肖糖,是只没画完的兔子。

下一个是兔?苏卿卿的声音带着惊惶,却猛地顿住——她看见糖画摊的竹架上,挂着串风干的墨渣,正是上个月从墨庄炉膛里抢救出来的那些,每一粒渣子上都沾着点暗红,在灯笼下泛着诡异的光。

石先生突然指着老王头的鞋:这鞋底的泥,和井边的不一样。众人低头看去,那泥里混着细碎的石屑,颜色青黑,竟与李秀才账册纸背刻痕里的石粉一模一样。

沈砚之的指尖刚触到那鼠头黄纸,突然浑身一僵——纸上朱砂未干,凑近了闻,竟有股熟悉的腥气,与当初墨庄炉膛里冒出的烟味,分毫不差。

掌柜的侄子...他猛地抬头,看向镇外墨庄的方向,那里本该空无一人的院子里,此刻正亮着盏孤灯,灯影在窗纸上晃出个影子,手里举着的,分明是个刻了一半的兔形木牌。

沈砚之带着衙役撞开墨庄院门时,那盏孤灯突然灭了。黑暗里传来木牌落地的脆响,等众人举火照去,只见青衫人倒在灶台边,胸口插着块兔形木牌,血正顺着木缝往灶膛里渗——那里堆着刚刻好的另外九块生肖牌,蛇、马、羊、猴、鸡、狗、猪,还有两块被血浸得发黑,正是前两晚出现的牛与虎。

“是他自己...”衙役话音未落,就被沈砚之打断:“木牌握得太松,伤口角度不对。”他俯身拨开青衫人蜷曲的手指,指甲缝里沾着些银线,线头还缠着半片绣样,是朵没绣完的山茶,针脚细密,竟与绣娘针谱里的花样如出一辙。

苏卿卿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冲向后院柴房。推开虚掩的门,只见哑叔被绑在柱上,嘴里塞着布,花担翻倒在地,里面的针谱不见了,只留个空油布包,包角绣着的“砚”字被利器划得破烂。

“绣娘...”沈砚之攥紧那半片山茶绣样,突然想起掌柜被带走时说的话——他熬了三十年,不仅想压过“砚语堂”的石,更想让当年被李秀才救下的绣娘,也成为他掌中的针。

石先生突然指着青衫人腰间的玉佩,那玉佩裂了道缝,里面嵌着点灰黑色的粉末,凑近看竟有细碎的闪光。“是‘砚语堂’的石料粉。”他声音发沉,“李秀才的墨方里记着,这种石料掺了朱砂会发毒,当年他教我刻‘根’字时特意叮嘱过。”

话音刚落,院外传来孩童的哭喊声。众人冲出去,只见“清源”井边围了几个孩子,最小的徒弟手里举着块新刻的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刻着个“龙”字,木牌边缘沾着的不是朱砂,而是井里的清水,却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红。

沈砚之猛地看向井口,井水不知何时变得浑浊,倒映着天边的残月,像只睁着的眼。他突然想起李秀才墨方最后一页的针刻——“墨心即人心,清则明,浊则暗”,而此刻井台上被孩子们刻亮的“清源”二字,笔画间正渗出暗红的水痕,顺着石缝往深处渗,像要把整个镇子的根,都染透了。

沈砚之纵身跃到井台,指尖触到二字渗出的水痕,那暗红竟带着体温,不似井水的冰凉。他突然想起什么,冲回墨庄后院,一把掀开青衫人身下的石板——底下藏着个暗渠,渠水泛着同样的腥红,顺着地势蜿蜒,正是流向镇外的井。

他不是要毁井水,是要让井水传毒!沈砚之声音发紧,十二生肖的顺序,对应着镇上十二户与砚语堂有旧的人家!老王头是鼠,洗衣妇属牛,樵夫属虎,下一个...是属兔的绣娘!

