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环视众人,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此事,由政务院会同礼部、监察院即刻筹办,不得有误!望诸位以此为契机,整顿门风,严管子弟,与我大夏,共赴盛世!”。
言毕,他不再多看群臣一眼,起身拂袖而去。留下满殿心神震荡的文武,站在原地,回味着今日的雷霆之怒与这突如其来的建校之令,久久无法平静。大夏的船,正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被它的掌舵者强行扳回正确的航道。
秦思源那番恩威并施、掷地有声的话语在殿内余音未绝,短暂的极致寂静后,政务院总理苏明哲立刻率先出列,深深一揖,声音带着无比的郑重与坚决:
“大王圣明!臣等谨遵王命!吏治清则国运兴,子侄贤则根基固。设立皇家学院,实乃高瞻远瞩,功在千秋之良策!”。
“臣苏明哲,必竭尽全力,督促政务院协同各部,以最快速度、最高标准,将学院筹办妥当,绝不负大王重托!”。
苏明哲一带头,殿内其他核心重臣也纷纷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地出列表态。
军部大臣雷虎声如洪钟:“大王!军中亦有不少将领疏于管教子弟,臣回去后定严加整饬,往后谁敢纵容亲属触犯律法,军法从事!皇家学院,太好了,正好把这帮小崽子们管起来!”。
“臣等附议!”
“大王深谋远虑,臣等拜服!”
“臣必以此为契机,严管族中子弟,绝不再出此等败类!”
一时间,大殿内充满了各种表决心、颂圣明的声音,先前那凝滞如铁的气氛终于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般的积极与狂热。
所有人都急于表明自己的立场,与那百名罪徒划清界限,并展现出对大王新政的绝对拥护。
这场特殊的朝会,从午后一直持续到天色渐暗。
秦思源又就吏治整顿、北伐准备等事宜进行了详细的训示和部署,期间无人敢有丝毫懈怠,数百人就这样一直站立聆听,腿脚酸麻也不敢稍动。
直到殿内宫灯次第燃起,秦思源才宣布解散。
众臣躬身退出承运殿,许多人直到走出宫门,才敢长长舒出一口气,感觉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相互对视间,眼中都充满了心有余悸的震撼。
而秦思源并未休息,他命内侍传话,将苏明哲、雷虎以及秦天云三人留了下来。
夜幕降临,王府后院一处临水的暖阁内,气氛与方才大殿上的肃杀截然不同。
一张不大的圆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家常小菜和一壶温好的酒,秦思源已换上了一身舒适的常服,坐在主位。
苏明哲、雷虎、秦天云三人则陪坐在侧。
“好了,这里没有外人,不必拘礼了,动筷子吧” ,秦思源拿起筷子,示意了一下,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柔和了许多,“站了几个小时,也都饿了”。
雷虎早就饿了,闻言也不客气,夹了一大块肉塞进嘴里,含糊道:“大王,您今天这番……可把那些家伙吓得不轻”。
苏明哲则要稳重得多,他先给秦思源斟了一杯酒,然后才道:“大王今日之举,雷霆万钧,足以震慑宵小,想来短期内,无人再敢顶风作案”。
“只是如此严厉些,恐一些老人心中会有些不服”。
“心中有疙瘩?” 秦思源接过话头,抿了一口酒,目光深邃,“明哲,你要知道,烂肉不割,会拖累全身”。
“今日之痛,是为了明日之安。若因怕他们心中不快而姑息养奸,我大夏就算得了天下,也会迅速腐化,重蹈前明覆辙”。
秦天云点点头,接口道:“大王所言极是,只是这皇家学院将各家子弟,无论男女,皆集中起来严格管教,此策固然能防微杜渐,但也有些.....”。
秦思源放下酒杯,淡淡一笑:“二叔看得透彻,有此想法者,必然心怀鬼胎 学院旨在培养人才,磨砺心性,让他们成为真正对大夏有用之人,而非纨绔废物”。
“若有人连这都抗拒,其心可诛,此事,本王心意已决,不必顾虑”。
听到这话中有话,苏明哲和雷虎都收敛了随意的神色,露出了探究的兴趣。
苏明哲放下筷子,认真问道:“秦院长,听你此言,似乎对学院规制知之甚详?大王既然早有筹划,想必章程已极为周密,不知具体……有何特别之处?”。
秦天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用询问的目光看向秦思源。
见秦思源微微颔首,示意他但说无妨,他才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一种混合了钦佩与些许难以置信的复杂神色,缓缓开口:
“大王深谋远虑,此学院之规制,确非寻常,其核心理念,据大王所言,乃是参照了泰西顶级贵族培养子弟之法,旨在褪去纨绔习气,锤炼真正栋梁” 。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好形容那套在他看来有些“惊世骇俗”的规程。
“首先,学院施行半军事化管理” ,秦天云加重了语气,“入院之初,无论其父是何等爵位、何等官职,所有学子身份一律平等,皆为‘学员’!”。
“取消一切个人仆役,从洗衣叠被、洒扫庭除,到整理内务,一切生活琐事,必须亲力亲为,不得假手他人!”。
“什么?自己洗衣叠被?” ,雷虎眼睛瞪得溜圆,差点被嘴里的酒呛到,他难以想象那些娇生惯养的勋贵子弟自己动手的模样。
“不仅如此” ,秦天云继续道,语气中也带着一丝感叹,“每日凌晨五点必须起床,雷打不动进行越野跑,风雨无阻”。
“随后是严格的队列与基础体能训练。每日课程安排极其紧凑,上午习文,下午练武,晚间还有格物、律法、政论等课程,直至晚上九点方得休息,旬日方可休息一日”。
苏明哲听得眉头微蹙,这强度,确实远超寻常书院,甚至比军中新兵操练也不遑多让了。
“文武并举,课程是否过于繁重?只怕那些小子们吃不清苦”。
喜欢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