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的能量场越来越不稳定,发出低沉的轰鸣。
而比这物理上的囚笼更让Shirley感到窒息的,是那座由她信赖的人亲手参与构筑的、无形的心理牢笼。
Shirley短暂的靠在一处石头上休息——磨刀不误砍柴工,她想,若是不顾一切的冒进,虽然是值得嘉赏的,但是此时,保存体力和心力比较重要。
就在这时,休息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柳绿袅袅娜娜地走了进来。她今天佩戴了一枚向日葵造型的胸针,花盘中心镶嵌着细小的黄钻,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萧歌,你看我这枚新胸针怎么样?”柳绿笑靥如花,刻意侧了侧身,让那朵向日葵更加醒目,“向日葵总是这样,永远朝着最亮的光。就像我们,终究要站在最耀眼的地方,才算不辜负自己,对吧?”
向日葵——那是他和白芷之间一个极其私密的暗号。在他们关系最好的时候,他曾送给她一株永生向日葵,说过:“你就像它,看起来追随光,其实是自己活成了光源的样子。”这个象征属于他们两人,承载着只有彼此才懂的承诺与欣赏。
此刻,看到柳绿佩戴着类似的符号,并用一种完全曲解其本意的口吻说出来,萧歌感到一阵强烈的反胃和背叛感。但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往那样立刻出言纠正或表现出不悦。
一种复杂的疲惫感,混合着对Shirley“失控”的怨气,让他选择了沉默。他甚至没有将目光从手机直播屏幕上移开,只是几不可察地抿紧了嘴唇。这个细微的动作,在柳绿看来,却是一种默许,一种心照不宣的纵容。
柳绿心中暗喜,立刻抓住时机,用手机找了个角度,看似自拍,实则将萧歌的侧影和那枚向日葵胸针一同纳入了取景框。她迅速编辑,发布了一条动态:“向阳而生,追随光,成为光。”没有点名道姓,但所有熟悉他们关系的人,都能解读出其中的暗示。
几乎在柳绿发布动态的同一时间,Shirley的手机锁屏界面,一条娱乐八卦的推送赫然弹出,在幽暗的洞里显得格外醒目:“爆!顶流们的‘向日葵’宣言,现场互动默契,关系疑似升级!”下面配的,正是柳绿刚刚拍摄的那张“巧合”照片。
Shirley的瞳孔猛地收缩。
这种利用算法和关联词进行的精准信息推送,如同精心设计的陷阱。
萧歌立刻意识到,这是韩安瑞阵营的又一手段,目的就是让这条信息以最直接、最无法回避的方式,呈现在另一个人的眼前。
他的第一反应是立刻想要解释,但手指悬在拨号键上,却迟迟按不下去。解释什么?那个属于他们两人的秘密符号,已经被玷污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荒谬感席卷了他,他最终颓然地放下了手机。
看着柳绿继续在镜头前搔首弄姿找角度拍摄照片努力,他似乎从心里升起一种莫名的快感,一种赌气的复仇的快感。
那条推送,像一把淬毒的冰刃,精准地刺入她刚刚因为发现“源点”秘密而稍显振奋的心。她看着屏幕上柳绿胸前的向日葵,以及那影影绰绰模糊却清晰的侧影,整个世界的声音仿佛瞬间消失。
一种比地下空间的寒意更冷的绝望,瞬间冻结了她的四肢百骸。她与威廉的探索刚刚取得关键进展的喜悦,此刻被冲刷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和荒诞。
“芷芷,” Shirley对着空气低语,她知道分身能感知到,“我需要帮助。”
镜中世界,芷芷的影像竟然出乎意料的再次浮现,但比之前更加虚幻。她将双手按在镜像的数据流上,集中所有能量,试图模拟破解这道最后的屏障。这是无声的较量,是数据层面的生死时速。 Shirley能感觉到芷芷的虚弱,每一次尝试破解都让她的影像波动一下。
“权限验证……遭遇强力防火墙……算法冲突……”芷芷的意念断断续续传来,“核心逻辑链有一个……悖论缺口……尝试利用……”
就在这时,通道远处传来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和装备碰撞的声音!韩安瑞派出的线下“清道夫”小队可能已经在逼近!
