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十龙夺嫡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明第一臣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大清之祸害大唐极品帝婿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史上最贪崇祯生子当如孙仲谋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6章 罢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正在江南的高俅,与秦刚达成默契后,直接留在了江宁府,既可以更好地控制地方,又可保持与京城的及时联系。

在梅溪镇受挫的王禀伤愈之后,他在京营的手下也被陆续赎回,士气极其低落,但是安排驻扎在江宁县,做些盘查谍探、弹压百姓的活是一点儿也没问题。

别人到这里多是休息享福、四下闲逛也是做些样子,但王禀却是一本正经地认真巡察,结果还真就被他们查到了一些近期在江宁这里搜集情报的密探。

一经审问,竟发现他们是同一伙人,而且主谋者还不是两浙那边的叛军,居然会是隔着大江北面的和州知州吴储。他们声称,吴知州自从知道了两浙那里叛乱,朝廷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到了南边,他就想趁着这样的机会,一旦前线有变,他便可以发兵过江,进入江宁城后,自立称王。

一开始王禀还不相信会是这样的结果,叛乱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会是如此草率?不过,几个探子审问下来的结果如此地一致。于是,在请示了高俅之后,王禀带了七八名手下,决定亲自过江前往和州城里探察探察。

为保险起见,王禀先去了城外的当地禁军军营,出示高太尉签发的军令之后,发现这里留下来的禁军都还能听令,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立即点起两百兵马直接入城,直奔州衙。说来也是这王禀此次的运气实在太好,知州吴储与他的兄弟朝散郎吴侔、还有在背胉游说鼓动他们的张怀素正在后室密谋,一同参加的,还有当地的士大夫名流邵章、杨公甫等人。

王禀带领一队禁军冲进来,一举便将他们全部擒获,同时还在现场就直接搜到了造反的计划、旗帜、甚至是计划称王之后的仗仗等证物,相当于人赃俱获。

这个张怀素,也就是之前曾到高邮游说秦刚不成的落魄真人,也是在京城里的无量子、无忧子的师父。他除了频频在京城那里结交达官显贵,并攀上了蔡京等人之后。还一直在江南一带活动,寻找其他可以鼓动之人。他到了和州,遇见吴储之后,又把同样的话术与手法再用了一遍,没想到收效极佳,立刻被吴氏兄弟奉为上宾。而和州与江宁城隔江相望,于是他们便开始密谋如何渡江后控制江宁府,并在这个据他说是虎踞龙盘、有王兴之气的地方开始称王自立的计划。

直到最近,东南形势突变,半路杀出来个元符太子与流求叛军,然后江淮东路、两浙路等地宣布自立,江南两路的大多数禁军都被抽调前往南边前线,他们便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张怀素提出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计策,认为江浙一带的叛军实力不错,就算是不一定打得过平叛的官军,但也必定会让南征官军吃上不小的亏。所以,他们此时应该派些探子潜伏在江宁府,进行及时关注。一旦官军全部南下与叛军打得难解难分之时,他们便可以趁机发难,从和州起兵过江,拿下江宁府,在这个具有帝王之气的金陵城称霸建业。

而这一天,由于前段时间派去江宁的探子始终没有回报情况,他们便都聚在衙门后院商量着对策,却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被王禀带人给一网打尽了!

和州隶属淮南西路,王禀虽是禁军的京营将领,也得按章办事,便吩咐手下将查抄出的所有证据以及相关人犯一并押送至在寿州的淮南西路提举刑狱司,而他自己则带了相关情况迅速赶回江宁向高俅汇报。

高俅得知之初,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谋逆虽是大罪,但是像吴氏兄弟与张怀素这种在“八字还没一撇”阶段就被揪出来的,实在没什么价值,待到江淮西路的提刑司基本核实清楚之后,便就可以押送至京城,交给大理寺进行终审定罪。之后,该抄家的抄家、该灭族的灭族,没什么好说的。只是这件事情,也可以算作为王禀这次南下时,顺手立的一件小功罢了。

但是,没想到王禀前脚刚汇报完离开,胡衍便立即找他来商讨此事。

胡衍在此之前,已经得到了秦刚派出的使者提醒并交待给他具体的情况了。

此时与官军相持,最忙碌的便就是特勤房了。尤其是在江宁府,情报搜集十分得力。王禀前脚去了和州,后脚相关的情报及背景资料就送到了秦刚的案头。

秦刚原来的记忆中,是不会记得像张怀素谋反这类冷门知识的,所以无论是当初在京城见到他的弟子,包括在高邮见到张怀素本人,也只是直观地反感此人,不屑于同他交往混迹而已。

而此时在看了所有情报后,终于发现此事并不简单:

张怀素并非只是简单的野心家,他自己在谋划方面做的准备极深。除了广收弟子、蛊惑人心之外,他还四处结交公卿官员以及地方士大夫,目的就是要拉更多的人下水,其中居然与蔡卞、邓洵武都有姻亲,也正因如此再攀结上了蔡京。

由于张怀素擅长察看风水,二蔡的父亲去世、还有蔡京妻子去世后的墓地,都是由张怀素亲自勘察选定,甚至在两处的刻碑中还有记录。

秦刚觉得,谋反一事是重罪,张怀素与蔡家之间存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此时不利用一下,实在可惜。于是他便将此事背后的关联细节都写清楚,让人直接交给了正在江宁城内的胡衍。

胡衍本来就想着如何做好这个二五仔,而且他自身目前在京城里的发展总是受到蔡京的压制,拿到这些情况,自然是喜出望外,立即跑来与高俅商量:

“和州谋反一事可不是小事,我要特意提醒一下太尉,这吴储、吴侔两人,并不是普通官员,他俩可是朝廷前宰相吴充之孙、前宰相王安石之外孙,所以他们有个胞姐,嫁给了此时的尚书右丞邓洵武为妻;还有一个姨嫁给了前宰执蔡卞为妻。而这邓洵武与蔡卞又是谁?他们可都是当朝司空、宰相蔡京的跟班至亲啊!下官还听说这次谋反主谋的那个道人,与蔡京交往甚密。他自己的住处就在真州。太尉应立即派人前去搜查,要是能够搜到与蔡相公之间的书信……”

“啊!妙极!正如沧海所言,一旦能够找到关键证据,一定能扭转京城的局面!”高俅大喜,立即派人赶往真州【注:即今天扬州仪征】。

此时真州虽属江淮东路,但流求方对江淮东路只控制极少数中心城池,真州距江宁府太近,此时双方又处于停战状态,于是高俅的人顺利地找到张怀素的住处,并成功查获大批他与包括蔡京在内的京城权贵之间的往来信件,让人都送至寿州。

对于吴氏兄弟与张怀素的谋反案,淮南西路刑司不敢小看,仔细核验了所有的人犯与证据,包括后面及时送到的张怀素与他人的往来书信,一并标注意见之后,便立即押送至京城。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宋时大背景便就是如此。

因为此时的文人既不屑于与武将结交,多半是与张怀素这种神神叨叨的人物来往,所以他们的谋反便就没什么影响力,就算是举旗后,多半就会被地方平定。

但是,造反毕竟是造反,而且主谋者还是一地知州,赵佶闻讯后大怒,尤其是同时看到高俅加油添醋地发来张怀素与京城高官结交的密报后,便要求大理寺对此案从重从速查清!

此时站在赵佶身旁伺候的太监杨戬,这厮不仅早与蔡京勾结,而且由于蔡京的长子蔡攸一直在宫中编修《国朝会要》,两人关系极熟。他也多少知道些张怀素曾与蔡京相从甚密的背景,只是看着赵佶初闻消息时的暴怒情况,不便立即开口。

等着过了好一段时间,他在陪着赵佶在花园里闲逛之时,才装作有意无意地说起:“官家为这大宋之江山社稷,可谓是终日殚精竭虑矣,这天下万民谁还不甘心俯首听命?所以这些江南的外臣妖道,实在是狗胆包天,放着封官受禄、太平享福的好日子不过,非得要自寻死路,实不足以让官家为此动气。”

“嗯,你说得也是啊!”

“如今的天下清明繁盛,除了官家的费心劳神之外,也是亏得一众忠臣感蒙圣恩,死心塌地地做事。方才江南的这桩案子,自然是要一查到底,严惩这些作乱生事的宵小。但是,正是听说这为首的张怀素曾在京城结交许多官员。臣窃以为,此案若是交给大理寺的话,那里多有酷吏,喜欢捕风捉影、以小放大,唯恐天下不乱。若是一下子牵扯到了忠心为官家做事的那些大臣们,却是怕会伤了他们的心、违背了官家的本意。”

杨戬的这几句话,却是让赵佶听得十分清楚,他素来信任这位大内总管,便毫无顾忌地问道:“你提醒得甚是有理,那此事应该交给谁去处置才妥当呢?”

“此事关系甚大,张怀素这帮人谋反,人赃并获,罪无可恕。如今要进一步细查的,是朝中与他有过书信联络的大臣们,到底谁是确有勾连谋议的真罪人,谁又只是被牵连的无辜者。所以这件事,还是御史台接手最为妥当。为了防止是一家之言,官家还可命开封府共同协查,这样的话,既能彻底查清问题,又能体现出官家的公正无私!”

