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首页 >> 北朝帝业 >> 北朝帝业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史上最贪崇祯调教大宋扶明录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带着农场混异界雄霸三国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 北朝帝业全文阅读 - 北朝帝业txt下载 - 北朝帝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0027章 债多不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最终,李泰和武乡县衙达成的契约是:自即日始自秋收后,县衙要保证供给牛马二十、车十五架、壮年士伍男女一百人以上,并随季耕播的所有作物种子,并各类农具的替换填补。

李泰则要在秋后保证补足大行台督令、县衙所缺额的粮食谷物,最少八千石、封顶一万两千石。

这契约初看有些荒谬,堂堂县治官长竟要与治下民户作这样的台底交易,才能保证赋税足额。

但事实上,李泰还是吃亏了。当下世道中,西魏这个霸府政权本就羸弱且乏威信,有人有粮就是大爷。县官为了保证治下安稳、钱粮足收,对诸乡里大户都要亲近有加、近乎阿谀。

郑满如今算是彻底跟李泰坐在一条船上,也向他透露许多县事治理的细节。

县衙租给李泰的这些车畜人丁,就算李泰不用,其实也会分发给县内其他大户使用。

大户凡有婚丧嫁娶,县中都要给员无偿使用,县官也要到场表示。另有凿窟造像的礼佛事宜,虽是大户号召,县里也要出钱出力。

这些礼遇表示,并不会明码标价,只为换取县中大户的友谊,一旦遇事需要征输物料,县官们还要低声下气的走访求告。

如今县里对李泰还要明码标价的订立契约,主要还是因为他乏甚乡土基础,故而看轻。

李泰对此倒并不觉得羞恼激愤,他势比人弱也是一个事实。

之所以和县衙达成这样的交易,除了可以获得直接的助力扩大生产之外,也为了在乡土中获取一个靠山。

合作达成后,县里这些大户们再想排斥打压他,就得考虑县衙态度如何。而县衙也要因为这万石粮食的寄望,给予李泰特殊关照。

县令杜昀也是一个老滑头,之前见面时谈起交情滔滔不绝,似乎跟陇西李氏每一个族人都是八拜之交,谈起正事来则不留情面,通过郑满阴晦表示凭李泰自己还不够资格跟县里签约,最好是请一势位之选作保。

言外之意,最好是李泰能够请动贺拔胜出面作保。

但且不说李泰请不请得动贺拔胜,就算是能,他也不会这么干。之前客客气气,那是为了引人上钩,既然现在县令已经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李泰当然就不会再那么殷勤。

就算合作不成,自己也没什么损失,县令却要再去诸大户门前当孙子。

契约虽然送到县里,但因李泰态度消极,便又僵持几天。最终还是县令杜昀没能绷住,再作表示这庄园终究是属于高仲密的,最好高司徒能够出面一下,说到底还是不信任李泰这个白身少年。

“这县令也是一个拙才,不是大器!区区万石薄粮,却还计议诸多!”

让高仲密出面,李泰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只是来到庄园后,高仲密便一通抱怨,听得旁边郑满只是一脸干笑。

“终究是我拙劣,不能自立治业,劳累阿叔奔走一程。”

李泰陪着笑说道,高仲密闻言后又叹息一声,拍拍他肩膀说道:“此间这样贫荒,百事不兴。我不是怨人轻我,只是心疼阿磐你啊……往年一个父母疼爱的世族儿郎,如今却要为了生计同这县里下才计议得失。若实在难以为继,阿磐再随我回城罢,这狭窄庄园也算不得什么事业基础,索性佃租出去!”

“关西物料简薄,还是生计自营才能安心。阿叔怜惜我,但我却不想做一个户里米虫,还是希望能努力一把,对得住自己,也对得住阿叔。”

高仲密这个人说好听点叫不经世故、难听点就是志大才疏,但对自己的关怀之情不是作伪,也让李泰找到一点相依为命的感觉。

眼下庄园建设仍是潦草,高仲密来到与县中官吏们见了一面后,便被李泰劝回了城中,只是又留下了一百名男女部曲,家里仅剩的那些金子也都交给李泰,更让李泰生出要作背水一战的决心。

过去这几天,李泰和众部曲们也并没有闲着,再加上周长明带领乡兵们帮忙,尽管县里人物资助还没到位,但十几顷露田也已经翻耕近半,已经开始播种那五顷粟谷。

李泰则在部曲和乡兵中挑选出十几名通晓木工作业的壮丁,在山林间挑选良材木料,用来继续打制曲辕犁和制作别的工具。

高仲密露面的第二天,县里的车畜人力便送来了,牛马三十、十八架车和一百三十多名男女士伍,都比约定中的底线高了一些,大概也是为了表示县里的诚意。

率队而来的,除了基本上已经常驻商原的郑满之外,还有一名县尉名叫史恭。

这史恭正是之前煽动乡人滋扰的乡里史姓大户的家长,年纪四十多岁,是个长得膀大腰圆的胡人。姓史的胡人,基本上就是西域昭武九姓,关中扰乱数百年之久,多有杂胡窜入定居,倒也并不罕见。

这位史县尉到来,倒也没有什么恶意流露,态度和蔼的客套几句,诸如欢迎李泰定居商原、县衙看重这次合作之类。

李泰当然不会孩子气的质问之前乡斗事情,假笑着送走这位史县尉后,便把郑满拉到一边说道:“这河西贼胡笑里藏刀、不是好人,郑从事甘屈其下?”