时间不多了!Shirley额头渗出冷汗,强迫自己冷静。她回想起韩安瑞那句喃喃自语——“一切的起点,也是终点”。起点……终点……循环?一个大胆的猜想浮现。她不再让芷芷强行破解,而是引导她模拟一个无限循环的无效验证请求,如同对着锁孔插入一把不断自我复制、却永远无法成型的钥匙。
奇迹发生了!系统似乎被这种违反常规的逻辑搞糊涂了,触发了某个底层故障安全机制,幽蓝的识别接口闪烁了几下,竟无声地滑开了!露出后面深不见底的黑暗。
Shirley毫不犹豫地侧身闪入,身后的金属板迅速合拢。几乎在同一时间,子弹撞击金属门的刺耳声响和那些急匆匆跑来的敌人的咒骂声隔绝在外。
她暂时安全了,但眼前是一片更深的未知黑暗。而芷芷的影像,在完成这最后一次艰巨任务后,几乎透明,陷入了彻底的沉寂。
.
萧歌借故走向休息室的餐点区,与柳绿保持着一个看似亲昵实则微妙的距离。
他心绪不宁,需要空间来好好思考一下目前的情境。
就在这时,他的加密手机在西装内袋里极轻微地震动了一下,不是信息,而是一个预设的、代表“有紧急但非公开消息”的提示符。
他不动声色地取出手机,屏幕上是麦昆工作室官方账号刚刚发布的一条新动态,配文是:
“深夜录音室,打磨新歌demo中。灵感来自一些……‘不合时宜’的坚持。#创作人的夜##初心#”
下面附着一张照片:麦昆戴着监听耳机,侧身对着调音台,背景是布满各种专业设备的录音棚。照片构图随意,但萧歌的目光瞬间锁定在调音台一侧,一个被虚化处理、却依然能辨认出的相框一角——里面是许多年前,麦昆、萧歌还有当时几位志同道合却早已星散的朋友,在一次小型公益义演后的合影。那时,他们都还带着未经过多雕琢的、对艺术和理想最纯粹的热忱。
这条动态看似是艺人日常的工作分享,但落在萧歌和知情人眼里,却充满了机锋:
“不合时宜的坚持”:这暗指了麦昆当年因不肯完全妥协于韩安瑞的规则而被打压的往事,也隐隐呼应了萧歌刚才的“纯粹的相信”。
那张旧合影:它不仅是对“初心”的提示,更是一种无声的宣告——“我麦昆,还记得来路,也清楚你萧歌的过去。我们现在或许立场微妙,但曾共同拥有过不被资本染指的时刻。”
这是一种极其谨慎的试探和表态。
萧歌瞬间明白了。他迅速在另一个看似用于和粉丝互动的社交小号上,点赞了麦昆的这条动态,并评论了一句看似普通的粉丝留言:
“记得那次义演,雨很大,但音响里的歌声很暖。期待新作。”
这句评论,嵌入了只有他们二人才懂的暗号——“雨很大”指代当年义演时设备突发故障的窘境,“歌声很暖”则暗指他们齐心协力解决问题的默契。
几分钟后,萧歌的私人加密邮箱收到一封来自陌生账号的邮件,标题是“新歌小样试听邀请”。他点开附件,里面是一段经过处理的音频片段,旋律之下,隐约能听到一段被变声器处理过、但语速和节奏极其熟悉的独白,内容正是一个加密的联络频道地址。
麦昆用他最擅长的方式——音乐和隐喻,递出了橄榄枝,他依然保持着审慎,所有的沟通都披着“工作”的外衣,即使被监控,也有层层合理的伪装。
萧歌删除了邮件,清除了痕迹。
他脸上的笑容依旧完美,但心中已有了更清晰的路线图,如同暗流,表面平静,深处却积蓄着颠覆性的力量。
他身后的窗外,还是依然闪耀着这个城市永不熄灭的霓虹。
喜欢云上棋局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云上棋局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