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首页 >> 崇祯十七年秋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带着农场混异界风入邺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兵锋王座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护花大国士北明不南渡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 崇祯十七年秋全文阅读 - 崇祯十七年秋txt下载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90章 制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庞天寿,顺天府人士,历任崇祯、弘光、隆武三朝的大太监,担任过御马监太监、司礼监大太监等职,可以说做到了太监的极致。

只是他这个太监与明朝历代大太监相比,未免就凄惨了一些,明朝皇帝与文臣集团对立,使得皇帝需要依靠宦官势力,来形成官场上的平衡,所以后期太监做大,但到了毅宗皇帝之时,政治幼稚的毅宗皇帝,将这种平衡打破,太监从此失势。

作为一个大太监,庞天寿自然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可以重振内廷的雄风,所以早在福京之时,他就流露出了想要掌权的意思,但惹得隆武不喜,把他支开派往澳门去了解佛朗机人,处理招募佛郎机人才的事宜。

他到了澳门不久,郑芝龙就卖了福建,隆武皇帝生死不明,他原本准备去肇庆,但这时唐王又在广州监国抗清,他瞧不清局势,便留在了澳门一边研究基督教的教义,一边观望时局。

之后,隆武朝廷起死回生,虽然失去福建,但赣地全复,明军延平一场血战,又成功围魏救赵,迫使攻打广州的清兵撤围回师,使得粵地得以保存,等到隆武移驾广州,朝廷也算重新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远在澳门的他得到消息,这才放弃投奔桂王,带着三百佛郎机火枪手,赶来广州继续效命。

隆武朝廷在福建的宫女太监,大多失散,庞天寿理所当然的重新做起了司礼监大太监。

在福建时,整个朝廷被郑芝龙压制,他也没机会捞什么权利,所以隆武朝廷摆脱郑芝龙之后,他还是十分高兴,准备大干一场,但他很快就发现,隆武朝廷的文官立刻与同为文人出身的楚国公王彦合流,似乎有文武合流,共掌朝政之意。

对于皇帝而言,怎么才能使得皇权不受挑战,最好的手段,就是在皇权之下,培养两个势力相互制衡,下面的人争斗,哪一派强,就打压哪一派,这样下面争斗不休,那皇帝就永远安全。

这一手,玩的最溜的当属嘉靖皇帝,他用严嵩搞夏言,然后又用徐介搞严嵩,二十多年不上朝,却能把手下臣子玩的团团转,可见其政治手腕。

当然这样皇帝的江山是坐稳了,但对于天下却没有多少益处。

大明朝廷内部的制衡,在崇祯朝时就被打破,文官集团最后发展成那个样子,与崇祯皇帝自身有很大的关系,是他自己打破了平衡,又没有能力驾驭,才使得文官集团没了约束。

甲申之后,福王为了对抗以东林为首的文官集团,就只能在天下间重新寻找制衡的势力。此时阉党以废,环顾四周,就只能引入武将势力入朝,江北四镇遂即以定策之功做大。

以勋镇为后盾的马阮,开始与文官争权,但勋镇这方势力,几乎是很难控制的一方势力,一旦放出来,遗祸无穷。

汉末,外戚、宦官争斗,杀来杀去,但天下基本能够维持平衡,但作为勋镇的董卓一旦加入,天下立刻崩坏。

中国历史上,能够左右政局的,一共就只有,外戚,宦官,士族,勋镇,皇权,这么几大势力,其中从历史经验上看,外戚、宦官、勋镇,这是对王朝最大的危害。

中国历经千年斗争,两汉的教训,唐的教训,外戚、宦官不能用,勋镇也就是武将也必须关在笼子里,加以限制,否则唐末以来乱了几百年,归其原因是什么,不就“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武将失去约束了么?

说赵宋制度达到了古代中国的极致,就是因为他基本解决了外戚、宦官、勋镇的问题,而士这个阶层,相对于其他几个阶层,他对皇权的威胁最小,同时又能约束皇权。

古代虽说号称家天下,似乎整个江山都是皇帝的,皇帝就该爱护整个天下,带着整个王朝向前,但其实一个成熟的皇帝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坐稳天下,忠臣、奸臣、黎明百姓,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重要,奸臣有用,他们也会用,忠臣威胁到他,照样要杀。

士大夫这个阶层,虽然依附于皇权,但与皇权又是对立的,皇权是要家天下,士大夫则认为天下可不是皇帝一人的,皇帝要乱来,士大夫有责任约束,所以宋代君臣共治,士绅百姓的生活,也是历代之中最为幸福的。

后人可能觉得宋代比较屈辱,那宋人自己的感觉是什么呢?崖山一战,十余万人投海而死,如果他们不热爱这个朝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殉葬呢?

