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明末

罗小明

首页 >> 风起明末 >> 风起明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护花神医在霍格沃茨淡定地喝红茶赵东苏菲都市潜龙免费阅读惊门圣手村医陈平周翦秦怀柔天价宝贝:101次枕边书不是,让你跟校花分手,你真分?极品全能女神重生之全球首富
风起明末 罗小明 - 风起明末全文阅读 - 风起明末txt下载 - 风起明末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四百八十章 出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卯正两刻(6:30)

靖南军的主力已悉数抵达预设阵线。

济宁城东郊外的青色原野彻底被汹涌的赤色所吞没。

目之所及,阵线上尽是耀目的赤红之色。

无数赤旗、赤甲与红缨汇成的狂澜,占据了所有人的视野。

巨大的方阵在号鼓声中如臂使指,隆隆的踏步声宛若闷雷一般沉闷,甚至引得脚下大地都发出持续的低鸣与震动。

靖南军九师的战兵,在中军阵中旗号鼓点的指挥下逐次展开,相继进入各自作战位置。

靖南军的大阵共分为两道阵线。

第一道阵线。

是以八蜡铺为左翼支点,构筑的一条自八蜡铺起始,绵延向东南一直泗水,与桥河集隔水而望的阵线。

在观察到清军逐渐开始回缩整队之后。

陈永福也领兵退出了八蜡铺的范围,和刘文秀完成了城防的交接。

由刘文秀带领兵马三千进驻八蜡铺。

李定国、艾能奇所领的第五、第六、以及刘文秀所留下的第七师其余部队,三师合计步兵共有近两万人,被放置在了中央的位置。

三师之中,还有骑兵两千余骑,承担侦察、追击、掩护等职责,为线列步兵师的掩护骑兵。

不过这三师因为原属西军的缘故,只是普通的步兵师。

步兵五成为铳兵,只是装配着初型海誓铳,也就是没有铳刺的燧发枪。

另外五成为长枪兵,作为近战部队存在,承担着在敌人临近之时与敌人短兵相接,保护铳兵的职责。

而陈永福所领的河南镇第二师,高谦所领的第三师,两师合计步兵一万四千余人。

全员列装二型海誓铳,也就是装备着铳刺的燧发枪。

对于这样全面列装铳刺燧发枪的部队,为了和旧军区分,在靖南军的序列之中,称之为线列步兵师。

同样也有掩护骑兵两千骑。

两师被放在大阵的两翼。

两师的步兵,都是装配这铳刺的线列步兵,可以有效的抵御清军骑兵可能到来的袭击。

五师合计有兵力四万人,野战阵线上大小火炮合计有两百余门。

八蜡铺作为重要的支点,以及前沿阵地的原因,不仅设下了五十余门用作防守的中小型火炮。

陈望还将原先济宁城东的重炮阵地北移到了八蜡铺中。

设二十四斤炮六门,十八斤炮十八门。

第二道阵线。

则是由周遇懋所领的湖广镇第一师一万三千人为左翼,其中有步卒一万一千人,骑兵三千。

左光先所领的汉中镇第四师为右翼,步卒一万七千人,骑兵三千。

陈望则是亲率近卫师以近卫线列步兵万人,近卫骑兵三千,坐镇中军。

共有兵马四万七千人,共有大小火炮三百余门。

在两道阵线的中央,还设有一座作为支点的棱堡。

准确来说,这座棱堡是一座规模巨大的炮堡。

原本布设在城南的攻城炮兵营地被移到了此处,作为重要的火力支援点。

部署的重炮数量规模都与八蜡铺相同。

两道阵线,共有兵马八万七千人,步卒七万两千人,骑兵一万五千人。

除此之外,在大军的两翼外侧。

西面,曹变蛟带领以本部湖广镇第三师骑兵为主力,混杂各师精锐骑兵,合计万骑的主力骑兵。

东面,陈功同样带领着各师万余精锐骑兵,陈兵于泗水以西,列于的两道阵线之间。

泗水东面,桥河集则是由胡知礼所领的河南镇第八师一万两千营兵镇守。

在济宁的东郊,靖南军参战的总兵力共计十二万。

十二万大军,西起八蜡铺,东至桥河集,连绵不绝,浩瀚如海。

……

卯正三刻。

一辆接着一辆的望杆车于清军的阵中次第立起。

平野之上一览无余,难以遍观全貌。

所以清军的将校需要用望杆车眺望,以观察敌军阵型变化与兵马动向。

靖南军的前阵,也林立着不少的望杆车。

不过更多的,是由民夫搭建起来的望台。

这些望台比起望杆车更为高耸,视野更为开阔,各式的令旗在劲风之中招展。

陈望站在第二道阵线的中军望台之上,清军阵线的一切全都被他尽收于眼底。

北方。

清军阵线同样长达近十里之长。

低沉的海螺声与悠长的号角声此起彼伏,清军的主力正在源源不断的涌入战场。

在千里镜中视野之中,大量的清军步兵正排列着整齐的纵队缓步向前。

清军的游骑已经铺开了警戒线。

两军的阵前,轻骑哨探不断的试探着。

清军为了控制正面的战场,散出了至少万余的轻骑。

这些清军的轻骑以百人为一队,千骑为支点,排布于大军的前方。

而在后方,则是清军的大规模骑阵。

将近五万的清军骑兵,已经早早的在正面铺开。

曹变蛟、陈功两人领军坐镇于东西两翼的外围,也将麾下大量的骑兵散去。

