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保加利亚的原因,在于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主要源于原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的矛盾。
同时保加利亚在地中海沿岸也有出海口,所以走海运和达尔马提亚王国发展贸易很容易。
和保加利亚在战略上的互动,是达尔马提亚应对南斯拉夫威胁的重要外交策略。
……
在确定了大致的发展方针后,达尔马提亚王国政府效率很高,二月末,就派出了外交使节和南斯拉夫进行沟通。
结果也不出意外,达尔马提亚被南斯拉夫人毫不留情的拒绝了。
按照南斯拉夫政府的话来说。
“如果不归还两个争议地区,那两国毫无合作的可能性……”
甚至南斯拉夫想要的更多,他们还想把包括阜姆港等在内的达尔马提亚北方近一大半的领土“收复”。
一些毫无理智的南斯拉夫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更是扬言,只有战争才能解决两国之间的问题,南斯拉夫不需要和达尔马提亚合作,更无妥协的可能性。
对于南斯拉夫这群“野蛮”人,达尔马提亚王国也气的够呛。
于是,只能调转船头主攻亚得里亚海贸易和发展。
没有和南斯拉夫达成经济合作的可能性,让达尔马提亚的经济发展很难受,这也意味着原本幻想的内陆市场和原材料供应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除此外,南斯拉夫的态度也加剧了达尔马提亚王国的戒备心理。
为了防止这群思想极端的“疯子”冲动,达尔马提亚王国的国防建设任务也就必须加重。
这又必然会引发连锁反应,军事领域的加强并不是单向的,达尔马提亚王国如果增加国防开支,那南斯拉夫也必然会跟进。
为此尤李特安首相向卡尔一世谏言说。
“针对南斯拉夫方面的军事压力,我们应该采取被动防御。”
“避免过度刺激南斯拉夫,我们现在是没有能力和南斯拉夫开展军备竞赛的。”
南斯拉夫的人口是达尔马提亚的接近六倍规模,两国的体量差距太大,除非达尔马提亚完全采取军国主义,放弃经济上的发展,否则的话,怎么也不可能和南斯拉夫抗衡。
他接着说道:“凭借迪纳拉山脉,我们可以尽可能的用比较少的兵力,应对南斯拉夫方面的威胁。”
“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南斯拉夫就放弃经济上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外交手段,让南斯拉夫产生误判,从而使他们误认为德国和东非站在我们身后。”
实际上,南斯拉夫能够忍受达尔马提亚王国一直到现在没有动手。
并不是说南斯拉夫“喜爱”和平,而是忌惮东非和德国的压力。
东非是明确支持达尔马提亚王国独立性的,并且东非海军还在达尔马提亚王国有在整个地中海唯一的军事基地。
而德国,在南斯拉夫眼里和达尔马提亚也是“一伙的”,都属于德意志人。虽然说阿道夫嘴上不认可这种“混血”人种,可是南斯拉夫可不敢赌德国的真实想法。
这种心理在达尔马提亚王国同样适用,达尔马提亚王国也不敢完全信任德国。
相较于东非,德国距离达尔马提亚王国太近,德国本身就是达尔马提亚王国安全上的压力来源之一。
生怕德国找到一个借口,把达尔马提亚王国兼并,就像之前合并奥匈帝国一样。
这就导致了一个十分诡异的局面,南斯拉夫和达尔马提亚王国两个敌对国家,都因为德国的原因不敢轻举妄动。
如果德国明确表示支持达尔马提亚,并且对其领土没有兴趣,或许达尔马提亚王国也不用这么纠结。
但是,德国偏偏没有明确的态度,这反而让达尔马提亚王国感到提心吊胆。
尤李特安首相就说道:“德国也是我们必须警惕的国家,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德国对土地的贪婪也是没有止境的。”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德国就是欧洲领土扩张最快的国家。”
“吞并奥匈帝国后,并不意味着德国扩张心思的消失,反而加剧了他们对原奥匈帝国霸权和野心的继承性。”
“在奥匈帝国时代,巴尔干半岛被其视为自己的后花园,也是核心利益。”
“德国吞并奥匈帝国后,必然会继承这一想法,甚至更加恶意的揣测,德国可能是希望看到我们和南斯拉夫直接发生战争的。”