郑满闻言后苦笑一声:“史县尉乡里大户,本家又是京兆豪宗,得居此位,也是上下称允。我区区一个下僚,望地受命即可,怎么敢有……”

“可以有!我不恨乡人贫困恶我,却厌极这些挟众欺上的宗贼豪奸。郑从事你躬走乡里、处事殷勤,我都看在眼里,却位次这奸胡之下,是朝廷赏士用士有失公允。今次之所以能与县衙合谋此事,也都是靠郑从事你奔走圆成。秋收之后,我不独要返输粮谷,也要将此勤功详情呈奏大行台!”

相处数日,李泰也从郑满口中探听到许多县内人事详情,所以等到县里人员物资一到位,便开始下眼药。

郑满听到这话,神情变得有些纠结,既有窃喜、也有忧虑,半晌后才叹息道:“恩用出于上,下员勤事本分。我多谢李郎扬我岁功,但史县尉乡望长年,并不是短年薄功能够争光的……”

“事在人为,皇业尚需西狩,区区一个乡里贼胡,也算不得稳如磐石。此胡居县,让我不安,非我即彼,必走一人,不在今岁,则在明年!”

李泰又笑着说道,见郑满眼神闪烁起来,便知他是动了心。那么接下来他再同那史县尉及其家族产生什么乡土纠纷,郑满也会大几率站在他这一边。起码史县尉如果想通过县衙对他施加刁难,李泰也不至于全无耳目知觉。

戍主周长明带来三十多名乡兵壮丁助耕,李泰还有部曲男女两百人,再加上县里派来的一百三十名部曲。整个庄园里便聚集了将近四百人,顿时就变得热闹起来。

这么多的人力自然不可能尽付耕种,李泰计划中的许多事项都可一起推进。

首先要做的便是建造房屋,初夏时节虽然野宿不妨,但李泰终究不习惯长久住在帐篷里,有瓦遮头才觉得安心。

眼下既已人力充足,他便安排一批人将此间原本的坞壁遗址清理出来,就着那土夯的底墙、先用篱笆扎起一圈围墙。

这样的手工作业倒也不难,漫山遍野的竹木材料俯拾皆是,只用了大半天的工夫,一道纵横几百步的篱墙便在山坡下扎了起来,看起来虽然仍有些凌乱,但也总算是有了初步的内外格局。

篱墙内,李泰本来是打算一步到位的建造青砖瓦房,甚至还让人在南坡建起两座砖窑。

但部曲中懂得造坯烧砖的却不多,只有杨黑梨等寥寥几个而已,忙碌竟日也只搞出两三百块合格砖坯,再加上烧制,想要满足建造庄园的偌大需求,怕是要等到猴年马月。

“商阳戍倒是还有砖万余方,都是乡兵农闲烧制备用。郎君如果急需,倒是可以先挪用过来,但要在秋前补足。”

戍主周长明见状后,便热心的提议道。

农家造房,倒是很少奢侈的使用砖瓦,但修缮戍堡城池则免不了要使用。

西魏的统治核心华州与东魏的大本营晋阳实际距离虽然挺长,但彼此间只隔了一道黄河天险可称障碍,秋后修堡筑城也是西魏的基本任务,甚至入冬后还要派人去黄河边上凿冰,就怕不知不觉的被东魏偷家。

李泰不敢擅借商阳戍的军储物资,但得知乡兵不乏精通陶冶者,便希望周长明能够借出几人供他部曲以熟带新。

周长明对此自然不反对,李泰不作藏私的将曲辕犁打制技术传授乡人,在他心里好感已经刷的爆表,借调几个乡兵工匠自是小事。

砖瓦产量有限,营造只能暂缓步伐,于是便先在篱墙内搭建一些棚屋作为过渡。

傍晚时分,营地里便又响起羊叫声。虽然说周长明让乡兵自备餐饮,县里使役也伙食自理,但从早到晚繁忙的体力劳动,李泰也都看在眼里。

虽然他现在家底不厚,但在跟县里谈妥合作后、成本暂时大部分都是借贷,倒也供得起每天两头肥羊。直接就乡采买,价格也实惠。劳累竟日,一碗香喷喷的羊汤入腹,倒也能够略慰辛苦。

喜欢北朝帝业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北朝帝业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丹道仙途大清之祸害诸天无限基地兰亭雅集极品妖孽兵王人在奥特,开局获得地球意志馈赠神权之上皇道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一品侍卫仙缘寻仙重生90:辣妻要翻天颜语最新小说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先缅北后樱花,我在全球搞事情一世之尊我靠穿书拯救世界
经典收藏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终极潜伏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贤王传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从伍千里开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护国驸马爷极品妖孽兵王大明匹夫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初唐峥嵘糜汉骑砍三国之御寇白话历史兴衰演义
最近更新冰临谷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史上最强县令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三藏还俗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北宋第一狠人大唐躺平王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大乾风云起苍穹清宫秘史十二章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云起惊鸿客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 北朝帝业txt下载 - 北朝帝业最新章节 - 北朝帝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