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叶明眼神一亮,压低声音,“‘惊雷’之物,其声光效果惊人,若将其威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用于杀伤,而用于……战场通讯,如何?”
“战场通讯?”太子一怔,有些不解。这个时代,战场通讯主要依靠旗帜、锣鼓、号角、烽火以及传令兵,受天气、地形、距离限制极大,尤其在夜间或复杂环境下,效率低下,容易贻误战机。
“对!”叶明越想越觉得可行,他快速在桌上铺开一张纸,用炭笔画了起来。
“我们可以制作一种特殊的‘箭’,箭杆中空,填入少量我们目前最稳定的小剂量火药,并混入不同金属粉末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芒。箭尾安装稳定羽翼,用强弓或特制的发射筒射出。”
他边画边解释:“当箭矢射至高空,延时引信点燃内部火药,轰然炸响,声传数里,同时爆发出醒目的彩色光芒!”
“比如,红色代表敌军进攻,绿色代表安全,黄色代表求援,白色代表集结……一套简单的信号系统,便可让分散的各部,甚至相隔数十里的堡垒哨所,在瞬息之间明了战场态势,统一行动!”
太子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他虽然不是一线将领,但也熟读兵书,立刻意识到了这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
这远比传统的烽火更精确,比传令兵更迅速,尤其是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其优势无可替代!
“妙啊!明弟!此计大妙!”太子激动地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兴奋的光芒,“若边军能配备此物,指挥调度将如臂使指!这绝非仅仅提升一分战力,而是足以改变局部战场态势的利器!而且……此物主要利用其声光,所需火药剂量远小于爆破之用,危险性可控,试验起来动静也小,正合眼下之境!”
叶明点点头:“正是如此。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信号火箭’。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关键在于火药配比的稳定性和引信的精确延时。这些,在我们现有基础上,稍加攻关,短期内应能实现。”
“好!太好了!”太子来回踱步,兴奋难抑,“你立刻着手研制!所需人手、物料,孤来想办法协调,尽量避开……某些人的耳目。”他意指冷锋和其背后的皇城司,但为了边关大局,有些风险必须冒。
“此事,是否需禀报陛下?”叶明谨慎地问道。
太子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暂时不要。信号火箭虽源于‘惊雷’,但其用途与那毁天灭地的爆破之物截然不同,更偏向军械巧思。
若禀报父皇,难免又引来过度关注和繁琐程序,拖延时日。
北境军情紧急,我们等不起!先做出来,待其效用得到边军验证,再禀报不迟。届时木已成舟,父皇见到实利,想必也不会过多责怪。”
叶明明白了太子的意思,这是要打一个时间差,先解决燃眉之急。“臣明白了。”
太子又叮嘱了几句,便再次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夜色之中。
送走太子,叶明毫无睡意,立刻回到书案前,开始详细设计信号火箭的结构。
箭体材料、火药舱隔离、延时引信的计算与制作、彩色光剂的配方(利用铜盐发绿光,锶盐发红光等基础化学原理)……一个个细节在他笔下流淌而出。
次日,叶明以“研发新型联络焰火,用于边军夜间标识”的名义,向冷锋报备了新的研究方向。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焰火在本朝并不罕见,用于军事也有先例,只是未曾系统化。
冷锋检查了计划,见所需火药剂量确实很小,且侧重于信号传递而非破坏,在请示皇帝(或许皇帝也有默许)后,便予以批准,但依旧要求全程监督。
“惊雷”项目组终于有了新的、明确且迫切的目标,在冷锋冰冷的注视下,重新焕发了活力。
石柱等人听说此物能助大少爷和边军将士,干劲十足,小心翼翼地按照叶明的设计,开始试制。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引信的延时很难精确控制,不是提前在空中就炸了,就是落地后才响,成了哑火。彩色光剂的亮度、颜色纯度也需反复调试。
但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紧迫的需求,所有困难都显得不再那么可怕。叶明带着项目组,一次次试验,记录数据,调整配方和工艺。
那一声声在高空炸响、绽放出不同颜色火光的“火箭”,成了格物院后山试验场新的风景。
虽然依旧有皇城司的人记录着每一次爆炸的高度、亮度、颜色,但在他们看来,这确实更像是改良版的焰火,与那日地动山摇的“惊雷”相去甚远,警惕性不免放松了些许。
半个月后,第一批十支三种颜色(红、绿、白)的定型信号火箭终于试制成功。
它们可以在发射后,稳定地在离地约五十丈(约150米)的高度爆炸,声光效果明显,在晴朗夜间,方圆十里内清晰可见。
叶明立刻通过太子安排的秘密渠道,将这批信号火箭连同使用说明,紧急送往北境叶秋军中。随行的,还有两名精通发射和识别的格物院工匠。
几乎是掐着时间点,就在这批信号火箭送达北境边军不久,一个秋风肃杀的傍晚,北狄的铁蹄,终于踏破了边境的宁静,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猛烈进攻。
战报如同雪片般飞入京城。北狄骑兵来去如风,攻势凶猛,依托精良的铠甲和锋利的武器,屡次突破边境防线,边军压力巨大,数个外围堡垒陷入苦战,通讯时断时续。
这一夜,叶明站在格物院的阁楼上,遥望北方,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刚刚收到的、太子派人送来的最新战报。他知道,检验成果的时刻,到了。
与此同时,北境,黑山隘口。
叶秋一身浴血铠甲,站在隘口最高的烽火台上,望着下方如同潮水般涌来的北狄士兵,脸色凝重。
敌军攻势太猛,他派出的好几波求援传令兵都杳无音信,想必是凶多吉少。
左右两翼的友军情况不明,他不敢贸然全军压上,也不敢轻易后撤,局面僵持,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将士倒下。
“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弟兄们快顶不住了!”副将焦急地喊道。
叶秋死死盯着战场,就在这时,他眼角余光瞥见右侧遥远的山脊之后,夜空中,猛地炸开一团醒目的红色光芒!紧接着,是第二团,第三团!
红色!代表敌军主攻方向!是右翼友军遭遇了敌人主力,正在苦苦支撑,急需支援!
几乎在同一时间,左侧更远的方向,一道绿色的光芒划破夜空,稳定地闪耀了一下。
绿色!代表该方向暂无大规模敌军,安全!
叶秋的心脏猛地一跳!是信号火箭!明弟送来的东西!他瞬间明了了战场态势!
“传令!”叶秋当机立断,声音嘶哑却无比坚定,“左翼分兵五千,火速驰援右翼!中军收缩防线,依托隘口固守!快!”
命令通过号角和旗帜迅速传达。原本因通讯不畅而有些混乱的部队,立刻找到了方向。
左翼分出的生力军如同利剑般插向右翼,与正在苦战的友军前后夹击,顿时打乱了北狄主攻部队的阵脚。
而叶秋所在的中军,因为明确了左翼安全,可以放心收缩兵力,集中防御正面之敌,压力大减。
喜欢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