众人疯了似的往绣娘住处赶,却见院门虚掩,屋里空无一人,只有桌上放着块绣了一半的手帕,绣的正是井,井口用银线绣着个字,针脚里渗着血珠。

不对!苏卿卿突然按住手帕,绣娘属兔,可这针脚是哑叔的手法!他故意换了生肖,是想引我们往反方向查!石先生这时举着墨方赶来,第一页那口井的图案旁,用朱砂新添了行小字:蛇藏于根,龙现于源。

沈砚之猛地看向镇西的龙王庙——那里供奉的石龙,正是当年李秀才亲手雕刻的。赶到庙时,只见哑叔被绑在龙柱上,嘴角淌着黑血,怀里紧紧护着个木盒,盒上刻着个字。而供桌下,藏着个穿青衫的少年,竟是掌柜没被抓的小儿子,手里正举着沾了毒液的刻刀,刀尖对准的,是哑叔怀里的木盒。

你爹要的是墨方,你要的是针谱!沈砚之踹开少年,打开木盒,里面哪是什么针谱,只有块刻了十二道凹槽的砚台,每个槽里都嵌着块生肖石,独独缺了位,凹槽里刻着行小字:守砚者,即镇龙人。

哑叔突然用尽最后力气指向石龙的眼睛,沈砚之用刀撬开龙眼,里面滚出颗墨锭,正是李秀才当年烧剩的那块,墨锭里裹着张纸条,上面写着:三十年墨,养一池毒,十二生肖,皆是药引。

原来掌柜熬了三十年的,不是墨,是用砚语堂石料和镇民血养的毒,青衫人只是幌子,真正的杀招,是让十二户人家的血顺着暗渠流回井,再借龙王庙的石龙开光,让全镇人饮下带毒的井水——他恨的从来不是砚语堂的石,是当年不肯帮他制毒墨的整个镇子。

此时天边泛起鱼肚白,井突然咕嘟冒泡,井水竟变得漆黑,倒映着龙王庙的石龙,像条活过来的巨蟒。而那口缺了位的砚台,在晨光里突然渗出清水,顺着凹槽填满十二个生肖位,独独位那里,渗的是沈砚之方才被刻刀划伤的血。

石先生看着砚台突然笑了:李兄早算到了,守砚人,就是镇龙的啊。

井水翻涌的黑浪里,突然浮起无数细碎的墨星,像是被砚台的清水引着,纷纷往岸边聚拢。沈砚之将带血的手指按在砚台的“龙”位凹槽,那血竟顺着石纹渗进去,与砚台里的清水融成淡红,沿着十二道凹槽漫过生肖石,每漫过一块,对应的生肖石就发出微光,像被唤醒的星辰。

“快看石龙!”苏卿卿指着龙王庙的石龙,那石龙眼睛里滚出的墨锭正在融化,墨汁顺着龙身的鳞片往下淌,滴在地上竟化作清水,顺着砖缝流向“清源”井,所过之处,黑沉沉的井水竟一点点变清,腥气也散了,露出底下游着的几尾小鱼,正是之前被孩子们放回井里的新鱼苗。

被绑的少年突然尖叫:“不可能!爹说这毒遇血才发,怎么会被血解了?”

石先生翻开墨方最后一页,那行“传予守砚人”的针刻旁,不知何时多了行浅痕:“毒墨需心墨解,人心清,则墨自净。”他看向沈砚之带伤的手——方才沈砚之为护哑叔,被刻刀划伤时,血滴落在哑叔花担里的护心草上,草汁混着血,才成了这解“三十年毒墨”的药引。

哑叔这时缓缓睁开眼,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绣娘托他藏的东西:不是针谱,也不是墨方,而是十二根银针,每根针尾都刻着个生肖,针身上缠着的丝线,正是“砚语堂”石料磨成的粉。原来绣娘早带着镇里属兔的孩子躲进了山,留下银针让哑叔引毒——这些针浸过清源井水,能吸走镇民身上沾染的微量毒素。

等衙役将掌柜的小儿子带走时,天边的晨光正照在龙王庙的石龙上,石龙鳞片的水珠映着光,像缀了满地碎墨。沈砚之回头望去,“清源”井台上,孩子们又在刻字了,最小的徒弟正往“清源”二字旁边刻“十二生肖”,刻到“龙”字时,特意把尾巴拉得老长,一直连到沈砚之脚边的砚台上,歪歪扭扭的笔画里,还嵌着颗刚从井里捞的石子,亮晶晶的。

石先生将墨方和砚台一起放进“砚语堂”的石柜,锁上时,锁孔里滚出点墨渣,落在地上,竟慢慢晕开,像幅微缩的镇子图,井在中央,庙在西,墨庄的位置,长出了丛小小的护心草。

夜里,沈砚之坐在井台边磨墨,井水映着月光,映着他手腕上还没好的伤口,那伤口结的痂,竟像块小小的墨锭。远处传来孩子们唱的童谣,是石先生教的:“石头记着清,井水照着明,十二生肖排排坐,不做浊水里的影……”

