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隆万万没想到,自家这表兄,明明在官场厮混,为何对官场的凶险与残忍,丝毫都没有认知。
这些宦官真的要对付一个人,那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能够连你骨头都吃个干净。
这些道理,这个表兄怎么都不知道呢?
还是说,明明知道,偏偏不愿意相信呢?
汤隆急道:“表兄,事关紧急,当真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千万千万要想清楚。”
徐宁蹙眉道:“表弟,你莫要说了,有些事情,不是说了断与下决定的,哪有这么容易呢?
我为官多年,故旧亲朋,便是这一身家产,俱在京师,想要走?
又去哪里?
表弟,我明日上值,再看看情况,再做决定,你看如何?”
汤隆起身道:“事到如今,只怕梁师成就等你这两三日进宫,若是不错,便是三五日内,定会寻哥哥麻烦。
要不这样,明日一早,我先带嫂嫂他们,先行离开京师,万一哥哥觉得不对劲,我们再汇合,如何?”
徐宁再次摇头:“还没有到那个时候,表弟,你先走吧!
万一有什么事情,我就去你说的酒楼找你。”
汤隆急的连连跺脚,又想苦劝,可是一想到徐宁之前说的话,如今再去劝说,只会适得其反。
汤隆平稳住心神,不再多言,拱手告辞。
等汤隆离开,徐宁将金条一收,唤来妻子,只说金条是表弟送来,暂且放在家中保管,又吩咐万一自己有事情,只管去客栈寻汤隆。
妻子听的云里雾里,还想细问,却见徐宁不发一言,只好点头,不再多言。
这一晚上,徐宁辗转反侧,多次抬眼看梁上的雁翎甲,心事重重。
妻子问询多次,徐宁也没有多言,只是安慰一番。
这样的事情说给女人听,无非一个人烦恼,多出一个人罢了。
至于汤隆所言,徐宁觉得太过夸张了了一些。
听闻一些山贼,喜欢赚人上山,汤隆突然在京师出现,恐怕也有招揽自己上梁山的心思。
这么一想,徐宁顿时安定不少,也不知道过去多久,方才睡着。
.........
汤隆离开徐宁家,没走多远,就见一个道人缓缓跟上。
汤隆拱手道,将前后细细一说。
公孙胜笑了笑道:“不要着急,有些时候就是这样,福生无量天尊,机缘不到,怎么劝说都没有用。
只怕这会,徐宁还要怀疑你动机不纯。”
汤隆一脸苦笑,拱手道:“还得多亏仙师提前交代,否则小人拜见表哥,断不能说得如此妥当。”
“哈哈哈哈!莫要妄自菲薄,你也能说得好,今日我说一次,来日你就有了长进。
既然劝说不动,我们按部就班,顺势而为就是。”公孙胜一挑拂尘,抬腿前行。
汤隆赶忙道:“仙师去哪里?不随我回客栈吗?”
“东京城道观香火鼎盛,我与乔道清去转一转,会一会道友,你只管回去,有什么消息,你点香祷告,贫道自有感应。”公孙胜轻声说道。
汤隆顿时止住脚步,眼神无比恭敬:“我明白了!”
“香,我记得还有余下的。”
“对对对,还有......还有。”
公孙胜想了想道:“安若贵去了青州,徐宁的事情,机缘就在这几日,琼英他们也都到了,早点解决此事。
有些人可以留在东京城,有些人要快些回去。
山东的战事,可还没有结束,万万不可耽误了将军大业才是。”
汤隆赶忙道:“小人明白了,此事关键,小人定会谨慎持重。”
“若有不对,也不要冒险而为,那不值当,也不是将军的初心,保护好自己是第一位。”公孙胜嘱咐说道。
汤隆心中一暖,赶忙道谢。
两人各自分开,汤隆望着公孙胜远去的背影,不由得面露敬畏之色。
“此等厉害的人物,居然也为将军筹谋,我汤隆若是把握不住,那也是该死了!”汤隆低声喃喃,转而消失在街头。
.........
东京城的日子,一日又一日。
只是今日的东京城,温度下降的厉害。
徐宁起身穿衣,也觉得甚是寒冷,他用冷水洗漱完,对着铜镜看了看,发现眼睛下面有些浮肿。
妻子也跟着起身,拉着徐宁的手道:“官人,今日若有不妥当的话?”
“日落我若不得归来,你千万带着孩子他们,去我说的客栈找人,千万千万要小心。”
徐家娘子一听这话,顿时眼眶发红:“官人又不曾犯错,何故如此?”
徐宁笑着道:“不要担忧,只是做好最坏的准备。”
娘子这才放心一些,徐宁又说几句,这才急匆匆赶赴宫中。
等到他刚到值守地方,人刚到,就见一群禁军阔步而来,领头一个人,徐宁竟然不认识。
那人上来,看了徐宁一眼,问道:“可是徐宁,徐教师?”
“正是在下!”
“是你就好了!来人啊,绑了!”那领头的汉子,一脸络腮胡子,眼神凶狠。
“干什么?我犯了什么错?”
“昨日宫廷中丢了一件宝甲,有人告发你,你偷了宫中宝甲,私藏家中,眼下已有禁军去你家中!”络腮胡厉声喊道。
“我冤枉,我没有,我家中的甲胄,乃是祖传宝甲,我何曾偷盗,这是冤枉好人啊!”徐宁惊惶大吼。
“叫什么叫?梁太尉吩咐的事情,岂有错漏?”
徐宁浑身一震,满眼不可置信,脑海中满是昨晚汤隆的话。
“是我错怪了表弟啊!”徐宁心中大叫,却是一脸绝望。
不等他挣扎,最有禁军军士,直接取了他的兵器,又褪去的外衫,投入大牢!
是日,官府从徐宁家中搜到一副甲胄,乃是宫廷中丢失的铠甲,徐宁被押解入狱,等候发落。
消息传出去,徐家娘哭晕数次,她六神无主,又不敢妄自而动。
一直到夜晚,见周遭无人,徐娘子交代好家中丫鬟,她独自一个人,赶去官人说的客栈。
等她一到,刚报了自家门户,便见一个熟悉之人,从后堂而出,不是旁人,正是汤隆。
徐娘子刚要说话,汤隆道:“事情我已知晓,到后屋子再说。”
...........
喜欢重生梁山王伦,弥补所有遗恨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梁山王伦,弥补所有遗恨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