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天平十年(公元207年),五月中旬。
汉大将军关羽,亲率两万大军,兵临濮阳城下。五月二十六日,东郡治所、也是最重要的大型城市濮阳城,已经被关羽所率汉军给包围了起来,故意留下西边的城门,给城中魏军逃跑用的。
这也是兵法中常说的‘围师必阙’:意指在包围敌军时要留有退路,以避免敌军拼死抵抗,从而更容易消磨敌人的意志,特别是在目的为攻城略地而不是全歼敌军的战役中是很常用的。关羽作为当世顶尖统帅,自然也知晓这个道理。
关羽此次进攻明面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蜀国缓解压力,尽可能对曹魏进行重创打击!甚至他都不惜不顾手下参军、将领劝解,执意要出兵,去进行最有难度的攻城战。
当然,这也是关羽收到了刘备的密信,领悟了大哥的意图之后所下达的决定。关羽可能眼里看不上所有人,但对于大哥刘备还是异常尊重的,坚决贯彻执行大哥的安排。
所以,关羽压根不搭理手下的劝谏,也不愿意跟他们解释太多,直接一言堂做决定了。这倒是跟关羽比较傲气的人设完美搭配起来了,任谁也想不到这其实是刘备的旨意,大家都以为是关羽自己脾气上来,想头铁去干呢!(关羽:这就是人设够牢固的作用,包替大哥背锅!)
关羽下面的将领如周仓、关平、孙乾等人跟着关羽时间够长,自然知道关羽的脾性,碍于身份也不好多说什么,就耍他们多说也没啥用,只是白费口舌罢了,所以都只能听话行事呗。
当地个别看不下去的官吏,如陈登、刘琰等人则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跑去跟刘备告状,希望刘备可以下圣旨让关羽收兵,分兵去防守徐州。但刘备作为始作俑者,肯定不可能实际责罚关羽啊,最多也就说几句场面话,打个哈哈糊弄一下罢了。
纵观整件事情可以说是配合的天衣无缝,刘备简直太了解自己的二弟了,将事情安排的‘合情合理’。关羽的人设亦起到了完美的作用,几乎没有一个人怀疑始作俑者是刘备。于外,在外交上做到了最好,于内,国内情绪也能安抚的差不多。
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弹劾关羽的信件会多了一些,但这些反而是最不重要的,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可不是几个人可以弹劾的了滴。关羽也完全不在乎你们这些文官的弹劾啊?无所谓的,你们随便说!
然后说暗地里,刘备和关羽肯定也有自己的目标——那就是最好也可以打下濮阳,进而拿下东郡,只要拿下东郡,就算淮南丢了,倒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甚至还是非常大赚特赚的一笔买卖。
实事求是的分析,现在的淮南对于大汉的价值,完全没有东郡大!不管从天时地利人和各种角度来看,淮南的价值都比不上兖州东郡!
首先是地理位置,淮南特别是寿春一带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绝对的四战之地!而且淮南全是平原,没有任何地势可以依靠防守,全都是野战,打得过就守得住,打不过就守不住,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正是因为这样,这块‘香饽饽’可是任谁都想染指,就说最近的这十年期间,淮南等地已经打了不少仗了,先后有仲国、魏国、吴国、汉国都在这里兵戈相见。打过游戏的都知道,寿春绞肉机可绝不是浪得虚名的……
然后是天时,古代封建社会,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富庶,主要看三个方面:钱财、粮食、人口,这也是所有地区的基本盘,有些地方农业发达,粮食产量较多,有些地方位置重要,往来贸易较多,钱财比较多,各有各的优劣。
在这个时代,淮南之地盛产粮食,是鱼米之乡,是名副其实的产粮重地;但东郡地处黄河沿岸,港口较多,往来黄河南北通商之人较多,是比较发达的商业性城市,也就是钱多!
其实整个兖州都比较富庶,因为有东郡、陈留郡等多港口的郡所,贸易程度可是非常发达。特别是黄河北岸河北有钱人是非常多的,是很赚钱的好地方。这也是曹操能占据兖州为基本盘发展起来的原因,兖州有钱、也有人!
而且兖州自两汉来,都是中原腹地,耕地开发率较高,粮食产量其实也不少。光东郡来说,可能比寿春等地略少一些,但也少不到哪里去,反而东郡的赚钱能力要比寿春高得多。
刘备现在其实比起粮食,最缺的反倒是钱财,徐州本就是盛产粮草,算是较大的农业大州,跟益州差不多。但徐州地理位置在最东边,在古代不能大规模进行沿海贸易的情况下,确实是挺穷的。
然后还有人口,兖州的人口数量可不是淮南这种四战之地可以碰瓷的。兖州是中原区域,人口密集,人口数量也要比易守难攻,兵家必争之地的淮南等地要多得多。
没办法,淮南这几年光统治者都更换了四五个人,人口确实因为战争少了很多很多。有钱的大户人家暂且不说,普通人就能跑则跑,穷人都直接饿死了,人口骤减。
反观兖州东郡,自从曹操发家以来,一直是在曹操统治下,只有当年吕布发动兖州之乱,短暂将东郡易主几个月,但很快就被曹操打回来了,整体影响力较小,大多数地区也没有被战争波及到。
众所周知,统治比较完整平稳的地区,人口数量确实要多,最明显的就是益州、荆州这几个地方,几乎没有战乱,人口数量已经超过战乱频发的司州、雍州等地了。安稳和人口数量是划对勾的,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喜欢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