两万多名的骑兵分布在旷野的四处,以曹变蛟与陈功两人所领的骑阵为支点,与清军的轻骑遥遥对峙。

清军的轻骑在两军阵线之间奔驰往来,为大军的展开的与靖南军的骑兵追逐拼杀。

清军的骑兵虽然占据着数量上绝对的优势,但是却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全军出击。

靖南军的炮兵辐射的范围实在是太过于广阔,没有步队的协同,己方的炮队也没有全数开赴到府河的南岸。

此时若是贸然前进,面对靖南军精锐的甲骑,很可能在一次失利之后便演变成溃败之势。

在千里镜中,清军的步兵在抵达前线之际由纵队快速的变换为横队,缓缓的铺满了整个正面。

清军行军速度极为快速,变换速度也极为快速,极高的组织度,使得他们在战场之上无往不利。

清军布阵的速度极快。

仅仅只是在一刻钟后,六万余名清军的步兵便已经完成了列阵。

清军的步兵同样排布成了两道阵线。

铁甲映日,气势压人。

阵线之间,伫立着三支规模超过万人的骑军。

而在左右两翼,则是总兵力超过五万的骑军。

黑压压如一片乌云垂野,寂寥无声却杀意弥漫。

十四万清军。

横陈在济宁东郊的原野之上。

陈望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

清军规模宏大的大阵在陈望的眼前一览无余。

十四万清军的战阵如同鹤翼一般展开。

军容壮阔,煞气逼人。

肃杀之气席卷四野,仿佛下一刻便要扑击而下。

“呜————”

凛冽的朔风裹挟着低沉婉转的海螺声穿透了原野,从北面清晰的传来。

伴随着中军的号令,明黄色的织金龙纛迎风扬起,旗面在风中猎猎卷动,如同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

继而,四面八方相继响起一片旗号响应之声。

清军各旗、各营的令旗依次升起。

清军的阵线之上,蓝、红、白、黄、黑五色的旌旗依序而动。

整条阵线上旌旗翻滚,旗浪层层推进,自中军向两翼扩散,在地平线上连成一片汹涌的旗浪。

兵甲反射的阳光不断闪烁,刺入眼中,仿佛地表之上忽然亮起无数寒星。

从阵间间隙向后望去,可见更多军阵肃立其后,纵深重重,杀机暗藏。

整个清军阵线官兵肃然挺立,寂静无声。

即便远在四里之外,那股凝聚不散的肃杀之气,仍扑面压来。

陈望的双目微眯,凝神静气。

在黄台吉所领导之下的清军。

无疑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强军。

清廷所行的八旗制度,本质上是一套以旗统人、兵民合一、军政一体的组织体系。

它将所有人户编入各旗,战时为兵,平日生产,建立起一套高效而残酷的战争机器。

严明的等级与赏罚制度,则确保了这支军队在战场上绝对的服从性与强大的凝聚力。

清朝和元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

但是两者之间,却是有着最为本质的区别。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横扫天下之前。

蒙古诸部实际上已经继承了昔日草原诸多帝国的文化、政治、军事上的遗产,他们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权。

忽必烈入主中原,开国建元,建立起来的元朝,实际上与中国历代的大一统王朝本质上区别并不大。

而清朝则不同。

他们从从刀耕火种的渔猎社会,一跃上千年的时光。

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脱胎于建州女真部落联盟。

一直以来他们仍延续着传统的农奴制经济模式,自身农业生产水平极端单薄,政治架构与社会组织形式亦保留着鲜明的部落血缘特征。

无论是在政治结构,还是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都非常落后。

昔日的金国,并没有留下多少像样的遗产。

成化犁庭,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

哪怕是黄台吉在继位之后不断的改革,不断的锐意进取。

但是严格来说,这个时候的清国,仍然并非是一个封建政权。

清廷所行的八旗制度,本质上只是军事氏族统帅下的半奴隶制结构。

在取得全国政权后,清廷依靠军事力量确立了统治,并推行了诸如“旗民分治”等具有区别性待遇的政策。

尽管其在政治体制上大体沿袭了中原传统的中央集权模式,并在表面上维持了与历代王朝相似的治理结构,但是实际上。

清国,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在数千年来,中国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