墨磨好了,沈砚之提笔在纸上写“清源”二字,笔尖落处,墨迹里竟浮出个淡淡的“龙”字,很快又散开,混在墨色里,像从未出现过。只有井里的小鱼,突然跳出水面,溅起的水珠落在纸上,晕开的墨痕里,藏着个小小的“生”字。

那“生”字墨迹未干,院外突然传来叩门声。沈砚之开门,见是个穿粗布衫的老汉,手里捧着个木匣,说是从山外替绣娘捎来的。打开匣子,里面铺着层棉絮,裹着块巴掌大的砚台,砚底刻着“砚语堂”三个字,边角缺了块,正是当年李秀才常用的那方。

“绣娘说,这砚台里藏着东西。”老汉放下匣子就要走,被沈砚之拉住——老汉袖口沾着点青黑色石粉,和龙王庙石龙眼睛里的粉末一模一样。

沈砚之将砚台翻过来,用指腹摩挲缺角处,竟摸到道细缝。撬开缝子,里面藏着片薄竹篾,篾上用炭笔写着:“龙位空,非无主,十二肖,守一人。”

“守谁?”苏卿卿凑过来,突然指着砚台内侧的水纹,“你看这纹路,像不像十二道河?”石先生拿过墨方比对,第一页的井图旁,果然画着十二条支流,每条支流尽头都标着个姓氏,最后一条河的尽头,写着“沈”字。

这时,最小的徒弟举着块新刻的木牌跑进来,牌上刻着个“蛇”字,说是在墨庄后院的暗渠里捡到的,牌底沾着片干枯的护心草。沈砚之突然想起掌柜被带走时的眼神——那眼神里除了不甘,还有种诡异的笃定,仿佛知道这场局还没结束。

他连夜带着砚台去了龙王庙,将砚台扣在石龙前的石座上。月光透过庙门照进来,砚台缺角处竟透出红光,在地上映出个影子,像条盘着的蛇,蛇头正对着石龙的腹部。

沈砚之用刀撬开石龙腹部的石块,里面藏着个陶罐,罐口封着布,解开布,里面没有毒,也没有针谱,只有一捧晒干的墨花——是用清源井水调和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后晒干的花形,共有十二朵,每朵花心都压着根头发,其中一根花白,与哑叔鬓角的发丝一般无二。

“原来十二生肖,不是要杀人,是要认亲。”石先生突然红了眼,“李兄当年收过十二个徒弟,有墨庄掌柜,有绣娘,有哑叔,还有……你爹。”他看向沈砚之,“你爹当年负责守井,三十年前突然失踪,其实是被掌柜的毒计所害,那具被认成‘病逝’的樵夫,根本不是你爹。”

沈砚之捏着那朵压着花白头发的墨花,突然想起小时候爹教他刻的第一个字,也是“根”。而他手腕上那道伤口结的痂,此刻正慢慢脱落,露出底下淡红色的疤痕,形状竟与砚台的缺角完全吻合。

天快亮时,沈砚之回到“砚语堂”,见石先生正往墨方最后一页补刻字,刻的是“守砚人,亦是传砚人”。窗外,清源井的水正汩汩冒着凉气,孩子们又在井台边刻字了,这次刻的是十二个人名,最后一个是“沈砚之”,刻痕里渗着清晨的露水,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滴未落的泪,又像颗刚磨好的墨。

喜欢历史杂烩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历史杂烩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家娘子在修仙纯情校医离婚女人图鉴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七零位面小军嫂快穿:总裁攻略手册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重生90:辣妻要翻天肌肉影帝虐他成瘾,宠她成性直播:老登,鬼火停你家楼下咯!三国:东归志!永恒剑主平行世界之重塑人生宋成祖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将军不容易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嫁糙痞军官!娇软美人顶不住了
经典收藏糜汉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我于历史中长生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歃血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白话历史兴衰演义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大明群英传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吕布有扇穿越门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七十年代那场战争南唐晚来风人在三国也修真
最近更新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楚汉争霸演义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三国:一代谋圣陈渡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大明基建录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天问:大秦末路大明第一CEO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从流民到燕云王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
历史杂烩 用笔完成 - 历史杂烩txt下载 - 历史杂烩最新章节 - 历史杂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