“这样等我们和南斯拉夫开战,德国就有借口插手,从而恢复曾经奥匈帝国南部的疆域。”
对于尤李特安的这种想法,卡尔一世也表示认可。
卡尔一世面色严峻的说道:“我们和德国的关系必须小心翼翼,不能出现差错,不能把德国排除在外,也不能过于相信德国。”
不管卡尔一世还是达尔马提亚王国的民众,都更希望维持独立自主的地位。
卡尔一世作为君主,他害怕德国兼并达尔马提亚王国后,失去王位,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可能发生。
就像在去年,阿道夫就对德国境内,包括原奥匈帝国的贵族进行了“清洗”,虽然没有赶尽杀绝,但也是元气大伤。
而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进一步收拢权力,在阿道夫统治下,德国和原奥匈帝国是有很多反对者的。
这些反对者,包括自由主义者,对阿道夫的很多政策感到不满,所以他们就盯上了威廉二世。
要知道威廉二世作为德国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和精神领袖,还是有很大权力和影响力的,所以这些人,也就是阿道夫的反对者就试图鼓动威廉二世和阿道夫斗争。
这就犯了阿道夫的禁忌,他毫不客气的对这些人,包括德国和原奥匈帝国的贵族阶层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整顿,让威廉二世等人彻底坐实了“吉祥物”身份。
所以,卡尔一世的担忧绝对不是无的放矢,即便德国能容忍他继续做达尔马提亚的国王。
恐怕也只是一个被圈禁的“动物”。
达尔马提亚的民众,不能接受德国统治的原因,则是阿道夫的种族观。
谁也不想当受人歧视的二等公民,甚至情况可能更加糟糕。
所以达尔马提亚王国的君臣们在对德国的态度上,就保持了一致性,那就是对德国时刻抱有提防态度。
尤李特安首相说道:“为了帝国的安全考虑,我们还是要加大和东非方面的合作,尤其是国防安全领域。”
“德国也不能得罪,但是我们和德国的合作应该局限于经济领域。”
“有了东非的支持,才能最大限度的让周边国家忌惮,这其中也包括德国,意大利等国家。”
“除非德国不在意东非的态度,彻底和东非翻脸,选择交恶,不过也想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
达尔马提亚王国本质上就是东非的势力范围,两国是盟友关系。
前者是两者的实际关系,而后者则是东非对达尔马提亚王国的态度。
这也是达尔马提亚王国的又一层“保险”。
作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任何国家在对待东非的态度上都必须谨慎,即便是阿道夫领导的德国也是如此。
不说东非的强大国力,就是经济上德国对东非的依赖程度也是很高的,尤其是能源,矿产和部分战略物资。
德国对东非的石油存在比较严重的依赖,这种情况并没有因为德国获得原奥匈帝国的石油产区而改变。
原奥匈帝国的石油,以及德国盟友罗马尼亚的石油,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德国工业的需求。
除此外,和苏联的紧张关系,也是德国更加依赖东非石油的重要影响因素。
前世,一直到德国开始实施巴巴罗萨计划以前,德国都能通过从苏联进口石油,而缓解其能源缺口。
而在本时空下,德国和苏联两国的长期交恶,必然会影响苏联对德国的石油出口工作。
矿产领域,德国从东非进口也比较多,短时间里,德国想摆脱对东非的依赖,也不可能实现,尤其是有色金属领域。
其他战略物资,如烟草,棉花,橡胶……德国也是东非的主要买家之一。
总而言之,德国想彻底得罪东非,就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至少能够保证和东非交恶后,经济和工业受到不可承受的代价。
想要做到这一点,德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击败苏联,这样德国就可以通过苏联的资源,实现本国大部分物资和原材料的充足供应。
尤李特安首相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对卡尔一世说道:“加强和东非的关系,是我们达尔马提亚王国所有外交工作的核心。”