皇权发展到极致,对于天下是无益的,这点明初推行八股,禁孟子,就已经显现出端倪,但内阁的出现,还是有文臣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思想,可等到了满清之时,中国历史上一直对皇权存在约束的士这个阶层,在满清的屠杀和经历空前的文字狱之后,其思想已经不能再称为士大夫,基本都成了犬儒,已经不是传统上能约束皇权的儒家,所以满清时皇权发展到极致,满清统治者要“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天下间即便有人反对,也无法约束。

眼下的大明朝廷内部,随着宦官势力的出局,由文臣和勋镇势力把持朝政,而勋镇与文臣之间,其实是对立争斗的关系。

历史上的南明朝廷也是如此,勋镇与文官之间,勋镇与勋镇之间争斗不休,这都是因为本来稳定的系统破碎之后,各个势力之间无法找到平衡所至。

此时大明内部,还没有出现历史上的那种混乱,其实是因为王彦这个特殊身份存在,他首先是勋镇之首,武将都被他压制,其次他又是实实在在的举人身份,被文官认可,有长远的战略目光。

这样整个朝廷,达到了一个平衡,双方之间能够通过王彦,可以相互妥协,有这么一个调节矛盾的存在,但这只是隆武朝廷内部的局势,还有外部的诸多势力,还没有算进来。

不过朝廷内部既然达到了平衡,所以无论是哪一方都不希望有第三种势力进来搅局,内廷司礼监,肯定是要被打压的对象。

司礼监这个机构,设置于宣宗时期,为的是牵制内阁,但他一出现就注定是会凌驾于内阁之上的存在,司礼监大太监一度成了朝廷的最高实职,刘瑾,魏忠贤都曾经担任过这个职务,独揽军政大权。

庞天寿出任司礼监大太监之后,自然满怀期望的想要揽权,但是他却发现朝廷大权已经牢牢的掌握在以王彦为首的勋镇和外庭文臣手中,军政大权早已归属划分完毕,他动不了任何人的利益,加上皇帝并不支持他,所以司礼监大太监基本成为虚职。

本来庞天寿见没有机会,也就不再去想,老实伺候皇帝,但随着朝廷局势越来越好,大批官员开始来到广京,而且都是有品级的官员,但这时隆武朝廷内主要的实权职位,基本已经被人把持。

这些新来的人之中,一些有能力的被任用,一些则没有得到好的职位,这帮人打仗不行,干实事也不行,内部争斗却是一把好手,左懋第和苏观生这样的实干派,自然不用他们,这些人也就难免心生不满。

庞天寿见文臣集团内部又有分裂争斗的意思,觉得机会来了,于是稍微收拢就拉起了一帮人。

就在这是,王彦东征的消息传人桂林,这对大明而言是好事,但在桂王监国政权看来,就不同了。

本来现在隆武政权就蒸蒸日上,桂王政权却始终没有什么作为,如果王彦东征胜利,那桂王政权岂不更加没有希望。

这种担心,使得桂王一派生出了要离间隆武君臣的意思,所以派人前往广京一边行间,一边尝试拉拢隆武朝廷内部的大臣。

庞天寿虽然纠集了一些文臣,但是势力还达不到挑战外庭的地步,而这时他手下的文臣丁时魁、金堡等人,因为与桂王派来的袁彭年相熟,很快就被拉拢,然后又把袁彭年介绍给了庞天寿。

此时隆武皇帝,因为操劳过度,身体日渐消瘦,时日无多,庞天寿想着按着之前唐、桂、鲁,三方的约定,最后继承帝位的极有可能还是大明法统上的继承人桂王,遂即立刻与袁彭年一拍即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喜欢崇祯十七年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崇祯十七年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魔法史记苏泽列传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亲亲总裁,先上后爱我家娘子在修仙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快穿:总裁攻略手册七零位面小军嫂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一觉醒来我隐婚了二次元日常物语我的姑父叫朱棣皇道穿书后和反派boos同生共死了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
经典收藏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隋唐八卦史【精华版】帝国联盟春秋发明家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汉朝至上蛇蝎女配吕布有扇穿越门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大宋祖王爷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护国驸马爷大明匹夫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最近更新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大乾风云起苍穹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史上最强县令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北宋第一狠人锦衣血诏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 崇祯十七年秋txt下载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 - 崇祯十七年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