“善!确实如此!”赵佶立即把前往大理寺传诏的人叫了回来,重新下令让御史院与开封府共同接手此案。

赵佶能同意,自然也是意识到之前做法过于生硬,生怕大理寺的人下手太重,最后牵扯到的官员场面会无限地扩大,同时也心想:杨内知的主意不错,让御史台与开封府一起来查,一个专职纠察百官,一个掌管京畿政务,两府联手,既有处理份量,也能相互制约!

而杨戬为什么要推荐这两个部门?原因很简单,此时的御史中丞余深,以及权知开封府的林摅,都是实实在在的蔡京死党。这两人一接到此案,便就明白此事的危险之处在哪里。

不过,两人虽然都想着为蔡京开脱,施展的手法却各不相同:

余深的手法简单粗暴,他身为御史中丞,有权在审案之前查看所有的证据。所以对于张怀素那里搜来了一大箱子各类信件,他便亲自操作,将其中所有与蔡京、蔡卞相关的书信全部挑出来,直接塞在了怀里,直接去了蔡京府上转交并邀功。

而林摅的狠招却是表现在了公堂上,他先是草草地审理询问了一遍,便命令将一众人犯带下,再将此时剩下来作为证据的所有书信都摆在了院中,然后开口道:

“张怀素此贼,昔日包藏祸心,隐而不露。其在京期间,刻意结交官员,加上其自夸自擂,和他通信的人实在是数不胜数。就眼前的这些书信,不知会牵扯上京城里的多少官员。其实翻看这些信件,都是寻常至极,不过是些日常寒喧之语,岂能尽是从之而反也?”

说句实话,此案一审,不仅蔡京惶然,京城更有多少双眼睛紧盯着这里,一听得林摅的这句话中真实之意,堂上便就立即有人出声附和。

林摅接着说道:“昔日曹操大胜袁绍,战利品中便有许都官员及军中将领之前与袁绍的往来书信。曹操没有选择去查阅信件内容,而是直接当众焚毁,结果成就尽收部将属从的忠心之美谈。今日之官家,虚怀若谷、包容天下,查处张怀素谋逆一案,当严惩首恶,避免过多殃及众人。所以,我愿代官家焚掉这些信件,以宽慰京中群臣之心!”

此言一出,众人皆长出大气,又都鼓掌喝彩!

最终,御史台与开封府对此案的处理结果是,张怀素、吴储、吴侔等主犯坐实谋反大罪,处以凌迟;和州一众附从之人,皆处死;吴侔之母因为是王安石之女,免远窜而送太平州羁管;而蔡卞以及邓洵武,都是因为与吴家有着无法抹去的姻亲关系,都处以降职贬官。

但是,蔡京还是从中彻底地摆脱且毫发无伤。

消息传到江宁,高俅听着颇为沮丧。此时已经接近年底。如果辽国真的想借机南侵干涉,出兵的时间大约就会在二月以后。也就是说,如果在正月里不能再与东南和解,那就极有可能会陷入到南北同时交战的乱局之中了。

不过,秦刚却觉得不是太意外。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中,张怀素真的起事谋反,以蔡京当前的权势与手段,的确有很多办法可从此事中平安脱身。

不过,他深信此事多少还是让赵佶对蔡京起了疑心。而且,正是因为此事的启发,他也想起来,引发蔡京第一次被罢相位的,是在这个时代谁都不敢忽视的天象事件。而借助于流求格致院已经改良后的最新款千里镜,他在最近几晚夜空中的一番搜寻下,终于有了令人满意的收获。

于是,他立即安排向京城里的手下传递了新的指令,同时也致信高俅,让他放心地就在江宁府过年,正月过后,京城里必有佳讯传来!

腊月最后几天,京城里的小孩子,突然开始传唱起“一闪一闪亮晶晶,不罢蔡京现孛星”的童谣。

所谓孛星,便就是古人对于彗星的正式称呼,民间把它叫做扫帚星,天上一旦出孛星,在这个时代便就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世间要么有了奸佞之臣、要么就是皇帝失德。倘若对此置之不理,上天将一定会降下更加严厉的惩罚!

童谣这种事,老于谋算的人都明白,背后一定会有操纵之人。但是这次的童谣却是提到了天象孛星,到底真假,最后是可以验证的!

所以蔡京不以为然,只要孛星不出,唱破天去也无济于事。

赵佶在听到宦官们提及此事后,便勾起了自己最近与蔡京屡有意见不合的感受。于是便让人去太史局里传话,命他们关注天象,一旦有异象,须得立即向他汇报。

崇宁五年的新年终于来到,京城里也降下了象征着来年丰收的瑞雪。

正旦大朝会在接受了群臣的祝贺之后,便就开始了大宋一年中时间最长的大休沐。赵佶也乐得与他的一众妃嫔在后宫安心地赏画论诗、听曲观舞,好不自在。

“官家!官家!”初五晚上,值守太监一反常态地惊慌跑来,“太史令求见!”