“这样也可以起到威慑南斯拉夫的作用,只不过效果可能达不到我们的预期。”
南斯拉夫当然不敢直接和东非叫板,得罪这个世界超级大国,可如果是德国支持南斯拉夫呢
这也是尤李特安首相担心的地方,所以他之前才提到要营造一种达尔马提亚王国和德国关系很好的假象,来误导南斯拉夫政府。
这样即便德国真的支持南斯拉夫,恐怕南斯拉夫政府心里也存在隔阂。
卡尔一世说道:“既然如此,我们接下来的对外工作,也就存在三条主线,一是继续深化和东非的全面盟友关系,二是在军事上对南斯拉夫保持时刻警惕,三是做好和德国的外交。”
“这样一来,外交部的工作就比较重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可能都把我们带向万劫不复之地。”
随后他叹了口气说:“其实相对于南斯拉夫的直接威胁,我们更头疼的是如何调和东非和德国的关系。”
“如果这两个国家能放下芥蒂,团结一致,我们也不用这么纠结了。”
对于达尔马提亚王国来说,东非和德国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今达尔马提亚王国外交领域最难以琢磨的地方。
达尔马提亚王国的独立,东非起到了主导作用,因此,两国的关系和利益高度绑定在一起。
但是,对于德国而言,达尔马提亚就是东非安插在巴尔干半岛和亚得里亚海上的钉子了。
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东非和达尔马提亚王国的同盟,对于德国而言,和前世苏联和古巴一样让美国人不满,或者是北约利用乌克兰对付俄罗斯,让俄罗斯充满忌惮一样。
这种情绪想要有更切实的体会,还可以参考前世远东帝国和其东南部未解放岛屿的关系。
哪怕都是德意志国家,德国也很难容忍东非把手伸入它的后花园,更别说阿道夫并不把东非看做“自己人”。
尤李特安首相说道:“为了平衡东非和德国,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德国不把我们视为威胁。”
“所以在接下来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做好让渡部分利益,从而交好德国的打算。”
“尤其是我们的铝制品对德国的出口,必须维持稳定,还是其他工农业,也要让德国有一定的参与感。”
“有可能的话,达尔马提亚王国的东非驻军规模也应该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这需要我们和东非商量。”
尤李特安首相很清楚一点,那就是达尔马提亚王国想不让德国看不顺眼,就必须让德国选择“无视”掉。
这就需要达尔马提亚王国的东非军事力量,不能对德国在亚得里亚海和巴尔干半岛的利益构成威胁。
但是想做到这一点,也不是达尔马提亚王国自己说了算的。
卡尔一世就有些不确定的说:“东非能否接受我们的提议,也是个未知数。”
“毕竟东非扶持我们独立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在亚得里亚海,巴尔干半岛,甚至说是地中海和欧洲插上一颗钉子。”
“从而维持东非在欧洲的军事存在,所以想让东非在这个问题上对德国退让,我想并不是简单就可以做到的。”
“除此外,即便我们说服东非减少在王国的军事力量,谁又能确保德国就会完全打消对我们的顾虑呢”
“我们对于德国来说,是一块肥肉,而不是一块砖头,就像瑞士那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因此,德国对达尔马提亚王国绝不仅仅是对东非的忌惮,还有源于本性的贪婪。”
瑞士作为德法夹缝中的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全副武装的“刺猬”,即便啃下来也没有半斤肉,还惹得一身伤。
达尔马提亚王国就完全不同了,控制这里德国就可以更加安心的掌控当地丰富的铝矿资源,同时巩固德国海军在亚得里亚海的优势。
尤李特安首相揉了揉鼻子,声音凝重的说:“对于王国而言,外交工作就和走钢丝绳没有区别,只希望接下来不出现意外。”
喜欢非洲创业实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非洲创业实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