哪怕是明末,因为地域的原因,因为政治的原因,没有跟上大航海时代的风口。

在那个时候明明已经腐朽不堪的明帝国,仍然在一步一步的向前行进。

而在清末之时,明明各式各样的先进技术就放在明面之上。

清国却是虚度了两百多年的时间,紧闭着国门,最终发展成了一个羸弱愚昧的怪胎。

哪怕是国门叩破,京师沦陷,清国却仍然没有发生多少的改变。

它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改变。

因为变革,意味着统治的结束。

但是。

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近代还有很远。

在这个时期。

在黄台吉领导之下的清国。

他们所走的道路,正是最恰恰适合于清国的道路。

清国,在这个时代,最幸运的一件事。

不是天灾使得明朝苦不堪言。

也不是党争使得大明内耗严重。

更不是内患使得明帝国衰弱无比。

而是他们出了一位雄主。

没有黄台吉。

清廷,永远都只会是一个割据政权,如同千年以来,关外的一个普通的游牧割据政权。

虽然黄台吉在历史上,从未攻下明朝的京师,从未真正的占据关内。

但是正是因为黄台吉,才使得清国在明朝大厦倒塌之时,积蓄了入主中原的力量。

陈望紧握着望台的栏杆。

他的手正不自觉的轻微的颤抖着。

一种难以言喻的重量积压在他的心头。

天下的命运,此刻,正沉甸甸地落在他的肩上。

难言的愤慨之情从陈望的心底深处缓缓的升起。

那股情绪并不是属于他,而是潜在在心底的深处刻骨铭心的痛楚。

属于这副身躯原先的记忆而衍生出来的情绪,

“辽东!辽东!”

亲族家眷被残杀,世世代代所居住的地方被占领。

火光中的家宅、惨死的亲族、世代耕耘的土地在铁蹄下沦陷。

被迫离开故土、一路颠沛至广宁的万般屈辱,如同尖锐的碎片一般,骤然刺入陈望的脑海。

那份恨意,那份怒火,如此炽烈,灼得陈望的喉间发烫。

迎着凛冽的朔风,感受着身躯传来的寒意,陈望沙哑着声音,缓缓道。

“应旗。”

心底之中所有的情绪,在这一刻被他尽数压在了心底的最深处。

作为一军的主将,他必须要保持着一刻清晰的头脑。

靖南军中军望台之上,赤红色的大纛在风中摇曳。

高亢的天鹅音随之冲霄而起,并迅速蔓延至整个战线。

自西侧八蜡铺至东端桥河集,连绵近十里的战线上,成千上万面赤色旗帜次第升起。

地平线上霎时间只见一片耀眼的鲜红。

而这一切。

也被此时正居于前阵的黄台吉尽收于眼底。

黄台吉骑乘在战马,他的面色潮红,神情疲惫。

他的心中存在的不安以及身体上的不适,此时全都已经被他压在心底。

多年征战磨练出的坚定意志,让他在这样的场景之下仍然保持着镇定。

黄台吉缓缓的举起了右手。

辰初正刻。(7:00)

清军出阵。

《风起明末》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风起明末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风起明末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三国:东归志!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恶鬼训练营我的神通有技术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糜汉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浴火焚神一品侍卫雷裂苍穹大唐:吃货将军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大明第一臣妖妃其实是药引九十年代小奋斗九州我为王港综:开局召唤极限战士
经典收藏三年之约之风云再起木叶:重振宇智波荣光美妆皇妃:我在古代直播带货穿越女配的重生萌宝1加1民国鞋王我真不想靠反串出名啊1号宠婚:军少追妻忙修仙归来,我无敌你随意她从星河跌落盛世田园:拐个将军,忙种田!我真的不想要系统哇启航1999之大国建工聿先生,结婚吧!摄政王怀里的团宠美人娇又软国医:开局扮演神级手术大师王磊震惊:这个植物系领主太妖孽刚出狱,被迫和七个天媚之体合租御姐师父带我赛博抓鬼我把反派崽崽养萌了
最近更新战神归来:与我为敌,统统灭族!在古代靠签到美食致富重生1985:从收猴票开始首富之路年代美人娇又媚,勾的糙汉心尖颤万界大佬都是我徒弟权势巅峰:从省纪委秘书开始暖青寒重生医庐纪事摄政王的掌心娇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深情失控,他服软低哄别离婚小人参三岁半,警局破案当团宠开局顶替流量巨星,全网火爆顶级甜妹:在限制级修罗场钓疯了离婚后,我权势滔天,你哭什么至尊少年王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汴京手作娘流放前搬空京城,真千金带飞全家我单身后,富婆姐姐圈蠢蠢欲动
风起明末 罗小明 - 风起明末txt下载 - 风起明末最新章节 - 风起明末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