宋初掌管天文星象的机构承唐制为钦天监,元丰改制后改为太史局,其长官便为太史令。

太史令进来后,其脸色苍白,开口便是请罪,再请皇帝移步到院中。

太史令便伸出颤抖着的右手,指向西边天空。顺着他的指向看去,只见此时原本是普普通通的那片星空,凭空出现了一颗扫帚状亮星,它的星头明亮,散发出来的光芒仔细看去,似有小酒蛊口大小,然后拖出了比较明显的尾巴,像是散碎的星光一样,仔细辨识下来,能看得清楚的长度便有丈余长。

赵佶一看到孛星出现,顿时就觉得手脚冰凉,差点一跤就要跌倒,还是旁边的近侍看得紧,立马上前一把扶住,再赶紧地扶回了屋内。

回屋之后,赵佶连连叫冷,一帮人手忙脚乱地搬近了好多盆炭火才算缓过来。

“朱太史,你给朕说说,这颗星可有什么来头?”

“回陛下,臣夜夜观测星象,不敢有误。前些日子接连十几天阴晦无星。今日放晴,便突然瞧见此孛星自西北方出现,而且所占之位极为凶险,它是自奎宿而起,奔娄宿而去,视其走向,便有贯穿白虎七宿之势。”朱太史令此时站在下面一字一句地回道。

“你既掌管这天象之事,那样的孛星可有何说法?快快道来,不得隐瞒。”

“孛星犯紫微垣,有异王立。客星守边,朝有不臣。星尾向北方,主兵凶也!”问起星学,朱太史令倒也回答得一板一眼,少了一些慌张。

只是听完后的赵佶却是沉默了,这些星象的解说,无疑正是对他先前的犹豫不决之事的所有担心,在上天的佐证及明示之下,他也不得不下了决心!

次日,赵佶罕见地只召集了吴居厚、何执中与刘逵三人进宫,竟是没有叫上蔡京等人。之后又召集了虽辞去了中书侍郎但仍保留有右仆射的赵挺之入宫应对。

一向讲究排场、喜在大庆殿上朝的赵佶,突然宣布此后改在较小的文德殿上朝,同时自己也搬去了小殿居住,改餐俭省,并下诏要求群臣指出其过往的治国之失以便于他自己改正。

随后,一系列让人目瞪口呆、眼花缭乱的操作先后出台,尤其是让蔡京一党感到措手不及:

正月初八,政事堂人事变动:原中书侍郎吴居厚为门下侍郎,原同知枢密院事刘逵为中书侍郎,邓洵武被免后空出来的尚书右丞由原户部尚书梁子美担任。

正月初十,下诏尽毁宫中的《元佑党人碑》,并令天下各地依行,同时恢复贬谪者仕籍,并称从今天起所有谏言人勿复弹纠;

正月十一,命南宗正司知宗赵汝彧赴江宁、协同高俅进行谈判;

正月二十三,天子下诏曰:越王赵茂身份证实,晋封吴王,并册封为皇太子,开府仪同三司,实封京东东路,江淮东路、两浙路、福建路、及广南东路与广南西路,并新辟流求路,统管东南七路;

正月二十八,皇太子、吴王赵茂上表,保荐秦刚为太子少师、知大秦府兼流求路安抚使,封开国临安伯,赐馆职枢密直学士,天子一概允准;

至此,大宋在崇宁四年开始的东南自立事件,以皇太子回归,开府实封的罕见处理方法得以解决。这迅速让整个大宋东南免去了战火蔓延的可能,更是让处心积虑的北辽瞬间失去了挑衅及南下干涉的理由。

而且,和解之后,南征大军迅速回师,一度紧张不已的河北、河东局势顿时为之一轻;

二月二十四,司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京罢相,为中太一宫使。观文殿大学士赵挺之赐特进,复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至此分疆之势初定,秦刚再回大宋政坛。

【卷十一终】

《风流大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风流大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风流大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快穿之盈满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魔法史记苏泽列传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三国:东归志!嫚嫚长途雾都侦探覆手朝阳警事神权之上甜宠贴身辣妻诸天无限基地离婚女人图鉴青灯鬼语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二次元日常物语糜汉快穿:总裁攻略手册
经典收藏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我在古代逃荒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穿越三国,匡扶汉室!染谷君的异常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极品妖孽兵王大宋祖王爷战国野心家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护国驸马爷南唐晚来风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大唐房二
最近更新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道藏辑要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英烈传奇大唐躺平王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玉符传奇唐代秘史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